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21513700000036

第36章 澳门、台湾地区的梦与痛(1)

方寸之地,别有洞天。

港澳台,大陆的末梢,却是华人世界的梦想之地。港澳台地区的持续繁荣,是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的象征。

最近几年,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三个地区的经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某种衰退,让人忧心忡忡。在整个华人世界,也逐步出现了一些疑问,中国的“东方之珠”和“东方宝岛”是否能够光芒依旧?

其中,澳门的衰退,从某种程度上说,乃是一种必然。澳门博彩业一枝独秀,工业并不发达,在内地改革开放时期,澳门对珠三角不能起到辐射作用,也就无法完成与内地的产业融合。最终,澳门成为孤岛。

而横琴开发,则为时已晚。如果早20年乃至30年开发横琴,澳门可以拓展战略空间,完成自身产业体系的布局。而在珠三角诸雄已经普遍崛起的情况下,澳门再去补课,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澳门再造,长路漫漫。

中国台湾地区的兴废,一直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同步。

台湾一直在后发经济和发达经济之间,充当着一个“大香港”的角色,承接欧美的产业转移,并且成为美国市场体系的附庸,这是台湾以前崛起的本质。

众多台湾企业的强势勃兴,使美国不再将台湾当做附庸,而是竞争对手;而相对大陆,台湾则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特别是在面板产业。台湾与大陆的产业互补,将更多于台湾与美国。

在未来,中国的崛起,以及大陆庞大的市场,将迫使台湾将战略中心从美国转移到大陆,彻底实现“脱美入亚”。

回归大陆,才是台湾最终的归宿。

澳门,风光不再

古代的澳门,是中国的海上明珠,独领风骚数百年之久。

而自近代以来,随着香港的崛起,澳门被香港的阴影遮挡了上百年。

更为严重的是,澳门博彩业的独大,以及战略空间的狭小,使其在整个珠三角内部日益式微,逐步崛起的珠三角城市群,已经不再需要澳门,甚至连近邻的珠海,亦舍澳门而去。

澳门回归之后,博彩业开放,这能够给澳门带来多久的繁荣?

而横琴开发,是否可以给澳门的明天一个新的希望?

世事如棋,濠江依旧。

2009年,新任澳门特首崔世安宣誓就职,在回归10年之后,一度沉寂的澳门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烟花落尽之时,关于澳门未来走向的疑问,纷至沓来。甚至在崔世安就职的当日,关于澳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的报道,便充斥中外媒体。

新年之初,即传来内地在海南开放博彩业的消息,其后,东南亚风情旅游城市新加坡亦传来开放博彩业的消息,若这两地开放博彩业成为定局,那将对澳门未来博彩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抱病参加就职典礼的澳门赌王何鸿燊,似乎成为澳门未来的隐喻。

事实上,澳门,亦逐步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城市。

第一节“东方拉斯维加斯”风光不再

在海南、新加坡开放博彩业之前,澳门的博彩业,即已危机重重。

至2009年,澳门已经超越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第一大赌城,澳门赌业至此达到开埠以来的巅峰时期。澳门博彩业的收入,已经由1962年何鸿燊刚接手时的300万澳元,飙升至2008年的1098.26亿澳元,成绩斐然。

从巅峰到低谷,只在瞬间。澳门博彩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重重危机。

自1847年澳门政府将赌博合法化以后,澳门先后出现了三代赌王。而在1962年之后成为新赌王的何鸿燊,把持澳门赌业近50年,成为澳门历史上享位最久、势力最强的赌王。

自2002年后,澳门特区政府决定开放赌权,打破博彩业40多年来独家垄断的格局。2004年,美国赌王史蒂芬·永利在澳门开设********。其后,港商吕志和与威尼斯人集团合作组建了银河娱乐场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将赌权分拆给金沙,金沙于2007年投资24亿美元,设立“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澳门赌业由此从一家独大的格局,变为三国争雄。后来,特区政府又批准三家公司将赌权分拆,澳门赌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至2009年,澳门已有赌场逾33家。

澳门开放赌权后,澳门经济成功走出低谷:赌权开放仅4年的时间,澳门以22家赌场、560亿澳元的博彩业收入超越拉斯维加斯,成为世界第一大赌城。同时,澳门的经济增长迅速攀升,2002—2008年澳门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5%。不仅如此,2007年澳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2万澳元(约3.6万美元),超越新加坡、文莱、日本,成为亚洲最富有地区。

不过,在澳门博彩业蒸蒸日上之际,曾经的赌王何鸿燊开始日落西山。从唯我独尊到不得不参与诸雄争霸的游戏,何鸿燊元气大伤。面对来势凶猛的外来竞争对手,何鸿燊被迫应战。在葡京赌场对面,何鸿燊修建了一座仅次于澳门旅游塔高度的新地标新葡京酒店。巨大的耗资,令何鸿燊在经济上开始吃紧。其后,何家爆出何鸿燊与其妹何婉琪之间的纷争,数十年的庞大商业家族开始出现裂痕。在就任澳门博彩业首任商会会长10天后,何鸿燊即重病入院,此后再未恢复原来的风采。而在此期间,何鸿燊之子,被视为未来接班人的何猷龙所执掌的新濠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新濠博亚博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巨亏1.8亿美元。与此同时,老对头澳门金沙、澳门永利赌场等纷纷准备在香港上市。

当年金沙集团落地澳门,时任金沙集团总裁的威廉·怀德揶揄何鸿燊说,“竞争不可避免,淘汰(何鸿燊)无可厚非”,一语成谶。

何鸿燊谢幕之后,无论是谁继任,何氏家族恐怕都无法保持以往的辉煌。而在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之后,澳门内部的争权夺利将不可避免,是否会引发恶性竞争不可预知。而在亚洲其他城市纷纷开设赌场的情况下,澳门的亚洲赌城地位摇摇欲坠。

事实上,澳门博彩业的衰落有迹可寻。在20世纪,到澳门旅游人数自1996年创下815万人次的记录后,便逐年下降,1997年和1998年分别是700万和695万人次,跌幅分别为14%和0.7%,旅游博彩业收益大幅减少。后来,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对澳门大力扶持,如放开签证等,澳门开放赌牌之后,一度使其经济回光返照。从某种意义上说,澳门的重新崛起全靠内地游客。

而在本次金融危机之中,澳门博彩行业再度出现衰落迹象。博彩业的收益从2008年年底开始节节下滑。2009年首季度,澳门博彩毛收入为262亿澳元,同比下跌13%。不光是何鸿燊旗下的博彩公司风雨飘摇,甚至连过江猛龙金沙集团亦出现困境,不得不裁员。

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澳门回归的完成,中央政府扶助澳门的力量将逐步减小,澳门的发展将逐步回归到自然状态。最近几年,中国政治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反腐的深入,内地政府开始严格限制官员赴澳游,对普通居民赴澳旅游收紧了签证,这些,都将打击澳门博彩业。

更为严峻的是,最近几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开放博彩业,对澳门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内地有限制地开放海南博彩业之后,未来将对澳门造成巨大冲击,特别是在内地客源方面,海南将对赴澳门旅游的游客群起到巨大的分流作用。而2010年1月21日,由马来西亚博彩业巨头云顶集团投资的新加坡综合娱乐城“圣淘沙名胜世界”开始部分营业,其中的康乐福豪华酒店内的赌场,设有超过500张赌桌、上千台老虎机。新加坡开放了禁止了40年的赌博业,而新加坡亚洲******的地位,将吸引走东南亚的贵宾客人。

除海南和新加坡之外,台湾地区的澎湖也拟订计划,准备在岛上建博彩度假区。台湾澎湖的博彩业,目标客源对象除大陆游客外,还锁定东北亚及日本、韩国等地的赌客,预计未来亦将对澳门造成巨大冲击。

除了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之外,韩国、泰国、日本等以前禁赌的国家,亦纷纷表示要重新审查禁赌法令,未来开放博彩业也未可知。

在这些正式的赌场之外,在中缅边境区和中越边境区,出现了无数的地下赌场,而据相关报道这些地方的赌客90%以上均为中国人。

亚洲博彩业的开放,将使澳门的亚洲赌城地位进一步被稀释,而在最初的政治光环褪色之后,失去了中央政府政治庇护的澳门,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曾经风光无限的赌王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之上,或许成为澳门未来的隐喻。

第二节“千年老二”的阴影

在华人世界的称呼中,港澳从来就是一体的。而在这种连体称呼中,隐约体现了香港与澳门之间地位的对比:香港既为大哥,澳门只是小弟,其光芒被香港遮挡,成为“千年老二”。

自1557年开埠至今,澳门已有450余年的历史,远远超过香港150年的历史。澳门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接近大城市广州。此外,澳门还能作为北上的贸易船的中途站,占有优良的航行地理位置,澳门水域的风平浪静,也为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自明朝一直到19世纪中期,澳门均为中国南方重镇。澳门的工业以传统的三大手工业——神香、火柴和爆竹为主,澳门一度成为当时中国南方唯一的对外租借的港口城市,成为中国与世界贸易时的中转站。

但是,随着香港的开埠,澳门的位置被香港取代,香港比澳门面积更大,地理位置更为险要;同时,当时的英国国力,远比已经日落西山的葡萄牙强盛。

在香港的挤压之下,澳门不仅失去了中国南方第一大港的地位,其原有的经济体系亦告解体。澳门的贸易,在香港开埠后不久即被超越,其航运业务被香港所取代。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澳门在1847年宣布赌博合法,将全部赌注押到博彩业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澳门今日的赌城地位,乃是拜香港挤压所赐。

在其后的很多年,澳门除博彩业外,一直无合理的工业体系,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澳门的工业以火柴、爆竹、香烛等轻工业为主,农业方面则以渔业为主。而在20世纪40年代,香港沦陷,葡萄牙政府的中立立场使澳门得以保全,澳门一度重新成为当时南方的贸易中心,随后日本战败,香港迅速重新崛起。

澳门经济的二次腾飞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澳门抓住香港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制衣、纺织、玩具等产业,同时发展建筑产业,加大出口,逐步形成了以出口制造业、旅游博彩业、金融业和地产建筑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时至今日,港澳之间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别。2008年,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38亿美元,而澳门仅为173亿美元,大约为香港的1/13。尽管澳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均超过香港,但是,由于总体基数太小,澳门在实际经济水平上还是与香港存在很大差距。香港总面积为1095平方千米,而澳门仅为32.8平方千米,相差30余倍,香港人口超过700万人,而澳门人口不足60万人,相差亦10倍以上。

在香港的阴影下,澳门逐步衰落,乃至今天成为一个靠博彩业维持生存的畸形城市。香港和澳门同为特区,虽然在政治地位上类似,但是,其在海外和内地的影响力,均不可同日而语。

在中国的国家大战略中,香港和澳门,均被赋予了带动中国广东沿海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任。但是,就影响力而言,香港远远超过澳门。

在广东早期的招商引资中,来自香港的资金占绝大多数。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大陆和台湾之间关系的缓和,才有台湾资金的大规模进入。而来自澳门的资金,远远低于香港。

同时,香港与澳门对于内地城市的辐射能力的不同,亦导致了广东一些城市在发展上的巨大差异。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珠三角的经济集体腾飞,形成了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等7个比较发达的城市,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群。珠三角东部的深圳、东莞直接接受香港的经济辐射,目前,两地均已崛起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重镇。珠三角的西部,本来在国家的战略安排中,应是受澳门的经济辐射,但是由于澳门本身经济总量有限,无法完成对于珠三角西部城市的辐射,华南地区由此形成了广州、深圳、香港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中,既没有澳门,也没有国家战略安排中受澳门辐射的珠海。多年来,珠海甚至舍近求远去与香港攀关系。珠三角经济整体东强西弱格局的出现,其根本乃在于香港与澳门实力的强弱。在改革开放初期,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是香港而非澳门。这不得不说是澳门的悲哀。

在未来中国产业转移的大战略中,由于经济结构的畸形和总量的弱小,澳门与内地经济的融合,仍然道路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