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罗山思踪(第一辑)
21199100000002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2)

方益权教授:传统文化的当下性,其实我觉得除了争论的什么是传统文化,就是刚才一些教授的看法,包括传统文化应当是什么样子的,新传统的关系呀,等等。我觉得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多的研究传统文化当下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体现传统文化现代社会建设的价值功能,我觉得这个是我们面对这个话题的时候不应该忽视的。比如说我们在思考传统文化的和合文化,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关于和合文化包含什么内容,其实我觉得更多的应该去研究和合文化在不同时期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的原因。比如说,为什么在春秋战国之后,社会大乱之后,为什么会产生历史的很多事情啊,为什么在东汉之后会产生很多的思想家?应对这些事情进行研究。所以说我觉得只有这样子才有可能对我们当前的社会建设有更多的更深远的意义,也才真正的赋予了传统文化当下研究的一种社会价值功能,也可以使我们能够及早的谋划或者防范,不至于出现如环境破坏,出现天灾之后,我们才想到、才强调要天人和谐;社会动荡了以后我们才想到君臣和谐或者说是阶层或者阶级的一种和谐或者说贫富的和谐。在我看来(我对传统文化也不是太关注,因为我是研究法律的),不是积极地去研究传统文化的防范价值,特别是比如说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保障机制。一些制度的研究,是比较缺乏的。因此,我觉得在当前研究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经常不是研究某种思想流派,它的内容是什么,我觉得更多的是研究为什么当时那种背景下会产生它,那么整个当时或者说将来会出现类似的局面,首先是我们可以更早的去防范,防范社会建设中的一些波折。比如说我们可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种社会建设的一些制度创新为什么发生在中国为什么不发生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比如说温州模式为什么发生在温州也是一种内身的制度创新,为什么不发生在其他地方,我觉得这跟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跟温州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是有内在关系的。无非就是说我们对传统文化,它对于制度创新啊,它对社会建设产生的影响和意义的研究是不够的。所以说在我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的时候,我就想到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代社会价值的思考。在我看来,这种研究比这个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应该包含什么中西怎么样合并怎么样多元,我觉得更有一些切实的价值。谢谢大家。

郑春生教授:我是研究历史的,所以今天讨论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最主要面对两点:一个是怎么样对待西方文化,一个是旧国学。而旧国学这个一块我接触不是很多,因为我主要是教世界史的,所以我主要是接受西学的概念的东西。我觉得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受西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说东西方在近代以来发展的巨大反差,中国特别是五四以来非常强调吸收西方文化,刚刚叶世祥先生也提到,就是对西方文化的强调性。那么对西方的文化,我们在新文化运动里,那时候是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像这两个东西,当下性的东西,是中国最关注的东西。一个赛先生,刚才我们叶世祥教授和陈安金教授都有提到,我觉得这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比较缺乏的。这里面说到怎么样对待科学,中国在当下在全球分化的这样一个过程中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西方已经在开始反思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太关注,更不用说关注的更早一点这样。比如说对科学,我们现在才把科学作为新的上帝,而西方人在二战以后就开始把科学作为新的上帝。很多的人文学派如法兰克福学派都在批判反思科学至上的问题,把人文的东西冷落了;而西方都在反思,强调重视人文,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民主的进程,从西方近代以来为他们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想到今年特别关注的钱学森去世之后的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这个不仅是自然科学领域我们人文科学领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人文科学出过多少学术人文大师?那么讲到这个的时候,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应该考虑的西方文化里的自由和民主精神。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下怎么样有它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我想从这两个方面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我想就提出这样一个思路。

蔡克骄教授:在当前学术研讨中,学术的术语有时候会比较迟钝,理解起来有偏差。如果理解没错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现状或者境遇,如果是在这个范围来理解的话,那么,刚才也听了几位的发言,谈了传统,新国学是凝固的还是开放的,我觉得这个呢跟我们还是可以沟通的。所以就说两句。当时参加这次会呢,也思考了一下当下性。当时一看到这个词时就有这么一个想法,按我的理解,就是借助两句古诗词吧!一句是:千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我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一个理解。再一句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那么对前面这一句,就是我们经常也看到报纸、杂志,或者老一辈人,或者比较传统的人,或者是跟年轻人有点距离的人,对现在年轻人的一些思想,一些做法,甚至是在语言文字上,都有看不惯,有批评。刚才,也有几位提到这个传统的流失,那么对这个问题呢,我以前也很困惑。这个传统到底是什么,到底传到什么为止。比如一些口号,什么弘扬啊,或者什么其他的。那么后来,我想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传统本身就是个过程,它不是凝固的,是开放的,是流动的。所以有变就变,淘汰了就淘汰了,怎么着力弘扬也好还是挡不住。特别是说,刚才有些同志讲,受西方的影响,西方的也好,东方的也好,主要看它是不是进步的,是不是符合当今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如果是相适应的,那它必然要到来的,或者它是预示着未来的,以前我们中国说,就从语言来讲当下性,有些同志写文章看到也很反感,比如讲什么语境,什么文本,这些词我们以前会有的吗?现在讲当下性,还有什么后现代,就觉得这个是对传统的一种否定,现在想想也通了。因为社会就是这么发展过来的,一些新的思想,一些新的观念,往往有人就借着这些思想,借着这些词汇来扩张,就是刚才讲到的张力,张力这个词我一直没有用过。它会借着这种词汇赋予一些新的东西,对原来一些传统的东西进行颠覆。所以呢,从历史发展来讲确实是这样。五四时期也好,辛亥革命时期也好,社会要发生大的变革的时候必定会有新的词汇出现。因为时间有限,第一个意思就这样过去了。第二个意思,就是年轻一代的东西存在是合理的,我们老一辈要对此认可。毕竟东流去,它有它的方向。再一个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传统的东西一直被提起,一直在讲当下性,为什么现在还要回过头来讲,讲传统。那么在我的思考里面呢,也就是刚才讲的,符合不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力、当前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是社会进步到这个阶段,那么传统的东西,刚才很多同志都讲,传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那么其中一元,其中一个层次,可能会被人家重新提起,那么再提到这个的时候,我们说是燕归来了。有些古老的词汇还会出现,这个燕归来也可能在新的层次上,所以我们说是似曾相识。传统的东西传到现在,被重新提起的时候,它是以一种新的形势出现,或者已经赋予它新的内涵了。比如刚才也讲到忠不忠的问题,传统中,忠孝这些概念很传统。以前讲忠君忠皇帝,现在皇帝也没有了,那个忠是忠什么东西啊。现在年轻人讲对爱情的忠,你看这个概念就变快了,这个概念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了。讲孝,我们讲当时父系社会传下来的多子多孙是孝顺;刚才邱老师讲了这个独生子女的,大宗族大家族都不存在了,这个孝的概念怎么体现。这个孝要被提起的话,肯定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如什么慈善。现在讲忠什么就是忠于国家,现在我是说,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一些传统的东西必然会回归,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新的层面上被展现。现在讲的先进文化确实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当下性问题,既有传统的又有当今的,既有中国的又有世界的。可能中央政治局概括这个先进文化的概念是非常到位的。有好几个既怎么样又怎么样,我想这个先进文化要取代这个传统文化。

邱国珍教授:王八蛋,怎么写?蛋呢,就是鸡蛋的蛋。要复原一下就是王八端。学生就问哪八端?我说呢,就是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今天我们要骂人的话,我们讲王八荣,人家就莫名其妙了。因为现在我们有了八荣八耻,八荣八耻就是回归,更高层次的回归,这也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回归。

学生甲:刚才听完老师们的讨论,归结起来一个就是综合性和其背景。第一个综合性,我非常赞同刚才邱老师所说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儒家文化,还包括书法、绘画,等等。我们现在找到任何一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话,它里面讲的不仅仅是儒家文化,还有园林的,书法的,还有刚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说是个综合性的。我们现在科学,从西方引进的现代科学体系,我认为不一定是正确的。而我们中国古代的这些,像孔子、孟子不光是思想家还是教育家还是其他的什么政治学家,是好多好多,是一个综合性的。而现在是把这样一个综合的东西分得这么细,是不应该的。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应该走一个综合性的道路,比如说我们民俗学,民俗学里面的民间信仰,它既是人类学研究的也是社会学研究的。这样分到好几个学科研究,我觉得它是不大正确。还有一个我讲到是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的过渡期当中,中国的社会科学或者是人文科学的研究必须要考虑到当前社会转型的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一方面要立足于传统的东西,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现当代的社会现实。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传统文化不仅要立足传统,也应该与社会转型紧密结合起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趋势,后工业社会以来,西方工业化道路已经受到人们非常多的质疑。人们更加注重环保,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忽视当前的社会现实。

学生乙:新国学是古于西还是古于今,这些二元对立的概念。但是我就觉得这里面有个矛盾性。既然这个概念起这个融合作用,那么它提出这样一个新的概念,有没有一种本质主义的倾向。或者说新国学就是把陈独秀、李大钊开创的学术传统排除在外,现在又是把它融合进来。但是在我印象中,也就是李大钊、陈独秀他们以前以自觉理性主义坚持了科学民主,他们也是把新和旧对立起来单一直线型的。但是我就说中国现代文学还有一个更加注重个体,还有感性和情感的,比如说王国维、蔡元培,在文学方面还有我比较关注的沈从文,像他们这个路线是不是也包括在新国学这个范围之内。那么就是说这个新国学,是不是又导致了一种二元对立的局面。我就觉得新国学应该把批判反思归纳其中。

张靖龙教授:我觉得大家不要在概念上纠缠,这个新国学旧国学就像新温州人。新温州什么意思?就是农民工嘛。人家怕自己被排斥,所以就用这个把名字包进去,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事,你们老是在那里纠缠这个东西,这个意义不太大。我更觉得国学这个东西,在当下还有没有用,在当下能起什么作用?它是不是还活着?是死的还是活的?我个人觉得,古代、现代,外在的世界变化很大,但是有一点,人们内心的心境体验,古人、今人,洋人、中国人,应该是有相似性的。不用说它完全相同,但是有相似性的。如果说从一个人的心境体验,内心的心境体验来说,国学可能还活着。从其他很多地方来说,国学可能已经死了。但是国学这个东西,它是应有尽有的一个中药铺。随便你们怎么拦,五四拦一条线也好,再往前拦一条线也好。其实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中药铺里面什么都有,看你怎么选择。那么谁喜欢什么,就根据你的脾性你的体质了。你是凉性的,那你肯定要吃点热的。就你个人喜欢什么,你自己去选择。因此呢,国学也是多元的。从选择来说,它本来就是一种多元的。比如举个例子说,国学里面至少包括两个,什么儒啊、法啊、道啊、佛。但基本包括两种:一种是积极进取的,另外一种是淡薄退隐的。你不能说哪一种就是好的,积极进取的有可能是唯利是图的;你以为积极进取都好,那些谋财害命的,都是积极进取的,除了自己的东西归自己,别人的东西也弄过来,那就是积极进取,积极进取到人家那里去了。那么有些淡薄的,大家总以为是消极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觉得陶渊明这些就坏到哪里去,人家只是说别人的东西我不想要,没有的东西我也不要了,这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研究国学就研究哪些东西对自己适合,各取所需。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国学对科学的态度问题,我是这样想,我们在评论一个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理论还原在原来的时空条件下。我们传统性当下之争发生在很早,比如说老庄的时候,老庄时代我们中国较为封闭,与外界接触不多,是我们自我运行的一个时代。那个时候的东西蛮不错,蛮环保的,就用水桶打水,一点二氧化碳都不排放,是很好的。现在都用抽水机了,就排放了,一用机械就排放了。这个东西怎么说呢?但是中国的传统思想里对科学的不太重视遭到批判呢,是因为我们鸦片战争以后,受到了外在的挑战,我们的整个环境变化了,处于一个竞争的开放的空间,自然我们就吃亏了,我们这几年,我们也在拼命。我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非常崇拜科学、崇拜工业化,我们老师叫我们写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画一个烟囱,烟囱上面要画一条黑烟,滚滚黑烟,我们觉得我们国家现代化了。现在这个烟囱冒黑烟不是好事情连冒白烟都不好。

嘉宾点评

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这个学术观点阐述、点评实在是不敢当。因为我今天来是没有压力的,我接到邀请,看到是讲传统文化的当下性。我感受到,千里之外估计有一坛很浓郁的陈酒今天会打开,所以匆匆赶来就其盛。就是想来听、想来感受的,感受这一坛浓郁的陈酒在当下打开散发它浓郁的香味。坐了这么几个小时,我感受到的确是一坛浓郁的好酒,觉得是不虚此行。谈不上点评,因为我不是专家,只能谈几点体会,讲错请批评。我觉得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很有意义,这样的形式非常好、非常宽松、非常民主。老一代的学者,比如我们周老师、蔡老师阐述他们的观点,年轻一代的新锐,我们安金教授、叶教授等等也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们研究生也能插进来,说上那么几句。特别对研究生来说,三年研究生下来,如果没有这样的沙龙,你还听不到这么精彩的好课。所以这是培养人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这在我们的传统学习中也能找到其根源,书院文化就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至于对大家今天所持观点怎么归纳,怎么点评,可能是我力所不及。我就结合我们的工作,浙江省社科联负责组织协调全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这样一个角度,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第一,是关于我们今天研究传统文化好,还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当下性也好。我们既要为普世文化做贡献,也要清醒的为保持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做贡献。我这里讲的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两者不可偏废。说起普世文化大家一讲就是西方文化,的确西方的普世观念对我们影响越来越大。现在是开放的社会,世界是平的,没办法阻挡。刚才邱老师也讲到连孩子过生日都吃肯德基,面条也不吃了,刚才邱老师讲到她小时候吃面条,我记得我十岁那年,我爷爷为我过生日,当时坐在老家那个堂前的八仙桌边,然后家里人都在边上。叔叔们在门口放鞭炮,我面前放了一大碗小汤圆,是一百个圆子,全要吃下去。十岁到现在还记得。现在越想越感动,因为我是家里单传的嫡子长孙,在大家族里的感觉也非常好。现在这个普世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但历史告诉我们不能拒绝,新中国六十年,教训也好,经验也好,告诉我们,不能把门关起来,就像刚才很多学者说的,要开放要融合。我们应该融入这种普世文化。这种融入不是被动接受,我们也要为普世文化做贡献,我们不能只受普世文化的影响,我们也要影响这种普世文化。我们要为普世文化的丰富发展做我们当下中国学者的贡献。因为现在的确有这么一种倾向,动不动就拿别人的普世文化来评判当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我觉得这种倾向不是很健康,个别学者甚至拿一些西方的普世文化作为评判我们当今社会的一种理论依据,我觉得许多是泄愤式的。为什么不研究我们当下自己的文化呢?我们有很多东西是别人的理论解释不了的,特别是这三十年来,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包括我们的经济,用西方的经济学能够完全解释吗?能够完全预测吗?不能!但是我们今天很少有学者去试图建立自己的经济学,而是把别人的经济学拿来,所以连那个刚刚过世的萨缪尔森也感到愤愤不平。他在去世之前曾给一个论坛写过一个千把字不到的短笺。其中他给掌握未来中国命运的人提个建议,希望中国要选择一个“适度中间路线”经济作为发展目标,而且他补充到,这条中间路线是将自由主义学者深爱的、不受管制的自由放任体制排除在外的。你看,连一个资产阶级的大经济学家,都这样来看待我们中国的问题。那从我们的立场来看,这条中间道路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路。所以我想不管是经济学,文化学也一样,我们要为普世文化做贡献,就不能被动地被西方所谓的普世文化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创造自己的,为自己的文化做贡献。这是我的一个想法。那么怎么样为它做贡献,就是要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坚持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开放不是漂移,不是摇晃不定。开放必须有自己的立足点。那就是坚持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特色。刚才很多学者都谈到这个问题,大家都有很好的建议。我们建设好自己的文化,我们传统文化也好,当下文化也好。当下文化对我们子孙后代也是传统文化,我们能不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值得研究的,像我们今天在津津乐道的、前辈留下的、那样的传统文化呢?我觉得这是我们当下搞文化的人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和职责。那么像我们省里面,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这个工程就是希望集聚全省的力量来进行研究、来打造一个体现我们浙江省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研究工程包括今、史、人、文,我们为什么把“今”也包含在里面呢?今,就是研究今天浙江经济、政治、文化。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们今天所留下的东西,就成为我们后代的传统文化了。所以也把它包含进去了。所以在座的各位学者如果研究当今的浙江现实问题,也属于我们文化研究工程的范畴,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比如说,2008年我们关注的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2009年我们关注的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我们的经验和教训,2010年我们关注我们党走过的90年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有哪些执政的规律值得思考,关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明年就是100年了,浙江在辛亥革命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民国那段历史在中国近200年的近代史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些问题我们非常关注。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达到这么一个品牌,在世界文化的角度来说,我们保持一种文化的多样性;在我们自己文化的角度来说,我们打造一个文化特色品牌。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比如刚才大家讲到,考据、整理古籍。这样的工作,传统文化研究要不要?大家讲到传统文化研究要创新、要发展。这两者之间怎么办?我们讲两者之间并重,以后者为先。刚才叶老师提了一个很好的观点,也不是他的观点,他引用的一个观点,就是说对传统的继承,不是说拿来就拿来,说一句继承就继承的,这个继承要通过艰苦的劳动。我想我的理解就是要在这里面反思、批判、扬弃、创新、发展,才能真正继承下来。但是前面这一块要不要?要。不要的话,我们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不行。比如说,我们浙江省有一个地区正在实行改革,把所有的村都拆掉,宅基地集中,把所有村民都迁居在城镇的边上,城乡一体化。对于浙江这个地域比较小,人口比较集中,土地比较少,又比较富裕平衡的角度,这不失为一种城市化的道路。比如在云和,有一个小县大城的战略,把山上的居民全部集中在县城居住。但这些也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几千年的村落文化消失了,那我们学者就可以来抢救,抢救这些村落文化的资料。这种考据、整理是必要的。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的子孙,就好像我们学者要留一块我们子孙可以耕种的空地。所以我们最近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整理的我们松阳石仓村地方文书出版。接下来我们要资助包伟民教授整理的龙泉地方法院从清同治年间到民国时期法律诉讼案卷。这些都是反映一个历史阶段,民众生活的原生态的东西,以后就没有了,我们就对不起我们的子孙。所以这块工作我们会支持。我们不能说做了创新、发展就把这些忘记了。同时,刚才我说了,要发展、创新为先。刚才有一位历史学的老师提出来,还有其他老师提出来,我们关注当下性的东西。我最近看一本通俗的历史书,是美国学者写的《全球通史》。有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每个时代都编历史,并不是因为先前的历史编的不对,而是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应答。所以要编,他这本书编了七版,修订了七版。在去世之前修订到第七版。不是说以前的编得不好,是因为每个时代都面临新的问题。所以我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说继承就继承。我非常同意我们有的老师说的要重构,这个词当然是新名词,我也拿来用,应该这样做。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好些当作封建迷信,现在我们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也是我们先民的财富,我们要继承下来,我们非常支持这些工作,这些工作的支持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对资料的搜集、整理、考据,而且还要关注它的当下性。它今天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什么?它对我们思考未来生活有什么意义?我们要做个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研究。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我们要继承与创新、发展并举,希望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关注我们当前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现实问题。

第三,从今天的论坛方法这个角度来说,我想我们既尊重学者的个体研究,我们也尊重团队的互动、团队的合作,那么也以后者为先。现在我们很多学者的研究呢,有一个倾向,不太好的倾向,就是比较浮躁。你别担忧拿不到课题,你只要拿出成果来,以成果论英雄。刚才我跟我们研究语言学的马贝加老师介绍了,我们省规划课题里有一个后期资助项目,每年大概资助出版60来部书。我们已经加大后期资助的力度,2009年省立项课题率是10%。但是后期支助立项率达到30%左右。为什么?就是想通过我们这种机制鼓励学者潜心研究。当然,我们更加鼓励学术团队的合作和互动,这是学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不但自然科学这样,社会科学也越来越这样。比如说谭其骧教授,用了十年时间,组织了一个全国的历史地理方面的团队,出了一项成果就是中国历史地理图集。这项成果被人文社科领域称为建国以后中国三大人文学术成果著作之一。这不是谭先生一个人的成果,而是全国数百名学者的成果。自然科学就更不用说,现在自然科学没有是一个人研究的,包括获诺贝尔奖的,后面都有一个庞大的团队。我们社会科学也要鼓励组建团队。我想温大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组建一些有自己学术特色的团队,为形成一个学派而努力,这个学派不是说高不可攀。今天不说你是学派,也许后人一百年以后,就说你是学派,谁也说不准的,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因为团队研究可以在内部形成学术观点的良性碰撞,可以反思,可以批判,可以相互启发,可以碰撞出火花,像刚才大家的发言,我就觉得碰撞出很多火花。比如我刚才听下来,讲到儒学,有个观点就很给我启发,可能就是安金教授讲的,东汉以后,独尊儒术以后,当一个学术走向神圣不可侵犯的时候,它往往走向反动,往往会走向腐朽。当然,我们儒家的先辈们在后面的千把年中不断地反思,比如说我们永嘉学派就做了很多批判、反思,丰富发展儒学,当然也惹得我们朱老夫子拍案起来骂人。一个学术如果不开放、不反思、不碰撞,它就走向反动、走向没落,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团队合作非常好。就像我们现在讲到改革开放30年以来,用西方的观点就讲你独裁、你不民主。但是恰恰相反,我2006年到瑞典学习,瑞典乌普萨拉省的省长,乌普萨拉大学的校长在接待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来瑞典学习,你们来对了。你们千万不要到美国去学习,美国那套东西不适合你们中国,美国那套东西连我们都不学。就这么告诉我们的,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所以说要开放,走我们自己的路,但是要海纳百川。通过团队的合作碰撞,甚至跨学科的碰撞。今天有法律的,有历史的,来参加我们的人文话题,比较经典的人文话题,如果再有理科的,他会怎么看待我们的问题,会不会让我们的讨论更精彩?我们老一辈的学者、科学家,哪一个不是在人文方面浸润很深,我自己直接接触过的几个大师,比如说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老先生,他是中将,搞导弹的。但是他一坐下来,不跟我谈导弹,而是跟我谈中医,谈用纳米技术来研究中医的针灸理论。他在阐述这个问题还把古代的很多诗拿出来印证,把经典的四书五经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印证。然后,也拿西方的理论来印证。听他一讲,你不得不佩服,他这种思路又是一种独特的。所以我觉得多学科的碰撞、多学科的交叉,一个团队如果能容纳多样的观点、容纳各种各样的思想,我们出来的东西可能会更好、更经得起推敲。所以我们非常鼓励团队的组建、团队的创新。我们也有一些举措,比如说在全省许多高校设立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温大也在积极争取,我希望温大能够通过这样的沙龙将自己的学术团队逐步地进行组合,真正的形成自己的学术品牌、学术团队,以这样的团队到全省去竞争、到全国去竞争,形成自己的学派。就是前面我们黄教授所说的温学,创立温学。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参加这样一个活动,的确是收获良多。我想改革开放30年,温州的前30年让我们震惊,从做纸皮鞋起步,给外界留下不好的印象,后来,我们凤凰涅槃,不再做这个东西了,我们的品牌不是做纸皮鞋的原始积累。现在我们知道温州是靠资本扩张,炒房,一讲炒房就是温州;炒矿,一讲炒矿又是温州;甚至迪拜有什么事,就会问温州人有没有在里面。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有个希望,也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就是今后温州要有文化的传播,让人津津乐道!而这文化的传播的起点应该是我们温大,希望是我们这块茶山的热土。

注释:

【1】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4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