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21185000000019

第19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2)

6.3.1.2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

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或专业市场,是构成农产品流通链的枢纽环节和关键连接点。它向下直接连接农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运销大户,作为销地市场又直接面对城市农贸市场、批零户、超市及消费单位,同时承担向区域内二级城市和区域外市场的中转供应。由于城市市场在农产品流通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流通效率就成为其中心任务。在统筹调整和优化布局、结构、规模的基础上,城市市场应加快运用现代流通理念和方式改造传统市场的步伐,提高其效率。要积极突破传统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加快发展和创新期货交易、拍卖、代理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和市场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技术,增强物流配送和检验检测的能力。按照现代流通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市场法规,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使城市市场真正成为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结算中心和对农村市场的辐射、带动中心。

6.3.1.3农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

农村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链的基础环节,也是千千万万的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通道。长期的城乡市场分割,阻碍了农产品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也阻碍了我国农村千千万万的小生产与全国市场的连接,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重视发展和创新农村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及其经营管理,是由我国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所决定的,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难点,也是解决“三农”与市场连接的难点。现阶段,应当重视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长期以来农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基本上都按行政区划即县城——乡镇——乡村设置,沿袭的是计划经济的一套做法,而与市场经济缺乏紧密联系。要使农村市场与全国市场统一起来,必须首先打破这种市场格局,按市场法则配置市场资源。即要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比较优势和商品流通区位要求,来统一、合理地考虑农村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的建立和调整优化,并与农产品品牌和市场品牌的打造结合起来,形成有经济特色和竞争力的市场。这样,才能既保证市场自身的生存、发展、壮大,又能有效实现“三农”与大市场的对接,真正实现“建一个市场,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目前一些农村存在的“空壳”市场和运转困难的市场,大多是因为有违市场法则造成的,应当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积极进行调整改造。

(2)大力改善农村市场基础设施、交易手段落后的状况,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检验检测、储藏保鲜、加工包装、保管运输的服务功能与设施建设。要通过加强各级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在专业市场、较大型的批发市场尤其是跨区域的重点市场,率先加快构建起具有现代流通功能的农产品商务与信息交流的平台,推动其在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规模化经营等方面的提档升级,更好地发挥对农村市场的领头、带动作用。

(3)积极改进和创新市场交易方式。目前,农村农产品市场基本上都是现货交易、摊位式交易、对手交易,交易成本较高,流通效率低下;农民在产前签订购销合约的较少,多是市场临时交易,且行为分散,缺乏组织,销售风险和价格风险都较大。这些传统交易方式对于小生产来说,有它的合理性,但要去弊存利,积极加以改进、创新。基本的方向应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积极稳妥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订单方式、代理经营、中介服务等,减小农民的销售风险、价格风险,保证农民的收入稳定与增长,加快农产品流通效率。对于有条件的批发市场,则应积极推进代理经营、会员制、竞价拍卖、即期和中远期交易、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经营方式。

6.3.1.4农产品零售市场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还应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零售市场。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市连锁企业和市场到农村开办连锁店、超市,改进农村集贸市场的零售交易和乡村网点的交易结构及方式,扩大、提升农民自身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应引导、支持农村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营销大户直接向城市连锁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社区网点等配送产品,或在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专卖店。城市农贸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也可根据条件,积极向“农改超”、“农加超”方向发展。其形式可考虑:一是农贸市场自办超市,如深圳布吉农产品市场自1997年以来已开设肉菜类超市105家。二是农贸市场定向服务超市,如提供贴牌产品、自有品牌产品、专门品种等。三是农贸市场改建为农贸超市,或者增加许多超市的功能,如实行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等,以进一步拓宽农产品消费渠道和提升市场消费需求。

6.3.2培育、壮大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

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是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培育、壮大符合国情、充满活力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健全的重要标志。目前,参与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主体有: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供销社、经销中介、农民合作组织、营销大户、个体农户等。按经济组织形式划分,可主要分为三类:企业型,包括龙头企业、经营型市场、供销社、经销中介等;农民合作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股份合作社等;个体农户。由于农产品流通的地域性强,不同地域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发展和所占比重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上都可归为这三类。

6.3.2.1企业型市场主体

企业型市场主体对于实现农产品的流通,无疑是重要的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成为联系农民与市场的重要主体。如山东省,目前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1000多个,带领产业化经营农户数占了全省农户总数的55%。吉林省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13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3户,带动农户240万户,户均增收1200元。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和“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解决了众多分散农户与市场连接的矛盾,扩大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但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目前主要通过契约合同联系,其他的企业型市场主体也基本上采用这样的利益联系机制,而这种利益机制的共同障碍是农户难以分享农产品的销售利润,却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所以,在第4章的分析中已指出,这样的利益联系方式有必要通过一个中间组织即农民合作组织来辅助,或向合作组织和更优的制度形式过渡、转变。

6.3.2.2个体农户

个体农户作为农产品市场的流通主体,在我国较长时期内仍将存在。这是由我国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所决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个方向,但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较长过程。重视和鼓励农民直接进入农产品流通市场,在逐渐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水平的过程中提高农民自身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仅符合农民习惯,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农民参与农产品市场流通,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风险和农产品价格及其保护政策。在国内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备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农产品流通的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鼓励农民进入市场从事农产品流通,政府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保护与支持,尤其是实行合理的最低收购价、进一步降低不合理的税费,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对农业包括农产品流通本来长期就是负保护,即使按照WTO农业协议,我国对农业包括农产品流通都还有较大支持空间,因此应积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的保护与支持机制。同时,也应积极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规则、市场管理和市场秩序,严厉查处破坏正当交易的不法行为和乱收费,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培育和鼓励农民生产大户、运销大户不断扩大营销规模,发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配送服务,或到城市开设农产品销售窗口。

但是,个体农户作为流通主体又存在不足。首先,个体农户难以获得及时、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尤其是价格信息,他们一般都凭主观感觉和跟着邻近经营者外部效应走,往往经营损失几率大,信息成本较高。个体农户经营不仅在量上难以有效适应市场规模需求,而且在品质上也难以保证规模经营的要求。由于包装、运输、配送等方面的流通要求,个体农户会因耗费成本较大而难于适应市场需求。在与交易方的谈判、协商中,个体农户也处于不利地位,既易产生交易不确定性,又会加大交易成本。所有这些不利于流通的因素,自然反过来又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3.2.3农民合作组织

上述个体农户和企业型流通主体,在农产品流通环节都存在一些明显的“软肋”。这些不足,反映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中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诱致了农民合作组织这一新的组织形式和市场主体的产生。国外的经验和国内的实践都表明,合作经济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理想组织形式。它能够较好地弥补、克服单纯企业型主体和个体农户以及两者之间连接的不足,大大减少双方的市场风险、价格风险和市场交易不稳定性;能够弥补家庭承包经营后集体统一经营服务功能弱化的不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逐步摆脱弱势地位;能够通过直接建立销售渠道,带动和扩大农产品经营规模,使农民直接分享到销售利润,并进一步拓宽农民向流通服务业转移的机会。

目前,农民合作组织既有专门经营农产品流通的,也有供、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合作组织和其他合作组织。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各类协会、商会。一般由县、乡(镇)基层专业经济技术部门或企业联系农民(会员)组建,以农产品为联系和纽带,兼有营销和提供科技、信息、培训等服务功能,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系较为松散。

(2)专业合作社。包括纯流通型的、供产销一体化的、农民自发组织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组成的。其原则是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共同经营、民主管理、盈余共享,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系比较紧密。

(3)股份合作社。一般是包括企业型流通主体在内的社会资本和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等要素投资入股共同组成,具有企业性质和独立法人资格。

从实践来看,目前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数量较少,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尚未成为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中坚主体。一些问题也亟待得到研究解决,如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政府的扶持力度及配套政策问题,合作社自身管理及体制机制健全问题等。但无论是就农产品市场流通,还是整个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来看,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都是一个方向,合作组织也将逐渐成为主流模式。因此,必须重视和积极解决合作社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其发展。鉴于制度供给不足已构成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较大制约,国家应加快制定农民合作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和一系列法律准则,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应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信贷积极支持合作组织发展,如财政应安排专门资金或贴息,为合作组织的设置、人员和信息、培训等服务提供支持,金融机构应为合作组织的设施、设备和资金周转提供必要的贷款。尤其对西部地区农村来说,由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迟缓,政府的前期引导和大力推进是非常必要的,应注意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的管理体制,促进合作经济及组织健康发展。当然,农民合作组织自身也应当逐步规范其管理和经营,不断完善利益机制,提高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组织、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理想桥梁。

6.4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6.4.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6.4.1.1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内容

以上关于商品流通体系及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讨论,主要侧重在生产性服务业。在这个领域,我国农村目前总体上还主要停留在一般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的对手交易上,停留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批零交易、传统经销店、零售店的交易方式和业态上。由于对农业(包括加工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展不足,尤其是缺乏信息、金融、科技、物流、中介咨询等现代流通服务和现代流通业态、经营方式、流通技术,使得农村商品流通尤其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低下,农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也差,对解决“三农”问题构成了极大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