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21514600000018

第18章 商业模式缔造者(5)

江南春:我觉得写过诗歌可能也是一个特长,我写的诗歌都是比较先锋化的诗歌。所谓先锋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打破了语言的基本逻辑,把那些不可以组合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比如我们经常说,用一枝玫瑰堵住你燃烧的嘴唇,像这样的句子在先锋诗歌当中非常多,但是嘴唇怎么可能燃烧呢,这在中国语法当中显然是不通的,关键是把两个完全挨不上的东西强行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创造一种独特的意味。燃烧的嘴唇是欲望涌动的嘴唇还是怎么样,这不仅仅是想象力的问题,它就像禅宗一样教会你怎么中断原有的语言逻辑,原有的思维经验,然后使你敢于把两个挨不上边的东西放到一起,创造出独特的商业价值。比如我们说户外媒体是户外媒体,电视媒体是电视媒体,这两个是挨不上的,你非要把户外和电视合在一起,它就变成了户外电视。

杨帆:今天给大家读一首诗成不成?自己写的最得意的一首诗。

江南春:我写的都是情诗,我说自己身上一直有青春期的某些症状,像青春痘一样。我可以随便读一首:

整个冬天我坐在门槛儿上,饮水取暖,看花朵如何动情,阳光如何落在别人的肩头;

整个冬天我呆坐、眺望,拿笔写下清丽悠扬的诗行,情人不在,情人和她的两个灵魂走在大街的中央,而她亲手制作的一封信件,此刻正安放在我的案头,仿佛夜晚寂静地坐在树梢上;

整个冬天我一遍一遍地阅读和回忆,用感动完成对自己最后的伤害;

整个冬天,大雪一直没下,而我的情人也一直没来。

徐文荣:亚洲最大影视城的掌门人

徐文荣是个大傻瓜。

——徐文荣

这里,无数中外明星来来往往;这里,每年有上千人甘愿驻守,成为“横漂一族”;这里,拍摄基地规模亚洲最大。这里,就是横店。是他将昔日村庄变成今日横店。然而也正因为他的特立独行,常常使得横店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简介

徐文荣,横店集团创始人。他领导横店人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横店特色发展之路,他所创造的“社团经济”被称作“横店式公有制”。他在横店炸山造景,“改造山河”,他所倡导建设的横店影视城其拍摄基地规模目前为亚洲最大。

外景

杨帆:看到这样的场景,您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里就是电影《英雄》、《无极》等影片的拍摄地点,这里就是浙江横店影视城。据我们了解,2006年底横店的总资产达到了170多个亿,为横店带来如此变化的是这里的一位农民,他叫徐文荣。

炸出一片天地

徐总,这些景都是人工造出来的吧。

——杨帆

原来基本什么东西都没有呀,我们只得造景、造文化!

——徐文荣

杨帆:徐总,我们知道横店最著名的就是横店影视城了!这些景都是人工造出来的吧。

徐文荣:我们这个“江南水乡”旁边是一个“老横店”,你去看了就知道,横店只有这么一丁点儿大。水不美、山不美、路不美、树不美,横店的小姑娘倒是很美,可是都留不住嫁出去了。原来基本什么东西都没有呀,我们只得造景、造文化!

杨帆:现在整个横店集团占有多少土地,您计算过吗?

徐文荣:造掉的不算,没有造的还有4万亩土地和10万亩山,我们全部买下来了。我造了一个“故宫”,叫明清宫苑,它用掉的炸药比整个东阳市用掉的炸药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杨帆:到现在为止炸了多少座山?

徐文荣:说不清楚,太多了!所以现在别人要批炸药,公安局都不给批的,我们是给批的。炸山造地,我们要造地啊!炸山造景,炸山造学校,炸山造医院。

杨帆:所有开发的这些项目,都是炸山之后才完成的。山是炸了,但对于您打理文化产业很多人理解不了吧,您本身小学没毕业,怎么能碰文化产业呢?当然您做工业企业还是很有办法的。

徐文荣:这是要动脑筋的。譬如说我们要了解民情,老百姓喜欢什么?这是一条。老百姓喜欢建的这个东西,能建得起吗?你要建外国景建得起吗?以前是建不起的,现在我建得起了。你建不起的东西,就先不能建。还有要看这个地方高高低低的地势适合建什么?这都要想好。

徐文荣不仅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从来敢想敢做,虽然常常被人视为“异想天开”,徐文荣还是坚定不移地将自己的各种古怪想法付诸实施。

横空出世的影视城

其实您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前期投资是很大的。

——杨帆

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是最要紧的。

——徐文荣

杨帆:当时是因为谢晋的《鸦片战争》这部片子使您产生了做影视城的想法吗?

徐文荣: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想搞旅游的。我们找了几家旅游公司一下子建了5个景。结果呢?旅游开始是好的,后来就慢慢少了。无锡影视城给了我启发,我想把影视产业搞起来,这里才会热闹。

杨帆:噢,受到无锡影视城的启发,这一发便不可收拾。

徐文荣:现在电视剧越来越多,电影越来越多,大家肯定会到这儿来拍戏,所以我下定决心要造这个东西。秦王宫你们看过没有?8个月把它建成的!原来那里全部都是山头,陈凯歌逼得我没办法,他说3个月建起来。我说人家3年都建不起!你选的地方都是山头,都是要开山的,你叫我怎么建?他说帮帮忙帮帮忙。后来我答应了他,我说10个月。10个月?不行!9个月?9个月也不行!他说8个月。8个月就8个月,我们白天晚上地一直干,才把它建起来的。

徐文荣何以有如此信心,从不照理出牌的徐文荣到底使了什么特殊手段?在这个横店掌门的心里,这笔账,到底是怎么算的?

杨帆:其实您在文化产业方面前期的投资是很大的。

徐文荣:很多景要投资我都没钱,一边建一边去想办法,到现在为止都是这样子。所以我是“年年困难、月月困难、天天困难”,但是“天天”的困难都能解决掉!

杨帆:据不完全统计,您大概投入了四五十个亿。(徐文荣:对。)那什么时候才能把这成本收回来?

徐文荣:这你不要去算的。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是最要紧的。因为做工业很赚钱,工业在发展。我的收入增加1个亿,老百姓的收入就可以增加6个亿!现在我景造得越来越好,设备也越来越好。那越来越好标志着什么呢?尽管还是亏本的,但是亏得越来越少,同时我建起的东西在升值。现在我们在策划上市了,如果一上市,上百个亿就能拿回来了,全部成本就能拿回来了!

超越“好莱坞”

当时就想“我一定做一个‘中国的好莱坞’”?

——杨帆

不要说一个好莱坞,就是10个好莱坞,20个好莱坞都没法跟我横店比!

——徐文荣

杨帆:还有一点大家不太理解,建了这么多影视城拍摄基地,您是免费提供给制作公司的。为什么在大家都收费的情形下,您采取免费的经营策略?

徐文荣:我们开始做的时候,也是收费的。你比如说像谢晋拍《鸦片战争》,这个景是他帮助设计起来的,那我就免费了,别人来拍戏我是要收费的。比如陈凯歌设计了一个秦王宫,那他来拍戏就免费了,其他人来拍戏就收费。后来呢,下边的经理总想多收一点,而来拍戏的人又想少付一点,两方就产生矛盾了。这样一来给人印象不好,慢慢地,这些人也就不到这儿拍戏了。为什么?尽管你这儿景很好,毕竟路太远,很多东西还不能配套。(杨帆:对。)那他也不划算。我一想,不行,这样下去我这个影视城要断送生命的!于是全部免费!很多人都想不通,我说今后实践会证明给你们看,这里会热闹起来的,结果真的慢慢就热闹起来了。

杨帆:您心里肯定会在算一笔账。(徐文荣:算了。)免费了,那收益从哪儿来?

徐文荣:第一个收入,拍戏的配套设施,我是要收钱的,我只不过是不收场租费。到北京的故宫去拍戏,你去早了一个小时,晚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要3万块钱!我们明清宫苑不收费,他肯定到我这儿来拍戏。他来拍的话,住啊、吃啊、用啊,消费都放在横店,群众演员也在横店选,那就带动横店经济发展了。

杨帆:也就是说,相关产业链的提升,会弥补影视城部分租金的缺失。

徐文荣:现在我提出来,将来一个剧组来,只要本子进来,导演进来,主要的演员进来,其他什么都不要进来了,一切由我来配套!这就叫做“本子进来,片子出去”。

杨帆:现在每年有多少个剧组到这里来拍戏?

徐文荣:我听说一年大概有80个剧组吧,不太清楚。

杨帆:像什么《英雄》啊,《无极》啊,还有《夜宴》都在这儿拍的?

徐文荣:全部在这儿拍的!香港的、台湾的、韩国的,凡是有名的演员,全部在这里活动!

杨帆:您当时做这个影视城的时候,想到过以后会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吗?

徐文荣:想到了,绝对在我的预料当中。当时很多人都劝我,省政府也有人劝我:“哎呀!老徐你搞工业搞得不错,如果工业没钱,银行一家家我都给你去跑,你这个东西呢不是我们能搞的,让有知识的人去搞。”这个话也是对的,但是我说:“你讲也没用,我想做的事肯定会做的。”

杨帆:当时就想“我一定做一个‘中国的好莱坞’”,还是后来慢慢地越做越大,觉得可以和它媲美了?之前您去好莱坞考察过几次?

徐文荣:好莱坞我去了三次,都是老样子。从科技含量上来说,我这里绝对比不过好莱坞,但中国人也很聪明,慢慢会跟上去,有的地方甚至会超过他们。从实景基地(摄影棚)来说它有23个摄影棚,我只有13个。但是其他的实景,不要说一个好莱坞,就是10个好莱坞,20个好莱坞都没办法跟我横店比!

到目前为止,横店已建成秦王宫、明清宫苑、广州街、香港街、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等14个影视拍摄基地。在徐文荣心里,要的可能就是整整一个“横店影视城”时代。

“造假大王”

工业是有生命周期的,文化是永久性的。

——徐文荣

杨帆:您自己曾经说徐文荣是个大傻瓜,我们听听傻成什么样了。

徐文荣:说句实话,哪个人有那么大的胆量要造圆明园?哪个人有那么大的胆量造1∶1的故宫?我们是大傻瓜。我跟新华社的记者说,你给我写篇文章——《徐文荣是个大傻瓜》。我们就是“造假大王”啊!我说横店从“一无所有”到“无中生有”,生出了很多的影视基地、旅游景点,都是造出来的。

杨帆:现在1∶1的故宫做完了,1∶1的圆明园什么时候做?

徐文荣:圆明园1∶50的正在做了,有的专家说做不起,我做起来给你看,你不相信明天去看看!现在我也开始做1∶1的了,是按照圆明园一模一样做的。

杨帆:您看,您今年应该已经有70多岁了?(徐文荣:73岁。)还有这么大的热情去创业,这之后还有什么项目吗?

徐文荣:我现在造一个圆明园,5年时间造起来我78岁,我希望能够活到78岁。

杨帆:当然没问题!

徐文荣:(笑)圆明园造完以后我再造一个“长城”,4公里半吧。“长城”我花半年时间就可以造好。我再留块碑,碑文上写着横店的文化建设史。我不讲工业,工业是有生命周期的,文化是永久性的。我造了那么多的文化景点,那也等于说,我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那第二步怎么造,怎么走?让下一代赋予它、实现它!我留个碑就可以去马克思那儿报到了。

外景

杨帆:徐文荣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几乎都会吓倒一批人。因为他的每一个决策以及思路都是这么大胆,而且显得惊世骇俗。自从1∶1成功地复制了故宫之后,他又做出了复制圆明园的决定,并且复制的是英法联军洗劫之前的圆明园,这个项目也在不疾不徐地进行之中。对于这位敢为人先的徐文荣,我们是佩服的,对于这个几经蜕变的浙中小镇——横店,我们唯有祝福。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

吴仁宝有特色。什么特色?

就是人家不想的我要想,人家不敢干的我要干。

——吴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