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内疚都是自我惩罚并且产生于我们的头脑。它是一种我们自己选择经历的感受,这种感受扎根于自我,是不能与我们的社会阶层相匹敌的担忧。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情绪的内核,会提醒人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特别是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人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痛苦中,这样不利于身心健康。
1.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认识,否则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自从我们来到了世间,便像蒲公英一样撑着小伞苦苦寻觅着一片适合自己的土壤,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或许,你的那把伞早已经收起,却盼望着过另一种生活;或许,你在色彩纷呈的流光中迷失了自己,只知道麻木地追随别人;或许,这一切只因为你还没有认清自己的人生定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对自己的关爱,从不去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偶尔想起,也不过茫茫然一片空白。因此,在人生这个舞台上,常常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人生定位,才不至于茫茫然,才能获得成功。
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在年轻的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在那个变化无穷的色彩的世界中难以自拔。他付出了十年的艰辛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画技,但是收效甚微。在他40岁那年,他到意大利游玩,亲眼看到那些大师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被震惊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恐怕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那时,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并以他的努力,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歌德在晚年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就告诫那些头脑发热的年轻人,不要因为一时的盲目而相信自己的兴趣,盲目地跟着感觉走,要认清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人生之路真正开始时,我们会面临很多盲区,我们自身的性格、特长、知识积累等条件,适合于去做什么,能够干成什么,恐怕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和锻炼,我们很难给自己一个定位。因此,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不仅要建立在反馈基础上的自我动态调节机制,也要借助别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
著名的史学家方国瑜,他小时除刻苦攻读学堂课程外,还利用节假日跟从和德谦先生学习诗词。他钦佩李白,羡慕苏轼,企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但一晃六七年,却始终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1923年,他赴京求学,临行时和德谦先生诵玉阮亭“诗有别才非先学也,诗有别趣非先理也”之句以赠,指出他生性质朴,缺乏“才”、“趣”,不能成为诗人,但如能勉力,“学理”可就,将能成为一个学人。方国瑜铭记导师之言,到京后,师从名家,几载治史,小有成就,后来著成《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著五种》两本书。从此他立定志向,终生致力于祖国史学研究。
要认清自己的人身定位,就要探讨认识自己的问题。但是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讲述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的。我们要极力鼓励人们去追求现实的身外之物,因为毕竟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我们今生今世过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们这辈子活得值不值。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赞同将这些身外之物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那些将身外之物当作唯一的人,当追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很迷茫,结果是找不到“自己”,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会堕落,寻求感官享受。可见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建设极大丰富的物质家园,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
2.不要束缚自己的心灵
不要束缚自己的心灵,要放飞心灵的自由,这样我们才能在轻松的心境下收获更多。
很多时候,人总是面临两种期待:自己对自己的和别人对自己的。两种期待都在塑造我们的人格,尤其是后一种。当我们在他人特别是互动的另一方的期待下如此这般地创造和扮演自己所选择的角色时,他人的期待就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有人必须做出忍气吞声的样子以完成下属的角色;有人必须时刻气宇轩昂以维护偶像的气质。
小文在朋友担任老总的公司里供职,为了朋友的信任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几次大的业务活动中表现出色,深为老总赏识。但是后来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她和老总在很多公司的企划和问题的处理上看法不一,甚至分歧很大。小文不愿因为彼此的意见不合而伤了她们多年来的友情,但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她向别人诉说,那段日子她像钻进了一个没有门的围城,很困惑,她不停地问自己该怎么办。
她的另一个朋友给她讲了琴手谭盾的故事:谭盾初到美国时,只能靠在街头卖艺生存,那时有一个最赚钱的地盘——一家银行的门口。和谭盾一起拉琴的还有一个黑人琴手,他们配合得很好。后来谭盾用卖艺的钱进人大学进修,十年后,谭盾已是一位在国际上知名的音乐家了。一次他发现那位黑人琴手还在那家银行门前拉琴,就过去问候。那位黑人琴手开口便说:“嘿!伙计!你现在在哪个最赚钱的地盘拉琴?”
故事告诉人们:人,必须懂得及时抽身,离开那些看似最赚钱却不能再进步的地方;人必须鼓起勇气,不断学习,才能开创出生命的另一高峰。
听完故事,小文似乎有些如释重负。后来听说她提出了辞职,再后来遇见她时,她说:“生活真是公平,我现在有了自己满意的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财富,而我的朋友也用她的机智走向了另一条成功的道路。放弃不但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坚固,还成就了我们各自的事业。”小文的经历应该给我们以启迪。
人们在尘世的喧嚣中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各自的奔波劳碌,像蜜蜂般振动着生活的羽翅,难免会有种种不安。只要平静地对待取舍,放弃应该放弃的,轻松地放飞自己的心灵,用一种乐观的情绪观察周围的一切,就会发现,其实,置身于尘世的喧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于沉重地审视尘世的喧嚣而使自己的心境躁动着喧嚣。
由钢筋水泥簇拥而起的高楼将狭长的影子倾覆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空中纵横的电线密如蛛网,偶尔栖落几只可爱的小麻雀,远远望去,如活蹦乱跳的音符,透过喧嚣,竟给人以一种恬淡澈明的美妙。
心灵澄澈才会灵动,因灵动而产生轻松而美妙的韵律,这是一种奇特的透射能量,能穿越光怪陆离的霓虹与灯红酒绿,穿越红尘沉浮与大悲大喜,化解喧嚣于无形之中。
放飞心灵的自由,我们才能在轻松的心境下收获更多。
3.内疚悔恨毫无意义
内疚悔恨情绪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悄然声音”。从生命的本质上讲,内疚悔恨情绪能使你经常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当我们以婴儿的形式来到世界,特别是在幼年时期,我们很少注意到别人是否舒适和便利,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当他逐渐长大时,你会逐渐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其他人活着,自己必须有时候顾及他人的存在。许多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内疚悔恨情绪的影响,他们简直成了一台名符其实的悔恨机器。这种机器的运转程序是这样的:某人某事发出一个信息,这一信息反馈到你的身上,而你根据自己所说或未说、感到或未感到、已做或未做的事情来看,你似乎可以得出一结论:你已变成一个坏人或者你的人格已经降低。于是,你一旦听到这一信息,你便会在现时中感到情绪低落,并为自己过去的事情感到后悔和不安。这样你便成了一部悔恨机器——一种能够行走、说话、呼吸的装置。只要他人给你加入适当的燃料(即有关人或事的信息),你就会产生内疚悔恨。
某石棉公司的总经理杨耀辉先生就是一位陷入人格内疚悔恨误区的人。他在心理咨询时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情: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从小在一起,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同学。工作后,杨经理感到自己所在的石棉厂不景气就下海经商,自己搞了一个私营的石棉公司,而他的同学依旧在单位上班。当初杨总办公司时经费匮乏,他的同学几乎倾家荡产给他凑了20000元,无偿支援他。到了1997年年底,杨经理的石棉生意越做越红火。为了取得更大利润,杨耀辉先生不断扩大经营品种,石棉绳、石棉瓦、石棉盘根等应有尽有。他刚刚把20万元的现金进了原材料,他的同学打电话过来说,要买一座三室一厅的房子,需要借15000元钱。杨耀辉先生在电话里解释说,我刚刚把20万元钱的现金给山东盖老板电汇过去,如果你早打过来10分钟,我就绝对可以借给你。朋友在电话那边不高兴了,说我想你随随便便凑5万块钱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何况1万5千块钱。……实在没有,就算了。两个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有了裂痕,虽然也相互来往,但没有了以前的亲密、热情。杨耀辉先生从那时起,心里一直就滋生着一种内疚、悔恨的情绪。他一直想补偿一下欠下的人情,但朋友一直不给他机会。见面后,说话总是夹枪带棒、冷嘲热讽,什么你现在是大老板啦,你在大城市生活啦等。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杨经理痛苦不堪。他提着礼品去看望朋友,走到楼下给家里打电话,家里电话是朋友的儿子接的,儿子在电话说爸爸上班去了,妈妈买菜去了。因为杨经理不想把礼品拿回去,径直上楼,门开了朋友和妻子都在家。他坐了10分钟,两人相对无语。杨总经理说他的这种内疚悔恨情绪都快把他逼疯了。
对于一个人来讲,内疚悔恨的形成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杨耀辉先生是一个艺术型思维的人,喜欢追求人生的完美和人格的高尚,在他的潜意识里存在着这样一条奇怪的定律:我如果不感到悔恨,就会被人看作是“缺乏良知”;如果我不感到内疚,就会被认为“不近情理”。
在各种人格误区中,内疚悔恨是最为无益的,它无疑是在浪费你的情感。内疚悔恨是你在现时中由于过去的事情而产生的惰性。然而,时光一去不复返,无论你怎样内疚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内疚悔恨与吸取教训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而是由于过去某件事产生的现时惰性。这种惰性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直至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做,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都无法积极生活,那便成了一种消极的悔恨了。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环节。悔恨内疚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行为既没有好处,又有损于身心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普遍地使用内疚悔恨心理,为什么要浪费自己或他人的美好时光去为那些已经做过或未做的事情悔恨呢?这是因为:
(1)如果一个人悔恨内疚往事,就不必积极利用现在的时光自我发展。显然,同许许多多的自我挫败行为一样,内疚悔恨是让自己回避做出改变的一种手段。这样,你就可以将目前的状况归咎于过去,从而摆脱一切责任。
(2)内疚悔恨有助于人们将自己行为的责任推卸给他人。因受人摆布而激愤或将自己悔恨的焦点转向别人都是很容易,那些可恶的人神通如此广大,以致能够控制你的感情,包括使你感到内疚悔恨。
(3)内疚悔恨可以使你重新回到幼时的受保护环境。内疚悔恨有助于你将自己行为的责任推卸给他人。表示内疚悔恨是赢得别人同情的绝妙办法。
以上诸种便是内疚悔恨行为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好处。内疚悔恨同其它自我贬低情感一样,是一种选择,是你可以控制的情感。假如你不喜欢它,并希望消除它,以使自己完全“不再内疚悔恨”,下面便是你可以采取的一些初步措施:
(1)无论你多么痛苦或者需要,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将所有过去发生的让你伤心或者伤感的事情视为已经无法挽回的结局。往事已成为历史的一页,不管你怎样悔恨也不会有丝毫改变。记住这么一句话:“内疚悔恨既不能改变往事,也无法使我有所长进。”根据这一认识,你便可以将内疚悔恨与吸取经验教训区别开来。
(2)经常性地问问自己:通过悔恨,你想在现实中避免什么?只要努力解决你所要避免的问题,你便可以消除自己内疚悔恨的心理。
(3)坚持写悔恨日记,记下你每次感到内疚悔恨的情况,详细地记载每次悔恨的时间、起因以及引发内疚的对象,并且说明你悔恨往事是要回避目前的什么问题。这一方法有助于你认识到自己的悔恨误区。
(4)重新审视你的整体价值观念。哪些价值观念是你最为信奉的,哪些仅仅是你口头上所信奉的?列出你认为那些虚伪的、假的、形式上的价值观念,并且尽力依照自己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行事,不要接受任何人强加于你的道德标准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