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
21190900000054

第54章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产业组织创新(3)

(2)在城市经济中,第二、第三产业的集中度低和产业集聚发展相对缓慢。一般地讲,产业集聚对经济创新发展的产生重要的影响。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聚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集聚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

产业集聚内由于同类企业较多,竞争压力激励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不断学习;企业间邻近,带来了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学习、竞争的区域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集聚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在集聚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集聚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使集聚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集聚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集聚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在产业集聚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在江苏省域经济的比重大,产业组织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趋势显现,但集中度低和产业集聚发展缓慢。江苏工业总量规模很大,2004年企业单位数、总资产、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国工业总量的12.4%、10.4%、11.8%和13.0%,但规模企业不多。从每个企业平均拥有的资产看,至2004年末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个企业资产规模为7457.62万元,低于全国8897.25万元的平均规模水平,也低于广东的8398.09万元、山东的8678.29万元。2004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销售超亿元的企业有3465个,占单位数的12.8%,广东销售过亿的有3601个,占单位数的13.9%。从企业平均完成的销售额来看,江苏也不敌广东和山东,2004年广东和山东分别为10283.32万元、10369.93万元,而江苏仅为9030.08万元。从制造企业中超百亿元的“航空母舰”式企业也比广东、山东省少。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对经济的带动支撑作用不突出,企业过度分散经营,不仅降低了有限的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在以大集团、大公司为主体,以综合实力较量为主题的现代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江苏经济中的城市经济主要集中于苏南,因而苏南产业组织特征创新对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产业组织创新与江苏城市经济创新发展

江苏经济是行政区域经济类型中的省域经济种类。按经济的区域分布划分,江苏区域经济分为苏南经济和苏北经济两个区域经济板块(见本书第二章);按经济的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江苏省域经济由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组成。本章分析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产业组织创新与江苏经济创新发展,是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视角展开的,这主要是由江苏经济中的城市和农村产业组织较大差异的特点决定的。

一、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江苏企业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区域合作推动着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之间的区域联系增强。江苏经济中的企业与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块的企业联系增强,推动着江苏产业组织创新。

1.泛长三角经济中的企业联系增强

江苏企业与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中的企业联系增强。上海着力将自己建设成为中国经济、贸易、信息和航运中心,江苏尤其是苏南的苏、锡、常企业如何与上海企业在合作分工基础上加强联系,是决定江苏产业发展走向的一个关键。1980年代初期,上海经济进入转换产业结构时期,苏南主动承接,通过乡镇工业载体与上海企业联营建立类似“母厂”与“子厂”、“工厂”与“车间”的关系,为上海的工业企业提供原辅材料、初级加工品和配套产品。1990年代初期,江苏省与上海市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和加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向产业组织创新更高层次发展。上海经济在资本(金融中心)、科技和经营管理上有优势,江苏经济在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劳动力、交通运输和销售网络方面有优势,作为制造业基地的苏、锡、常实际上是上海经济的腹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苏、锡、常的经济发展也发生变化,1990年代以来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被打破。因此,需要重新审视上海经济与江苏经济的产业分工,苏、锡、常与上海要在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建立相互竞争、相互联合、相互促进的错位发展企业关系。江苏特别是苏、锡、常要在发展环沪宁高速交通束经济带的同时,接轨上海经济,增强与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中的企业联系,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空间联系,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挥区域竞争优势。

江苏产业经济与长三角经济中的上海产业经济的联系增强。以上海为龙头的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经济区。江苏产业经济与长三角经济中的上海产业经济以专业化分工取代同构竞争,以大市场服务整合资源的市场化发展是未来产业经济联系增强的趋势。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方政府战略和策略来看,地方政府行为主要集中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综合性及专门的信息平台、苏浙沪大旅游圈、西气东输管道网络、太湖和长江联合治污等领域的区域合作方面。面对苏南经济的长江南北两岸经济对接,苏南产业经济与上海产业经济对接,特别是上海钢铁、化工、汽车等产业向江苏的常熟、太仓、昆山、吴江等地转移的“产业合作”,使江苏产业经济中的企业与长三角经济尤其是上海产业经济中的企业联系增强。

2.江苏产业组织变化趋势

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上市公司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市经济板块。长三角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空间分布也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市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经济板块。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集中着数量很大的上市企业,上市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促进产业组织创新和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三角沿快速交通束分布的上市公司的空间连续性不强。沪、宁、杭特大城市的企业经营绩效显著,但长三角的特大城市与其他大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他大城市的上市公司空间分布的连续性不强。从上海至台州(舟山)国道沿线的上市公司的空间分布来看,嘉兴作为杭州和上海之间的节点城市,上市公司的发展明显滞后,形成断档现象。上海道绕江苏至湖州的国道沿线也是同样的情况,南通和泰州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上市公司空间不连续现象。从扩散效应方面来看,杭州—绍兴—宁波—台州快速交通束沿线和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快速交通束沿线的产业发展表现出扩散效应的递减。

这种现象说明产业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其空间分布形态受区位比较优势,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和创新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政府、制度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江苏城市企业空间分布随着长三角产业经济发展,其空间扩散趋势增强。经历较长时期的逐渐演变,沪宁线和沪杭线集中了长三角大部分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而杭宁线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理空间的不连续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相对减弱。

3.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江苏产业组织创新

中国的技术创新主体主要有国家和企业两类,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具有主体地位。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研究开发、创新利益、风险承担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江苏高等院校密集,科研院所众多,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组织创新的有力保证。

(1)加大风险投资建设力度,支持高技术产业组织创新。风险投资也称创业投资,是将风险资本投向新兴的迅速成长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未上市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资本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通过上市、并购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并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可以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融资机制,有利于科研成果商品化,从而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1992年以来,江苏以建立省科技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为标志支持风险投资,基本形成省、市、高新区、创业中心的多层次,政府、企业、民间资金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新格局。但是,江苏风险投资与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对资本需求相比,仍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退出通道,缺乏职业性的风险投资专家人才等问题。因此,应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一是开辟多渠道的风险投资来源。进一步扩大江苏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本规模,逐步改变风险投资的资本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单一结构,鼓励民间资本、个人资本和外资介入风险投资。二是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的退出是风险投资公司在一定时间以一定的方式结束对风险项目的投资与管理,收回现金或流动性证券以获取收益的整个环节,从而保证整个投资计划的完成。在风险投资发展的过程中,风险投资退出的途径和方式逐渐多样化,也更灵活。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退出方式,其中最理想的退出渠道是首次公开上市,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兼并收购、股权回购、破产清算。这就要求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板市场和进一步完善江苏产权交易市场。三是加强风险投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海外留学生来苏创业和参与风险投资,引进国外的风险投资家对江苏的风险投资及中介机构进行指导,着力于本土人才培养。

(2)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组织创新。各类信息服务机构、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投融资机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将千千万万企业和众多大学、研发机构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极大地促使经济和科技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组织创新。截至2005年底,江苏省有生产力促进中心50家,其中省级中心2家,省辖市中心13家,市区县级中心34家,乡镇级中心1家;建设各类科技创业中心76家,其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55家,大学科技园5家,留学生创业园7家,软件园8家,其它创业园4家。江苏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技术创新的发展正步入快车道,为其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应继续得到完善,以适应发展需要。一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使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主体真正给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价值的服务,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提高效率,必须为科技中介服务业提供其运作所需要的支撑平台。江苏应在保持已建成的14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和“大型仪器协作共用”两个科技中介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公共资源、公共技术,集中全省力量,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强科技中介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科技中介机构和业务发展的基础。江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借鉴国际上著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先进的用人经验,把少数具有高资历的专家精英自身的发展和利益通过多种方式与服务机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其建立长期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快骨干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应根据不同类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有针对性培育一些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务品牌,更好的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