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的逻辑
21189900000028

第28章 货币争霸,钱与钱的博弈(1)

在欧元启动之前,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国英镑和荷兰的荷兰盾等欧洲主权货币都进入了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蚕食”了大约1/4的全球国际储备货币份额。但是,由于这些份额分布于许多不同货币,因此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对美元的全球霸权形成实质性的冲击。

“无体系时代”,各路货币蠢蠢欲动

辉煌一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世界上不再有大一统的国际货币合作制度,黄金已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调节放任自由,主要依赖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这种既无本位及其适度增长约束,也无国际收支协调机制的状态,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事实上,一些经济强国从此实行浮动汇率,而大多发展中国家仍选择钉住单一货币或货币篮子,绝少任由汇率自由浮动。

美国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并没有随之动摇。恰恰相反,美国度过了一个个难关,其强大创新能力驱使经济持续发展进步。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强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主导全球资讯革命,取得创记录的繁荣,美元一直毫无悬念地继续充当世界货币的主角,引领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在欧元出现之前,世界上80%的外汇储备采用美元,现在这个比率在60%以上。这说明,今天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不是条约规定或政治家的协议,而是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角逐下的市场优化选择决定的。

世界上某种货币,若能通过自由兑换,在国际社会流通,并被广泛接受,都可能成为国际货币(国际通货)。

就今日通行的信用纸币而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规定,所谓自由兑换,系指: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施加限制。也就是说,这种货币在国际经常往来中,随时可以无条件地作为支付手段使用,对方亦应无条件接受并承认其法定价值,不施行歧视性货币政策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在另一成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换回对方在经常性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即参加该协定的成员国具有无条件承兑本币的义务。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能成功地实行自由兑换(特别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下自由兑换),基本上应具备以下条件: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

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关于货币自由兑换的规定,也就是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可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自由兑换,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货币。其中主要有: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瑞士法郎(CHF)、丹麦克朗(DKR)、瑞典克朗(SKR)、挪威克朗(NKR)、港币(HKD)、加拿大元(CAD)、澳大利亚元(AUD)、新西兰元(NZD)、新加坡元(SGD)、卢布(RUB)等。

在这些自由兑换货币当中,依照经济总量,美国、欧盟、日本和英国是排在前四位的经济体,它们的货币自然是国际通用货币。瑞士经济和金融实力很强且稳定,一贯坚持中立,它的货币瑞士法郎也被各国作为结算货币之一。一些国家(如朝鲜、伊朗、前苏联等)更愿意把它作为储备外汇之一,以避免敌对国家经济封锁和制裁。此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近年来走强的西方阵营国家,它们的货币也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世界各国政府需要拥有一定的国际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这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跨国交易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是政府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能随时动用的对外支付或干预外汇市场的一部分国际清偿能力。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会的统计标准,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货币可包括:政府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储备金和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以及政府持有的货币性黄金储备。

其中“政府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当然要选择享有较高信誉、流动性良好的国际通用货币,便于国际支付或干预外汇市场。

国际储备货币作为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可借以保持本国货币的坚挺,维护本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并作为国家对外借债和偿还的基础与保证。国际储备货币状况还是评定一个借债国的清偿能力和资信的重要标志。

在实行金本位制时,黄金是当然的国际储备货币。金本位制崩溃后,一些广为认可的发达国家的强势主权信用货币,逐渐成为各国主要储备对象。一种国际货币一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是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明证,而且可以获得巨大的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收入。

日元折戟,“失落”的20年

日本军国主义从侵华到“二战”所制造的战祸,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日本本国自食恶果,也遭受惨重损失。

战后初期的日本处于毁灭的边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但深渊中的日本,在美国扶持下经济上获得了高速的发展。1950年日本经济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1955年超过了战前的最高水平,1951—1973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率高达10.1%,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2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965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25.5%。1975年,改写为62.2%。1985年,已经逼近美国,为97.6%。1986年超过了美国。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随着日本重新崛起和经济复苏,日元逐渐走强。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之后,日元开始有规模地被使用于国际贸易结算。70年代起,美国由于存在着较大的对日贸易逆差,希望日元汇率能够更加自由,对日元交换自由化的压力增大。1980年日本修改外汇法,日元进入了初步的自由化交换阶段。1984年,日元—美元委员会成立,被视为日本日元国际化的开始。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宣布放弃美元对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日元开始升值。

同年12月8日,发达国家财政部长达成《史密森协定》,规定日元升值16.88%,新汇率为308:1。1973年3月时随着各国放弃《史密森协定》而采用浮动汇率,日元汇率升至265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但这一价格实际被高估,此后日元开始贬值,到1974年时下跌到300日元兑换1美元。

进入1975年之后,日本对美贸易顺差扩大不已。美国政府不满日元停留在低价位,1977年,卡特政府财政部长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讲话导致市场疯狂抛售美元,大量买入日元。1977年初,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41.38%。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的汇率普遍急贬。

1979—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导致美国能源价格飙升,消费物价指数高攀,出现了两位数的严重通货膨胀。如果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

1979年夏天,美联储为挽回美元弱势,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采取提升利率、控制货币发行的措施。结果出现了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1954—1978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1984年间的3%~5%。

美国采取高利率紧缩型货币政策,虽然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导致美元急剧升值。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这时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在贸易顺差中掌握着大量外汇储备的日本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利率,纷纷将多余的美元存入美国的银行,致使日本的美元储备大量外流。

该期间,美国政府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1984年时逆差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同时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转而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疯狂扩张,制造品充斥全球。其后日本三菱财团挟强势日元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等大手笔,致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和经济学家纷纷游说美国政府,强烈要求当时的里根政府转变强势美元政策,干预外汇市场,引导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

在美国政府的主持下,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美国和法国五国(G5)财政部长及央行行长于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曼哈顿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达成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史称“广场协议”,主要内容为五国共同促使美元贬值,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态。

纽约曼哈顿广场饭店

“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美国当局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掀起了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20%。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

1989年,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12月29日,日经平均指数达到峰值38915.87点,但因资产价格上升远远超出了实业的支撑能力,泡沫开始破裂,资产价格滑坡,许多企业和投机者迎来了大量债负。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加速了本已走向衰退的泡沫经济的破灭。

土地价格在1991年开始急速下跌,以土地担保的贷款出现许多坏账,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严重打击日本金融业。日本银行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信用体系走向崩溃。

1992年8月,日经平均指数跌到了14000点左右。楼市、股市崩盘,产业空心化凸显,大量账面资产在短短的两三年间化为乌有,标志着泡沫经济完全破裂。从此日本经济陷于“通缩”不止的“平成(天皇年号)大萧条”时期。

但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元称雄和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梦想都成了泡影,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也一降再降。近20年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少,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梦断东京”。

1990年以来日元(JPY)对美元(USD)汇率

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自由市场环境,维持合理而稳定的汇率,并且保证金融资产及房地产等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才能为主权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打下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日本巨大的资产泡沫爆破后,汇率继续大幅震荡,金融资产和房地产市场始终走低,政府推行的接近零利率的政策使日本债券、股票和银行储蓄业长期萎靡不振。在这种局面下,美元—日元交易量占全球货币交易总量的份额从1998年的20%逐步降低到2007年的13%。尤其从1999年以来,随着欧元地位不断提升,日元吸引力相形见绌,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一直处于低位徘徊,欲振乏力。

常常听到人云亦云,“广场协议”就是日本经济陷于十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美国和西方列强通过“广场协议”胁迫与暗算了日本。

但也有专家认为,美国迫使日元升值这个事情仅仅是点燃了导火索,并非那个与导火索相连的炸药桶。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大货币流动性与日元增值并举的错误政策,日本经济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股市和房市也迎来了空前繁荣时期,经济酝酿了巨大的泡沫,才是那个炸药桶。

日本银行前副行长绪方四十郎承认,日本本该早做调整,但调整的延迟导致日本最终迫于压力做出了被动性调整,在被动性调整之后,日本又一次次地耽误了其他政策调整,最终产生了日本病。

所以,与其说是美国人的阳谋害了日本,不如承认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前后的政策失当,对本国经济产生了出乎意料的影响,可谓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