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在前往途中留宿刘濠家,刘濠便将使臣用酒灌倒,然后放火烧了他的房间,烧毁所有的名册。使臣毫无办法,只得更改名册,被株连者都得以幸免。刘基从小就聪慧异常,他的老师郑复初曾对他的父亲刘爚说:“你祖上积德深厚,这个孩子日后一定能成大器。”元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授官高安丞,获得了廉洁清正的名声。行省要提拔他,刘基谢绝。后来他还曾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之罪,被台臣百般阻挠,刘基两次上奏弹劾都无效,后来弃官还乡。刘基熟稔经史,无书不读,尤其擅长天文。西蜀赵天泽在点评江右人物时,首推刘基,并将他比作诸葛孔明。
方国珍在海上起兵,劫掠周边各地,有关的官员控制不住他,行省又再次任命刘基为元帅府都事。刘基建议修筑庆元各城来威逼方国珍,方国珍因此非常沮丧。等到左丞相帖里帖木儿招降方国珍,刘基说方氏兄弟率先作乱,不杀他们不能警戒后人。方国珍心里害怕,于是重重贿赂刘基,而刘基拒不接受。方国珍便派人从海路到达京城,收买了掌权者。于是朝廷下诏书招抚方国珍,授予方国珍官职,而责怪刘基滥用权力,擅作主张,并让刘基去管理绍兴,于是方国珍更加骄横。不久之后,山贼四起,行省于是又召刘基前去剿捕,并与行院判石抹宜孙一起驻守处州。经略使李国凤把他的功劳上奏,主持政事者因为方国珍的事而有意遏制刘基,授予他为总管府判,却不让他掌握兵权。刘基于是弃官归隐家乡,写了一本《郁离子》用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当时躲避方国珍的人都纷纷投靠刘基,而刘基只稍作部署,流寇便不敢前来侵犯。
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及宋濂等人的名声,于是用钱财招聘刘基,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孙炎两次写信给刘基坚决邀请,刘基才出来。到了,应天,刘基上奏了十八条时务政策,朱元璋十分高兴,马上命令下人建造礼贤馆让刘基锌居住,并对他们礼敬有加。当初,朱元璋吲为韩林儿自称宋朝之后,对他遥相尊奉,每年年初中书省设御座行礼时,只有刘基不拜,并说:“韩林儿只是一个牧童罢了,尊奉他干什么?”因此刘基去拜见朱元璋,向他陈述天命。朱元璋向他询问征取的办法,刘基说:“张士诚只顾保全自己,不值得担心。陈友谅则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又地处上游,没有一天忘记我们,应当先谋取陈友谅,陈友谅先灭亡了,张士诚便势孤力薄,一举可以平定。然后北上中原,便可成就霸业。”朱元璋十分高兴地说:“先生有什么好的计谋,尽管说出来吧。”当时陈友谅正在攻陷太平,正欲谋求东下,势力发展极快。朱元璋手下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逃往钟山,只有刘基瞪着双限不说话。朱元璋便把他召人内室,刘基愤怒地说道:“主张投降或逃走的,应该斩首。”朱元璋便问:“先生有什么计策?”刘基回答:“陈友谅已经骄傲,我们可以等着他孤军深入,然后伏兵拦击,将他打败,这很容易啊。后发制人,取敌制胜,就在此一举了。”朱元璋采用了他的计策,引诱陈友谅军队前来,然后将其打得大败。朱元璋用克敌制胜的功劳赏赐刘基,刘基推辞不接受。不久陈友谅军队又占领了安庆,朱元璋打算亲自率军出征,以此征询刘基意见,刘基极力赞成,于是朱元璋率军进攻安庆。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还是没有攻下,刘基建议直奔江州,直捣陈友谅的巢穴,于是朱元璋下令垒军西上。陈友谅对此始料未及,只能带妻儿逃往武昌,于是江州投降。他在龙兴的守将胡美派他的儿子前来表示投降的诚意,请求朱元璋不要解散他的部队,朱元璋脸色不快,犹豫不决,刘基从背后踢胡床进行暗示,朱元璋顿时明白,答应了胡美的要求。干是胡美投降,江西各郡全部平定。
刘基的母亲去世时,正赶上战事紧急,所以没有敢说,直到这时才请求还乡为母亲举行奠礼,恰好又碰上苗军反叛,杀了金华守将胡大海、处州守将耿再成,浙东形势出现动摇。刘基赶到衢州,首先替守将夏毅安抚各附属城池,然后又与平章邵荣等谋划收复处州,于是处州的叛乱平定了。方国珍一向害怕,于是给刘基写信说,对刘基的母亲去世表示哀悼。刘基给方国珍回信,向他阐述朱元璋的德行成信,于是方园珍马上向朱元璋进贡。朱元璋多次写信到刘基家里询问军政大事,刘基都逐条详细进行同答,而且都能切中要害,分析精当。不久之后,刘基返回京城,朱元璋正要亲自率军援救安丰,刘基劝说道:“汉、吴两国都在伺机进攻,我们现在不能轻举妄动。”朱元璋不听劝告,陈友谅听到这个消息后,乘机率军围攻洪都。朱元璋这才说道:“我没听你的意见,险些误了大事。”然后亲自带兵援救洪都,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一天交战达几十次。朱元璋坐在胡床上督战,刘基在一旁随侍,忽然跳起来大喊,催促朱元璋转移到别的船上去。朱元璋仓促转到另一小船上,还没有坐定,飞炮便将他原来所坐的御船击得粉碎,站在高处的陈友谅见御船已经被炸坏,非常高兴。而朱元璋所乘坐的船只进不退,令汉军都大惊失色。当时湖中战斗相持了三天,没有分胜负,刘基建议将军队转移到湖口来扼制汉军的出口,在金木相克的这一天与陈友谅的军队决战。结果,陈友谅战败,在逃跑途中毙命。其后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北伐中原,终于完成一代霸业,其战略正像刘基筹划的那样。
吴元年(公元1367),朱元璋让刘基做太史令,刘基献上《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置,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罪己诏。天大旱,刘基请求处理积压的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以防止滥杀现象。朱元璋此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告诉了他所做的梦。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不久,又命令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朱元璋即皇帝位之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当初确定处州税粮份额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惟独青田县除外,太祖这么说道:“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太祖巡幸汴粱时,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一起在京城留守。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是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现在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便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是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作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轻视。”不久,扩廓逃往沙漠,从那时起一直成为边境的大患。这年冬天,太祖亲自下诏,叙述刘基征伐的功劳,召他回京,赏赐封厚,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给刘基加官晋爵,这些刘基都拒绝接受。
当初,太祖因为有事要惩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很高,能调和诸将之间的关系。”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你,你为什么还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磕头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好比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果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塌。”后来,李善长辞官回家,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时对刘基很好,可刘基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做丞相的才能,却缺乏做丞相的心胸。做丞相的人,必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愿,杨宪就做不到这一点。”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心胸比杨宪还要狭窄。”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又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嫉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物,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的重托,天下到处是人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目前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的职务。”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洪武三年(公元l370年),太祖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行封赏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告老还乡。
太祖经常写信给刘基,询问天象,刘基都非常详细地逐条作出回答,然后将其草稿烧掉。刘基大致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现在国家威信已经树立,应当采用比较宽大的政策来治理天下。刘基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性格刚烈,嫉恶如仇,经常与人发生正面冲突。直到现在他才隐居山中,只是饮酒下棋,从不提起自己的功劳。青田县令求见,被刘基拒绝,县令于是便穿着便服,装成乡野之人去见刘基,刘基当时正在洗脚,便让堂侄将他引入茅舍,用黄米饭招待。县令这才告诉刘基:“我是青田知县啊!”刘基大惊,马上起身称民,然后谢罪离去,永远不相见。刘基的行踪如此隐密。最终还是被胡惟庸中伤陷害。
最初,刘基说瓯、括之间有一块空地叫谈洋,南抵闽界,是盐盗的巢穴,方国珍便是在此开始作乱的,所以请求朝廷设立巡检司守卫,奸民为乱便不再那么方便了。当时恰好茗洋逃兵反叛,官吏都隐匿不报。刘基便让自己的大儿子刘琏将此事奏报,但没有先通报中书省。胡惟庸当时正以左丞相的身份执掌中书省,加上对以前与刘基的过节怀恨在心,于是便派手下官员诽谤刘基,说他想将谈洋这块地方作为自己的墓地,而这个地方有帝王的脉象,因为当地百姓不愿意,刘基便请求设巡检司将百姓赶走。太祖虽然没有给刘基加罪,但还是有些动摇,因而停止了刘基的俸禄。刘基心中害怕,便入京城谢罪,然后呆在京城不敢回乡。不久,胡惟庸当了丞相,刘基感叹说:“如果我的话不应验的话,那就是天下苍生的大福气了。”于是因为忧愤交加而得病。洪武八年,太祖亲自撰文赐给刘基,并派人护送刘基回乡。到家后,刘基病情加重,便将《天文书》交给长子刘琏,并叮嘱说:“赶快送给皇上,千万不要让后人学习这本书。”又对次子刘璟说:“管理政治的事情,要一张一弛,如今的主要任务在于修养德行,减少刑罚,才能祈求上天保佑国运长久。那些战略要害地方,应该与京城遥相呼应,互为一体。我本来想上奏一份遗表,但是由于胡惟庸当朝掌权,这么做毫无用处。有朝一日胡惟庸下台后,皇上必然要想起我,如他要向你问什么的话,就把我说的密奏给皇上。”刘基回家仅住了一个月便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刘基在京城生病时,胡惟庸曾派医生来给他看病,刘基吃了药之后,腹中就出现了一个拳头大的石头。
后来中丞涂节首先告发胡惟庸谋反一案,并且说刘基是胡惟庸下毒害死的。
刘基满脸虬髯,相貌堂堂,慷慨而且有气节。太祖皇帝知道他非常忠诚,就对他委以重任,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每次召见刘基,都要避开他人进入内室,单独与刘基长时间密谈。刘基也自认为得到很高的待遇,所以在太祖面前也是知无不言。每到紧急危难的关头,刘基总是马上制定计策,人们都无法理解。在闲暇的时候,便口述称王之道,而太祖皇帝也每次都洗耳恭听,常常称刘基为老先生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并说:“你就是我的张良啊。”所以,太祖皇帝与刘基的帐中秘语,世人知道的不多,后人所传为神奇的,大多只是一些阴阳风水之学,并不是刘基的至理名言。刘基的文章气势浩大奇妙,与来濂同为一代宗师,他的作品有《覆瓿集》、《犁眉公集》流传于世。
刘基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刘璟,另一个叫刘琏。
王守仁传
王守仁,字伯安。他的父亲王华,字德辉,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考中进士第一名,被授官做编修。弘冶中,逐渐做到学士、少詹事等职位。王华很有度量和才能,在讲略的时间最长,孝宗很眷念他。李广受世宗宠爱时,王华讲解《大学衍义》,说到唐代李辅国与张皇后内外勾结的所作所为,陈述得很切中要害。孝宗让宦官送食品慰劳他。
正德初年,王华升为礼部左侍郎。由于王守仁冲撞刘瑾,外放做南京礼部尚书,但因为别的事没有做成。不久因为修《会典》出现小的错误,被降职做右侍。刘瑾败亡,才官复原职,没有多长时间就死掉了。王华为人孝顺,他的母亲岑氏活过了一百岁才死。王华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守丧期间还睡在草垫上,吃素食。因此士人常常称赞他的品行。
王守仁在母亲的胎中怀了十四个月才出生。他的奶奶梦见神仙从云彩中送婴儿下来,所以给孙子取名叫云。他五岁还不会说话,后来一个有道术的人抚摸了他,改名王守仁,他才会说话。十五岁时。曾到居庸关、山海关附近访问客人,经常混在人群中走出边塞,放眼观览山川地形。才过加冠之年,就已经乡试中举,学业很有进步。但他越来越喜欢军事,并且很会射箭。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考中进士。朝廷让他为成宁伯王越办理丧葬事情,回来后朝廷正在议论并为西北的边务着急,王守仁便给孝宗陈述了八条意见,不久便做了刑部主事。在江北审讯犯人,称病返乡。
复职后补任兵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