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纠结 不抱怨 不生气
21507000000004

第4章 不迷茫:找到自己的人生航向(3)

有位年轻人,他每次下田用犁耕作时,由于没有经验,所以走得歪歪斜斜,他的父亲告诉他:“你应该选定一个目标,然后朝着目标走,这样就不会歪啦”。于是,他以远处的另一头牛作为目标,他想应该没有问题了,但是耕出来的田仍然不直。这时他父亲又说:“第一次是你缺乏目标,所以不直。第二次是错在目标的移动,当然就会走歪,所以,你应该找一个固定的目标,并且要看准这个目标才行。”第三次,他选择了远方的一棵树作为目标,果然犁出来的田直直的。

因此,如果目标游移不定,实际上就是三心二意,这不但会消耗精力,而且也浪费青春,最终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一位女大学生诉说她的苦恼:第一次高考,她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虽不错,可对专业没兴趣,不到一年她退了学,她想复读再考复旦大学。第二次,她虽然考上了大学,可不是复旦,而是一所普通大学,这次虽然专业不错,可她又认为这个学校没名气,太差了,她又想退学再考,母亲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她退学,为此,她感到苦恼。

这又说明了一点,你必须设定一个固定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清晰而切实可行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目标一旦确定,就要付诸行动,并执着地为之追求。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在20岁的花季年龄却遭受了人生最沉痛的打击——双腿萎缩,余生要与轮椅为伴了。年轻气盛的他,当时根本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长时间地在地坛公园里坐着轮椅发呆。他观察着地坛里万物的生长,看到一只蚂蚁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而自己呢?从此以后只会是一个废人了,一个百无一用的废人。他连写作的勇气都没有了。他绝望痛苦,感觉着周围人那些冷冷的目光,想着关心着自己的母亲,觉得自己凄惨无比。然而,也是在与地坛的相处中,他发现了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想透了人生的生死命题。他明白了,上天就是要你来世上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的。

之后的史铁生,重新勇敢地拿起了笔,书写者自己的人生体验,成为了现代的心灵医师。读他的作品,我们体会到的他精神世界的博大和人类思想的可贵,他是自己的心理治疗者,也治愈很多的精神“残疾者”。写作,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是史铁生的梦想,也永远是他的信仰。

著名导演李安在成名之前,大约从1983年起,经过了6年多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那时候,李安已经将近30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而他连自己的生活都还没法自立,李安无数次地思虑:怎么办?继续等待,还是就此放弃心中的电影梦?

那个时候,李安除了看电影、写剧本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常常在做好晚饭后,跟儿子坐在门口,一边讲故事给儿子听,一边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生活费)回家。”然而,就是这么无望的等待,都没能阻止李安继续自己的电影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李安的剧本得到基金会的赞助,开始自己拿起摄像机,再到后来,一些电影开始在国际上获奖。现在的他,已然是国际大导演,凭借《断臂山》拿到了奥斯卡小金人。正是在最黑暗时刻的坚守,永不放弃的电影梦想,支持出了一个优秀的导演。也让我们明白了黑暗中,坚守梦想的可贵。

当梦想成为信仰,那些曾经的或者正在经受的遗憾、挫折、失败都不会令我们感到绝望,我们拥有过更多的只会是对未来更多的期许和更热切的期盼。那矢志不移的梦想追求,怎么会经受不住一时的失意呢?“许三多”王宝强现在已然成为了一位专业的演员,取得了自己事业上的成功。但是你知晓他是一位农村出身,只有中学学历的背景吗?在成名之前,王宝强的生命中只有一个信念和梦想——要演戏,做演员。为此,他不依不饶,让自己坚决地行走在跑龙套的队伍中。终于,他有了“傻根”这个角色,后来就有了更多的角色,最后成功了。王宝强的梦想就是他的信仰,他坚定不移地行进,也用自己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没有什么不可以。

由此不难看出,人生只要有固定的目标,然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成功才会有希望。目标不能游移不定。每个人面对目标都不能二心二意,谁游戏人生,人生就将会游戏你,到时候只会落得个“老大徒伤悲”的结局。

锁定目标就是你朝着你确定的目标前进。这个目标是比较固定的,不是三心二意的,而且还是一个较高层次的。但锁定目标,并不是说你一生就只能有这个目标,如果你今后感觉这个目标不适合于你,或你有更高层次的目标,你可以更改。

7.分段实现大目标

有一个看似很难回答的问题:“怎样吃掉一只大象?”而实现一个大目标就像吃掉一只大象般有很大的难度。

这里可以告诉你,吃掉一只大象的方法就是“一口一口地去吃”。同样,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从第一个目标开始做!世界上没有任何捷径能够一步登天,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的稳,走的高。

也就是说,结合你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把这一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会使你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你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严格按计划执行。正如建造房子一样,先由建筑设计师绘出一幅蓝图,再由建筑队建造。在蓝图上,家中的各个摆设都要清楚地画出,一切都要设计得井然有序。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分段实现大目标,确实有发聋振聩的启迪。受英国作家科贝特的影响,格拉顿渴望成为一名大作家,断然辞掉报社的工作要一门心思从事创作。由于没有工薪交不起房租,他白天不敢露面,只好在大街上徘徊。至于何时能写出自己的大部头,他感到有些渺茫,不由得丧失了坚持到底的信心。

格拉顿当记者的时候,曾采访过俄国著名歌星夏里宾。一天,两个人在42号街不期而遇,格拉顿忍不住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夏里宾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而是转移话题说:“我住的旅馆在103号街,咱们——块走过去,你看怎么样?”

格拉顿不胜惊讶地说:“103号街,我哪能一下子走这么远的路?”夏里宾随声附和说:“是呀,从这到103号街要过60个街门,少说也要步行2小时。那就别去我住的旅馆了。你看再往前走6条街,到贝里射击游戏场玩玩怎么样?”

格拉顿接受了夏里宾的建议,两人很快来到游戏场,站在那早看了一会热闹,又接着往前走。到了长纳奇大戏院,夏里宾热情不减地说:“现在距离中央公园只有5条街了,我们到那去行看好玩的猩猩吧。”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路上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地就到了103号街。

将近用了4个小时,两个人走完60个街口,居然一点都不觉得累。旅馆附近有一家餐馆,对饮时夏里宾借题发挥说:“今天走这么一趟,你应该记在心上。一个人无论与目标的距离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这样行走的过程才不会沉闷,漫长的距离才不会让人却步。”

后来格拉顿成为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写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有道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田要一垅一垅地犁,仗也要积小胜为大胜地打。

聪明的人为了达成主目标,常会设定“次目标”,这样会比较容易于完成主目标。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易于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次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能逐步完成“次目标”,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主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虽然我们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但最终还是为了实现大目标,因此,千万不能满足于小目标的实现之中,千万不能只追求那些小目标。

报纸曾报道过某海300条鲸鱼死亡的消息。原来,这些鲸鱼为追逐小利,想吃掉沙丁鱼,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而暴死。人有时也是如此,如果你只追求小目标,就会空耗自己的青春,而一无所获。

追求小目标会使你只顾及眼前利益,鼠目寸光,到时候,你依然一无所获,无法成就出色的人生。

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一心想着解决温饱问题,一旦温饱问题解决,他就知足为乐,再不去奋斗,最后,回过头一看,后面的人却跑到前面去了,而自己依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依然默默无闻,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