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1239800000021

第21章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改革(3)

6.3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由于其学生在自我意识、自我控制、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再加上目前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区别对待,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随着整体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大,民办高校更加需要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还会影响到学校管理的其他方面。如果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到位,还能促进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6.3.1 心理援助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1)心理援助的内涵与内容

心理援助的内涵,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我国高校,心理援助更多地被理解为对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以开辟宣传教育渠道。富永良喜、小泽康司(2005)把“心理援助”定义为“与其说他人对受灾者进行心理上的援助,不如说是,为了让受灾者能自己对受到伤害的心灵进行援助,通过他人的支援,最大限度地调动出自我恢复能力、自我治愈能力的自我援助”。

心理援助主要定位在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消除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伤害上。学校对学生实施的心理援助内容主要有:开设心理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采用心理干预机制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校报、橱窗栏、广播、板报等方式宣传心理学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增长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发现其心理问题的症结,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与咨询。通过设置心理健康课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和心理困惑疏导的方法。建立心理档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学生可立即进行专业的疏导和治疗,尽早发现尽早解决。心理危机干预是指指导学生面临不同的心理问题和不同的心理状况时该如何做。

(2)心理援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极易产生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目前国家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高校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各方面素质的形成,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长期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援助,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①通过心理援助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预防大学生精神疾病的发生,增进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学会用心理保健的方法来自觉调整和控制情绪,及时解决某些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②通过心理援助,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心理活动规律、减少心理问题和障碍、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加强心理调节以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③通过提供及时、必要的心理援助,可以帮助有心理疾患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消除不健康的心理、解除心理困惑、完善心理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以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认识自我,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顺利实现人生目标。

6.3.2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的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始于1984年前后。1986年,全国大约有30多所高校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1990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大学生心理咨询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内容来开展。到1999年初,上海高校已有90%正式成立了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并基本落实了人员、场地和活动时间。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大学生心理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学术界进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的时期。他们探讨所处年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提出各种方法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经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调查,学者们达成共识,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以焦虑不安、人际关系敏感、恐惧、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颇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大部分心理咨询中心都挂靠学生处或校医院,或者心理系、教育学院等单位。到2010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任务和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队伍建设和管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大多高校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高校还未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很多高校心理健康咨询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配套设施差,理论、方法、体系和观念落后,对资料的保密性欠妥,很可能会伤害到咨询学生的自尊心,致使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意或不好意思去咨询。

6.3.3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尽管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

(1)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制度不健全,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援助理论体系落后,且多数为国外的理论,不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因此很多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此外,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人员观念更新慢、对于新理论的学习应用不积极、研究能力、素质等有待提高。

(2)心理援助方法不规范,教育技术简单化

目前,仍有一些民办高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援助只局限于开一些讲座或举办几次现场心理咨询活动,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援助的系统性和覆盖面;还有些民办高校虽开设了一定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教学内容也仅限于一般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增加自我心理预防、心理保健等内容。有的在心理健康援助活动上形式化、简单化,对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缺乏科学的分析,忽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引导。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普遍缺少心理咨询的相应技术设备支持,造成了目前心理咨询工作过于依赖心理测验和心理分析的现状。

(3)民办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不够

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目标从性质上理解,可以分为消极性(弥补性)目标和积极性(发展性)目标,但一部分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援助只停留在消极性目标层次上,忽视了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偏离了心理健康援助的主要目标,致使心理健康援助的作用没有完全、彻底地得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健康援助的发展性功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高校不受重视,为应付检查而被动地建立临时性机构,无专业人员,无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机制、经费上也没有根本保障,缺少相对的独立性。

(4)大部分高校未能形成全社会的参与

多数高校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事情或是与此相关的课程教师的任务,与其他教师甚至家长无关。

(5)以学生为本意识缺乏,与学生沟通不够

教师不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教师能为学生做什么,多数都是被动等待学生主动去咨询,而学生又对心理健康咨询有认识偏差,觉得去咨询就是心理有问题,怕被同学耻笑,而不愿主动和老师联系,从而形成不良循环,往往是问题发生了才去想办法解决,学校所设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多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能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找老师解决,防患于未然。

6.3.4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改革的思路

为了解决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即心理咨询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包括开办讲座、散发宣传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另外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用以诊断和测量学生的一些主要心理健康指标。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的很多研究理论和实践都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各高校可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本校的学生心理服务职能,更好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目前,美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表现出两个趋势,一是预防性的服务发挥主要作用;二是精神卫生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殖民时期美国高校没有独立的咨询人员,咨询工作由教师担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帕森斯、斯科特、卡特尔和桑戴克等心理学家的影响,心理咨询逐渐被用于职业指导进入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范围。1960—1980年这一社会动荡期恰恰是心理咨询迅速发展并得以巩固的时期,其范围也扩大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心理咨询在高校进一步扩展,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美国高校大学生的咨询经历了职业指导到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再到学生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实践这一历史变迁”。一般咨询中心的典型模式有以下八种:职业指导式、个人服务式、学术事务式、精神分析式、训练式、会诊式、研究式和传统咨询式。由此可见,美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和功能是多样化的,其发展趋势是朝着由“咨询中心”向“学生成长中心”方向转化的。

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怎样进一步完善我国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援助的重要性,并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为学生服务,加大投入力度,动员全校甚至全社会共同参与。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协调:

(1)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

民办高校应结合本校情况及学生的特点,借鉴国外高校相关的成功经验,制定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并确保所制定的政策能得到有效实施。在政策的制定上,不但要具有可操作性,还应考虑学生需求,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凭空想象应该是怎样的;应该广泛征询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因为制定此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完善心理服务机构

投资建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器材等硬件设施,兼设网上咨询、信件咨询、电话咨询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校报、橱窗栏、广播、板报等方式宣传心理学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增长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3)加强心理援助师资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心理援助机构政策建立起来后,还需要有人去执行,所以高校应建设一支高素质、学习型、服务型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队伍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方式方法的创新。管理者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要不断学习前沿的心理学、管理学理论,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如引导法、立证法、体验法、情景法、网络法等来提高效率。除了专门的咨询教师外,班主任和辅导员也应加强专业素质方面的训练,多关注学生、热心为学生服务并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与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

(4)实现心理援助技术的本土化

正如心理援助理念需要回归本土化一样,理念指引下的心理援助技术也不可避免地朝本土化方向发展,成为21世纪我国心理教育发展的时代精神。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指出:“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任何精神评价有意义地理解和适当地改变行为的尝试都是误导的、天真的和危险的。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特种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维度,它的意义像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作为时间的第四维度。”我国心理援助技术与西方的咨询方法风格迥异,更加注重精神的内在满足、顿悟与自我调适,通过对心理生活的直观体验与践行,体悟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并由此延伸出“形神兼修”“求法自然”“内外兼顾”等心理训练方法,这是符合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具有本国特色的心理援助技术。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参与的联合管理模式

民办高校要建立一个宿舍、年级、学校、家庭全员、社会参与的心理援助体系,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现代高校已突破了过去象牙塔式的办学模式。在校大学生除了学校生活,还广泛地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有些行为可能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当他们接触家庭、社会时就会表现出来。学校要想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必须多与他们的家庭沟通。父母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学生的性格、习惯等父母也是最了解的,因此学校应多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将学生的异常行为告知家长,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

(6)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在日常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援助工作中,专业咨询教师应多和各科任教师沟通,重视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以学生为本,多进行交流沟通,争取在心理问题出现之前提早发现问题,重点做好预防工作。班主任是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间的桥梁,班主任应多开展各种有益的班集体活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与咨询教师共同帮助有问题的学生,使其转变思想观念,恢复健康。

(7)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大学生自己也应学会自我排解、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大致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等能力,是个人为了培养积极的思想意识而自觉进行的认识评价、情感转化和行为调控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愿意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否则咨询教师及其他力量的帮助都无济于事。因此,高校应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并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实现同学间的相互心理援助。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学生学习资助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心理援助体系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管理者应创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要联系地看待这些问题,各部门间也应通力合作,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学生的问题看成是自己的问题,全力为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给学生提供更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未来参加工作的良好心理素质,为他们提供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