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真爱到底应该如何实施呢?
我们先来看一些爱的误区。
(1)毫无节制的爱
这种爱通常表现为:事无巨细地包办孩子的生活起居,将孩子的要求放在首位,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有点儿什么好东西立刻想着给孩子;为了孩子一个过分的要求,夫妻双方甚至全家都当成头等大事来办;只要孩子开心,什么都肯去做;平时舍不得孩子干活,怕孩子累着;处处迁就孩子,唯恐孩子不高兴或者受委屈;不放心孩子单独外出,唯恐孩子出了状况;孩子和其他孩子相处,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等等。
我不为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对孩子爱到了忘我,难道还不是真爱孩子吗?的确,很多人把这种奉献精神当成了真爱。其实,这已经远远偏离了真爱行为,不但不是爱,还是一种严重的害。表面上看,这种爱很无私,因为这是一种付出,付出难道不是爱吗?而事实上,这种爱只照顾了父母想付出的心情,根本没有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正面还是破坏作用。所以,这种爱不但不伟大,反而是一种极端的自私。隐藏在这种“爱”背后的真相是,父母对孩子的强烈占有欲和控制欲。
在这种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基本上已经是半个“废人”。他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也缺乏独立做事的能力,更缺乏努力奋斗的精神。他们吃不起苦头,遇事首先想到的是让父母解决,没有担当和责任心,也缺乏同情心,只会一味索取,不会想着付出,在“无私”的爱中成长为最自私的人。也许只有等他们的“靠山”真正倒了后,才会逼得他们不得不独立、坚强起来。
毫无节制的爱会从根本上腐蚀孩子,造成破坏性的结果,这与教育孩子的初衷完全相背离。也许一些父母小时候兄弟姐妹多,受到的关爱少,所以希望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爱;也许父母是特别喜欢孩子的人,所以爱得忘我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行为的破坏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父母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不是考虑孩子的长远利益。
真正爱孩子,就要求父母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为,以孩子的真正成长为衡量标准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因此,真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有节制地去爱孩子。
(2)投资回报的爱
经常听到有父母对孩子说:宝贝,爸爸妈妈为了养你,花了多少心思,操了多少心啊,等我们老了,你会怎么对待我们啊?有些更直白一点的父母说:我们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你的吃喝住行样样都是我们提供的,你以后要是不孝顺我们,那就是禽兽不如。有的父母则干脆把话说白了:我们现在供你吃、供你穿、供你读书,你可要好好争气,我们老了就靠你了。
我一直都说,当父母养育孩子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打算,这种爱就一点也不伟大,甚至还不如我们平时买的养老保险。为什么这么说呢?买养老保险完全是出于你情我愿,可孩子却不能选择自己不被父母生出来。从孩子被生出来那一刻起,他肩上就多了一个自己无法选择的使命。
长辈经常教育晚辈,生养之恩大如天。我一直认为,其他人可以这么教育孩子,但是父母本身不应该这样对孩子说。因为父母可以选择生不生这个孩子,可是孩子却不能选择。可能我的这种观念挑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孝顺父母、回报父母,父母生养了我们,这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的恩情,要是养育之恩都不回报,这个人就是猪狗不如。的确,我完全认同孩子应该好好孝顺父母,在父母年老的时候陪伴父母、照顾父母。但无论是父母对孩子的生养,还是孩子回报父母的赡养,都应该以爱为基础,而不能是等价交换。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父母生养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吗?只不过是说得好听了点。
其实完全不是,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种行为会带来怎样完全不同的结果。
如果父母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报答,必然会导致以自己为中心来教养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设定的路去走,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好好赚钱。为了这个目标不被破坏,父母会干预孩子的行为,生怕孩子脱离了自己设定的轨道。比如有的父母不管孩子的兴趣,要求孩子毕业后当医生、当律师等。如果孩子稍有不从,就对孩子念叨自己是父母,让孩子因为内疚而屈服于安排。比如“我生你养你,费尽心思,现在你翅膀长硬了,你就不听我的话了”“你看,为了你我多辛苦,你以后可不能忘了我们”等。这会让孩子在感受父母的爱时,心里觉得无比沉重。
真爱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我们生养孩子,是因为我们想做父母,我们想真诚地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在孩子的每一点成长中获得了快乐,这便足够了。
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当父母拼命要求孩子回报的时候,孩子出于孝道或者社会舆论压力不得不满足父母的要求,可是内心往往冷漠不满,对父母的付出多为物质,很少会床头尽孝、承欢膝下。而父母精心栽培孩子,一切以孩子的成长为基础,孩子却往往时刻记挂着父母,除了尽可能为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更注重父母的精神生活。
这就是父母不同的做法在孩子身上的具体折射。前一种父母的行为是投资回报,在养育过程中缺少爱,其晚年往往也不会得到孩子的爱,即使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亲情的淡薄恐怕是终身无法弥补的缺憾。后一种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充满了爱,在晚年的时候孩子会回报以爱。简单地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挑剔的爱
孩子考了第三名,向父母报喜,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父母冷冷地看了一眼:“才第三名而已,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等你考了第一名的时候,再来跟我们说吧!”孩子果真考了全班第一,父母高兴了一阵,随即又说:“班里虽然第一了,但你在年级里排第几啊?要知道以后高考了,你的竞争对手那是全市全省呢,你再不加把劲怎么行?”
隔壁家的孩子在市里得了奖,父母羡慕得不行,回家就跟孩子说:“你看看人家,多给父母长脸,你什么时候也让我们露露脸?”
孩子工作后拿了第一个月工资,特意买了礼物送给父母。温和一点的父母说:“现在你刚刚开始工作,赚的钱不多,我们也不要求你什么,可是你自己得有个规划,以后可不能让我们失望啊!”急躁一点的父母说:“挣这点钱有什么好高兴的。人家一毕业就当上了经理,有房有车,公司还给配了秘书。要是以前你肯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没准我们现在也能像人家的父母一样享享清福了。”
孩子谦虚礼让,他们皱着眉头说:“这孩子太温和了,都不像男子汉,别人欺负他也不知道还手,长大后还不被人欺负死。这种老实巴交的性格,注定没什么大出息。”孩子脾气刚硬,他们说:“做人要谦虚,你这样以后谁跟你交朋友啊?你注定会孤独死。”
他们心情很不好,正好孩子的表现又不尽如人意,于是借题发挥:“我在外面已经够累了,你还不让我省心,我怎么会生了你这样的孩子啊?”
孩子需要父母陪,他们说:“你都多大了,还要人陪,别烦我行不行啊?”孩子终于习惯了独处,他们又说:“你这孩子怎么回事,眼里有没有父母啊。我们这么大的人在这里,你也不知道过来陪我们说说话?”
这些场景是不是特别熟悉?
不管孩子怎么做,总不能使他们满意,即使他们暂时露了笑脸,紧接着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则必须更加努力。可是不管孩子怎么努力,总是距离他们的期望有一段距离,他们的期望就像天上的月亮,看得到,却永远也够不着。
这类父母永远处于失望中,似乎孩子浑身上下全是缺点。话说: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世界,看见的总是那些缺点。这样的人往往缺少自省的精神,他们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任何问题,唯独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总把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说成是对孩子的爱,因为这是爱孩子,所以孩子就有义务使他们高兴、满意。只要他们的期望没有实现,就是孩子的错。这类人在生活中往往对别人要求过高,对自己却极为宽松。如果他们要求别人帮自己做十件事,而别人完成了九件,他们不会因为已经完成的九件而感激别人,却会因为那一件没有完成而耿耿于怀。他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缺乏付出的行为,而向身边人拼命索取。
可即使这样,他们的一生也不快乐,因为没有人会永无止境地无条件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觉得开心。他们觉得别人总是辜负自己,让自己失望。
我亲眼见过一个孩子回敬父母的例子,值得大家深思。
这是一对南方父母,从小对孩子要求很高。孩子刚学会跳舞,他们就要求孩子学英语。孩子在父母的鞭策下,也确实比别的孩子更有能力。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按照父母的要求回来工作。于是,他在当地找了一份行政工作,生活虽然不奢华,但是也算不错。
可是父母看见对门的孩子出国留学回来自己开了公司,心里就开始不平衡了:“人家的孩子真是有出息啊!你却只能给人打工!”
也许孩子在这么多年的挑剔中,早就积压了很多不满和怨气,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忍受,而是反唇相讥:“你们天天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有出息,你们怎么不去和人家的父母比比差距啊?人家的父母关心孩子的压力大不大,在意孩子拼搏得累不累,你们只会用鞭子抽打我,让我加快速度跑。当你们嫌弃我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怎么不去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的父母?”
当时这对父母气得操家伙要揍孩子一顿,大骂孩子是个不孝的忤逆子,最后,孩子离家出走了……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做错了,父母把孩子生出来养得这么大,孩子怎么可以顶撞父母?但是仅仅因为父母生养了孩子就要求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情绪,不能反驳,显然有失公平。
(4)有条件的爱
如果父母对孩子说“你要乖乖听话,不然我就不喜欢你了,妈妈就让别人来带走你”,孩子一般不会跳起来对妈妈说“你不应该这样对我,这是不对的”,而往往会说“我会听话的,妈妈你别不要我嘛”。于是妈妈满意地说“只要你乖乖听话,妈妈怎么可能不要你呢”。
很少有人会对这种做法提出异议,因为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这样的对话,当有了孩子后,也许也跟孩子这么说过。我们知道这只是要求孩子听话的一种手段,怎么可能真的不要孩子呢?所以,大多数人根本不会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可是如果让我们回到孩提时代,尤其是三五岁的时候,当爸爸妈妈这么跟我们说的时候,我们往往以为爸爸妈妈真的不要自己了,内心产生的是恐惧。为了不被父母遗弃,我们会立刻答应父母的要求——一定会听话。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孩子内心充满恐惧,时时担心被父母抛弃,显得焦虑不安。当孩子成年后,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在恋爱和婚姻里都会表现出不自信,对未来怀有恐惧心理,时常担心被配偶抛弃,便会要求对方更多的爱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当他不断想抓住身边的东西时,往往他最恐惧的结果开始出现。
另外,这种心理也会阻碍孩子自身的发展,因为对他而言,未来是未知和恐惧的,他只想紧紧抓住眼前的东西,没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