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介石传
21198800000010

第10章 蒋介石又是怎样把各派军阀搞倒的?(2)

第二节 蒋介石的第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一、第二次北伐

蒋介石再次上台后,南京政府在长江流域算是统一掌管了,加上冯玉祥、阎锡山也倒向南京政府,西北和华北的河南、山西,也算是由南京政府统一掌管了。这时,剩下来的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地盘没有归到青天白日旗帜下。

在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决定了所谓集中革命力量,限期完成北伐大业(全会上通过了《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的决议案)。当时双方的态势是这样的:国民政府一方,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参谋总长为何应钦,下辖三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由蒋兼总司令,杨杰为总参谋长;第二集团军由冯玉祥任总司令,刘骥为总参谋长;第三集团由阎锡山任总司令,朱绶光为总参谋长;海军司令由杨树庄担任,李景为参谋长。到5月16日鲁南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复以十六个军九个独立师,编为第四集团军,特任李宗仁为总司令,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23】北洋军阀一方,由安国军大元帅张作霖挂帅,下辖七个方面军,由孙传芳、张宗昌、张学良、杨宇霆、张作相、吴俊升、褚玉璞分别担任军团长。1928年3月16日,蒋介石发布了北伐全军总方略:第一,作战方针:“国民革命军以消灭奉、鲁军阀,即行肃清直、鲁、热、察、绥境内反动军队之目的,决命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参战各部队,于四月某日(日期另电决定)开始攻击。本作战分前、后两期,前期须进展至胶济路亘高唐——清河——南宫——石家庄之线;后期须进展至山海关——承德——多伦之线”。第二,前期作战任务及部署:“第一阶段:第一集团军左翼队,及黄河右岸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诸部队,首先攻占济南;同时第一集团军之右翼及中央部队,占领日照、临沂、兖州之线;同时第二集团军河北诸部队及第三集团,向当前之敌施行佯攻,并严防敌之反攻。第二阶段:以协攻济宁诸部队之大部,迅速北渡黄河,向大名以北地区,协攻京汉路方面之敌;时第二集团军主力,全部猛攻河北之敌,进取石家庄;斯时第三集团军倾其全力协攻石家庄之敌;第一集团军之主力,肃清胶济路以南地区之敌,进占济南”。第三,后期作战任务及部署:“第一集团军沿津浦路及其东南地区急进,第二集团军沿京汉路及其东南地区急进,第三集团军进出东南一带及京绥路,会师京津;同时各以主力部队,向榆关、承德、多伦行猛烈追击。本期作战地境,届时另定”。后来,第四集团军建制后,则循京汉路,经郑州、新乡向正定、望都一带集中,直捣保定和北京。张作霖为了对付蒋介石的北伐,采取的军事政策是:对京汉及津浦路方面均取守势,惟对山西则取急剧之攻势。即以张学良之三、四方面军主力及张作相军攻晋,以三、四方面军之一部配置于京汉路对豫北取守势,其他褚玉璞、孙传芳、张宗昌三部则配置于大名、济宁、临沂一带,对南取攻势防御,期先下山西,然后向南进展。总的来说,张作霖是采取“退守”:第一步在津浦线上退守德州,在京汉线上退守保定,在京绥线上退守怀来。如果这些据点都保不住,第二步就实行总退却——退到关外。

蒋介石在北伐前,为了避免说他是军事独裁,特在南京中央政治会议中提议于广州、武汉、开封、太原设立四个政治分会,由李济深、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分任政治分会主席。同时,蒋介石又施展了他的老一手以笼络其他统兵将领。1928年2月18日,蒋介石拉冯玉祥换帖拜把子,两人见了面,互相拜了四拜,都把亲笔写的帖子交给对方。蒋介石在帖上写:“安危共扶,甘苦同尝,海枯石烂,死生不渝。”冯玉祥在帖上写:“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

1928年3月31日,蒋介石率部渡江北伐,函致后方将士及同志说:“中正受党国重托,统率国民革命军,继续总理遗教,完成北伐大业;我第一、二、三各集团军刻已整军前方,待命进攻,中国统一之期已近,国民革命成功不远。”【24】4月1日,蒋介石进驻徐州。他一面通令第二、第三集团军,期以4月7日开始总攻;另一面对外发表了《告友邦人士书》,说:“我国民革命军所到之地,绝对不致有排外之行动,革命军对于外人之生命财产,必与本国人民同为极严密之保护,同时亦愿我友邦人士,跷然于接济军阀即所以延长中国之内乱,而妨害全世界之和平,应立刻停止其售卖枪械,或秘密贷款于军阀之行为也。”“中国革命终必达于成功之境,有以友谊匡持扶助之者,中国人将永感之,若以无理之干涉,障碍其革命,则必徒招中国国民之怨恨而已。中正深信各友邦必能为保持东亚和平,为增进中外睦谊,共同努力也。”【25】对内连续发表了《渡江北伐通告北方同胞》、《渡江北伐告北方将士文》和《渡江北伐告全国民众文》,诉说了张作霖的罪恶,要全国人民,尤其是北方人民和将士支持这次北伐,“张作霖为国民公敌,人人得而除之,除一张作霖,统一可告成,全国民众亦可安居乐业”。4月7日,蒋介石发表了《渡江北伐誓师通电》,说:“党国存亡,主义成败,人民祸福,同志荣辱,在此一战。全军同志,万众一心,严守纪律,服从命令,不惜牺牲,竭尽责任,发扬精神,达成使命,誓除奉、鲁军阀,完成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不愧爱国救民,毋负民众期望,慰我总理及已死诸将士在天之灵。”【26】蒋介石“审度当时敌我态势,北伐全军战线,右自海州经徐州、曹州、大名、彰德,遥接井陉、龙泉、繁峙、雁门之线,不下两千公里,自东南直至西北,各地战况不一。在敌方则以山西位于其右侧背,牵制其南进之师,不得不以先解决山西为要着。在我方则因山东向我突出,抵制苏、皖之师,我非攻取山东,无法使一、二集团军取得紧密联系,从津浦、京汉两路并肩前进。两集团军不能并肩前进,即无法与第三集团军战线相衔接,予敌以各个击破之罅隙,更遑言解三晋之危。故总方略之主旨,在先以主力攻取山东,使我一、二两集团军战线,推进至胶济路高唐、南宫、石家庄之线,以与晋军取得联络,形成合围之势。此诚总攻初步之稳健决策。且我革命军以重兵就各方同时总攻,即无异将敌军加以包围。此时,敌若同时应付各路,则东起海州,西至偏关,战线漫长,兵力必感不敷分配,若欲集中专攻一点,则按当时之交通,与其内部之不尽归统属,转用殊非易事。故我第一步先取各路合攻之方略,使敌陷于内线作战之不利,此实我兵力数量与战线便利所使然。复次,我军在曹州、济宁及大名同时发展,可以横截津浦路敌直、鲁军为三段,而将其各个击破。第三集团军中路之发展,亦不难再演涿州之旧戏,遮断旧京汉路奉军与其根据地之联络。此诸路之突进,其作用小则可以压迫敌军退却,而缩小其包围圈,大则可以渗入敌军后方重地,迫其全军陷于瓦解。故我方略第二步集重兵作突破一方之攻势,亦作战上必然之趋势”。【27】李宗仁在回忆中说及这次北伐的战略部署大体上是:“以第一集团军沿津浦路北上,循泰安、济南、沧州而直薄天津。第二集团军则任京汉路以东、津浦路以西地区的攻击任务,自新乡向彰德、大名、顺德一带北上,右与第一集团军,左与第四集团军联系,会攻京、津。第四集团军则循京汉路,经郑州、新乡,向正定、望都一带集中,直捣保定和北京。第三集团军则自太原循正太路,出娘子关,截断京汉路,北上与第四集团军会师北京。”【28】简言之,“第一集团军担任津浦线,第二集团军担任京汉线,第三集团军担任京绥、京汉线之西面,第四集团军则西上平定湘鄂之叛军后,沿京汉线北上,与第三集团军协同作战,以会攻北京为总目标。”【29】1928年4月中旬,国民革命军发起总攻:

第一集团军“四月十日克复台儿庄,十一日克复郓城,十二日克复韩庄、枣庄,十九日乘虚略取兖州”,21日与第二集团军石友三部会攻克复济宁。23日,蒋介石“在兖州行营综合各方状况,判知张作霖拟借直、鲁联军之掩护,企图在东三省总退却,乃决心使第一集团军乘胜猛追,攻占济南,并期在黄河以南将敌歼灭”。于是给第一集团军各军下达了命令:“一、第二军团以一部围攻临沂;一部由新泰向博山附近挺进,对淄川方面警戒,掩护我军右侧背;一部位置于鲁东治歇车之线,与第一军团联络;主力经莱芜、文祖镇、龙山镇挺进,截断胶济路,并向济南袭击。二、第一军团应于天宝寨、大汶口、临汶之线,准备攻击山口、泰安、界首之敌。三、第三军团(欠第三十三军)应于大金、大石桥之线,准备攻击大、小万德,青杨树之敌。四、第四军团应于孙伯庄、朝阳庄之线,准备攻击肥城之敌,俟击破该敌后,即进攻石店、张夏镇、大冈山之敌。五、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配属席骑军),应进至陈家山、束河之线,以一部与第四军团相连系,掩护左侧背,以主力速经平阴、长清,向济南之敌袭击。六、第三军及第三十七师为总预备队,在济阳附近待命。”接着,发生了一系列战斗。27日,占领泰安。29日,蒋介石给朱培德(第一集团军总预备队总指挥)、杨杰(第一集团军总参谋长)电报中说:“一、济南卫戍司令拟委方振武;二、占领济南后,各部应渡河跟踪追击,不可停留;三、渡河后各军区目标预拟如下:甲、方军团向德、平、宁津东光,乙、陈军团向陵县吴桥安陵镇,丙、第三军向禹城平原,丁、贺军团向恩县故城,刘军团向高唐武城枣强,戊、孙良诚部向聊城,已、第四军为总预备,集合济南泺口间待命,庚、胶东方面派卅七师或另抽加第一军之一部。中意如此,请兄等酌定,至各部待命地点,亦依此前进方向指定也。”【30】5月1日,克复济南。日本帝国主义借口护侨,出兵占领胶济路及济南。企图阻挠国民革命军前进。蒋介石一面严令部队注意军纪和各军驻扎原地待命,一面派蔡公时及随员十余人到日本驻屯军福田师团部交涉。不料,“五月三日,我军于占领济南后,正从事渡河北上之准备,日军突然袭击我军,围攻我交涉公署,惨杀我交涉员蔡公时,全市邮电机关亦被占领,复向我提出济南我军一律解除武装,及附近二十里以内不得驻兵种种无理要求,且不待我答复,即开炮轰城,我军不得已退出城郊,军民死伤万余,财产损失无算,造成我民族史上之奇耻大辱”。【31】蒋介石在《誓雪五三国耻》中说:“日本人那种野蛮行动,简直就是禽兽,对于我外交官,竟敢施行那样的暴行,谁亦想不到的。……这次日军暴虐的行为,就是世界各国,也都晓得了他们是一种最野蛮的军阀。”对此,蒋介石一面同日本交涉,一面命令部队“绕道渡河,继续北伐”。就交涉来说,经过十一个月的周折才解决。日本方面也不得不承认:“济南事件以来,……日中邦交处于断绝状态,……中国正在大举排日,贸易也已停止,尤其是与中国交易繁复的大阪经济界简直是一筹莫展。”“解决这样事件的条件,照例是采取使对方道歉、赔偿,并保证将来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等。但是,解决济南事件时日本方面的方针是:即使双方各负一半责任也可同意。”【32】就继续北伐来说,“第一集团军贺、方两军自济南脱险后,协同一部分友军绕道鲁西,越黄河,北进占领沧州、德州”。【33】

第二集团军于4月7日发动总攻后,除以一部参加津浦线作战外,其主力则沿京汉线自豫北入直隶,连克濮县、观城、顺德、大名、晋县,继续前进,与第一、三两集团军取得联络,最后进占南苑。李宗仁说:“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防区并无强敌,本可兼程而进,惟冯氏却稽延不进,并撤回原驻博野、安国一带的部队,仅留置少数骑兵警戒前线地区。”【34】

第三集团军由山西入直隶,于5月中旬连克平山、灵寿、正定、获鹿、石家庄,时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亦奉命率该集团军由京汉路北上,集结于正定一带,支援作战,第三集团军遂于31日占领保定,与第一、第二集团军完成对京津之大包围。李宗仁说:“五月中旬,阎部几陷入三面被包围中,阎锡山见形势危急,乃电请冯玉祥迅速北上解围。孰知冯玉祥不但不派兵赴援,反而通令所部,略谓‘不遵命令擅自退却者,枪决!不遵命令擅自前进者,亦枪决!’他意在禁止其驻在京汉线上的部队,擅自北上,解阎部之危。”“冯玉祥既不赴援,阎锡山在危急中,无以为计,适白崇禧、叶琪第十二军乘车赶到定县、新乐一带增援。奉军由其飞机侦察,知我第四集团军已赶到,乃改变计划,向关外撤退。”【35】

第四集团军“原定于四月底在武汉乘车北进,惟以车少轨坏,运输困难,乃由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第十二(叶琪)、第三十(魏益三,河南收缩)、第三十六(廖磊)各军,及第八独立师(刘春荣)先期北伐。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运输,先头部队第十二军才抵正定附近。五月三十一日克复保定后,乃沿京汉路直捣北京”【36】。

在各路大军齐头并进的过程中,蒋介石给四个集团军分头发了许多作战电令。仅据《自反录》上所载,《渡江北伐令第一集团军诸将领电》(1928年2月至12月)有七十三件,《渡江北伐与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电》(1928年4月至11月)有三十一件,《渡江北伐与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电》(1928年4月至11月)有十四件,《渡江北伐与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电》(1928年5月至1929年3月)有八件。这些电令,主要是紧密根据当时军势态势,具体部署部队北进,同时调节各个集团军之间的协同作战,也有牵涉反共和地方治安、善后安排等。

1928年6月3日,孙传芳知大势已去,宣布下野,所部归郑俊彦统率,向国民革命军输诚。4日,张作霖不敢恋栈,带领一批文武官员出关,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作霖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一个傀儡,当时主子一见奴才不肯继续为其效劳,就决定除掉。主持这项事件的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河本大作在《我杀死了张作霖》一文中说:“干掉头子,除此而外,没有解决满洲问题的第二条路。只要干掉张作霖就行。”原计划在华北干掉张,河本大作建议:“不要多此一举,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华北方面有没有敢干这种事的人,实在不无疑问。万一的时候,不要给军方或国家负任何责任,而由一个人去负一切责任,否则虎视眈眈的列国,一定会乘这个求之不得的机会来胡搞。所以由我来干好了。”【37】6月8日,国民革命军进占北京。至此,第二次北伐在军事上告一段落。

二、东北易帜

张作霖炸死后,东北的奉系军阀内部一直封锁这一死讯。6月19日,张学良从邯郸同阎锡山交战的前线,秘密回到沈阳。这时,才宣布张作霖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同时张学良宣布担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

于是,日本方面和南京政府都派人到东北进行活动。日本方面的对策:一是选择张作霖的继承人,这个人可以是杨宇霆,也可以是溥仪;二是在沈阳制造暴乱事件,以此作为借口,实行武装占领东北;三是最迫切的问题是鼓动张学良在东北宣布独立。南京政府方面的对策是:争取张学良归顺,和平解决东北问题。日本派前驻英大使林权助去奉天,会同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名为吊唁,实则已知南京政府代表至奉有所谋干,设法对张学良施加压力,阻挠东北和南方谋合。南京政府派方本仁(蒋介石的代表)、何千里(白崇禧的代表)带了三项任务去东北活动:一是代表国民革命军去吊唁张作霖之丧,借以表示同情张学良的处境,并示无进军东北之意;二是谋求“和平统一”途径,即张或一时因日本掣肘,暂难换旗,亦应使双方军队不致发生误会,引起冲突,并设法先行恢复平奉(北京至沈阳)铁路交通;三是希望奉方让出汤玉麟的热河地盘,由方振武担任该省主席。

面临这种形势,张学良拒绝了日本方面的威逼引诱,接受了南京政府的条件。张学良在同日本方面代表的会谈中说:“我是中国人,所以我的想法当然是以中国为本位;我之所以愿与国民政府妥协,是要完成中国统一,实行分治合作,以实现东三省一般人民所渴望的事。”“我的决心,以东三省人民的意志为依归,我不能违背三省民心而有所作为。”【38】同时,张学良派代表邢士廉,由海道赴北平,向蒋介石表示“愿输诚归降,并请商统一办法”。7月26日,张学良给南京政府代表转告蒋介石的电报中说:“介公对弟诚恳之意,并屡转告以国家为前提合作携手之利益,闻之感涕!即请转达介公无论何时,愿对国府服从到底;虽是个人支身,亦甘为介公效力。但目前外交方面情形,确实重要,谅介公早有成竹;但求对外有圆满办法,东三省一切不成问题也。”【39】张学良的态度在张作霖开吊后两三天,约方本仁、何千里的谈话中集中反映出来。张对方、何说了连日来和日本代表见面的情况,表示愤懑难堪之状。他激动地说:“这不是人受的,我他妈的成了吊总司令了。”随以手支额,泪涔涔而下。方、何亦为之动容,对他深表同情,并认为日本对东北的野心难测,换旗事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张愤以拳击桌说:“我没可说的,你们相信我张学良决不会甘当亡国奴的。”关于让出热河一地,张学良当时讲得也很在理。他对何千里说:“这事使我为难了。你是知道的,我初当上家,一班新人遇事容易见谅,而有些老辈俱是我父亲的兄弟行,要是先来换汤玉麟,大家发生意见,我就无法解说。这些老辈大多固执而不懂外边大势,倘然我强行提出这个问题而不能做到,我这个家怎么支持下去呢?请你转达健生,能不能暂缓提出,等到将来再说。”何对张意表示赞同,并电告白崇禧,白也同意缓提。

在关内,张宗昌所部,除徐源泉率万人归顺国民革命军外,尚有三万人稽留于冀东一带。原来奉军想带这股残部撤入东北,但因张宗昌部队纪律废弛,恐其反为东北之累,故不让张部出山海关。这一股残部在泺东一带,蒋介石令第二集团军鹿钟麟部,第三集团军商震部和白崇禧率第四集团会合进剿,9月23日,直、鲁残余部队全部被歼。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宣布易帜,五色旗换为青天白日旗,通电服从南京政府。在通电中说:“先大元帅临终以力主和平,促成统一为嘱……自应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蒋介石立即电复说:“诸兄匡扶党国,表示精神,无任佩慰!此后修内对外,建设万端,匡济艰难,纳民轨物,愿与诸公共策之。”“中央以张学良等能悔过输诚,且有保全疆土之功,先任张学良为国府委员,继任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并任张作相、万福麟为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成立辽、吉、黑三省省政府。”【40】

至此,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历史宣告结束。蒋介石算是形式上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