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的逻辑
21189900000018

第18章 货币在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6)

全球金融资产与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顿令社会大众多年来所累积的财富严重缩水。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美国经济显着衰退,溢出效应波及世界。

除了北美和欧洲,从俄罗斯、巴西,到亚、非国家,全球几无例外,都以不同程度卷入了这场灾难。

美国感冒,中国吃药

2008年10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救市方案,内容包括政府拨出7000亿美元来购买非流动的不动产担保证券,目的是增加次级贷款市场的流动性和减少拥有这些证券的金融机构可能会面对的亏损。其后又推出两次“量化宽松”,合计增发钞票规模高达2.3万亿美元。同时美国政府向其他国家施压,发动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全球性救市注资行动。

随着各国推出大规模救市和经济刺激计划,许多国家公共开支剧增的同时税收锐减,导致公共债务上升。2008年10月,冰岛主权债务问题浮出水面,其后是中东欧国家,由于救助及时未酿成较大的国际金融动荡。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标普、穆迪和惠誉分别下调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此后欧洲多个国家也陷入了险象环生、绵绵无已的债务危机,欧元体系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庞大的外向型的经济体,虽然在国际金融领域保有一定的防火机制,但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

中国的直接损失首先是投资者的资产损失。例如中国有众多金融机构购买了雷曼公司的那些变得一文不值的债券衍生品。据报道招商银行拥有雷曼债券7000万美元;中国银行拥有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拥有债券及其他交易风险敞口1.518亿美元,其境内外机构拥有债券1.39亿美元;兴业银行拥有3360万美元(《法制晚报》2008年9月18日);交通银行拥有7002万美元,建设银行拥有1.9140亿美元;中信银行因与雷曼投资与交易产生的风险敞口7600万美元(《京华时报》9月22日B36),以上仅7家中资银行就购买了雷曼公司债券达80744万美元。

美元贬值意味着中国境外资产的直接损失。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和各种企业债券,与美国金融企业结下了“得失与共”的关系,将因美元贬值而缩水。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2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约有60%~70%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债。

如果美元汇率出现大幅度贬值,中国是受害者,其他国家也是受害者。按当时美元资产2万亿美元计,每当美元兑主要货币贬值10%,就要产生巨额损失2000亿美元。

美国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股市暴跌,中国股市也出现大幅度下跌。中国A股上证股指由2007年10月16日触顶达到6124点后飞流直下,2008年9月18日曾跌至1802点。

美国持续恶化的经济数据及再“工业化”的政策引导,使得美国对华投资和新设立企业都呈现下降的态势,2011年上半年美国累计对华的实际投资下降了24%。美国对华投资虽然只占中国吸收外商实投额的7.44%,但美资不像港澳台那样只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产值高。据估算,美国跨国公司占外商在华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

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因应金融海啸造成的严峻形势,实施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意味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带来了2009年GDP增长9.1%的微型反弹,以及2010年10.3%的高增长。同时中国经济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外贸顺差从国际金融危机前2007年占GDP10.1%的高点下降至2011年的占GDP2.8%。国际货币基金把它描述为“比预期的更猛烈和更持续的”下降,并预测2012年的外贸顺差能够进一步降到2%左右,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人民币升值,而是劳动用工成本在上升,农村劳动力的纯收入首次超过城市。劳动工资每年在17%~20%的速度在上升,这是经济结构调整最佳的方式之一。

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按当时的汇率来算,达5800亿美元,占本国GDP的比重,远高于美国,乃至任何一个受危机打击最深的国家。加上开发银行贷款和乘数效应,实际上达到9.6万亿人民币之巨,这么大的信用膨胀,推高了本已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带来了通货膨胀,特别是造就了房屋市场非理性狂飙。就像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的那样:无论何时何地,通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这是及时下猛药造成了后遗症。进而进行宏观调控,实施紧缩政策,治理肯定要付出痛苦的代价。这就是说,美国是病人,但是中国吃的药甚至比美国吃的药还猛烈。

金融风险的传递路线

金融海啸影响之大,在于资本市场的中间圆圈部门被发现充满弊端。

这轮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10年爆发的其他危机虽有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不是典型的生产过剩、库存过大造成的繁荣萧条周期过程,本轮危机是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基础上,信贷投机过度冒险、无限扩张,必然导致的信用破产恶果。

欠债还钱——国家会破产?

破产(Bankruptcy),是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按照法律正式宣布无力偿还债务,由司法部门接收其财产以分给债权人。

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国家破产”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小于对外负债,即“资不抵债”的状况。

破产原意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为保护债权人并兼顾债务人的利益,由法院对债务人的总财产进行分配的一种程序。但因“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不可能像企业或个人一样破产,“国家破产”实际上只能是一种“不破产的破产”。所以,一个国家外债缠身,理论上足够“破产”许多次,但是不会被拍卖掉,不会在国际政治版图上消失,不至于沦落为债权国占领下的“殖民地”,尽管人民将为此承担偿还欠债以至经济崩溃的全部苦果。

2008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冰岛陷入“国家破产”困境,及其“浴火重生”的经过即是一例。

冰岛这个人口只有30多万的北欧小国,一度人均GDP高达世界第四,2007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但实际上大大透支了自身的能力。十几年来,仿效美国制订了低管制的开放金融政策,以高利率大量吸引海外资金,银行业效法华尔街投资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转而投资高利润同时也是高风险的资产,从而获得巨额的利差,次级债券资产便是其中之一。金融业过度扩张的结果,虚拟经济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经济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形。

2007年,官方数据表明,冰岛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93.7亿美元,但财务杠杆达到了惊人的幅度,当时冰岛政府外债规模高达800亿美元,约为GDP的4倍多,人均负债25万美元,金融业外债更是高达1383亿美元。从技术上讲,冰岛已经破产。

在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冰岛主要银行纷纷倒闭、货币急剧贬值、股市暂停交易。2009年,冰岛陷入严重衰退。这个天堂里的国家坠入了地狱。

冰岛越过了“国家破产”的红线,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上评论道:“绝望的冰岛打破常规,当其他国家都在以公众利益为代价救助金融业时,冰岛却让本国的银行破产,并扩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当其他国家都纠结于努力安抚国际投资者时,冰岛对其资本流动施加了临时的管控,为自己赢得了更多回旋余地。”

面对危机,冰岛政府接手最大的三家破产银行,相当于由整个国家承担了债权人损失的责任,今后如何清偿,将由政府与债权人谈判逐步处理,确定必须支付哪些款项,以及何时清偿债务。政府选择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削减开支、严控预算,并承诺所有的居民储蓄得到政府担保。2008年冰岛克朗兑境外欧元贬值80%,高通胀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有效支撑住了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让贸易逆差几个月内转为顺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一些国家提供50亿欧元支援了冰岛,同时冰岛政府采取了严格的货币控制措施,外来投资者被限制将资金转移出冰岛,也禁止本国企业在国外投资。从而防范国内消费水平锐减,并得以维持高福利体制于不堕。

人们开始重视以渔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危机后,冰岛的渔业、建筑、清洁能源和旅游等支柱产业又重新为经济复苏注入活力,有效提高了就业率。冰岛还破除了“禁止来自欧洲国家以外的人拥有冰岛的土地”的法律,大量向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出售土地以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

冰岛所欠外债,要靠纳税人逐步清偿,相当于把现在的痛苦让子孙后代去承担,但并不是所有外国债权人都有确定获偿的幸运。

为了恢复国家信用,冰岛议会在2009年底通过议案决定偿付英国和荷兰储户54亿美元,2010年3月7日,冰岛全民公决否认了原来政府所达成的向英国和荷兰偿还巨额赔款的协议。2011年再度就偿债条件更加宽松优惠的新议案公决,结果仍遭否决——人民以“民主”的名义选择了“赖账”,让国家信用破产。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一道德准则是不容被“全民公投”抹掉的,国际社会不会允许“全民赖账”。冰岛国际债务最后必将通过谈判或对簿公堂解决纠纷,否则势将对世界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