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21514600000030

第30章 垄断行业的黑马(1)

李书福:汽车狂人

力量在风中回荡!

——李书福

他曾被称做“汽车疯子”,但他力排众议,坚持自我。他说:“思想不解放的实事求是和思想解放以后的实事求是,是两个不同的实事求是。”

简介

李书福,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20世纪80年代在电冰箱行业掘得“第一桶金”,90年代自制出中国第一辆女士踏板车,随后借力摩托车顺利转入汽车业。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以言辞大胆,行事狂傲闻名业界。

走一条自己的路

要为客户提供比别人更好、更优越的服务,可能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最淳朴、最原始的想法。

——杨帆

只要用户高兴、用户满意,生意自然就很多。

——李书福

杨帆:李总,我在想做多大的生意可能跟念多少书没有直接的关系。您看,今天的吉利年产值达到100多个亿,您当初……

李书福: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说大学毕业以后的工资是36块钱一个月,我就不想考,所以当时考的成绩也不太好。

杨帆:您肯定是个聪明人,这么多年已经印证了。要是想上大学应该也没问题。

李书福:我想问题不大,因为我从初中考高中的时候,人家都用三年,我两年就考上去了。当时在全台州我是考在前10名的,那时候路桥中学还是浙江省的重点中学。后来我就对学习没有兴趣了,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中毕业,我通过一个亲戚找到一家照相馆的老板,跟他学习拍照片,然后我就骑自行车去给人家拍照。

杨帆:嗯,去外景拍摄。是立等可取的,还是说回头您给人寄过去?

李书福:回头,我回来再送过去。

杨帆:您不担心人家拍完了,不给您钱吗?

李书福:一般人都是要的,但有些人后来不要照片的情况也是有的。回去以后我自己在家里隔出一个小房间,晚上就可以冲洗照片了。

杨帆:这事做了多长时间啊?(李书福:将近一年时间。)一年时间,您觉得这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说出于一种生计的需要?

李书福:有多种因素吧。那时候我们已经感受到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了,在浙江尤其在台州这个地方,已经有一些人开始从事经济活动了。我自己朦朦胧胧有一个想法,就是今后的中国,它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儿。

杨帆:有一种感悟了。后来您自己就做了一个落地式的照相机,照相馆里我们见到的那种,是吧?

李书福:就是像你这个摄像机一样的。它不是三脚架吗?三脚架这东西自己做也很简单,找木匠做做就行了。照相机主要是光学原理,只要底片跟镜头感光的距离准确,后面加一个磨砂玻璃成像就行。这个磨砂玻璃,我们去照相器材商店可以买到,一块多钱,然后买个镜头,这个很重要,因为镜头我们自己搞不出来,皮老虎买一个。这样一个镜头,一个皮老虎,一个磨砂玻璃,基本上成像就没有问题了,感光也没有问题了。有沙发,有灯光,有照相机,还有布景,所以生意好得很。

杨帆:听起来还真是蛮容易的。

李书福:我现在跟我们卖汽车的销售人员也这么讲,我说这个叫“死店活人开,活店死人开”!关键还在于人。你怎么样能够把事情做好,人的因素是第一的!那就要动脑筋了,我虽然开了照相馆,但是我照样走出去为人家服务,比方说到学校里边去给人家拍照,或者人家打电话来让我去拍我也去。拍出来的照片质量也很好,大家都很喜欢嘛,这样传开来以后,大家都跑过来让我拍照。任何事情它都有道理在里面。

杨帆:对,不会无缘无故的。

李书福:它不是盲目的,因为消费者是最理智的。

杨帆:其实在之前您根本没做过生意,也根本不知道这个生意是什么。但是您觉得要为客户提供比别人更好、更优越的服务,可能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最淳朴、最原始的想法。

李书福:我知道只要用户高兴、用户满意,那这个生意自然就好做。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吧,也体现了人的本能。

当全国上下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凭借技术禀赋和“走出去”的精神,李书福已经尝到了个体经营的甜头,同时又发现了新的商机。

把握时代的脉搏

思想不解放的实事求是和思想解放以后的实事求是,是两个不同的实事求是。

——李书福

杨帆:已经做上照相馆的小老板了,但还是不那么安分。

李书福:我在开照相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商机。台州有很多的旧电器市场,里边有很多旧电器都是镀银的,就是在铜的上面镀银。台州的很多个体户想用那个铜来生产各种装饰品,耳环啊、戒指啊,但上面的银去不掉,就想把这些铜都先回炉,结果银子溶进去以后合金成分比例改了,铜的成色就不好,所以他们很头疼这个事情。

杨帆:您想到什么办法了?

李书福:我在开照相馆的时候就知道从溴化银里边提取银子。所以我想,把铜表面镀的银提炼出来,变成溴化银,不就可以变成银子吗?但到后来发现变成溴化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我又把它变成氯化银,这条路走通了。后来我了解到,溴化银拿去以后也要先变成氯化银,然后再通过硝酸钾,就是放鞭炮用的那种硝酸钾,通过高温下还原反应它就变成银子了。我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杨帆:化学课上的知识已经活学活用了。

李书福:解决了以后,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银子很多,在以前我们都卖给银行了,这样很便宜的,100多还是200块钱一公斤。铜也有很多,都是金黄色的铜,纯度很好,大家拿去就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商品。

杨帆:当时真是提炼白银,是不是有违法之嫌呢?

李书福:那个时候讲起来倒还是有点违法。因为这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废物利用肯定是好的,但在那个时候,提炼白银好像是要银行批准的。不过讲实在话,那个时候银行也不知道怎么批准。政策改革,我认为,改革就是因为有不正确的东西,有需要改的地方,所以才叫改革。******理论、中央精神,我学得很早很认真。什么叫实事求是?思想不解放就很难实事求是。思想不解放的实事求是和思想解放以后的实事求是,是两个不同的实事求是。******说过,你们去看看你的隔壁邻居,他们家里的粮食是不是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是有所提高了。如果提高了,这就证明了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中央的精神最后是要体现在每一个老百姓的身上的,我是一个老百姓,但是那时我觉得体现在我身上的东西是不对的。

杨帆:比如说哪些东西?

李书福:比方说我要开照相馆,我为什么不能开呢?我骑自行车为人家照相,为什么不行呢?我把废物变成了黄金和白银,变成了紫铜和黄铜,怎么会不行呢?这些不符合中央的基本精神吗?

杨帆:作为一个小生意人,当时还称不上企业家,去研究中央的精神,研究******的一些理论,并且能够看清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以此来决定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李书福:我肯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想法。已经朦朦胧胧地看到大环境开始变了,这个时候自己怎么想,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杨帆:是怎么样一件事儿,是什么样一个人,让您觉得您这个生意不足以让自己继续发展下去了?

李书福:那时候我哥哥做小五金,做得非常成功。他想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就是电冰箱蒸发器。他的一个朋友在做这个,但是做了两年做不起来,来找我哥哥说这个事情。我哥哥也不懂就来找我。我也不知道啊,我就翻书,去学习研究,等我基本上搞明白这是干什么用的,他们六七个做这个的朋友又说不行了。

杨帆:为什么?

李书福:他们就是认为不行,提出不干了。我说,那行,你们不****来干。开始的时候,试了很多的工艺,做了很多的试验。比如说要加温,我就用木头烧的白炭去加温,没有鼓风机,我们就自己用铁管,用嘴巴去吹,把那个白炭吹起来,给模具加温。这样温度会不均匀,所以导致有些地方就烧焦了。但是我明白肯定行,因为有些地方已经达到标准了,剩下的就是工艺的问题,不是原理的问题。

杨帆:您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