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调治养护手册
21510900000002

第2章 储备知识——深度揭秘“甜蜜”的问题(1)

本部分导读: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它是因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等原因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代谢紊乱。这种病症的特点是血糖高和伴有糖尿。也有人称糖尿病为“甜蜜的杀手”。

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大约1.77亿,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有3000万,而且还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倾向。糖尿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20万患者因糖尿病死亡,平均每1分钟就有1个人。

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糖尿病,做自己最好的医生,所以不论是血糖居高不下的你,还是防患于未然的他,了解一些常用的关于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血糖来自哪里

通常血液中的糖分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血糖都来自于葡萄糖。因为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来自于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水平,才能维持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和活动需要。

我们知道,血糖是供给人体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膳食中糖类供给全身总热量的60%~70%。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最高不超过10毫摩尔/升。进食后,胃肠道将食入的糖类消化水解成单糖即葡萄糖吸收入血液,使血糖升高,随着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使血糖又逐渐下降。饥饿时,原储存在体内的葡萄糖释放出来进入血液,于是血糖上升,维持动态平衡。

那么人体的血糖是怎样产生的呢?通常,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

1.餐后食物中的糖分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液,为血糖的主要来源。

2.空腹时血糖来自肝脏,因为肝脏储有肝糖原,空腹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3.蛋白质、脂肪及从肌肉生成的乳酸可通过糖异生过程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健康旗帜”

以上我们知道了血糖的来源,血糖有什么使命或功能?一般来讲,正常人血糖的去处主要有5方面:

1.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消耗。

2.进入肝脏变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3.进入肌肉细胞变成肌糖原储存起来。

4.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

5.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

胰岛素的来源和功能

胰腺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腺体,它不但能分泌胰液帮助消化食物外,胰腺中的一种胰岛异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者可以降低血糖,是维持人体正常糖代谢不可缺少的内分泌激素。

当我们进食后,糖类消化水解成的葡萄糖吸收入血液,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并释放进入血液。血液中的胰岛素只有在与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细胞表面许多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将血中的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供身体利用。胰岛素相当于“钥匙”,胰岛素受体相当于“锁”,也就是说,只有当钥匙插入锁内才能打开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

通常,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后而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直接供应各类细胞的活动,另一部分作为能源的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葡萄糖合成,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需要时使用。

胰岛素的功能就是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合成代谢。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所胰岛素是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因此,胰岛素是糖尿病发病的关键激素,无论是何病因,一旦损伤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便有可能引发糖尿病。

三“严”良语

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有四方面:

1.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

2.促进血中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内,供细胞消化利用。

3.具有控制体内蛋白、脂肪转变为葡萄糖,以降低血糖。

4.抑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等。

何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临床综合症代谢性疾病;因此它是由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终身性疾病。所以糖尿病一词是描述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正常人的体内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也就是血糖,为我们的日常活动提供能量。血糖浓度在一天之中是轻度波动的,一般来说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空腹波动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略高,但一般小于7.8毫摩尔/升。因为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因此可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既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

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同样也是处于稳定和平衡之中的。一旦平衡被破坏,如血糖异常升高,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但并不是所有血糖升高均为糖尿病。当人体中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或者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按正常方式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异常增高,这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主要机理。

糖尿病发生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体内葡萄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可导致眼、肾、神经、皮肤、血管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导致双眼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心肌梗死,这些都将严重威胁人类身心的健康。

三“严”良语

及时检测血糖值是了解病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也就是说,除了正常的餐后血糖外,比如说着急了、生气了、吃多了、得病了,也要随时监测一下血糖。

另外,患者还应该捕捉低血糖的瞬间。因为低血糖是一个很短暂的瞬间,如果没有抓住这个瞬间,医生就不敢说你有低血糖,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会大不一样,以致产生误诊。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根据历代医书的记载,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复发均和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有时候是单一的,有时候是符合的,目前专家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神经精神因素

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精神因素和消渴病关系的记载。如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灵枢·五变篇》记载:“长冲直扬,……心刚多怒”的人易于发生即消渴病。以后,唐朝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中记载消渴患者“悲哀憔悴,伤也”。金代的刘完素所著的《三消论》曾经记载:“夫消渴者,或因饮食服饵失宜,……或因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以后的医书,也曾经反复的说明“消渴患者……不节喜怒,病虽愈而可以复作”。我国历代医书,类似这样的记载,并不鲜见。

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数十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为伴随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以及突然降临的创伤等,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激增,这些应激激素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

生活环境和肥胖

目前已被公认,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原因。大量的研究材料和试验一再证实:当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以后,其糖尿病也随之减轻。近些年来,大量国外国内调查材料都一致认为:当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饮食增多了,体力活动减少了,人体肥胖了……糖尿病也就随之增多了。

中国指明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则远在最早的中国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公元前500~400年),该书“奇病论”在解释消渴病“何以得之?”时曾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总之,当营养相对增加,活动相对减少时,脂肪成分随之增多,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靶白细胞内也有受体后缺陷,对胰岛素的不敏感或是对胰岛素抗拒也就形成糖尿病则随之发生,这就是当代举世公认的解释,也是国内外一致同意的,生活越富裕,人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新概念。

由此可见,最新的学说和最老的记载却燃烧着同样的智慧火焰。由此可知,糖尿病与生活环境及肥胖的这种重要关系,是我国自古以来即认识到的。

饮酒

饮酒为什么对糖尿病有害?中国历代医籍,对于饮酒和糖尿病的关系极为重视。如唐朝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记载:“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成,……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炙,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任何能不渴?”明朝孙东宿曾经治疗过一个患者“年过五十酒色无惮,忽患下消症,日夜小便二十余度,味且甜。”

现代研究证明:饮酒能导致肥胖增加,肝糖原合成降低,急性、慢性或复发性胰腺炎,动脉硬化,神经炎等,从而都可以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还有,长期饮酒能引起铬和锌的缺乏,这对糖尿病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长期服用药物

在我国古代,自隋唐以后,有人为了壮阳、养生和延寿的目的,经常服用矿石药或植物药做成的丸散,久而中毒患上消渴病。元朝朱震亨的记载说明了这段事实。他说:“自唐时太平日久,膏粱之家,惑于方士服石长生说,多服丹石,迨宋至今犹未已也。”

隋朝的太医博士巢元方在他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消渴病是因为“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而成的。我国历代古书曾经记载了不少这样的病例,如《隋书》记载隋炀帝的消渴即是因为服壮阳丹药引起的。

我国古代医书虽有如此记载,但滥服某些矿物药与植物药究竟能否得糖尿病,是今后科学研究所应证明的问题。在现代医药学中,有一系列药物如苯妥英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类固醇避孕药、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能导致糖尿病,还可能由于食含氰化物的一些植物等。

总之,临床上自然发生的糖尿病直到现在还不很清楚,但由糖尿病的催病情况看来,糖尿病的病因恐怕是多种的。

专家答疑:

Q:为什么管糖尿病称作“甜蜜杀手”?

A:我们将糖尿病比作“甜蜜杀手”,主要是因为:

“甜蜜”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汗液和尿液都含有糖分,如果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甚至连患者呼出来的气体也有“烂苹果味”即酮味。糖尿病的英文名字为disbetemellitus,直接翻译过来就是“蜜尿病”。因此,如果评选世界上“最甜蜜疾病”的话,相信这一头衔肯定会戴在糖尿病的头上。

说糖尿病是“杀手”,一是指糖尿病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以及其他急性代谢紊乱,对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另外,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常引起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等发生慢性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痛苦,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还可以使患者最终因严重并发症而丧失生命。糖尿病已经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类健康的第三号杀手,被医学界列入难愈之症。

糖尿病的基本类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糖尿病协会研究决定:糖尿病的基本类型就是:I型与Ⅱ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该类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5%左右,指胰岛B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引起的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从病因上看,可分为免疫介导的I型糖尿病和特发性I型糖尿病(即胰岛B细胞被破坏,但无免疫学证据)。从发病形式上又分为急性起病的I型糖尿病(指在半年内,从出现糖尿病症状到自发酮症酸中毒)和缓慢进展性I型糖尿病(又叫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从起病到发生酮症平均3~4年)。

急性发病的I型糖尿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在儿童和青年人中发生。据我国有关调查的资料显示,年龄在10~14岁发病率最高,女孩发病率显著高于男孩。

2.起病急,多数患者常因病毒感染、外伤、手术、情绪激动或饮食不当而起病。

3.主要症状是:极度饥饿感和口渴、小便频繁、体重减轻、虚弱及疲乏,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所以这种情况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

4.体格检查可见体重减轻、消瘦,病程较长者可发生生长落后、身材矮小、智能发育迟缓、肝大。晚期可出现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还可有糖尿病肾病的表现,如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等。

5.起病初期血中胰岛细胞抗体呈阳性,如ICA及GAD抗体阳性。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可见基础胰岛素、C肽和糖刺激后胰岛素、C肽水平低平,显示胰岛素绝对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