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论企业创新
21240100000013

第13章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策略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建立

(一)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

市场机遇一般来自两方面,一是市场拉力,二是技术推力。市场拉力指市场需求引发企业技术创新动机,企业准确地捕捉到市场需求或预测到市场的潜在需求而组织一定的资源去开展满足市场需求、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的技术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向市场以用户为中心,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要把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到战略高度。尽管对市场前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潜在市场可能会随着项目的进展和市场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企业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市场需求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技术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竞争有一定的估计。为此,一方面着手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对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作充分准备,抓住技术创新可能带来的商业机会、市场机会,积极作准备,不能等到项目完成才去处理市场问题。

技术推力指技术引进、技术开发、技术改进、技术创新或技术合作带来的机遇,可以开发新产品,刺激市场需求、开发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可见,技术推力必须与市场引力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总之,技术创新要围绕市场,要能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

(二)确立战略意图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必须确立战略意图,这是战略制定者长期追求的目标和执著的信念,其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确定战略意图的意义:为技术战略提供长期指导;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制定技术战略的指导思想,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强调战略要与现有的资源、条件相匹配;第二种是强调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资源并创新和扩大资源去实现当前看来无法达到的目标。前者着重于现实性与可行性,是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模式。后者偏重于期望的目标,对资源留有一定“缺口”,但战略意图的长期性和指导性要求企业敢于提出更高的目标,而战略意图的超越性,要求企业不局限于现有资源的约束,因此宜采用后一种模式。

为了实现战略意图,一要制定长远目标和与长远目标相衔接的阶段目标。二要保持紧迫感和危机感,保持“紧急追赶”的态势和心理状态。三要制造和弥补资源缺口,事先有意图地制造目标间的缺口,然后再努力弥补资源缺口,达到资源与目标的匹配,经过努力解决后,又可能再出现缺口,又进行努力,如此循环使企业上新台阶。四要创造优势,保持竞争优势是确立战略意图必不可少的。

(三)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要求

1.搞好战略定位

主要是技术定位和市场定位。技术定位的基本思路:从已出现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寻找可能的市场;从已有的或潜在的市场需求出发,开发新技术或应用已有技术,创造新的适合需要的产品;将前两种思路组合以创新。市场定位是按企业的分析判断对潜在市场的确认,或根据竞争态势分析对拟占领的细分市场的确认。战略定位对整体战略部署进行指导,定位失误就会导致全盘失败或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为此,战略定位是取胜的前提。

2.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有横向、纵向、网络三类。横向互补性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产品市场目标或技术互补性。纵向互补性涉及研究与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过程,伙伴有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用户。技术创新合作项目必须选择合适的伙伴,使合作各方具有真诚合作的愿望、共同的责任感、相互体谅支持互补,能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伙伴关系,各展所长、各有所获、各取所需。

3.搞好项目管理

一要使项目参与各方能够讨论战略问题,使各项研究工作能够相互协调,让各方有充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二要搞好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选定,做好信息和人员交流。三要及时签订完整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四要具备必要的财力、技术和人力资源。

4.搞好创新技术的保护

创新技术的保护和持续开发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一要增强专利意识和法制观念,要围绕基本技术开发一些易于保护的实用技术。二要重视技术的持续开发创新。

5.重视配备配套资源

配套资源又称互补性资源,它是竞争力的保障,指使某项技术得以有效实施的丁忧磁技术、原材料及能源供给系统、制造系统、营销及售后服务系统等项资源。配套性资源可分为:一是通用性资产,指不按某项技术的要求专门制造,可在市场获得的资产;二是专门性资产,指专为某项技术定制的只具有单项依赖性的资产;三是互为专门性资产,指与基本技术形成相互依赖关系的配套资产。

(四)善于技术跳跃

从长时间看,技术发展包含着技术成长和技术替代过程。技术替代破坏了技术发展的平衡性,就会产生“技术跳跃”;当技术替代根源于技术突破或产生重大的市场效应时,这种替代就构成了变革。几乎在所有的技术变革中,原先的领先者都让位于新的领先者,出现技术创新的新陈代谢。为此,技术跳跃在技术创新战略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技术跳跃管理的重要问题:对领先者来说,是什么阻碍了企业的觉醒和行动,如何对付技术跳跃带来的挑战?对后进者来说,如何抓住技术跳跃提供的机会?

(1)要克服防止企业觉察和接受技术跳跃的障碍。一是技术上的近视风,当一项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出现时,由于不成熟而会有很多缺陷,应用面也小,比之原有技术表面上看不出优势,企业往往看不到新技术的潜力、前景而忽视之。二是对市场信号的错误判断。例如,当电子表出现时只被作为低档商品在玩具店出售,瑞士厂商把它当作不相干的“玩意”而不屑一顾,等到电子表大举进军瑞士表传统市场时他们则悔之晚矣。三是对潜在市场失去警觉。四是企业文化障碍,当技术跳跃受到原有技术“文化偏好”(认为技术与文化不相干或袒护原技术、贬低新技术)时,将产生接受新技术的强大阻力,往往会与新技术失之交臂。企业必须建立起富于创新的文化。

(2)考虑转换成本。技术跳跃从一种技术转向另一种技术的转换代价叫技术转换成本,包括有形资产提前报废损失、停产和减产损失、企业产品的自我替代损失、职工结构性过剩、技术配套体系失效、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失效等。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是资产的专用性。企业为了提高专有技术运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高效率的专用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在作技术跳跃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转换成本。

(3)企业的技术跳跃对策。一要密切监视技术发展动态,对新技术有敏锐眼光和感应,要重视对技术替代迹象的监测。二要进行超前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三要特别重视潜在需求、潜在市场的发掘和分析。四要建立适当的决策机制和决策。要善于把技术创新决策的权力和责任交给总工程师或技术副总经理,让他们参与最高决策;要建立适合于技术跳跃的决策分析。

(4)塑造创新文化。

(五)实施技术跨越

1.技术跨越应成为企业创新战略的核心

所谓技术跨越,就是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开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过程。从中国国情出发,这种跨越可分为“绝对跨越”和“相对跨越”。前一种指在某些领域,利用我国的各种优势,通过实施创新战略使技术水平真正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后一种指一些相对较低的技术水平,通过努力跨越过几个阶段而上升到较高水平、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

2.高新技术的技术跨越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一是企业直接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直接感受需求的强烈刺激,更了解中国市场对高新技术的需要。二是企业易于根据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心理,掌握和分析未来的需求。三是中国人在某些特殊高科技领域具有天赋,中国人有无穷的智慧和潜力,例如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勤奋精神,具有开发软件的天赋。根据这些优势,其技术跨越的战略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利用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平台,根据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重点突破某些关键技术,力争在某些特殊领域使自己的产品进入领先行列。第二种是利用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积累资本,成为明星企业,然后利用雄厚的资本,进行技术跨越,研制名牌产品,成为名牌企业。

3.传统制造业的技术跨越

这类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是发达国家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高新技术上,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出口不再过多地限制,而有利于我国企业引进。二是利用现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引进技术及发明创造,使某些关键技术有较大的提高并带来产品质量、数量提高。三是发达国家不再继续从事传统制造业,加上我国在工资、技术上的优势就形成了竞争优势。为此,传统制造业的技术跨越战略是:放眼世界、博采众长、结合国情、引进最佳技术、集成综合、创新提高。

4.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跨越

这类企业的竞争优势:(1)劳动力成本很低。(2)通过提高较低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3)由于先进制造技术的普及,也使这类企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可以较小的代价,提高到较高水平,从而实现技术跨越。其技术跨越战略是:紧紧抓住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引进关键技术并力争突破,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或依靠管理跨越,实现企业组合,积累资本,然后实现技术跨越。

5.管理跨越是技术跨越的保证

要在实施技术创新的同时,致力于管理创新,实施管理跨越。

二、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以企业为中心,又要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与配合,营造有利于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外部环境。

(一)加快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选择。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形成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及其有效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协调、运用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对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评价,要看它是否围绕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研究开发具有商业化的成果,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所在。第一,要明确技术开发的基本职能是围绕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实现新产品的市场化为核心,加大对与此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技术开发中心要建立面向市场,既有利于广泛利用外部资源,又有利于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形成有利于成果转化以及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企业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的发挥,显著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二,技术开发中心的组建模式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规模相适应,兼顾企业的长、中、近期研究开发,逐步形成多层次、相互衔接,既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建立技术储备,又有利于企业满足当前市场和改进当前产品的技术开发体系,使企业既能保持发展后劲,又能形成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第三,要建立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建立合理的立项程序和管理方法,广泛利用外部资源,企业要尽力在国外设立信息机构或开发机构,引进国外智力和技术成果,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合作开发或委托开发,共同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第四,要强化超前研究开发工作,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技术成果。既要看是否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其投入应占企业年销售收入3%以上,又要看研究开发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

(二)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社会技术创新体系

1.建立以城市为依托,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组织体系

这是以地方为主、以城市为依托的城市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主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与大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共同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构架。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工作重点是培育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建立以利益为纽带,市场化运作,有利于企业和中介机构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2.建立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它是以原各行业的重点研究单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本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能力为目标,逐步建立企业化经营机制和运作方式,吸引和带动社会科技资源,建成面向行业、开放式的技术开发基地;基地要拥有开发和推广本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能力,基本掌握本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和国家重点建设所需的工艺技术;要依托对产业升级有重要影响、前瞻性的项目,着眼于产业化进行研究开发,提高行业技术攻关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进一步面向社会搞好技术服务。

3.加强“产学研”联合机制建设

在全社会范围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和鼓励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

4.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支持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促进产业升级的标志性项目为目标,重点支持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的重点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如高效连铸技术、数控技术、生物技术、新型环保产品及技术等,以企业为主体,采取产学研联合的形式,组织协同攻关,占领技术制高点,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力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技术跨越。

5.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

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特别要利用当前实行积极财政的政策、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集中必要力量,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大先进技术装备制造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并向老工业基地倾斜,提高企业生产工艺水平和发展后劲。要选好标志性项目,严禁重复建设,并做好项目监管工作。以国家财政债券支持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设备的国产化为契机,搞好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工作。组织逐项提出财政债券技术改造项目设备国产化的意见,适时发布并组织供需见面。凡国内企业已能制造的设备,鼓励采用国内产品;国内可以部分制造的设备,可制造部分也要鼓励采用国内产品;对确有必要进口、今后又有市场需求的设备,应采取以市场换技术、技贸结合的方式,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引进技术,并按行业组织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国产化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参与设备研制和国产化竞标,使产品性能、质量、可靠性及售后服务上台阶。

(三)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工作原则

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和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或采取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坚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大先进技术装备进行扶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要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逐步形成有利于持续创新的机制。二是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及消化、创新的结合,系统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的结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要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要把科技成果是否有效地得到转化,转化后是否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检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据。二要加强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大力扩大、应用高新技术和适宜技术,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的商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要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通过相互兼职、培训等形式,加强企业与不同单位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要逐步推行技术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强化企业对外部科技力量的吸引力。

三、实施高新科技发展战略

(一)发展高新科技必须面向21世纪

技术创新要与21世纪紧密结合,与知识经济相吻合。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人文科学;技术创新具有全球性,技术创新一定要从科学、技术和市场关系的变化,企业、产业和学校、研究院所的变化,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之间和全球性角度开展研究。要善于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创新,掌握主动权;要把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大环境中来研究。要把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我国科技领域总体水平不高,仅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沿(航天技术、核技术、纳米技术、超导等),中科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中介绍1996年我国从事研究与发展总人数及企业从事R&D人数均列第4名,但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列32位,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21位。1998年中国科技投入的国际竞争力列35位,技术管理国际竞争力18位,科技环境国际竞争力17位,知识产权国际竞争38位。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1992年1.38%、1994年1.37%、1996年1.1%,而美国公司孟山22%、微软17%,发达国家均在10%以上。差距很大,把我国企业培养成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和应用的主体,任重而道远。

(二)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革命以生物工程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材料技术(如纳米技术)等为主要标志,促进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如信息网络技术。它对网上直播、图像传输、远程虚拟现实教学、电子商务都有极大改进,从而产生“网络经济”:网络商店、网络银行、网络书店、网络学校等大量涌现,而数字化、智能化的宽带网应用,将实现电话、数据电视等网络设施的统一。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制药等方面应用已展现广阔的发展前景,基因工程技术、克隆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显示出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中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产业发展方面基因转化已在不同植物(水稻、玉米、棉花……)上获得成功,农作物的抗病、抗虫、高产、优质和保鲜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等等。生物技术将使农业、化工、环保、医疗等许多产业根本改观。在工业方面,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产业将在21世纪与信息技术产业并驾齐驱。

(三)促进科技产业化

1.科技产业化必须掌握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内在规律

(1)应双向思维:从“产业化”来看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从“科学技术”来看产业化。(2)科技成果最重要的特征是“当期性”,因为成果的价值、生命力具有鲜明的时限特性,下一个成果为上一个成果画了句号(放在实验室会过期作废)。(3)决定转化成败的关键是科学成果的先进性和转化速度。(4)转化过程的两个阶段和两大主角。一是商品化阶段:将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的过程。对象(科技成果)→商品(不是样品、有市场)、条件(环境、工艺、体制)→关键(技术先进、符合需求)→主角(发明者)可由一个企业来完成。二是产业化阶段:把商品转化为产业,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时追求最大转化效益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解成相关过程:开发、筹资、销、供、产、售后服务、市场开拓、资本营运,要面向社会,选择质量、速度、成本、营运的最佳组合。要由企业群来完成。(5)产业化过程的转化条件:资金需求、转化的载体、转化的运作者(主角)及其智慧和能力即资本运作水平、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与成熟程度。(6)两种本领(发明、营运)两类人员(科技专家、企业家)。做巨人要善于让权、接棒,否则会得“过期作废症”、“侏儒症”、“表演介绍症”而做不活、做不大。(7)产业化过程的运作原则有四条:追求最大转化效益原则;双支撑(科技、资本)原则,善让权交棒;风险分权原则(科技投入折合股份并分权利;股东投入大、风险大应控股);接力棒原则(要尽职尽责敬业,善交棒、接棒,要紧密合作)。

2.科技产业化的要求

(1)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要有产权交易市场,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联产承包、三合一体制)相结合。(2)高科技、产业化。要有知识产权保护(对目前高新产品盗版、仿制要坚决立法制止);要有金融支持,发展二板市场,它是支持高新科技企业进入的证券市场,具有高风险、高利润的特点;要解决高科技人员分配问题,实行年薪制,给股权(技术入股、知识入股、专利入股);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各行各业都有高科技,不能只盯着“电子行业”。(3)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立法,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实行扶持政策,全球通行做法是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目前存在的困难有:第一,财政返还力度不够,无力对区内产业发展进行有效引导和调控;第二,现行增值税办法对有些高新产业不适应,软件、新药等大量智力成本无法从税额中抵扣;第三,出口退税政策对高新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考虑少;第四,项目用地报批难,成本高;第五,出国人员审批手续繁杂。(4)孵化器(创新服务机构)应占据非营利性科技服务机构地位,并给予资金扶持(苏州有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院士创业园等)。(5)分配政策、解决知识资本化问题:技术入股、职工持股、知识产权和管理经验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6)风险投资。一般规律:“成三败七,坚持五年,必有回报”;科技创新→注资参股→包装上市→市场变现→赚取高额利润。目前虽有风险投资体系和资金,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风险投资法律不健全,体系不完善,需要的投资难到位。为此,一要健全相关法律,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风险投资体系;二要在证券市场开辟第二板块市场等,促进风险投资机制发育和成长,形成新的融资市场。

四、企业技术创新股份化策略

(一)技术与技术股份化

技术股份化中的“技术”,应当具有如下内涵:可确指的是具有实用性的技术成果;其本身是有价值的、无形的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技术成果;受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的技术成果。这样的技术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从广义上讲,由于各类企业的性质、股份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技术股份化的实际运作中,“技术”不仅包括前述各类技术成果,而且延伸、扩展到所有有价值的、无形的、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技术成果,具体地说,技术股份化是指:(1)技术成果(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术、商誉等)的股份化;(2)技术成果持有者或对开发该技术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专家的创新价值的股份化;(3)科技人员的人力资本的股份化。

尽管技术股份化中“技术”的边界并不那么清晰,对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但技术股份化的实质是非常清楚的,这就是技术的资本化。股份是企业资本的最小单位,是资本的组成细胞。技术股份是一种特殊的股份,它表明技术所有者对技术使用权的部分让渡。

(二)技术股份化的理论背景

技术股份化的本质内涵是技术的资本化。而技术资本化又是建立在技术商品化、技术市场化基础上的。

1.技术成果资本论

技术成果资本化,是指技术成果拥有者将技术成果经过评估作价作为资本投入企业,与其他资本联合组成经济实体,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活动,又是技术成果拥有者为获取更大收益而从事的一种投资行为。

2.人力资本论

有些技术成果属于职务发明,应是国有资产或法人资产,其收益应归属国家或法人。但是,凝结在这一成果中的科技人员自身的才能、智力、创造力也是有价值的,能不能作价入股,参与企业利润分配?这就是人力资本问题。资本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物质资本形态,即通常所使用的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料上的那些资本;二是人力资本形态,人能够使价值迅速增值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在现代经济增长和现代经济组织中,具有独特产权性质的人力资本,占据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的地位。企业科技人员的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其特殊性在于这种人力资本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能力,正是由于其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这种资本是企业财富创造的主要来源。

3.产权分享论

所谓产权分享,是指劳动者(包括员工和经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剩余的分成。分享制的形式有多种,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员工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的一些大企业就开始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企业根据员工们的表现和为企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在向员工发放奖金的同时,分别赠送数额不等的股份,按照“划分比例,劳资共享”的原则界定产权关系,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反之,也正是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资共享产权才具有了新的性质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激化

技术股份化要建立的是一种激励机制。在不同的激励方式中,工资主要根据科技人员的资历条件和公司情况预先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因此与公司业绩的联系并不非常密切。资金一般以财务指标的考核来确定科技人员的收入,因此与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关系密切,但与公司的长期价值关系不明显。为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需要使科技人员和一般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对此,股权激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也是一个最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当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和知识变成可以投资的资本,科技人员才会关心自己的知识和成果在生产中的运用并不断加以创新。(同时,科技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必然会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把科技人员的长期收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一起,使得科技人员能够从所有者的角度去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具有长期的激励作用。)我国目前由于没有能确立产权制度及相应的激励机制,科技人员关心的不是科技成果的运用和转化为商品化生产,也不会注意如何去改进自己的成果,而是职称的评定,因为科技人员的待遇只与职称挂钩。

(三)技术股份化与企业制度创新

技术股份化是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不断扩展的背景下,技术股份化既是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产权改革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国有企业来说,在产权改革中引入技术股份化意味着一种新的制度创新。

1.技术股份化为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供了新的制度安排

国有企业所有的问题最终都能归结到产权问题上。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最突出的又是所谓的“所有者缺位”和产权结构单一。实行技术股份化就使技术人员以股东身份向企业注入资本,成为企业总股本中的一个出资者。这样就在企业和技术人员之间结成一种产权纽带关系,使企业的产权结构出现了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其他社会公众股、职工股、企业家股、技术股的多元股权结构。

2.有利于理顺********

从企业来看,当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采用各种形式使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职工持股,减少国有资产的股权份额,大幅度减少单一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数量,使股权走向多元化、混合化,为促进政企分开构建微观基础,同时也为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创造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技术股份化是产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它至少使国有企业有了一个“新瓶”,使国有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又前进了一步。

3.技术股份化为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制度动力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技术股份化作为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制度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动力,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实力和能力。技术股份化促使资产所有者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和减少风险,从而确立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五、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化对策

(一)企业信息化

1.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主要表现在运用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企业生产的科学计划、合理组织、有效控制,对员工适当地激励和正确地引导和指挥,做到企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最优化。由于企业竞争不断加剧,市场千变万化,单靠经验和个别专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必须依靠先进、快速的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和相应的手段进行适时、有效决策。

2.生产方式的信息化

主要表现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生产方式从手工、机器到适时、适量生产,从精益生产到敏捷制造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以销定产是根据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确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方式,属于市场导向型的信息化生产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采用CAPP、CAE、PDM、CAM等项高新技术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成本,这是一种知识导向型的生产方式,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这种方式更有生命力,发展的前景更远大。

3.经营服务的信息化

目前发达国家企业间的竞争,除了体现在成本和价格外,更多的是体现在服务上,服务水平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系统的迅速发展,网上的信息服务、电子购物和网上贸易、电子银行和网上金融服务,已经成为服务信息化的标志。利用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技术,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目标。

4.企业管理网络化

在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部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它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则是企业管理网络化。具体内容包括:一是企业智能网络管理系统(Intelligent Website Manager)。这是以记录客户和访问者的信息,对不同用户进行授权,实现企业网络管理、维护、操作的自动化。二是企业外围网络(Extranet)。该系统通过企业本身的系统连接其他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及其他服务部门,实现企业内部与社会的资源共享。三是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企业内部网络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由三个方面组成。(1)管理信息化系统,即实现办公、人事、财务、计划、事务及决策等自动化,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计划、协调、控制,提高管理水平。(2)生产信息化系统,即在产品设计、绘图、仿真、加工、工艺以及制造和监控过程中使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上述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数据信息管理和图纸资料管理的自动化。(3)经营服务的信息化系统,即建立企业的电子商务和电子贸易系统,实现网上交易、在线买卖、在线查询和网上服务等多种网上交易功能,促进企业的销售和服务。

(二)成立专业性的技术网络

这是为帮助小企业利用新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全国性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子化的信息网络,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很容易通过各种合作伙伴把各种机构联系起来的技术人才网络。事实上,这个技术网络并不直接转移技术,而是让中小企业获得所急需的技术信息;它是一个把面临技术困难者和能够解决技术困难者联系起来的技术人才网络。该网络能够做到在一两天内确认企业面临的难题,帮助其找到相关的技术服务部门,以及可以帮助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机构的信息,如融资、市场研究、进出口服务等机构。通过给企业迅速提供信息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送技术信息渠道,大力推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利用;通过完善的电信基础设施和电信产业,方便快捷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大范围的信息与服务。同时,及时提供实物和电子出版物,以帮助那些急于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新技术产品、技术服务和拥有潜在市场的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作。

(三)打破常规,促进信息化与技术创新

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一定的税收的政策作为政府对研究开发的风险投资,从而使企业既能获得部分奖金支持,又能实现对企业的控制权,不失为一举两得之举。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推进信息化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加之技术人员和资金短缺,又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完全摆脱制度经济的影响,虽然政府在政策、法律、金融等方面给中小企业以很大支持,但远远达不到企业信息化的要求。我国的特殊国情几乎没有可能让人们在短时期和大范围内大幅度地提高每个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发达国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源地,它实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众多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员。要具备这些条件,对于当今的中国是有很大难度的。更为重要的是,照搬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式,其结果必将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永远难以赶上和超过竞争对手,亦很难实现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飞跃。所以,我们必须打破常规,走技术创新的道路。譬如,目前绝大多数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都是用英文编制的,成本和价格较高,对于迫切需要使用信息服务的中小企业用户形成了事实上的障碍。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改进和完善软件程序设计,开发汉字化的信息软件,加快运行速度,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让操作系统本身更加简单和便利,易于大多数人掌握和使用,则可以大大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和技术创新进程。

六、研究与发展国际化对策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及我国加入WTO的形势,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必须学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R&D国际化策略。跨国公司R&D的国际化是指跨国公司将其研究与开发活动扩展到所在母国之外的其他地区,利用多个国家的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营销国际化的形势。从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动因,我国企业可以借鉴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外部因素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性的市场,而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要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这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的R&D也要全球化、国际化。由于文化风俗习惯、消费习惯等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在消费上存在较大区别,而仅靠一国的R&D人员是难以开发出使全球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的。为了在全球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只有把其R&D国际化来开发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国际金融的全球一体化使跨国公司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融资,这使跨国公司在全球为R&D的费用融资提供了方便,使跨国公司的R&D的国际化更容易实现。国际金融的全球一体化也为跨国公司之间的R&D合作提供了条件,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来进行R&D费用的划拨、分摊。这一过程在几秒之内就可完成,不再像金融没有全球化时要经过几道汇兑才能进行转账。

1.东道国与母国的政策导向动机不同的国家对跨国公司的R&D的政策不一样有些国家对跨国公司的R&D活动实行补贴政策;有些采取征税;有些国家部门直接从事R&D活动,不同的政策导向对跨国公司的R&D活动的影响也不一样。当母国对跨国公司进行征税而东道国实行补贴政策时,跨国公司的R&D就会向国际化方向深化,同时当东道国实行征税时,跨国公司为了能同东道国国内的公司竞争,也会把R&D活动本地化,以此来避免政策导向的制约。

2.市场信息不对称是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另一外因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增强了产品开发与研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R&D活动的风险。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更为明显,信息传递的远距离、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传递的失真性都增强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由于跨国公司的R&D活动会跨越国界进行活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使得R&D活动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性强,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为了降低其R&D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跨国公司的R&D活动也当地化,以此满足当地市场,通过雇佣当地人员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发送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但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信息传递的失真性是由于人们在传递与接受信息过程中,因发送者与接受者在文化理解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信息发送与接收的不一致,它与信息传递速度无关,这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本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R&D的国际化趋势,而信息不对称的因素要求跨国公司的R&D活动国际化。

3.资源的开发

资源是一种稀缺性的事物,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占有所有的资源。跨国公司的R&D活动需要资源的投入,由于稀缺性必然存在某些资源不为其所占有,为了开发利用新资源,跨国公司可以国际化的R&D活动来利用东道国的资源。同时,资源并非十分有效地配置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低制约着跨国公司R&D活动的产出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加大R&D活动的投入成本。而跨国公司在使R&D活动国际化的过程中,可以使资源进行重新的配置,资源的重新配置可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R&D活动的投入,提高其投入产出率,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其R&D国际化的另一因素。

(二)内部因素

真正推动跨国公司的R&D活动国际化的因素是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动机因素。这些内在的利益动机促使跨国公司的R&D活动国际化。

1.风险分担

跨国公司进行R&D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它最关心的一点是利润成本风险。R&D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力投入与时间投入,但产出是非常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R&D活动并不一定能开发新产品,科研活动本身就是不断实验不断失败的过程。其次,本公司的R&D活动可能在开发中速度落后于其他跨国公司,由于知识的专用性、通用性特征,而使本公司的R&D活动面临风险,当其他公司成功后,会通过专利注册而使本公司不能再利用这种技术。最后,开发出来的技术与本公司现有能力不相适应而使得技术不能为本公司利用,这几方面使得R&D活动面临一种高风险的挑战。而减少风险的途径是风险的分散化,投资多样化与寻求风险分担者。跨国公司使R&D活动国际化一方面可以使投资多样化而降低R&D活动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战略联盟、合资等其他方式来寻求风险分担者。如果采用国际化的战略联盟方式进行R&D活动,R&D活动的费用与不确定性就由跨国公司与其合作者共同承担,比独自进行R&D活动的风险要小。风险分担是跨国公司使R&D活动国际化的一个内在动因。

2.成本分摊

成本分摊是跨国公司R&D活动国际化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因素,跨国公司R&D活动需要大量的投入,巨大的投入耗费了跨国公司大量的现金,使得资产的流动性降低而增加跨国公司的资金成本,为了降低这种成本,跨国公司R&D活动的国际化战略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直接投资的R&D机构进行R&D活动也可进行成本的分摊降低。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国家同类资源的价格与成本不一样高,就资金成本而言,在存款利率高的国家,其资金成本高;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性也使价格不一样,在中国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低,通过直接设置的子R&D机构进行R&D的开发,就可以分担在总部进行R&D活动的成本。但由于技术市场的存在,跨国公司可以直接在技术市场购买技术而不需自己进行R&D开发,但购买技术存在很高的市场成本,技术的价格只是成本一个很小的部分,购买的技术在市场上独立性与垄断性差,这使企业产品面临市场风险,跨国公司R&D活动的国际化取决于其R&D活动的市场成本之间的平衡。官僚成本核算是由于跨国公司的R&D活动内部化,由于管理上的官僚性而产生的成本。当这种成本高于市场成本时进行购买,小于市场成本时开发,而国际化可以使这两种成本进行分摊,从而降低R&D的成本。

3.劳动分工

跨国公司的R&D活动国际化有利于深化跨国公司内部的劳动分工。劳动分工程度大,其R&D活动的规模经济程度就高。国际化使得R&D活动可以在不同国家的R&D分支机构与合作者之间进行分工,充分利用各子公司与合作者的专门技能,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劳动分工还产生了一种杂交优势,所谓杂交优势是指不同的国家或企业由于其资源禀赋的差异,在技术上有不同的专长,当把这两个不同的专长结合起来时,其能力会超过两个能力之和。在R&D活动中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而国际化是利用杂交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

4.核心技术的多重利用

通过R&D活动的国际化跨国公司能通过内部技术转移,使得其核心技术能为各个子公司的R&D机构应用,依据东道国的市场环境,以核心技术为基础开发出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满足东道国市场需要。国际化还可使一些在母国和其他东道国已过时的技术,而在某一东道国还尚属先进的技术得到应用。核心技术的多重应用主要是指前一种应用,母公司提供核心技术,子公司的R&D依具体市场环境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与技术。而非国际化的R&D活动就做不到这一点。核心技术的多重应用R&D跨国公司使其R&D活动国际化。

5.技术的标准化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R&D的国际化来制定某一技术的国际标准,通过这一标准来控制产品市场获得丰厚利润,微软公司的视窗平台就是通过确定电脑视窗的平台标准而使其他公司难以与其竞争,不得不接受其技术标准,从而使微软控制了电脑软件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R&D活动国际化有利于跨国公司把各个子公司的R&D活动综合起来确定一套技术标准,有利于其产品开发的技术统一提高开发效率,也有利于技术市场的份额保持,甚至成为行业技术标准。国际化的R&D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在全球内部得到应用,增强声誉,从而有利于技术标准的形成。

6.技术群的互补发展

客观上讲,跨国公司的R&D活动并非只进行单一技术的开发,而是一个技术群落的开发,当开展国际化的R&D活动时,不同的子R&D机构可以专门从事某一具体技术的R&D,而就整个跨国公司而言,则形成了一个技术群。总公司可以通过协调管理来使各个子公司的R&D成果为其他的R&D分支机构所利用,这样可以使技术群得到互补性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不同发达国家设置R&D机构,这一种互补性发展的优势更为明显。当今社会,在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仅靠跨国公司某一国的R&D机构来开发技术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的,只有进行R&D活动的国家化,才能保证企业能适应技术的全球性变化的环境。

7.市场功能的失效

市场功能的失效是指市场机构的作用能得到利用,不能调节市场参与者的活动。跨国公司的R&D活动的产品市场是技术市场,其独特性使市场功能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内部化机制就需发挥作用,通过R&D活动的国际内部化活动来使得技术在企业内部得到转移利用。从而可以使得在技术市场上的一些市场保护壁垒失效,以保持其产品在存在市场保护的地区和国家具有市场穿透力。这种穿透力有利于企业技术与产品的市场扩散,增强企业的竞争力。R&D的国际化还可减少竞争,维持市场环境的稳定。

8.产品多样化

R&D的国际化可以使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多重应用,通过与当地市场结合开发多样化的产品。产品的多样化需要R&D活动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