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的逻辑
21189900000004

第4章 实物货币应运而生,先“进化”后“变异”(2)

辽、金、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交往中受中原经济文化影响,除了使用唐宋所铸铜币外,也发行过民族文字与汉文类铜铸币。

由于古时的锡和铅比铜的价值要低,因此汉唐以来,政府在财政困难时,往往在制造铜币的过程中掺入锡和铅等金属,制得的铜币发白,故称白钱。北宋时由于铜的货源不足,在四川等地还流行过铁币。明朝中后期,大约从嘉靖年起,铜钱逐渐改成了黄铜铸币,结束了青铜铸币的历史。

清末引进制币机械后,光绪二十六年起机制铜圆,分“光绪元宝”和“大清铜币”两大类,形状均按西式为圆币,流通了2000多年的圆形方孔币制至此寿终正寝。

民国初期,铜币仍为通用货币。北伐战争胜利后,政府的货币政策逐渐转为纸币为主,铜元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下降。1930年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币条例》,明令禁止旧铜元的流通,但各地造币厂依然我行我素,发行了众多种类的铜元,只是流通量比以前大为减少。1935年,国民政府规定禁止一切地方铸造铜元。

人们在溪流中打鱼时发现了黄金。黄金大约是最早进入人类生活的贵金属。在金银这两大贵金属中,白银冶炼难度较大,进入流通领域较晚。

黄金和白银的自然属性造就了金银货币不同凡响的装饰效果,形成了独特的珍贵价值。它们还有比重大(相对体积小)、容易分割、质地均匀、延展性强、不会腐烂、久藏不变,可以反复熔炼等特点,符合充当原始一般等价物的品质要求。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成了最早的公认的世界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贵金属黄金作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楚国可能是中国最早使用黄金货币的地域。充裕的黄金资源、富庶的国家财力、发达的商贸活动,使得楚国首先将黄金制成货币,用于王室收支和商业贸易。

当时的金币有“金贝”和“爰金”两大类,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黄金货币,含金量在90%以上,质量上好的可达到99%。“金贝”是黄金制作的人工贝。爰金也叫印子金、版金、金版或饼金,形状有版、饼等,用印戳打上文字,使用时需切割成小块称量。目前发现有郢爰、陈爰、尃爰、镉爰等不同铭文。前者是地名,例如“郢”是楚国的都城,在现今的湖北江陵。后者“爰”可能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或货币单位,说法不一。

从《史记》上看,两汉是一个使用黄金的活跃时期,汉高祖赐叔孙通“金五百斤”,文帝赏赐周勃“二千金”,赏赐陈平“二千金”,陈平用“五百斤金”为周勃祝寿,宣帝赏赐霍光先后共“七千金”。汉军征讨匈奴告捷,赏赐有功将士二十余万斤,汉武帝赐黄金十万斤给方士去寻不死之药。有人对《汉书》中皇帝赏赐臣下黄金的记载做过统计,总数竟八九十万斤。但后人研究以为,此金未必是真的黄金,也可能是等量的铜币。

近年从几十个地点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汉代黄金。汉代黄金的主要形式是金饼和所谓的“马蹄金”“麟趾金”。“马蹄金”“麟趾金”的单位重量一般为一斤。

由于黄金资源有限,价值过高,自汉代以后,白银货币逐渐普及,黄金基本上退出了流通领域,成为一种玩赏、妆饰、保值的物品。

不少钱币除了用铜大量制作外,也有以金制币的,包括半两、五铢等历代钱币,但多为宫廷赏赐的珍品,基本上不进入流通市场。

中国产银甚少,而且银矿常与铜、铅等化合,冶炼分解技术难度较大。白银在中国货币领域较晚露头角。战国时期,中原地带出现过银贝,也发现过银币,但使用很有限。其后历朝用银多为出口商品换得,以出口顺差之大,乃至中国成为非产银的银货币国家。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两宋币制,大宗交易用银,同时使用铜钱和纸钞。今天遗存的宋、元银铤不在少数。

明代中期以前,白银还不是法定的流通货币。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流通愈益广泛,成为和铜钱一样普及的金属货币。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政府规定大数用银,小数用铜钱,还制定了白银同铜钱的比价,白银因此具有价值尺度,取得了法定通货的地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明朝后期,不仅大宗交易用银,连小买卖都使用白银,这在明朝的野史杂记、戏曲小说里有生动翔实的记载。

清朝承袭明朝的币制,仍用白银和铜钱,也是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是一种主要货币。银铜之间比价大体稳定在每两白银相当于1000文铜钱上下。

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自汉代以来已逐渐成为货币金属。到明代时,已货币化,真正成为用银之国。但明朝实行的是银两制,即以金属的重量计值,属于称量货币制度,没有进入货币本位制度阶段。

长期以来,官方银库里存放的是统一成色与重量的白银铸件,如元宝、银锭。在流通领域,普遍使用的并非白银铸币,大宗交易用银锭,一般情况下以零碎的银块为主,进行贸易须经称重计量、核定成色等手续。实践中大块银锭须经切碎,以利流通,而过小的碎银则要重新铸成银锭,便于运送和保管。

中国古代不流行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主因可能是:中国白银资源有限,除江西、贵州、湖南等百余处有产量不高的银矿外,只有云南蕴藏量较丰,占据国内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唐朝采银高峰期,年产仅十万余两,至明朝也不过每年数百万两。由于产银不足,长期币制以铜为主。白银主要依靠进口,来源不稳定,官方不能保障银币供应,因而银铜兑价常变。特别是政治不稳,战乱频仍之际,一旦银价上涨,银币便被民间窖藏或改铸,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银本位货币系统。所以历来只见小量铸造银币,多用于颁饷等场合,如“赏功通宝”,实际流通意义不大。

时至清代,所谓银两制,仍然处于相当原始和混乱的状态,由于全国各地衡制不统一,“两”的种类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官平和市平两大类。官平是由政府规定的用以衡量银两重量的标准,主要包括库平、市平、漕平及关平等。库平是康熙年间制定的政府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衡量标准,一两等于37.301克。所谓市平,是官平的对称,指中国民间授受银两所通用的衡量标准。市平因地而异,如北京、天津的公码平,汉口、贵阳的估平,广东的司马平等,当时各地的通用市平有170余种。漕平是清代将漕粮改征白银时所采用的银两衡量标准。后来渐为民间采用,各地标准亦有不同,一般常冠以地名,如苏漕平、申漕平等。例如申漕平即上海漕平,其一两约合36.65克。又有关平是海关收税时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系因中外通商之需,1858年经《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一两等于37.7994克。

当时作为货币的白银,还有一个成色即含银纯度不一的问题。因此政府规定了一种全国性的假想标准即“纹银”,其成色为935.374‰;民间缴纳钱粮,须由银匠将散银熔铸成足银入数。清代民间使用的白银,各地所铸的宝银成色自很低直至十足或超标的都有,为此在前面冠以地名,如苏宝银、武昌宝银,以资区别。如果成色高于纹银,可按“升水”幅度冠名,如足宝、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二七宝等。升水是指比价上的提高。例如“二四宝”银,意为五十两重的宝银,在流通时要升值二两四钱,等于五十二两四钱的纹银。

银元宝和银锭

外国银币的输入,对中国货币体系形成了决定性的冲击,并最终推动中国实现了向银本位制的转变。

明清从外国输入的白银,主要是南美洲白银和日本白银。

南美洲拥有藏量极为丰富的银矿,秘鲁、墨西哥等国均开采出数量惊人的白银。16世纪中期(明嘉靖二三十年间)至18世纪中叶(清乾隆年间),世界银年产量保持在900万~1700万盎司之间。南美洲白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近80%。日本白银矿藏量也极大,被欧洲人誉为“银岛”。据估计,17世纪初期以前,日本白银产量约占世界的20%。正是由于与中国贸易的另一方“均无他产”,但有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明张燮《东西洋考》)。中国物产丰富,却视白银为奇货。于是双方在贸易中找到了契合点,中国大量输出丝绸、陶瓷、棉布、茶叶、中药等特产,而日本、美洲等地采铸的银币因贸易顺差而源源内流。据估计明朝中后期,全球达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银陆续流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