不久,范仲淹就调任河中府通判,之后又调任陈州通判。当时朝廷正在必建太一宫和洪福院,并在陕西购买木材。范仲淹便说:“昭应宫、寿宁宫被毁,上天的惩罚刚刚过去,现在又大兴土木,耗费百姓的钱财,这是不顺人心、不合天意的。应该停止修建宫院。减少平时年份征购木材的数量,以减免百姓长期以来所承受的负担。”又说:“现在受恩宠的多是内宫里直接降敕授官的人,这不是太平时期的政策。”这些建议虽未被采纳,但仁宗皇帝认识到范仲淹是一位忠诚之士。
太后死后,朝廷召回范仲淹并任命为右司谏。这时官员们大多揭露章献太后听政时的所作所为,范仲淹这时说:“太后受先帝的遗命,调教保护陛下十多年,现在应掩饰她的小过,以成全太后的美德。”仁宗于是诏谕朝廷内外,不准擅自议论太后从前的所作所为。当初,章献太后立下遗旨要太妃杨氏做皇太后,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范仲淹说:“太后,是皇帝母亲的称号,自古以来没有因为抚育皇帝有功而代替皇帝立太后的。如今一位太后死了,又立了一位太后,天下人恐怕要怀疑皇上一天也离不开母后的帮助了。”那一年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旱灾,长江、淮河、京东地区灾情尤为严重。范伸淹请求朝廷派官员去察看灾情,没有回应,就对皇上说“官内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仁宗动了恻隐之心,便派范仲淹去安抚江、准地区的灾民。他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民过多地从事祭祀活动,还上奏朝廷免除庐州、舒州上供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向仁宗逐条说明了救治朝政弊病的十件大事。
恰巧此时郭皇后被废,范仲淹率领谏臣、御史跪伏在阁门外争谏此事,没有得到皇上准许。第二天,范仲淹准备留下百官与宰相再次上朝争谏,当他刚走到待漏院时,接到朝廷下达诏书,命他出任睦州知州。一年后,范仲淹又被调任苏州知州。苏州发生了水灾,民众的田地无法耕种范仲淹让民众疏通五条河流,引导太湖水流人大海。他招募民众兴修水利工程,还没完工,就被调任为明州知州,转运使上奏朝廷,暂时留范仲淹完成水利工程,得到批准。朝廷提升范仲淹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并召他回京城,任为国子监,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任用和提拔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向仁宗皇帝呈上一份《百官图》,指着图上官员升迁的次序说:“像这样的是循序升迁,像这样的是不合次序的升迁;循序升迁是公正合理的,不合次序升迁是不合理的,完全是私意。而且官员的提拔和降黜,超过一定限度的,不应该全部让宰相处理。”吕夷简很不高兴。有一天,在讨论建都之事时,范仲淹说:“洛阳地势险要、城池坚固,而汴京却是四面攻战之地,天下太平时陛下可以居住在汴京,但一有战事陛下必须居住洛阳。因此应逐步扩大洛阳的储备,修缮洛阳的宫室。”仁宗问吕夷简,吕夷简说:“这是范仲淹迂腐空泛的言论。”于是范仲淹写了四篇论述上呈仁宗,大多是斥责朝政的言论。
他说:“汉成帝相信张禹,不怀疑舅家人,导致了王莽篡国的大祸。我担心今天也有像张禹这样的人,破坏陛下的家法宗庙。”吕夷简愤怒地向仁宗诉说:“范仲淹离间陛下和我们的关系,他所提拔任用的人,都是他的同党。”范仲淹极力反驳,言语急切,最终被罢官而降任饶州知州。
殿中侍御史韩渎迎合宰相意图,奏请皇上把范仲淹同党的姓名写出来,在朝廷上张贴公布。干是秘书丞余靖上书说:“范仲淹因为一句话得罪了宰相,就加以贬斥放逐,而他从前所议论的是关于陛下母予夫妇间的事,皇上都宽容了他。我请求皇上追回并修改前面的命令。”太子中允尹洙说自己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范仲淹还曾经向朝廷推荐过自己,他愿意和范仲淹一起降官被贬。馆阁校勘欧阳修因身为谏官的高若讷对范仲淹被贬一言不发,就写信责备了他。因此,这三个人都因范仲淹一案而遭贬。又过了一年,吕夷简也被免除了宰相官职。从此关于朋党之争的言论就开始了。范仲淹被贬离开朝廷,士大夫为他辩白举荐不止。仁宗便对宰相张士逊说:“过去贬谪范仲淹,是因为他密奏请求立皇太弟的缘故。现在他的同党幕僚这样称赞举荐他,怎么办呢?”于是再次下诏警告不准再举荐范仲淹。
范仲淹担任饶州知州一年后,被调任润州知州,之后又调任越州知州。此时元吴反叛,范仲淹被召回担任天章阁待制,出任知永兴军,后又改任陕西都转运使。正好赶上夏竦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朝廷任命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担任夏竦的副手。吕夷简再次出任宰相,仁宗劝告范仲淹消除与吕夷简的怨恨。范仲淹叩头回答:“我从前所议论的都是国家公事,对吕夷简本人并无怨恨。”当时延州所属各要寨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从前朝廷规定将领分别统辖边境驻军:总管统辖万人,钤辖统辖五千人,都监统辖三千人。敌人侵略而要抵御时,官职低的将领需首先出击。范仲淹说:“对将官不加选择而只以官位的高低作为出战的先后,这是自取失败的做法。”于是他检阅本州的军队,把一万八千人分为六个部分,每位将领各自统帅三千人,分部训练士卒,根据敌军的多少,命令他们轮流出战抵御敌军。当时塞门、承平各要寨已被废弃,范仲淹采纳了种吐衡的计策,修筑青润城来扼守敌人进犯的要地,大兴农业种植,并开展民间贸易,互通有无。又因百姓远路输纳赋税过于劳苦,范仲淹便上奏请求将鄜城建成军事城池,让河中府同州、华州的中下人民就近缴纳税租。春夏两季调集军队就近取得给养,这样可以节省粮食开支十分之三,这还不包括其他方面节省的费用。皇帝下诏把这支军队定名为康定军。
第二年正月,仁宗下诏命令陕西各路出兵讨伐西夏。范仲淹说:“正月塞外天气非常寒冷,我军露天宿营受冻,不如等到春天再深入敌境,敌人人饥马瘦,以我军的实力很容易取胜。况且我军边防守备逐渐加强,军队纪律严明,敌人虽然猖獗,也会被我军的气势所慑服。鄜州、延州与灵州、夏州十分接近,而且是进出西羌的必经之地。只要我军按兵不动,观察他们的破绽,请皇帝允许我用恩惠和诚信来招他们归附。否则敌我情断义绝,我担心罢兵休战将会遥遥无期。如果我的计划达不到目的,也应发兵夺取绥州、宥州。占据险要的地方,屯兵垦田,做长久作战的准备,那么茶山、横山的老百姓就会带领全族前来归附。用开拓疆城来抵御敌人,是上等的策略。”仁宗皇帝完全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范仲淹又上奏请求朝廷修建承平,永平等要塞,逐渐招同流亡的百姓,加固城寨的保护屏障,使侦察敌情之路畅通,把十二座旧要塞改建为城,于是羌族与汉族流亡的民众都渐渐回来了,重操旧业。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元昊遣还被俘的宋将高延德,用他来与范仲淹讲和,范仲淹写信告诫西夏罢兵。当时赶上宋将任福在好水川被西夏打败,于是元吴的回信语气很不客气,范仲淹当着使者的而烧了那封信。朝中大臣认为不应擅自与西夏通信,更不应该擅自烧掉西夏的来信,宋痒奏请处决范仲淹,仁宗没有同意,只先把范仲淹降为户郜员外郎、耀州知州,调任庆州知州,后又升任为左司郎中,任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当初,元昊叛乱时,暗中诱使归属宋朝的羌人帮助自己,环庆路酋长六百多人,相约作为元吴的向导,不久事情败露。范仲淹因羌人反复无常,一到辖区就奏请到边境巡查。他以皇帝诏命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检阅他们的人马,并订立条约:“假若仇恨已经和解和了断,却又进行报复并伤人的,罚羊一百只,马两匹,已死的要砍下头。因负债而引起纠纷的,要到官府解决,擅自捆押无辜者,罚羊五十只,马一匹。
西夏军马侵入时,集台时不随本族前往的,每户罚羊二只,扣押他们的首领。敌军大肆入侵时,老幼自外而入并保口奉寨的,官府给他们粮食;不入寨的,每家罚羊两只;垒族不入寨的,扣押他们的首领。”羌族各部完垒接受了这些条件,自此以后他们开始为宋朝效力了。
范仲淹改任郁州观察使后,在上表书中说:“观察使官职在待制之下,我守边多年,羌人对我很爱戴,称我为‘龙图老子’,现在把我降官与壬兴、朱观为同一级别,只恐怕被敌军轻蔑。”他辞谢没有接受这一职务。庆州西北的马铺寨,处在后桥川口,位于西夏腹地。范仲淹想在这里筑城,认定西夏军队一定会前来争夺,就暗中派遣他的儿子范纯佑和蕃将赵明先进驻这一地区,自己率领军队紧随其后。众将领不知要去什么地方,到了柔远,范仲淹才发布筑城的命令,各种工具已准备好,十天就可以筑成,这就是大顺城。敌人发觉后,派三万骑兵来攻打,并假装不敌宋军。范仲淹告诫士兵不要追击,后来知道敌军果然有埋伏。大顺城建成后,白豹城、全汤城一带的敌军便不敢再进犯,环庆路从此很少被敌人侵扰了。
明珠、灭臧两个部族拥有数万强兵,范仲淹听说泾原路的宋军要袭击征讨他们,便上奏说:“这两个部族所在地道路险要,不可以进攻,从前高继黼就曾进攻失败。平时这两个部族有矛盾,现在要攻伐他们,他们必然会和西疆联合起来,向南入侵原州,向西骚扰镇戎,向东侵袭环州,这样边境的祸患将不会停止。
如果我们能北取细腰、胡芦泉等地,作为堡垒屏障,以切断敌人的道路,那么这两族就会安心归附,而环州、镇戎之间的道路就会畅通,这样边患就不足以担心了。”此后,宋朝便修筑起了细腰、胡芦泉等军事要塞。
葛怀敏在定川被敌军打败,敌人大肆劫掠到潘原,关中地区震动惊恐,民众大多逃入山谷之中。范仲淹率领六千人马,从邻州、泾州出发进行救援,听说敌人已撤出边塞,就返回了。一开始,定川兵败的事传到朝廷,仁宗皇帝按住地图对周围大臣说:“如果范仲淹出兵救援的话,我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等范仲淹出兵的奏报一到,仁宗大喜说:“我始终认为范仲淹是可重用的。”便任命范仲淹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范仲淹则因出兵无功,辞谢了皇帝的任命,仁宗没有接受他的辞谢。
当时朝廷已任命文彦博管理泾原路,皇帝认为泾原路深受战争的破坏,准备让文彦博和范仲淹对调所管辖的区域,派王怀德去传达此事。范仲淹辞谢说:“泾原路地位十分重要,我恐怕不能一个人胜任,我愿与韩琦共同管理泾原路,并一起驻扎在泾州,韩琦兼管秦风路,我兼管环庆路。泾原路有敌情,我便与韩琦联合秦凤、环庆两路的人马,以互成犄角之势进攻敌军;如果秦凤、环庆路遭到侵袭,我也可以率领泾原路的部队作为援军。我会与韩琦一起训练士卒,选拔将才,逐渐收复横山地区,来截断敌人的臂膀,用不了几年,便可期望平定边疆了。我希望陛下诏令庞籍来兼任环庆路统帅,以便形成首尾之势。秦州让文彦博负责,庆州让滕宗谅总领。孙沔也可以参与一齐作战。渭州,有一位武将就足够了。”仁宗皇帝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恢复设置了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让范仲淹、韩琦、庞籍分领职事。范仲淹与韩琦在泾州设置官第机构,将文彦博调到秦州做统帅,滕宗谅调到庆州做统帅,张亢做渭州的统帅。
范仲淹作为将领,号令清楚,爱护士卒,对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真心接纳,信任不疑,所以西夏敌军也不敢贸然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元吴请求议和,范仲淹被朝廷召回任枢密副使。王举正胆小怕事不敢直言,不能胜任其职,谏官欧阳修等人认为范仲淹有当宰相的能力,请求朝廷罢免王举正而任用范仲淹,于是范仲淹又改任参知政事。范仲淹说:“执政官能由谏官的几句话就任命吗?”坚决辞谢不接受职务,还希望与韩琦一同出京巡视边防。朝廷任命他为陕西宣抚使,他还没有出发,朝廷再一次任命他为参知政事。这时王伦入侵淮南,朝廷规定在当地州县官吏中有不能坚守城池的人,朝廷调查核实后依法处决。范仲淹说:“平时不愿讲完善武备,敌人来了却只责令州县官员以死殉职,这应该吗?”这样那些没能守城池的小官吏才没有被杀。
仁宗皇帝当时一心要使天下太平,曾多次询问当前需解决的大事,范仲淹对人说“皇上对我信任至极,不过事有先后,长久太平带来的弊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仁祟再次赐给范仲淹亲笔写的诏书,并为这件事打开了天章阁,为此改变了许多法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