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
21516400000027

第27章 业绩为王——创造最大的价值(4)

他径直去了董事长办公室,把工资条放到办公桌上,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听完他的话,董事长把工资单拿到手中说道:“公司的员工手册写得很清楚,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拿多高的工资。公司把你招进来,就是看重你的学历,以为你拥有与”其实,年轻人,你应该知道,文凭只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但不是你的定盘星。按照你现在的能力和工作成绩,只能拿到这样的薪水。文宇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满腹经纶”的人未必比“能力为上”的人更具有生存优势,因为停留在学历上的知识如果不能迅速转化为创造力、开拓力等适合职场环境的“硬通货”——工作能力,那么所谓学历也只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罢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花瓶式员工”只能停留在低薪岗位上,每月领取基本工资,高额的奖金和绩效工资与他们无缘。如果你不能快速转变“学历为上”的错误观念,不在能力上下工夫,可能连基本工资都拿不到。

企业需要的是能创造出业绩的“能力型”员工,获取高利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场的压力和竞争的加剧,让现在的企业已经走出了唯学历是举的错误用人观念,而是将视线锁定在员工适应岗位、作出业绩的能力上。这种能力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发展。所谓发展,对于员工而言,其实就是这样两条:薪水的增加和职位的提升。林峰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技工,只有中专学历,但他的技术非常全面。在路上跑的车没有他不会修的。

一次,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开着一辆黑色保时捷来到修理厂,说自己这辆车已经大修过三次了,花了近7000块钱,但发动机出怪声的毛病始终没有解决,他的朋友笑话他开的是一辆患哮喘病的公牛。

林峰查看了一下车况,发动引擎,打开前盖,就在修理厂经理和顾客说话的工夫,他已经把盖子放下,拍着手对他们说道:“好了!”

顾客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发动机的杂音的确是没了。他感慨地说,为了这事,他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花了多少冤枉时间。这下好了,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过了一段时间,经常有开着各种高档车的人来修理厂修车,一问原来是那个保时捷车主介绍来的。

由于林峰出色的工作表现,经理不仅给他加了工资,还准备提升他做检测班主管。林峰的经历充分说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人能否在企业立足,靠的就是他的卓越能力,只有具备卓越能力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出业绩,有了业绩你才能获得高薪水。无论任何时候,能力都是你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你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的“撒手锏”。

这个社会是靠本事吃饭、凭能力说话的,能力平庸者,与高薪无缘。

力气没少花,脑筋没少动,但薪水没见涨——因为没有效果,没有业绩。“两手空空”的员工还能拿什么要求企业增加薪水呢?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增加自己的奖金福利,是每个员工都渴望的事情,但是光“渴望”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因为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你只有创造出业绩来,“美梦”才能成真。

试想,一个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人,企业凭什么给你加薪水?一位地板企业的老总说得更为透彻:“你不为老板创造价值,老板拿什么给你作为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多失,永远是这个社会的真理。”所以,只有业绩才能给你的薪水加砝码,企业要利润,老板看结果,而不是你干了多少事。由此可见,没有作出业绩的员工,是没有资格要求企业给自己提高薪水、提高待遇的,只有为企业作出业绩的员工才是高薪的拥有者。

在IBM,每一个员工工资的涨幅,都以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为依据,这个指标就是个人业绩计划。IBM的员工都有个人业绩计划。计划的制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员工和直属经理坐下来共同商讨这个计划怎么做更切合实际,几经修改,达成一致。当员工在计划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其实已经和公司立下了军令状。上司非常清楚员工的工作及重点,员工自己对此也非常明白,所要做的就是付诸实际,业绩完成得越多,员工的薪水也就越高。优秀的员工之所以优秀,在于他们一心为企业做“好”事、做“成”事,只有结果完美才能创造业绩,只有业绩突出,才能获得高薪。

奋进是个退伍军人,几年前经朋友介绍来到一家服装企业做渠道拓展专员,这个岗位是奋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但他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向老员工请教。

奋进很快掌握了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开始独自与客户洽谈,进步显著。2008年的3月,在进公司后的第三个月,他和云南的客户签订了一份购货合同,这是他的第一份业绩。由此,他当月的工资比前两个月的总和都要高。

进入公司的第三个年头,奋进已经成了公司最为倚重的营销主管,整个公司近一半的业绩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创造的。公司员工没有一个人嫉妒他的高薪,他们知道,奋进所获得的高薪都是靠他作出的一个又一个业绩得来的。说完奋进的故事,每个月只拿底薪的人还有什么困扰吗?还在抱怨企业没有发现你的价值吗?改掉这些毛病,扎扎实实地作出业绩来。要明白,要想公司回报你,你必须首先向企业提供业绩,提供价值才是创造成果的原因。想要更多的回报,那就多为公司创造价值。

积极提升个人业绩

要想成为公司最欢迎的员工,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你必须时刻为提升个人业绩努力。没有一个公司喜欢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员工。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改变自己的工作思路、积极提高个人业绩是每个员工必须努力去做的事。因此,你必须具有主动改变、主动创新、主动进取的意识和能力。只有改变和创新才能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上质的飞跃。

1.学无止境

不断学习是一个员工成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只有常怀一颗上进心,工作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才能实现更完美的目标。

哈佛大学的学者们认为,现在的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第六阶段——全球化和知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变为一个新的形态-学习型组织,在学习型的企业组织中,无论是分配你一个应急任务,还是反复要求你在短时间内成为某个新项目的行家,善于学习都能使你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应付自如。

曾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担任销售经理的张文涛,三年来一直忙于日常事务,在与形形色色的客户的应酬中度过每一天。现在,他的下属是一个通过自学拿到了管理硕士学位,学历比他高,能力比他强,在数年的商战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羽翼日渐丰满,销售业绩惊人。在公司最近的外贸洽谈会上,他以出色的表现,令一位眼光很高、很挑剔的大客户赞叹不已,也赢得了总裁的青睐,委以经理重任,而张文涛则惨遭淘汰。

这些都是好学者成功的例子,他们在开始时也都干着一些普通的工作,没有人注意他们,更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可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坚持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上帝总是偏爱那些刻苦勤奋的人,不断地努力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2.努力勤奋

过去,有人问美国的高尔夫名将盖瑞·布雷尔,为什么他的球技如此高超,经常技冠群雄,而且挥杆的姿势那么完美,又远又准?

盖瑞回答:“我每天早上起床后,就拿起球杆不断地挥,至少挥1000次;当双手流血时,就包扎好,再继续挥杆!这样,我连续练习了30年。”盖瑞也反问对方:“你愿意付出‘每天重复一模一样的动作1000次’的代价吗?”今天,你对你从事的工作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呢?如果你的业绩比较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还不够努力!

3.懂得思考

在企业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努力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更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好业绩。对一名优秀的员工来说,仅仅努力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思考,要懂得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在美国,年轻的铁路邮务生佛尔曾经和千百个其他邮务生一样,用陈旧的方法分发信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许多信件被耽误几天或几周之久。

佛尔并不满意这种现状,而是想尽办法改变。很快,他发明了一种把信件集合寄递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信件的投递速度。

佛尔升迁了。五年后,他成了邮务局帮办,接着当上了总办,最后升任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

是的,当谁都认为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做下去的时候,偏偏有一些优秀的人,会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将效率更快地提高,将问题解决得更好!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找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了认可!

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只单纯讲究效率,忽视了工作的正确性。单纯讲究效率而忽视了工作的正确与否,等忙到推倒重来时,不论是时间还是金钱均已受到损失。所以,开展一项工作之前,务须想想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不要盲目干活。有时也需要多征求他人意见和仔细查阅相关资讯后再作重要的决定。

4.创新变革

你一定听过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众所周知,梳子是用来梳头发的,而和尚没有头发,怎么会买梳子呢?很多推销梳子的人都会被这个思维定势困住,都打了退堂鼓,一把梳子也没有卖出去。可甲、乙、丙三位先生却都有了自己的销售业绩。甲仅卖出了一把,乙则卖出了10把,而丙先生竟然卖出了1000把。他们(尤其是丙先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甲先生说,他一连跑了六座寺院,受到了无数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便找到住持,说:“蓬头对佛祖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摆一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来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里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那里的方丈说:“凡来进香者,都有一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他们平安吉祥,鼓励他们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在这个故事中,甲先生的执著固然令人感动,但丙先生的智慧更令人敬佩。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仅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更需要创新的思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创新和变革是解决工作困境、解决前进困难的最为有力的武器,再强大的困难在创新面前也会变得不值一提。所以,要想摆脱工作困境,使个人及整个组织顺利发展,就必须积极地转变思维方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用一种全新的办法来应对困难,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创新可以帮助所有的人成就辉煌、卓越晋升。只要保持对创新的热衷,很快就能成为最受老板青睐的人,好的机会也就会随之而来。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应该随时随地进行。很多人认为创新是一种“极端”的手段,只有在“极端”的情况出现时才有必要使用。事实上,正是这种对创新的误解,才使他们被贴上了因循守旧的标签,并注定了平庸的命运。创新不是什么“极端”的手段,也不是非要等到情况不可收拾时再进行。创新就是寻找新的方法,改进现有工作方式中的不足和缺陷,所以应该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5.自我改进

每天早晨,下定决心,力求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较昨天有所进步。当晚上离开办公室、离开工厂或其他工作场所时,一切都应安排得比昨天更好。这样做的人,在业务上一定会有惊人的成就。

“今天,我们应该在哪里改进我们的工作?”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格言,它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如果你随时随地地要求自己不断改变、不断进步,你的工作能力就会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人的身体之所以能保持健康活泼,是因为人体的血液时刻在流动更新。同样,作为公司的一名职员,只有不断地从学习中吸收新思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够在工作中获得不断改进的方法。

如果不断改进成为一种习惯,将会受益无穷。一名不断改进的职员,他的魄力、能力、工作态度、负责精神都将会为他带来巨大的收益。

一桶新鲜的水,如果放着不用,不久就会变臭;一个经营良好的公司,如果故步自封就会逐渐地衰退。每个员工在每天的工作之中都要有所改进。这种自我超越式的创新精神,是每个人成就卓越的必要修炼。

只有善于自我改进、自我超越的人,才会警觉到自己的无知及能力的不足,才能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向成功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