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21246500000001

第1章 不羁的少年时期(1)

等待英雄的德意志

1815年,伟大的法国人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重整军队入驻巴黎,与全欧联军对垒,最终在滑铁卢一战中战败。战败后的拿破仑被英国军舰载往圣赫勒拿岛囚禁,郁郁而终。

就在该年的4月1日,伟大的德国人俾斯麦在普鲁士的首都柏林诞生了。

当时的普鲁士与今日的德国是大不相同的。德意志在1815年时只是个地理名称,有德意志民族、德意志语言、德意志文化,但没有德意志这个国家,德意志人民也根本没有国家意识。

当时的德意志分为30多个小邦,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很混乱。德意志位于欧洲中部,欧洲的战事常在德意志的领土上进行,最后一次大战役便是耶拿一战。普鲁士本是德意志诸邦中的大国,但因耶拿一战被拿破仑所败,失去了领土的大半,国力折损很大,日耳曼民族的自尊心也随之粉碎。最后除普鲁士外,德意志的其他邦国都对拿破仑俯首称臣,称拿破仑的弟弟为国王。

战败的德意志相继出现了一些英勇的爱国者,最著名的是斯坦因。他因受拿破仑迫害被放逐国外,乘坐雪橇经奥地利逃到俄国,寻求沙皇的庇护。后来拿破仑攻打俄国时,他向沙皇提议在莫斯科采用坚壁清野之策。

拿破仑垮台后,斯坦因回到德国,改革行政,解放了占全国人民三分之二的农奴,并宣布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建立了新兴德国的基础。斯坦因死后,奥登堡继承了他的心志,到夏恩霍斯特执政时,首次实行全国征兵制,建立了精锐的普鲁士陆军。

1815年,维也纳会议讨论拿破仑战败后欧洲领土的安排,普鲁士的领土扩展了不少,但还是比不上后来的德国的一半,人口也只有1800万左右,但在维也纳会议的安排下,日耳曼邦联诞生了。

日耳曼邦联由30多个小邦国,4个自由市组成,分别派代表到法兰克福集会讨论有关德意志的大问题,邦联的主权分属于各邦国,所以严格说来,日耳曼邦联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是类似于国际联盟的集团。

日耳曼邦联中奥地利领土最大,国力最强,它的国民除了日耳曼人外,还包括了其他许多民族;而普鲁士虽然国家刚独立,领土还不到奥地利的一半,但国民全是日耳曼人。因此,关于日耳曼邦联的领袖任命问题,奥、普两国产生了激烈冲突。他们彼此抗衡的舞台是法兰克福的联邦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全是由各邦国选出来,代表各国君主的大公使。

当时欧洲的最大困扰就是君主专制问题,觉醒的民众逐渐开始从封建专制的君主手中夺回人民的权利,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可是在维也纳缔结同盟的俄、奥、普三国君主,却一意维持君权压抑民权。

反对君权的民主主义思潮,与民族主义思想相结合,形成了欧洲各国的民主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建立同一民族的统一国家。深受拿破仑侮辱的日耳曼民族就是因为发起这种民主爱国运动,所以在滑铁卢一战击败了拿破仑。但是,因为普鲁士的改革并非由下而上,而是由上而下,在专制政体下从事改革,这是日耳曼民族所感到的最大矛盾。

德意志如果想统一,就必须借普鲁士国王的领导,但是如果采用君主专制,那其他30多个邦国的君主一定不愿居于普鲁士国王之下,德意志也就不可能统一。在当时,想要统一德意志必须放弃君主政体而采用民主政体,就是要把普鲁士国王的专制君主改为立宪君主。因为存在矛盾,所以德国迟迟未能统一。虽然日耳曼民族有坚强的国民性和伟大的文化,但因自由主义者的偏激理论和保守主义者的顽固不化,所以德意志遭到了全欧的轻侮嘲弄。

18世纪的时候,欧洲流行过一句话:“法国领导陆地,英国领导海洋,而德意志领导的是天上的浮云”。人们都认为德国人的世界里都是些哲学概念与诗歌音乐,他们是一个不重实际的民族。其实德国并不缺少有政治天分的人才,曾出现过华伦斯坦、腓特烈大帝,但是在当时这种诸邦分裂的时代里,德国缺少一位英雄,究竟是谁呢?全德意志人民都在期待英雄的出现。

双重风格的家庭

俾斯麦就在这个大家都期盼英雄的时代里诞生了。俾斯麦的家在柏林西方100公里,是易北河岸边的兴奥森小镇。他家有大片的庄园,是世袭地主,属于贵族阶级,生活很富裕,俾斯麦的祖先世代从军,性格诚实、勇敢,他们不喜欢与人计较,只关心田地和管辖佃农,他们有一种很强烈的统治阶级的优越感。

在和平时期,他们的娱乐就是狩猎,他们生活粗犷而怠惰,喜欢喝酒,不办公也不读书,他们认为这些事是新兴的中产阶级该做的,而他们这些天生的统治阶级根本不用做这些。

俾斯麦的父亲23岁退伍,隐居在兴奥森庄园,过着单调的地主生活。他诚实,待人亲切,但是不爱读书,除了狩猎饮酒外没有别的嗜好。但这个懒惰的人却娶了一位勤勉而美丽的妻子。

俾斯麦的母亲出身于新兴的中产阶级家庭。家族中的人世代都在大学教授历史和法律。俾斯麦的外祖父曾任枢密院议长,属于自由主义人士,专门攻击专制政体,以致触怒了皇帝。俾斯麦的母亲受环境影响,理念清晰,她好胜,做事勤勉,品行端正。因为居住在都市,常出入宫廷,所以她爱好社交活动,喜欢打扮。

俾斯麦在家中排行第四,兄弟姐妹共6人,其中3人夭折了,除俾斯麦外,有一个大他5岁的大哥和小他12岁的小妹。他与小妹感情很好。

俾斯麦一岁的时候,全家就迁居到了柏林东北的小镇库宁堡,因为他父亲在当地继承了一片约8000平方公里的田地,他们家就坐落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中,有大片的平房,在中央有一间楼房,这就是俾斯麦幼年时期的房间。俾斯麦少年时代的记忆几乎都得于此。

站在楼上看下去,窗外广大的田地都是他们家所有,在他们家四周居住的都是佃农和仆役,俾斯麦是在驱役别人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在他心中深植了支配阶级的意识。

俾斯麦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像祖先一样,做一个伟大的军人;母亲却希望他能努力读书,长大后像外祖父那样做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其实,俾斯麦心里很爱自己的父亲,对母亲很厌恶。喜爱交际的母亲大半时间都不在家,她似乎只关心社交活动,子女们的日常生活都委托仆人照顾,她信奉斯巴达式教育,觉得小孩应该严格管教,所以她从不对子女表示关爱,只以理智来教导他们,而俾斯麦对母亲的憎恶感,主要是因为母亲不把善良的父亲看在眼里。

有一次,在寒冷的冬夜,母亲在家中招待了许多客人,为了让客人留宿,竟然把自己的丈夫从房里赶出去。当时年幼的俾斯麦就为父亲的遭遇大感不平,这件事也令他终生难忘。

还有一次,俾斯麦指着祖先的画像炫耀家世时,他母亲说:“不要依靠门弟夸耀自己。”然后便把画像都收起来了。

由于这几件事,俾斯麦对母亲及母亲的家族都很轻视。俾斯麦的母亲是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她的行为代表了一般知识分子对地主贵族的观感。俾斯麦对母亲的反感情绪转移到了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分子身上,而这种憎恶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

俾斯麦的父亲性格善良而怠惰,母亲冷酷而喜爱社交,俾斯麦始终没有机会接受双亲的教诲。母亲知道俾斯麦禀赋优异,也曾经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但是却没有亲自教导他,把一切都委托给了学校和家中的仆役,所以俾斯麦在7岁到17岁的这段重要成长期间里,并未得到适当的教养。

不愉快的学校生活

俾斯麦8岁时进入柏林小学就读,同学们都是中产阶级子弟,只有他一个人是贵族后裔。学校的教育方式很严格,这更加深了俾斯麦的痛苦。俾斯麦对中产阶级的反感及对自由主义者的憎恶,可能与他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有关。

俾斯麦12岁上中学,母亲帮他选的学校,也是中产阶级的子弟学校。在学校里,俾斯麦身为没落的地主贵族后裔,在新兴阶级的子弟间,遭到了众人的嘲笑谩骂。

“等着瞧吧!你们等着瞧吧!”俾斯麦经常在心中这样呐喊。当时俾斯麦很喜欢语言学这门学科,他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学英语,后来他能流利地运用英、法两种语言。此外还学俄语,还学了一些荷兰语、波兰语。这是他日后成为卓越外交家的重要本钱。

除了语言学,他深爱历史学,他喜欢研究古希腊史及古罗马史,精读德意志史和英国史。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很多的大政治家在年轻时期都喜欢阅读历史书籍。

从15岁开始,俾斯麦每年夏天都回乡下的家中度假。在他的家中,只有一位家庭教师、一位女仆,还有比他大5岁的哥哥为伴。他母亲成天忙着社交,根本无暇照顾他,俾斯麦的父母对宗教都不热心,幼年的俾斯麦没机会接受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