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观于细微 察于无形:洞悉他人的内心世界
21507200000017

第17章 闻声知人——说话言谈辨人心(2)

辨人四:对传闻要有选择

常言道,“流言止于智者。”知人识人者在知人的过程中听到谣言后,一是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和客观的判断,二是要及时地给予批评和揭穿。

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工作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正确地判断一个人,怎样去判断一个人?对于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怎样才能有一个公正和真实的认识?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认为,如果大家都厌恶他,你不能随便相信,一定要去考察;如果大家都喜爱他,你也不能受蒙蔽,不能冲动,也一定要去考察和观察,不要人云亦云。在这里,孔子强调的是,要根据事实和你所观察到的人的言行作出判断,而不能只根据身边人的说法去判断。

照理说,思想指导人们的言行,人的思想必然在他的言行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和他的言行应该是一致的。可是,各人表现不同,有一致的,有不一致的。其人所想与其言行一致的,这种人易知:如果其人所想的与他的言行不一致,或者他说的是一套,他要做的又另是一套,这种人就难知。

由于人心难测,人所想与其言行又有不一致的,其表现往往是表里不一,互相矛盾,因此,古往今来,都有知人难之叹。

中国古代“三人成虎”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假,一定要经过细心的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就会把谣言当真,这样一来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公元前5世纪,中国处于战国时代,当时存在着许多小国家。这些国家间经常因为领土争端发生战争,社会持续动荡。也正是因为这样,后世历史学家才称这一历史时期为“战国时代”。

当时有两个边境相邻的国家魏国和赵国,订立了友好盟约。为了使盟约更有效,两国之间决定互换人质作为担保。因此,魏王就把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作人质。为了儿子的安全,魏王决定派大臣庞葱陪同儿子前往赵国。

庞葱是魏国一个很有才能的大臣,他担心自己离开魏王以后有人会借机陷害他。于是临行前他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您相信不相信呢?”

魏王回答:“我不相信。老虎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来呢?”

庞葱接着再问:“如果有两个人一齐对您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您相信不相信呢?”

魏王回答:“如果有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就有些半信半疑了。”

庞葱又问:“如果有三个人一齐对您说大街上未了一只老虎,您相信不相信呢?”

魏王有些迟疑地回答说:“如果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只好相信了。”

听魏王这样回答,庞葱就更担心了。他叹了一声说道:“大王,您想,老虎是不会跑到大街上来的,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只是因为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来了老虎便成为真事了。邯郸离我们魏国的都城大梁,比王宫离大街远得多,而且背后议论我的人可能还不止三个。”

魏王听懂了庞葱的意思,就点点头说:“你的心思我知道了,你只管放心去吧!”

庞葱陪同魏王的儿子到了邯郸。

庞葱走后没多久,果然有很多人对魏王说起了庞葱的坏话。起初,魏王总是为庞葱辩解:指出他是一个有才能而忠实的大臣。不幸的是,当庞葱的政敌三番五次对魏王说庞葱的坏话时,魏王还真的相信了那些人的话。后来,庞葱从赵国回到魏国以后,魏王就一直不许庞葱再去见他。

还有与这一故事相仿的另一个故事。

曾参是战国时一个有名的学者,在道德方面是无可挑剔的。曾参有事外出未归,碰巧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被抓走了,曾参的邻居于是报信给曾参的母亲:“你的儿子杀人被捕了。”曾参的母亲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坚信曾参不会杀人,所以依旧织自己的布。

不一会,另外一人对曾参的母亲说:“你的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开始有些怀疑了,但仍然不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不久第三个人对曾参的母亲说:“你的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彻底动摇了,吓得丢下手中的活逃走了。

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力量有多大。尤其是一句话反复被传播之后,带来的后果更是可怕。中国还有个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说的就是,一次一次地造谣诽谤,也可以将真理埋没。所以,当许多人,甚至所有人都说一样话的时候,不代表就一定是对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考察、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出结论。如此方能避免犯错误,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是,一个人要能做到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太不容易了。谣言多了,就足以毁掉真相;附和的人多了,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辨人五:哭笑声也会泄露线索

哭笑为人的心声,小心谨慎的人,可以由别人的哭笑声觉察出其中的蹊跷。粗心大意的人听到哭笑声,认为只是哭笑声而已,很难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人际交往中,哭声、笑声,声声入耳,众多冗杂而各具特色的声音是否引起过你的思考?它们与个人心理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公元前6世纪,郑国有一位宰相,名叫子产,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由于公布成文法而著名的大政治家。下面所说的故事,就是他因为女人哭声怪异而断的一件案子。一天子产坐在马车上巡街,忽然听到一个正在办理丧事的棚里,传来女人的哭声,子产于是命令马车停下,倾听了一会之后,他召来捕快:“把正在哭的女人带来,严加审查。”捕快遵命带人前来,严加询问,果然审查出这女人是个杀夫凶手,故意在丧礼上假装痛哭。后来,有人问起子产如何发现其中有诈?他回答说:“哭声分好几种,一般人在亲友遭遇不幸的时候,难免伤心哭泣,尤其在发丧的时候,更会失声痛哭,不过仔细辨别的话,哭的声音是有不同的。哭病人的声音通常是抽抽噎噎,而哭死人则往往号啕痛哭,但我所听见的哭声,悲伤的成分少,恐惧的成分多,所以引起了我的疑心。”

笑是一种缓和矛盾、协调关系的“润滑剂”。对心理学家而言,笑也是一件严肃的事,因为笑能透露人的性格。美国心理学家伊莲·卡恩博士研究笑的学问多年,她把笑分出类型,并以此来识别人的心理:

吃吃笑。这是一类乐天派的人,对生命的展望充满活力。他们严以律己,富有创造性,想象力丰富,而且具有高度的幽默感。卡恩博士说:“你是一个爱好欢乐的人,喜欢看到好笑的事被夸张。”

呵呵笑。这是深深地从肚子里出来的笑,显示这个人是并不自卑保守的,性格开放,愿意冒险,能抓紧机会。卡恩博士说:“人们喜欢你,因你可以令人开心,而你亦喜欢与人相处。”

格格笑。这是一种高声的笑,往往在嘈杂的环境之中也能听到。卡恩博士说:“你这笑声是显示你不束缚自己,你是那种天生就是聚会的灵魂的人,你喜欢讲笑话,当你面临一个问题时,你勇敢也很有办法。”

大笑常见于当事人十分开心的时刻,这时上下门牙都暴露出来,而且发出朗朗笑声,人们发出这种笑声时,大多数心情激动愉快。如哈哈大声,有时可能是表示一种“高兴”有时也可能是一种“不祥之兆”。

捂着嘴笑,可以是“不好意思”,也可以是“惧怕某人的威严”而不敢放声大笑。

直愣愣地笑是“傻乎乎”人的一种特征,含着泪笑,既可能是“激动”时的一种表情.又可能“有苦难言”的一种流露。

偷笑是很低的笑声,也不长,有时别人未必听得到。卡恩博士说:“这显示你常常看到一件事情的有趣一面,而别人未必看得到。别人喜欢你,因为你容易相处,甚至发脾气。”

鼻笑是从鼻子里哼出来的,因为你要忍住笑,便忍进了鼻子。卡恩博士说:“你倾向忍笑显示你为人怕羞,不想让他人注意,你同时也是谦虚体贴的,喜欢按本本办事,你很重视他人的感觉,而他人也会喜欢你的细心。”

从腹腔发出笑声,是身体状况极佳才有的笑声,平常若这样发笑必是体力充沛者。不过这种笑声带有威压感,会震慑他人,因而使人心生警戒。女性若有是这种发笑,一般是属于领导型人。

干笑的人没有完全发笑的笑声。这种人以笑声掩饰内心的牢骚,心浮气躁或身体疲倦时也会有这样的发笑法。发出银铃般笑声的人是好奇心强凡事都想一试的性格,非常渴望博得周遭异性的好感,而这种心态随时表现在脸上;情绪有高有低,愉快与郁闷时的落差极大。这也是因为笑声是由内心控制的缘故。

普通的笑。这一类笑平常,不特别,不会太大声,显示这个人喜欢群众。卡恩博士说:“你很努力但不争功,你很有耐性,心地好而可靠,是一位非常好的朋友。”

轻蔑的笑。笑时鼻子向天,神情轻蔑,往往是人在笑他也不笑,或只略笑几声。卡恩博士说:“你看不起每一个人,这其实是自卑感作怪,要把他人压低而抬高自己,你不会有很多朋友。”

紧张的笑。笑时慌张,忽然停止,看看别人继续笑便也笑。卡恩博士说:“这也是自卑的表现,缺乏自信心,笑也怕笑得不对,怕人笑你笑。你应改变一下自己,用不着太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人是有权笑的,即使别人不觉得好笑,你也有权觉得好笑!”

还有一些我们常见的笑容。比如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孩子,笑的时候常面带羞容,抿着嘴,很不好意思。而另一个老谋深算的人,皮笑肉不笑的时候,嘴唇完全向后拉,使唇部形成长椭圆形,这种笑并非来自内心。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笑,它的背后都有极高的含金量,由笑的不同方式而识别一个人的内心动态,是最省事、最直接的方法。

辨人六:小口头禅露出大秘密

口头禅是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习惯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使用口头禅的习惯,通过它可以对一个人进行观察和了解。

口头禅是人们在面对意外,或为突出当时的情绪所说出的话语,简洁明快,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口头禅。通常一个人有一个口头禅,但也有的人有好几个。这些语言习惯最能体现说话人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所以只要留心,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口头禅”中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就是俗话说“闻其言可知其人”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从某个人说话时所使用的词语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多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强烈。经常使用“其实”的人,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大多比较任性和倔强,并且多少还有点自负。

经常使用流行词汇的人,热衷于随大流,喜欢浮夸,缺少个人主见和独立性。

经常使用外来语言和外语的人,虚荣心强,爱卖弄和夸耀自己:

经常使用地方方言,并且还底气十足、理直气壮的人,自信心很强,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经常使用“这个……”,“那个……”,“啊……”的人,说话办事都比较小心谨慎,一般情况下不会招惹是非,是个好好先生。

经常使用“最后怎么样怎么样”之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未能得到满足。

经常使用“确实如此”的人,多浅薄无知,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常常自以为是。

经常使用“我……”之类词汇的人,不是软弱无能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就是虚荣浮夸,寻找各种机会强调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应该指出的是,经常把“我”字挂在嘴巴上的人,并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只是比较天真的表现,企图强化自己的存在。与这样的人交往,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如果自己有这种习惯,就应该锻炼自己个性,使自己很快成熟起来。

经常使用“真的”之类强调词汇的人,多缺乏自信,惟恐自己所言之事的可信度不高。可恰恰是这样,结果往往会起到欲盖弥彰的作用。

经常使用“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等命令式词语的人,多****、固执、骄横,但对自己却充满了自信,有强烈的领导欲望。

经常使用“我个人的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词汇的人,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反过来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

经常使用“我要……”,“我想……”,“我不知道……”的人,多思想比较单纯,爱意气用事,情绪不是特别稳定,有点让人捉摸不定。

经常使用“绝对”这个词语的人,武断的性格显而易见,他们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烈了。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人往往比较主观,而且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的很多想法是不合乎实际情况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这种人是难以成就大事的。这种喜欢说“绝对”的人,大多有一种自爱的倾向,有时他们的“绝对”被人驳倒之后,为了隐瞒自己内心的不安,总要找一些理由来加以解释,总想让自己的东西被人接受。其实,别人不相信他们的“绝对”,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这样的“绝对”。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尊严而强撑着。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只能自己是主角,自己发挥。但对他人却缺少耐性,很难做一个合格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