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21506900000030

第30章 对孩子无休止的欲望说“不”(3)

兰兰虽说是个女孩子,但却有统领千军的巾帼气魄,在幼儿园里总是统领小朋友们。由于她长得甜美,又能说会道,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她也因自己的这一能力而感到非常自豪。兰兰每天都很早起床,早早到幼儿园报道,她可跟那些成天哭哭啼啼,抱着家长大腿不放的孩子不一样,她上幼儿园从不哭闹,而且一到幼儿园大门就主动的跑进去,从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有时她这种懂事的表现还很让爸爸妈妈为此感动,而老师也总是以她为榜样,教育那些爱哭的小朋友向她学习。

这天一早,妈妈发现兰兰有些发烧,就赶紧请假准备带兰兰去医院看病。并且也替兰兰向幼儿园老师请了两天假。从医院回来,兰兰就要求妈妈送她去幼儿园,感动的妈妈当时为孩子的这一举动留下了眼泪,但毕竟兰兰还发着烧,妈妈好说歹说让兰兰休息一天,等明天病好了再去。结果兰兰虽然在家里养病,但总是心不在焉。

第二天一大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兰兰病刚刚好,妈妈自然想让孩子再休息一天。没想到,兰兰却大哭大闹起来,非要去幼儿园不可。妈妈看着漂泊的大雨劝兰兰,“好孩子,你病刚好,今天天气又不好,咱们明天再去幼儿园吧!”

“不嘛,”兰兰倔强的撅着小嘴,“我不去幼儿园,老师会想我的。”

“妈妈已经跟老师请假了啊!”妈妈继续劝着,“咱们明天一定去啊。”

“不行,”兰兰死活不应,“今天我就要去,小朋友们没有了我怎么行,谁管他们啊?”

至此,妈妈终于明白兰兰为什么爱上幼儿园了,敢情她天天在当小朋友们的领导,把能领导小朋友当成了一种乐趣。妈妈面对兰兰不停的哭闹,只好冒着大雨送兰兰去了幼儿园。

一篇新闻报道曾经说过,记者看到有些不是班干部的孩子,纷纷购买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等肩牌来佩戴,这些孩子虽然在学校里并无“一官半职”,但佩戴上班干部的标志就能过把“当官”的瘾,觉得去亲戚朋友家会很有面子。从这个报道中,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对当官的想往,并用这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虽然这样看起来风光,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极为不利,对此,家长应该给予这些“小官迷”相应的指导,告诉他们端正自己的思想,只有勤奋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避免太关注“长”,注意心理平衡

很多孩子对“当官”,非常感兴趣,总是想领导他人。这些想“当官”的孩子普遍认为,如果能当干部那是很威风的事,想管谁就管谁,想让谁干什么只要下个命令就行了,班里的小朋友们都得要听他的,感觉“当官”真的很过瘾;而且由于当了班干部,就会迎来其他同学的羡慕与追捧,很多同学会主动跟班干部亲近,甚至还有人会主动送礼物给班干部,感觉当班干部很得意;再有,如果当了班干部,家长知道了会非常开心,就是家里亲属朋友或者邻居都会由此对孩子另眼相看,大加夸奖。感觉当班干部很开心。

孩子对当官的渴望实在是一个值得家长和老师深思的问题,成人世界的官场作为在孩子身上也可以缩影,成人的官场作风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当干部就能领导别人,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巴结,使孩子的虚荣心膨胀,充分享受当官的荣誉。诸如这些“好处”,让很多孩子特别关注“班干部”这个职位,一门心思的去经营“管道”,通过各种办法,甚至不正当的手段谋取领导职位。总想领导他人的思想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和成长都存在着弊端。

因此,家长在纠正孩子行为的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当官”的真正含义,并不像孩子们想象的“可以管人”,而是要起到表率的作用,要有责任感,更要帮助和关心别人。教育孩子在面对“当官”这件事时,要注意心理平衡,不能因为没有当上什么“长”,就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受到打击。

免受世风影响,正确引导“官路”

对于孩子沾染了“官瘾”,老想统领别人的这种不良思想,作为家长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有些家长本身就是官迷,为了自己的仕途,挖空了心思,甚至不择手段,成天请客送礼等,而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当官,这样能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因此,为了能让孩子当“官”,也将社会上弄虚作假、“贿选”等陋习统统搬来为候选“坐镇”。这些行为无时无刻不腐蚀着孩子原本纯洁的心灵,并从这些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很多不良习气,渐渐成为“小官迷”。

因此,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和对孩子的影响。正确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当官的心态和作为。其实孩子虽小但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并希望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当官”正好是体现这一意识的良好途径。对于孩子的这种心态,家长要进行正确引导,可以通过用孩子“当官”的心态,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明白“当官”并不是为了“领导”别人,而是要承担比别人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比别人多思考,潜移默化地培养成良好的品格。用“当官”来激励孩子的自信和积极的心态。从而丢掉“官瘾”,还原孩子纯净的心灵。

5.永不停嘴“大胃王”

小荷最爱吃零食,人家女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甚至有些挑食,这不吃,那不吃的,吃东西很费劲。但是小荷却不然,什么糖果、薯片、水果、肉等等,不管是零食还是正常饮食全不耽误,不仅如此,小荷还对糖情有独钟,无论何时何地嘴里总是嚼着糖块之类的东西,而且不爱运动,成天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睡觉,浑身上下胖嘟嘟的,一走起路来,全身的小肉肉一颤一颤的,整个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

但就这样,爷爷奶奶竟然还一个劲儿地让孩子吃,经常做鱼做肉,买零食。爸爸妈妈只要一阻拦爷爷奶奶立刻不高兴,说什么孩子能吃是福,弄得小荷的妈妈天天为小荷这不停嘴的毛病和不断增长的体重着急的不得了。

实在没有办法,爸爸妈妈悄悄决定不能再让小荷在家呆着了,打算让孩子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里有规范的作息时间,这样小荷就能按时吃饭、运动和学习,对孩子将来有好处。

于是,爸爸出面跟爷爷奶奶商量,起先爷爷奶奶舍不得,怕小荷到幼儿园受委屈,但爸爸把上幼儿园的好处统统说了一遍,好说歹说,爷爷奶奶总算是同意了,但也告诫爸爸,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的不好、不快乐就回家。爸爸一概答应。

至于小荷,她好像对此无所谓。就这样,爸爸妈妈赶紧给小荷联系好了幼儿园,准备好了松小荷去幼儿园的一切事宜。

这天,是小荷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爸爸妈妈早早就叫小荷起床吃饭,叫了好几遍,小荷还是赖在暖和的被窝里不起来,没办法妈妈只好连哄带吓地把小荷从床上拽了起来,洗漱、吃早饭,准备行装,妈妈一个劲儿地督促慢吞吞的小荷快点,好不容易准备停当,就在临出门前,奶奶却突然想起了什么,从屋里拿出了一大包零食,非要让小荷带上,妈妈连忙阻拦,“妈幼儿园里不让带零食,小朋友在那里有饭和水果。”谁知一听说不让带零食,小荷“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说什么也不去幼儿园了,家里人好说歹说,最后妈妈还是答应带上了那一大包零食,才算了事。

妈妈终于把小荷送进了幼儿园,当老师看到那一大包零食时说:“对不起,小荷妈妈,这零食太多了,我们不主张孩子吃零食的。”

“哎,您不知道,这孩子就爱吃,我要是不带,她就不上幼儿园。”小荷妈妈无奈的说。

并跟老师讲述了家里和小荷的一些情况,老师听后决定帮助小荷妈妈改正小荷“爱吃”、“嘴馋”的不良习惯。

老师把妈妈带来的零食放到了高处的柜子里,打算等到接孩子的时候再让家长带回去。谁知道,这一举动却被小荷看在眼里。上了一堂课,小朋友们开始玩游戏,没一会儿小荷就跑到老师身边称自己饿了,想要吃东西,老师告诉小荷一会儿就吃午饭了,让她等一会儿,小荷白爪挠心地好不容易挨到了吃饭时间,一连吃了三大碗饭,把小肚子撑得圆鼓鼓的,走起路来一摇三晃,惹得小朋友们捧腹大笑。

午休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乖乖地睡觉了,可是小荷却怎么也睡不着,心里还惦记着自己的零食,看到小朋友们都进入了梦想,老师也刚刚检查完出去,小荷悄悄从床上爬了起来,笨手笨脚的下了床,来到屋外,看到零食袋子被放在高高的储物架上,就搬来小椅子爬了上去,好不容易拿到了袋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出一包薯片,撕开,吃了起来,随着嘴里的“咔嚓”声,小荷的嘴角立刻浮起一丝笑意。

这时老师听见有声响,赶紧走了过来,看见小荷正在大嚼零食,“小荷,你怎么不睡觉啊?”老师走到小荷身边轻声说,“咱们不是刚吃完饭没多久吗?你怎么又吃上零食了?”

“老师,我没吃饱,”小荷一边大口大口地嚼着一边说,“我每天吃完饭,都吃点别的吃的,奶奶说,这叫‘溜儿逢’。”

老师看到小荷坐在那里享受着“美食”,浑圆的小肚子和圆滚滚的手臂,想起了小荷妈妈的话,“没办法,爷爷奶奶惯着,我们在家里根本就管不了,一说,爷爷奶奶就先不高兴了。送孩子来幼儿园,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让孩子健康成长。”此时,老师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小荷的行为,无疑是反射出现在的孩子好吃懒做的习性。虽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样无限制的吃下去,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就是孩子的心理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不停地索食,其实也是一种欲望和内心的发泄。但过多的饮食无疑会增加孩子的负担,更会给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隐患,在崇尚科学饮食结构的今天,很多家长都十分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但繁荣的社会总是有那么多的美食,它们不断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在五光十色的美食面前纷纷投降,尤其是那些绚丽、美味的糖果、巧克力,甜滋滋的碳酸饮料、毫无营养的油炸食品和垃圾食品充斥着孩子们的味觉,这无疑让家长感到为此担忧,而孩子的饮食也成了当今家长们的一大困惑。

排除甜食诱惑,减少进食数量

要说甜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那甜甜感觉融化在嘴里更融化在心里,使人为之心旷神怡。就是因为这样美好的感觉,才会使人们是那样的钟爱,尤其是孩子,他们对甜食可以说是没有一点抵抗能力,美味的蛋糕、香滑的巧克力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他们的嗅觉和味觉,但是我们都知道,糖对牙齿可是绝对有害,不仅如此,由于摄入的糖分过高,又缺乏锻炼,很可能会造成过多的热量不能有效的排泄,形成脂肪,造成人体肥胖,从而有可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吃甜食,但是由于甜食的诱惑力巨大,而且孩子的自制力又差,因此常常事与愿违,最后还是家长败下阵来。

但不管怎样,也不能让这些甜食伤害了孩子的健康,因为健康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唯一保障。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健康地生活,家长一定要减少孩子甜食的摄入量,尽量不在家中存放甜食,避免孩子贪吃;家长还可以制定一套饮食计划,按照一日三餐正常排列,除了给孩子加点健康的水果和零食外,其余那些含有人工色素、高脂肪、高糖分的东西都要被拒之门外,从而减少对热量和糖分的摄入;虽说是甜食,但是一点都不摄入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适当的食用一些并不妨碍健康,但是晚上,或者临睡觉前,一定不要让孩子吃零食和甜食,这样不但不利于牙齿的健康,更容易使体内积攒更多的热量无法挥发,而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家长在对待孩子贪吃这一问题上,要严守进食准则,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者心疼孩子就放低要求甚至妥协,也许每一次的妥协和退让都会使孩子的健康受到更进一步的伤害。

家长自做榜样,拒绝不良食品

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些家长自己就很喜欢吃,无论糖果、点心、饼干、饮料等等,零食不断,而且还经常在吃完晚饭后,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口喝着碳酸饮料,一边吃着零食;有些家长生活饮食没有规律,什么时候想吃就吃,从不顾及是否给孩子留下好印象;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中为孩子的饮食结构打下了基础,如果家长自己大嚼特嚼,而不让孩子沾染,那岂不是“只许父母放火,不许孩子点灯”,试想孩子怎么能为此善罢甘休。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生活有规律,不乱吃零食,多注意运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为孩子做出好榜样。

再有,为了更好地控制孩子的饮食,父母双方还可以达成协议,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共同监督和管理孩子的饮食,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和内容,合理安排饮食,并保证自己生活的规律性,从此让那些垃圾食品远离家门,远离孩子的视线。更要教育孩子勤劳动、多运动的好习惯,用劳动转移孩子对食物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吃完饭,还要吃糖,那就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不成功,那就坚决说“不”;如果吃过饭没多久,孩子又嚷着说“饿”,还要吃其他东西,那就把那些有营养的蔬菜和水果拿给他,那些汉堡、点心和饼干之类东西,坚决不能让他碰,即使孩子为此大发脾气,甚至满地打滚,家长也不能妥协,因为这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一定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