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论语》管理日志
21514300000037

第37章 十二月: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

第四周

星期一

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子张篇》19.25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先生太谦虚了,孔子怎么能够比先生更高明?”子贡说:“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他的明智,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能不慎重啊。老师是不可能赶上的啊,就像我们没有阶梯可以上天一样。老师如果能够在一个国家治理政事,就会做到我们所说的:要人民立足于社会人民就能够立足,要人民遵循道义人民就会遵循道义,通过安顿百姓而使得四处百姓前来投靠,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和睦适宜。活着受到人们的尊重,死了使人们感到哀痛,这样我怎么能够赶得上呢?”

【笔记】

我从这段话中学到了三点:

第一,说话一定要慎重,因为一句话就可以显露出一个人的无知。

第二,管理之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 管理就必须让下属们学会独立和自立,这样他们就可以胜任自身的工作;(二) 要让企业所有成员都遵循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三) 让每一位员工都得到价值的充分体现,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四) 让每一个策略和行动都顺乎企业发展规律,每一个人都从事适合自身的工作。

第三,力求活着受人尊重,死了让人们觉得哀痛。这一点很难,但是每一位有志于人生成功的人都应该努力为之。

【行动指南】

要做到:第一,说话要慎重;第二,温习孔子的四项管理之道;第三,力求做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人。

星期二

为政之道

谨权量,审度法,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尧曰篇》20.1

【译文】

谨慎制定衡量标准,检查各种规章制度,恢复被废弃的官职,天下的政治就会处理好。复兴被灭亡的诸侯国家,延续被中断的氏族、宗族,推举隐逸躲藏起来的贤人,天下的人心就会归顺。应该重视的是: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仁爱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任用,勤敏就会有功绩,公平、公正就会使得人人满意开心。

【笔记】

这里说的也是当下的企业管理之道。

首先,制定目标以及目标达成的标准一定要谨慎,同时对于所有的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对于应该设置的工作岗位一定要设置,当然对于不应该设置的工作岗位则一定要清楚。这样企业的管理就会进入一个稳健的状态。

其次,企业经营者应该关心员工,尊重每一位下属,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最后,管理者应该做到宽厚仁爱、诚信、勤敏以及公平、公正。

【行动指南】

谨慎制定规章制度、目标及目标达成的标准,然后一视同仁地进行评估。同时,关心下属、尊重下属,并且做到仁爱、诚信、勤敏。

星期三

五美四恶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尧曰篇》20.2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怎么样才能够从政呢?”孔子说:“尊尚五种美德,去掉四种恶行,就可以从政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施恩惠但不会浪费,使唤人民但不让他们感觉到有怨恨,有欲望但不贪婪,庄重但不骄傲自满,威严但不凶猛。”子张问:“什么是‘惠而不费’?”孔子说:“根据人民的利益而施恩惠,不就是惠而不费吗?选择适合的工作给适合的人,又有谁会埋怨呢?希望得到仁义而得到了仁义,还会贪婪吗?君子不管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不怠慢,这不就是泰而不骄吗?君子衣冠整洁、表情庄重,严肃得使人看一眼就感觉到畏惧,这不就是威而不猛吗?”子张问:“那什么是四恶呢?”孔子说:“不先辅导教育,遇到有人犯错就杀叫做酷虐;不事先提醒突然要看成果叫做粗暴;下令延迟却严格要求期限叫做暗害他人;应该给他人的却表现吝啬叫做故意刁难。”

【笔记】

“五美四恶”可谓言简意赅,集中传达了孔子对管理者的要求。

“五美”是管理者管理成功的根本:第一,善于运用金钱激励但绝不浪费。很多管理者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用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可最终不但没有激发员工的热情,还造成了一定的浪费。第二,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第三,人人都有欲望,但是出色的管理者拥有的是好的欲望。例如默克公司经营者的欲望是医病救人,比尔·盖茨的欲望是让全世界的人用起电脑来都更加高效方便。第四,对每件事都保持敬畏,这样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第五,表情庄严,令人敬畏。

“四恶”则告诫管理者做事必须遵循一些规则,否则就会产生不良后果:第一,应该对员工们进行辅导和培训,在此之后再对仍然不能适应企业需要的人采取劝退和辞退。第二,检查事情的进展之前要通告当事人,而不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进行检查;否则会传达一种不信任员工的信号。第三,发布命令与检查期限应该同样准时,否则就是在暗算执行者。第四,应该支付的工资和奖金一定要爽快和大方,否则就是故意刁难,最终导致员工人心不稳。

【行动指南】

应该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对“五美四恶”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成为企业规章制度的一部分,作为考核公司管理层的主要依据。

星期四

不知言,无以知人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尧曰篇》20.3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就无法成为君子;不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不懂得语言的技巧,就无法了解别人。”

【笔记】

一个人只有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够彻底自立。也只有明白了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应该遵循社会的各种规则,才能够在社会之中立足。这两点在前面已经谈及。本章最重要的是“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知道语言的技巧和表述,就无法了解别人。

所谓“言如其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因而我们应该根据对方的言语和表达的方式来判断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一旦掌握,我们就可以迅速对一个人作出评价。

【行动指南】

细心揣摩一个人的言语、表达方式、语气以及表达时的神情,我们就可以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评估时间,并且能够选择到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星期五

人生大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2.4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那年立志求学,三十岁立身处世,四十岁以后不再迷惑,五十岁之后领悟天命,六十岁之后可以自然地听取各种批评和赞誉,七十岁后可以随心所欲而不打破规则。”

【笔记】

本书的顺序严格按照《论语》本来的顺序,唯有本章,我将它放在了最后,因为我觉得这是《论语》中对人生最具概括性的一章。

十五岁有志于学,这时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时的“学”是自发的,而在此之前的“学”是普及教育。当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学什么时,说明我们渐渐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一生的志向。但是,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需要我们付出十多年的思索和行动。

三十而立,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磨炼,到了三十岁,这时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明确了自身的志向,同时对于社会的各种规则也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因为对于世事处理还不够丰富,所以还存在着一些迷惑。

四十而不惑,终于不再迷惑,做事进入佳境,一切问题都可以想得通,一切困难都可以应对和解决。

五十而知天命,这时逐渐明白了天命,明白了人生的价值是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获得的。同时,也不再拘泥于名利。

六十而耳顺,人总是有一些不喜欢听的话,而这些话往往是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所谓“忠言逆耳”。但是在血气旺盛之时,谁也听不进他人的劝告,即便是表面上接受,内心还是拒绝的。但是到了六十岁,我们就可以听得进一切话了,因为随着对人生理解的深入,我们已经具备了这一智慧。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时可谓到了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且可以不打破社会规则。因为已经对社会的各种状况和规则了然于心,所以一言一行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又符合礼仪、仁义和道义。这时,人已经成为完人了。可惜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一境界。

【行动指南】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孔子那样,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孔子所制定的“人生大道”来要求自己,即便是做不到,到了晚年我们也不会感到后悔,毕竟我们努力过了。我们做不到或许便是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