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21196000000033

第33章 说古论今(3)

医改该有怎样的立场:屁股决定大脑?——兼评宿迁医改

医疗改革一直是热门话题,这样的热主要体现在理论探讨上的热,改革付诸实施的“热”却不见多少,甚至可以说非常少。理论上的探讨概括起来分三种:纯学理上的;理论工作者或者说学者走马观花考察后发表理论高见的(几乎没有人花长时间考察医改一线,所以说“走马观花”);还有就是既不考察也没理论素养空发惊人之语的(网络语言叫灌水)。勇敢的宿迁人被迫进行的低调医改尝试,还未见最终结果,却招来满城风雨。

正因为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屡遭诟病的现实,才有了医疗改革前提需要。医改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目前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部分城市底层居民的公共卫生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些人才应该是医改要面对的主角。我们再来看看热火朝天讨论医改的主要是些什么人,大致分一下类,可以分成四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医务工作者和媒体记者。很明显,改革的主角缺失,我想冒昧地问一句:你们的观点、做法能代表农民吗?或者说,多少代表了、反映了农民的心声?有些人自以为下去考察了几天就了解农村医疗现状了,可以发表宏论了。这些人大多是靠医改吃饭的,医改的具体结果对他们影响不大,或者说几乎没有影响,他们享受着医保,抱怨着医疗现状,评价操纵着医改。人们常说:屁股决定大脑,是有一定道理的。

前车之鉴,民国时期,我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绝无购买医药能力的民众已达25%(城市)和37%(农村)。中国的医师(西医),大多被城市所吸引,宁愿在城市中挣扎生存,也不愿意到乡村去,而且在城市中大多私人开业。那么如何解决人口众多而医师极少的矛盾呢?鉴于民国当时的卫生及医学教育状况,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伍连德、颜福庆等人提倡“公医制”(公共医疗),不计功利,为社会、为人群服务。经过医界人士的奔走呼吁,理论与实践上论证,民国政府终于在1940年公布了公医制方案——《公医学生待遇暂行办法》。

但时局动荡,战争不断,政令屡易,经费不足,公医制最终失败。当时在江苏江宁县已有实验成功的先例(看来,江苏似乎有改革基因的)。民国时期出现公医制思想是中国医学思想发展史的一次飞跃,是认识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医疗服务不再限制于商业医疗(指医院的建立是以盈利为目的或不完全是为了解决民众疾苦为目的)的范围内,而是提出了“公共医疗”的概念,出现了纯粹为了民众健康而培养的人才和设立的医疗设施。

民国公医制的最终流产失败,给我们现在的医疗改革敲响了警钟。虽然说社会现实情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改革的一些具体操作没有什么变化。当年的公医制是少数医界精英在考察国情后(事实是他们当时并没有完全了解国情,过于理想化是改革失败的根源)作出的选择,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学究式的改革调研报告误导上层决策。基于目前中国的医疗改革势在必行的前提,江苏宿迁人民作出了可喜的尝试(此处讨论的是政府对医疗改革的立场和态度),成败可以说还未见分晓,但这次改革的初衷和思路(从基层做起)是正确的,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患得患失、不停地讨论、计算改革成本,非要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改革方案只能是延误改革时间,也是对医疗状况不尽如人意的农村的进一步伤害。有专家仅凭借8天的调研和理论分析就否定宿迁医改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建议对于医改这样一件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媒体、专家学者都应该持更谨慎的态度,对宿迁的改革不能简单地判断对与错。但有一点是对的:各地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因地制宜搞改革。

宿迁人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瞎白话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