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
21516400000029

第29章 团队协作——单枪匹马难成事(2)

公司先赢,个人后赢

很多员工也关心公司的利益,他们很清楚只有公司发展了,自己的利益才会得到保障,并有上升的可能。但这种关心往往立足在自己能从公司的利益里获得多少,是否合理。老板是以员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多少来衡量员工的,而员工是以能从公司获得多少来衡量老板的。所以,一旦达不到双赢,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就会被打破。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双赢达成的前提是公司先赢,然后才是个人赢。

高康设计公司有几个才华出众的设计人员,在开始进入设计公司时,他们都能够齐心合力,以公司的发展为目标,因此,公司的业务一天天地扩大。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利润的分配出现了问题,几个有才华的人都认为自己为公司创造了高利润,可是公司给自己的回报却微乎其微,于是就出现了极端的行为。有的人因为在公司中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些利益,竟然在外面接私活干,以取得心理的平衡,另一些人也纷纷效仿,时间长了设计公司的正式工作反而被荒废了。

公司的经理苦劝这些设计师,希望他们不要再干私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事情被经理看穿后,这些设计师反而肆无忌惮,更加追求一个高的利益回报,最后设计公司在经理的一声叹息中倒闭了。这时,设计师们才纷纷寻找自己的客户,想要跳槽,但是他们的这种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却深深让他们的客户反感,“你在那个公司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在我们的公司难道会替公司的利益着想吗”?这是他们遭拒绝的理由。可叹这些设计师虽然才华出众,却因为只顾私利而毁了自己的前程。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公司垮掉的结果:有才华的设计师从此再也找不到工作。从员工的角度看,无论如何,公司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没有了公司,自己也就失去了劳动的场所,失去了创造价值的地方,失去了工资来源,苦的还是自己。只有公司先赢,自己才会随之而后赢,而不是因为自己付出很多就要赢得比公司多得多的报酬。

优秀的员工,不会急功近利,到了公司就是以公司利益为重,把公司放在第一位,让公司先赢,这样才能培养出职业化的素养。这样的员工即使因为不得已而换工作,在工作一两周以后,他的优秀的品质也会立刻显现出来。

一个公司的兴衰靠的是所有员工的努力,而公司的兴衰与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我们为公司付出时间和精力,公司就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保障。有的人说身体只是人的躯壳,灵魂才是主要的。但是没有这个躯壳,人的灵魂就无所依附,也就不会存在了。同样,我们的公司就像我们的身体,它是员工得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公司和员工有着共同的利益。

无论是何种公司,公司与职工的关系都是很清楚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公司关爱员工,职工爱护公司。公司和员工有共同的目标,需要共谋发展,同时,也利益共享。公司发展好了,员工的利益也得到保障。在这里,工作就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只有这样,公司员工把自己当作公司主人,他们的创造性才能够发挥出来。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明白,自己的工资收益完全来自公司的收益。因此,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利益的来源。“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替老板想着公司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想着自己的利益。

对于员工来说,公司就是第二个家。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技术工人,身在同一公司,就有责任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有责任为共同的家而努力。只有公司发展了,才能为自己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才能更好地改善物质与精神生活。因此,要学会把公司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与公司同甘苦共患难,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

当然,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个人是主体。本田公司的创业者本田宗一郎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决策者,而且他的用人之道也是独具匠心。本田在写给报纸的杂谈中发表了这样的见解:“把劳动作为享受自己幸福生活的手段,不是为公司做牺牲,而是为了我们每个人更幸福地生活而劳动。公司应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场所。”本田先生以员工为主体,确定了公司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只是以业内的岗位要求为标准,那么你就是职场上的机器人,你不会谋到更多的个人幸福;如果你以公司老板及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工作标准,站在公司的利益点上,那么你才能最终找到自己的利益点。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员工是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人,如果你以在工作中形成的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为标准,那你才是真正对得起自己的人。

“工作,又是工作!在这样的破烂公司里,居然还有这么多工作!”这是一些人每天坐在办公桌前的第一个念头。他们只会抱怨公司规模多么小、业务多么简单,而这些怨气将会一天天地累积,直到将自己的工作搞得一团糟为止。这样的员工只看到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因为公司规模小而体现不出自豪感,又不去努力奋斗为公司盈利,总是想要捞一个现成的。他们是目光短浅一族,他们没有看到公司的发展就是自己的发展,公司的发展也要靠员工的推动。这样的员工,即使侥幸进入大公司,因为他只是看到自己的利益,最终不会受到大公司的欢迎。

一个优秀的员工,不应该只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而应该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公司,才能每天去观察它的成长和自己的成熟,从公司和同事那里学习知识和技巧,而不是盲目地抱怨。

公司和员工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这就说明不但员工要关心公司的利益,公司也要时刻不断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员工是优秀的,公司也是最关心员工的,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高,那么这个共同体才会不断得到提高。因为公司只有依靠员工,员工只有依靠公司,才能相互创造卓越。一方面,作为员工,他们的才智,他们的各种能力,在各自的公司中想办法开发出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公司关心员工,以人为本,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而员工也必须了解公司的发展目标,能够为公司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去努力;同时,公司应该把职工的各种权益,包括民主权益和他们应该得到的各种利益维护好。这样公司才会兴旺发达,职工利益也才能够得到保障。这就叫做“双爱双赢”,公司与员工相互关爱,相互得益。

公司和员工都应该把公司的兴盛放在第一位,员工与公司结合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公司的振兴为员工赢得更高的利益,同时公司兼顾员工的利益,这其实正是许多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

前面我们说到公司和员工有着共同的利益,只有公司发展了,才能带动员工的发展,因此明智的员工都有这样的意识:公司先赢,个人后赢。

公司创造了价值,服务了社会,造福了员工,社会才会得以安定团结,员工才会得以幸福安康。试想:一个不能创造价值的公司,员工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又何来幸福可言?人心涣散,也必将滋生不安定因素。然而,公司属于物的因素,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它必须依靠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如“航空母舰”,必须靠士兵的驾驶和操纵才能发挥巨大的威力一样。因此,只有公司先赢,才能有个人的赢,从而实现双赢,如果将这个顺序颠倒了,那么就没有了“赢”字。

双赢才是真赢,双赢才是我们市场经济的真谛。双赢首先是公司先赢。作为员工,就要保证你的公司先赢,之后才是自己赢。如果公司赢了,整体效益上去了,你也就赢了。双赢战略有一种递进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递进的关系,双赢战略就实施不好。员工必须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这是至关重要的。要建设好利益共同体,员工就要有一个中长期的概念,明确什么是双赢战略,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先赢,随即赢得自己的既得利益。

培养你的团队协作精神

今天,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由一个人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如果你在工作中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却忽视团队的利益、没有团队精神的话,这样的员工是无法在现代公司里立足的。

某一日,有位教士找到上帝说:为什么不少人心胸那么狭窄,宁愿自己受到损失,也不让他人得到好处?为什么不少人只看重自身的利益,相互间斤斤计较,哪怕别人多得一点点好处也会耿耿于怀?为什么一些人单个是条龙,几个人到了一起时就变成了一条虫?敬请上帝指点迷津!上帝听后点点头,不无感慨地说:这个吗?我也不便言传,还是带你看看天堂和地狱吧。

上帝带着教士先来到地狱。教士发现地狱摆着一口煮食的大锅,周围坐满了人,但个个面黄肌瘦,愁眉不展。教士纳闷,这些人为啥守着锅里的饭不吃呢?教士又细心地察看了一番,这时他发现每个人手里握着一只长柄的勺子,无法将汤羹送到自己嘴里,大家只得苦着脸眼睁睁地挨饿。

看完了地狱,上帝又带着教士走进天堂。天堂里跟地狱里一样放着一口煮食的大锅,锅周围也坐满了人,然而个个满脸红光,精神焕发,十分愉快。教士不解地问上帝: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这么快乐,而地狱的人却愁眉不展啊?上帝说:你没看到呀,这里的人用长柄的勺子从锅里挖出饭来,先不是想到自己如何享用,而是互相喂给别人吃,同样的事情只是改变了一下思维和心态,不就很容易地解决了勺柄过长的问题吗?难题破解了,大家都能有饭吃,日子当然过得快乐了呀。

天堂和地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不能、会不会、愿不愿与别人合作。今天,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由一个人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如果你在工作中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却忽视团队的利益、没有团队精神的话,这样的员工是无法在现代公司里立足的。只有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紧密合作,我们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有一次,在美国的一次艺术品拍卖现场,拍卖师拿出一把小提琴宣布道:“这把小提琴的拍卖起价是1美元。”还没等他正式起拍,一位老人走上台来,只见他二话没说,抄起小提琴就径自演奏起来。小提琴那优美的音色和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令全场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演奏完,这位老人把小提琴放回琴盒中,依然是一言不发地走下台。这时拍卖师马上宣布这把小提琴的起拍价改为1000美元。等正式拍卖开始后,这把小提琴的价格不断上扬,从2000美元、3000美元,到8000美元、9000美元,最后这把小提琴竟以10000美元的价格拍卖出去。

同样的一把小提琴何以会有如此的价格差异?很明显,是协作的力量使这把小提琴实现了它的价值潜能。

一个公司,一个集体都是如此。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能够鼓舞每一个人的信心;一个充满斗志的团队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一个善于创新的团队能够为每一个成员的创造力提供足够的空间;一个协调一致、和睦融洽的团队能给每一位成员一份良好的感觉。

今日的世界是一个合作的世界,作为一名公司的职员,单凭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个上规模的项目的。公司的命运和利益包含着每一个公司员工的命运和利益,没有哪个员工可以使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相脱节。只有整个团队获得更多利益,个人才有希望得到更多利益。因此,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团队精神,融入团队,以整个团队为荣,在尽自己本职的同时与团队成员协同合作。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益处几乎每个人都很明白,但团队成员之间要合作得愉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任何人都有感情——喜或怒、自信或不安、友好或嫉妒。

从员工的立场来看,公司所拥有的总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率,必将按照公平和效率而不是平均的分配方式来进行。这就会引起部分员工的心理失衡,特别是公司中的资金、名誉、人员、地位、时间、权力等越是稀缺,越容易导致一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心理失衡的员工常常以不合作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因此,在公司里,每一个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分工和职责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以及相对应的职责。团队的分工更多的是对各个成员性格、才智、能力进行对比后产生的结果。你可能在这方面存在优势,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你的优势没有他明显,而这个位置又只需一个人。这个时候,团队选择了他,把你放到了其他的位置。决定把你放在另外一个位置,也一定是因为你在那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存在着比其他人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