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21185000000012

第12章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1)

统筹城乡发展,首要的任务是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不是就农村产业谈农村产业,也不是就城市产业谈城市产业,而是城乡统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1推进农业结构转型

4.1.1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在传统农业发展中,我国一直存在人多地少、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收益低的矛盾。通过多年来的结构调整和政策支持,尤其是近些年来的调整,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和农民增产不增收和多年低速徘徊局面开始得到扭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增强。但从工业化及其进程的要求来看,我国农业整体上仍然处在由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其中西部地区农业基本上还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向纵深推进,农业发展又产生了不少新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1.1市场的矛盾

农业的市场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是粮食供给的矛盾。虽然目前总量基本平衡,但粮食稳定供给的基础不牢,这主要在于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难度加大。

二是消费结构改变,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人们基本小康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弹性降低,农产品供应结构性过剩,农产品出现卖难。而对农产品的价格、品种、质量,市场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市场需求由原粮向加工产品转变、食品安全由粮食安全向多品种安全转变。这使得农业发展同时面临既要满足吃饱,又要满足吃好的双重压力。

三是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同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化,除油料、蔬菜、水产、水果及部分畜产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一定比较优势外,粮、棉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呈现出明显的比较弱势。

4.1.1.2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矛盾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来看,农业增产不增收或难增收,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外出务工而不是农业本身,仍然是突出的问题。除了体制上的原因,这一方面在于,农业生产仍以超小规模经营为主,资源利用低效高耗,加上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程度低,深加工率只有20%,同时农业的功能面大多停留在传统农业上,这使得农业的整体效益普遍较低;再加上粮价和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难以稳定且呈下降态势,农民外出务工又稳定性较差,这些都使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4.1.1.3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矛盾

多年来的农业发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生产方式的粗放经营上的。而农业的粗放经营,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近十多年来的农业发展中表现十分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已约有三分之一的草地出现了退化、沙化、碱化,70%的河流受到污染,39%的湖泊及东南沿海富营养化,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也相当严重。尤其是作为我国的生态大屏障,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退化更加令人担忧。如何发展生态农业,把资源利用与保护及再生相结合,使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友好共处,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4.1.2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我国农业发展的上述矛盾,实际上反映的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矛盾,实质上也反映了深层次的结构矛盾。这是我国农业发展转向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必然现象。而理论和实践表明,当区域经济由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时,主要动力恰恰就在于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与转型上。这也就如美国学者钱纳理所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从一个发展阶段跃向更高一个阶段时,都是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矛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应十分重视和抓好农业结构的调整转型。

但是,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这是在我国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加入WTO条件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下,转向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阶段时的结构调整。因而,与过去以追求数量增长为基本目标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同,它又具有新的要求和特征。

4.1.2.1必须强化市场导向

这些年来,农业结构调整也讲市场。但在农业工业化即现代化的要求下,农业结构的调整不同,它不只是一般地讲市场,而是要以与农业工业化相适应的市场化为基础。从这种市场化来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应主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工业化下资源的比较优势或特色。在工业化要求的市场化下,资源利用是对具有比较优势或特色的资源的利用。从全国来讲,就应区分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突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尤其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的建设。从不同区域来讲,无论是农业内部产业调整,还是品种结构、布局结构调整,都应以资源的比较优势或特色为基本指导,这才能错位发展,使资源通过市场转化为产业和经济的优势。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劳动力资源的优势问题。在市场化下,劳动力资源多是优势,但不完全等于市场优势。当农产品从低需求产品转向高需求产品、从初加工转向精深加工时,市场对农民的素质及其结构要求也会不同。因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必须与劳动力资源及其演化的市场优势相适应。

二是产业发展的比较利益。所谓比较利益,就是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内部,依照产业或产品的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集中力量发展其经济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业或产品的生产,而获取的经济效益。这种效益,是以国际间或区域间生产要素的自由转移为前提的。而事实上,只是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加入WTO后,比较利益的差别,才真正构成了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充分条件。在此之前,由于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太低,我国实际上并不构成这个充分条件。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于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那种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应以资源为导向,或以资源、市场双重为导向,或以科技为导向的观点,其实是对工业化和市场化下农业结构调整的误解,因而有必要强化市场导向的认识。

4.1.2.2按照工业化原则调整结构

这个原则的基本点在于,要用先进适用技术、先进适用生产手段、先进适用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及结构,推进其向现代农业转型和发展。根据这样的原则,农业结构调整应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其要求:首先,要有利于破除超稳定的小生产方式,能加快推进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化,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其次,应有利于推进农业关联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其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发展,促进生产与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互促发展,拓宽农业的功能和产业空间,增加农民就业、增产、增收的机会。最后,应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先进适用生产手段和先进适用管理方法在农业中的普遍运用,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4.1.2.3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业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直接联系在一起的部门。由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我国已明确规定,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要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化,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同时,还要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根据这些目标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已势在必行。依据美国学者威廉姆—阿尔伯卫奇的定义,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农业技术相结合,使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并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结构,把农业发展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必须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种植业与农、林、牧、渔业,种养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作业与生物作业等,按照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这种有机结合的结构调整,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变,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4.1.2.4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相适应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如何,对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乃至直接影响。一般地讲,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地区,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传统工业、基础工业居多,且集聚性差,对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较弱。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地区,工业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为主,制造业比较发达,集聚规模、辐射能力大大增强,对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显著带动力。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地区,产业以技术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对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完全主导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也基本如此。区域城市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城市化程度,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水平,城镇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这些对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都有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因而要求农业结构的调整也要尽可能地与之相适应。

4.1.3区域重点产业或产品的选择

区域重点产业或产品,是构成区域农业结构的核心元素,对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具有主导性作用。重点产业或产品必然是具有比较优势或支柱性的产业或产品,但又包括了其他占有区域农业较大比重的重要产业或产品。对较大的区域来说,主要是重点产业的选择;而较小的区域,如乡镇或村,则主要是重点产品的选择。

4.1.3.1重点产业或产品的特征

对重点产业或产品的衡量,一般应具有这些特征:

(1)区位商或商品率比较高。区位商是计量区域产业发展在行业和全国比较优势的相对份额指标值,重点产业的区位商一般应大于1。在区位商不突出时,较高的商品率可视为市场对区域重点产业或产品认可的补充指标。

(2)在区域GDP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一般认为,重点产业或产品在县级区域应占15%~20%,在农业型乡镇应占20%以上。

(3)产业化经营规模较大。这主要指产业或产品的产业关联度较高,带动较多的相关产业发展,或生产经营有集聚规模,涉及的区域范围和农户数较大。

4.1.3.2选择重点产业或产品的原则

选择重点产业或产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心。要遵循农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或产品选择的原则,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必要时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辅助选择,力求使其做到科学、可行。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重点产业或产品的选择,可概括为市场原则和产业化原则两大原则。

市场原则,即是强调市场配置资源在选择区域重点产业或产品时应坚持的原则。主要体现在:①要根据市场的占有情况,来确定重点产业或产品。这里要考虑的市场,既指本区域的市场,也包括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重点产业或产品,首先应是那些已占有一定市场、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或产品。当然,作为重点,它可以是本区域的,也可以是全国、国际的。②要依据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进行选择。有资源,不等于有资源比较优势。只有具备比较优势资源,才能通过开发或拓展,培育或壮大成为重点产业或产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③根据市场的发育条件进行选择。当其缺乏明确的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或产品时,一般应通过比较产业或产品的市场成长条件,从中选择市场发育条件相对较好的产业或产品来作为区域未来的重点加以培育。

产业化原则,是在工业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选择重点产业或产品应坚持的原则。这个原则的要求是:①有利于规模经营,或已有一定规模并能继续扩大。②有利于产业或产品关联发展,包括能延伸产业或产品的链条,提高其集中度和集聚力,提升其整体竞争力。③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能大幅度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结构。④有利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或者说有利于工农、城乡产业的对接或辐射带动。

4.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2.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没有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谈不上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结构转型,就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