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
21190900000038

第38章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苏北经济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培育(5)

(2)全面小康阶段的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对于初步小康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内容是“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苏北农民物质生活宽裕、精神生活宽裕和人的发展宽裕(人的发展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深层次内涵)。全面小康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发展指标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快速发展,生活更加富裕,乡风更加文明,村容更加整洁,管理更加民主;在消费方面以数量扩张为主逐渐向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转变,是在基本生存资料得到满足后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满足多样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全面小康阶段的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其经济发展较低水平制约,实现其发展目标也具有不同于苏南农村的特点:除苏北农民奋发努力和县、镇政府直接引导、推动外,江苏省的全省推动尤其是省、市财政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与苏北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相适应的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个性区域板块”特征,即在阶段目标、推进方式、动力机制、政府作用、制度创新、政策选择等方面与苏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明显的“个性区域板块”差异。因此,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有与苏北农村经济落后发展现阶段相适宜的特点,依据实情有先有后,把握轻重缓急,尤其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也不能简单复制苏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2.全面小康阶段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及发展目标

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初步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发展阶段,其主要内容及指标体系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在苏北农村的具体任务和体现。但是,据调查,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指标缺少发展目标。显然,明确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指标的发展目标,是推动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及主要指标的发展目标,应遵循苏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苏南农村示范效应及全省公共财政扶持力度(转移支付)的原则确定,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指标的发展目标不低于我国东部农村同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均水平(2003年苏北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首次赶上全国平均水,但苏北农村低于东部农村)。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的基本内容是:由农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向农村工业比重快速增长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由“丰衣足食,安居从业”向“富衣善食,宽居创业”,全面社会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演进;由“散、乱、差”村容向具有现代生活内涵的村容整洁演进;由初步小康文化生活向乡风文明演进;由管理体制改革向管理民主演进。

生产发展――创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培育农民家庭承包农场,提高农业经济效率,依靠延伸产业链来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依靠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来致富农村;推动农村工业产业聚集,建设城镇非农企业园区,依靠工业化来致富农民;创新农民“务工”机制,依靠城镇化来有序减少农村人口(农户),有效提高(户籍在村)农民经济收入。

生活宽裕――提高物质生活宽裕程度,即实现“富衣善食,宽居创业”和全面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精神生活宽裕程度,即实现“文化与休闲生活更有档次和乐趣”,乡村文化和身心健康的层次进一步提高;提高人的发展宽裕程度,即突出教育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资源“同省待遇”途径全面有效提升苏北“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和高等、中等教育质量,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乡风文明――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农民坚定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念,增强对加快改革发展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农民;努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设乡风文明支撑“平台”;创新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形式,着力推动建设文明户建设。

村容整洁――科学编制农村(及示范村)发展和村容整洁规划;全面改造住宅设施增强功能和整治村容;适当推动(有经济条件的村)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区建设;清洁饮水入户,使用清洁能源(沼气、天然气),集中处理垃圾,从改厕人居畜圈水离入手改善居住环境,实现村庄“四化”(亮化、美化、净化、绿化);加大宣传力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管理民主――推行村务公开,实现“一公开、四民主”和“五规范、一满意”;选拔和委派大学毕业生进村做“官”,创新村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圈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管理民主示范村”建设。

二、依据区情探索全面小康阶段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高涨,齐心思建,成效初显。但是,随着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也显现出来。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推进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很有见的认识和建议。苏北农村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对于苏南农村来说,其区域板块个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依据区情走创新之路,对苏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创建加快生产发展进程的长效机制,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加快农村工业发展进程,是苏北农村生产快速发展的“重头戏”,是苏北农民经济收入持续提高的基本途径。加快生产发展进程的着力点是:推动苏北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苏北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核心是农产品的工业产业“链条”化。发展农村工业不应“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应走农村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之路。发展农业种植业应借鉴“寿光模式”,培育“大规模、大品牌、大市场”农业(生产)区域与农业(产品)市场。发展农业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服务业)的重点是引导组建和扶持发展农村“龙头企业”。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土地经营制度创新是发展苏北现代农业的前提。通过调研发现,农业是多数农民的副业。苏北农业从业劳动力现状是:弱劳动力在家务农,强劳动力外出打工;即使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也是部分时间“打理”农田。出现这种状况的“症结”是城镇化过程缺失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为解决这一难题,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承包农场,对于创新家庭承包经营机制,促进苏北农业生产发展来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专业种植大户集中,培育家庭承包农场,能持久有效提高种植业规模经济效益,持久有效增加“务农”农户经济收入水平,应鼓励继续探索并扩大范围。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发展机制。从总体上说,苏北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发展滞后。要建立政府支持苏北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支持专业化服务公司为农业提供标准化的专业性服务体系。

创建社会资金筹措机制,广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有效地解决资金来源是推进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建立村集体和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财政补助为辅、社会各方支持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有效机制。要探索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发展农业、农村产业。

2.推动农村劳动力队伍稳定发展,创新农村劳动力队伍建设机制

苏北农民队伍现状很不适应农村生产发展。一是农村劳动力进城镇“打工”流动使苏北农业种植基本上是由“3860(妇女和老人)”或“38601(妇女、老人和儿童)”人员承担,但这种劳动力配置结构很难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使命。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并没有多少农民“离土”(带走户籍)成为市民,仅是具有“双岗”(在农村承包并经营农地和在城市务工的“双岗”)的“打工簇”(对于“打工簇”,“农业岗位”是他们的“副业”,他们常年在城镇“打工”;“工商业岗位”不是他们的“正业”,他们是“农民”)。对于苏北农村,较好的劳动力转移结构是:一定数量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转移至非农产业,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从事农业。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及其结构变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因此,建设稳定和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队伍是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创建农村劳动力分流机制,引导农民(带走户籍)进入苏南(长三角)和城镇成为市民,增加(户籍在村)农民经济收入。苏北农民(农村人口)相对于苏北农村生产力需求的剩余量是显著的(约为50%),且其剩余量随着生产力发展具有增长趋势(生产力发达的美国的农民约为国民的3%)。苏北(户籍)农民减少需要创建城镇化新机制,即建立江苏省“两个率先”过程中苏北农民“离土”进入苏南(长三角)和城镇成为市民的城乡贯通的城镇化制度,其主要内容是:有序实施“离土”进入苏南(长三角)和城镇的农民(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住宅土地使用权”办法,即农民退回承包农地(承包土地经营权交回集体),政府给进入城镇的新市民在城(镇)连续“打工”3——5年的农民有序划拨城镇住宅的土地使用权(或政府仅收“初次征地费”);给予“连续打工”农民工市民“身份”,享受城镇市民所有待遇;有序实施“‘离土’农民(户)农村住宅使用权量换(在村)农民(户)新住宅(生产工具房)修建权”办法,即政府(用扶农基金)和村集体共同购买“离土”农民(户)农村住宅,用作农民(户)周转住宅,并零费用或低成本租借需新建住宅(或工具房)的农民(户)使用,以减少农地住宅新占用地和避免农民(户)减少过程出现空壳村(如韩国新村建设中的农民住宅闲置情况)。

3.创建持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长效机制,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推动苏北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重点应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强化对新增加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原有农民的岗位培训。

(1)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苏北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关键是实现江苏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是定向招收苏北籍和自愿到苏北农村任教(任教期3—6年)的免费师范生,从根本上解决苏北农村师资来源问题;二是实行优秀教师援助(轮换)苏北农村教育办法,从制度上解决苏北农村优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三是实行苏北农村教育(江苏省级财政)津贴制度,通过提高收入待遇稳定苏北农村师资队伍。

(2)发展苏北高等、中等教育,建设开发苏北农村人力资源平台。人力资源的开发依赖于苏北高等、中等教育的发展。要创建苏北高等、中等教育服务于苏北农村发展的专业设置、科研、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内在机制。要在高等、中等专业学校设置苏北农村培训学院(校),招收苏北农村高等、中等学校录取线下考生进行职业培训,学制2-3年,办学经费以省、市财政拨款为主(参照国家对中等专业和技工学校办学经费投入办法),实现苏北农村每年新增劳动人者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化。对苏北农村新增劳动者进行高等、中等教育,是一项利在苏北,功在江苏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这项基础工程可以使苏北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化过程中具有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