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21517600000038

第38章 尾声:今天的中南半岛(2)

寺庙在泰国社会中意味着什么?

一座寺庙就是一所慈善机构,富人们把钱捐献给寺庙,再由僧人们免费施舍给穷人。泰国人有着乐天知命的性格,乡间的人们大都拥有着永久产权的土地和房屋,有了多余的钱再买辆汽车,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在这片慷慨富裕的国度。再有了多余的钱,人们就贡献给寺庙,通过这个慈善机构转移给更需要的穷人。

一座寺庙还是一所大学。佛教的知识系统庞杂精深,更加上佛寺内还传授医学等实用知识,即便西式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泰国人仍然有到佛寺短期修行的传统,甚至连王室子弟在青年时都会进入佛寺。现任国王拉玛九世青年时就曾在曼谷出家。宗通寺除了我们这些带发的禅修者,还有许多外寺的僧人,他们如同是现代大学里的访问学者,来到寺内只是为了学习一两门佛教经典,学习完毕通过了结业答辩,就会奔向下一个寺庙学习新的知识。

在禅修时,处处能够体会到泰国人的友好和宁静。每一位寺庙中的人都保持着微笑和开朗的心境,时时做好帮助别人的打算。他们温和而不偏激,从不强迫不信佛教的人接受教义,也不拒绝任何人前来聆听,修行是自己的事,一切随缘。当泰国人把这种心态带到生活之中时,佛教社会特有的谦恭与温和就形成了。

除了善惕雅尼师父之外,我还认识了一位中国大陆来的短期出家僧,以及几位去过中国、会说汉语的僧人。他们带我参加晚课,请我去舍利塔练习禅静,成了我最好的向导。一位在同一禅修室的老妇人看到我的裤子过紧,坐禅不方便,立即送给我一条更加宽松的裤子。每天吃饭时,总有人拿着好吃的在桌间布施,不管认识不认识,均相逢一笑,将食品留在桌上。

整个过程不言一语,却尽显友善之情。

在缅甸的仰光,我碰到了几位韩国的大学生。他们受一家韩语学校的邀请,到仰光与学校的学生们进行交流。经过他们的允许后,我观摩了他们的交流活动。

由于缅甸政府的改革开放,除了众多的商人们纷纷赶往缅甸寻找商机之外,这样的民间文化交流也迅速展开。

缅甸学生大约去了三四十人,他们都是韩语学校的学生。

就像当年中国刚刚开放时一样,人们对外部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唯一不同的是,当年中国最流行的仍然是军装和蓝布衣裳,而在教室里的青年人却早与国际接轨,穿上了牛仔裤和T恤衫。

韩国的学生们买了饮料与学生们分享着,他们交流的题目也是五花八门。韩国青年的题目大多是和生活相关,比如缅甸人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他们对家庭的态度如何,他们是否愿意要孩子;而缅甸青年则希望了解外部人怎么看待缅甸的改革,以及怎么评价如今的政府。他们的交流没有任何禁区,缅甸的青年们虽然显得稚嫩,却有足够的自信。

一位韩国青年交替说着韩语和英语,使得每个人都能了解他说的话,现场唯一了解不全的是我,因为我不会韩语。我多么希望在中文学校里也有这样的活动,让缅甸青年对这个地域广大的北方邻居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开展起来,才能摆脱两个政府笨拙臃肿的形象,当然,这样的交流还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一家缅甸的超市里,我查看着货架上的商品。这里仿佛是万国博览会现场,日韩的电器和化妆品,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的休闲食品,印度的日用品,中国的小商品和小家电,夹杂着一些美国和欧洲货,都出现在了缅甸人的面前,而缅甸本国生产的,在整个商店里却不超过20%——这还是一个高估的数字。缅甸的商品往往只是原材料或最简单的加工品,稍微复杂一点就要依靠进口。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这里的许多商品在未来都可能被本国货替代掉。这个过程或许会比人们预料得更久,因为缅甸仍然处于传统商业阶段,没有产生出现代工业化的需求。但最终,我们会看到结果。

老挝仍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慵懒的国度。那儿的商品也和缅甸一样,大部分来自国外,甚至依赖进口的比例更高,但老挝人似乎并不在意,也没有办法,他们的人口实在太少了,不到700万,赶不上中国的一个大城市。

老挝的地域广大,资源也充足,养活这一点人口并不费事儿,人们也自然而然养成了懒散的生活态度。

在老挝的餐馆里吃饭,即便点一个最简单的菜,也需要等上半天,哪怕馆子里是空的,没有其他客人,等待时间也无法减少。我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在万荣(Vang Vieng)时专门找了一家街边店,能看见老板娘准备食品。我点了一份炒饭,她只有我一个客人。依靠这种近距离观察,我可以使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只见她先费了半天劲找了一块肉出来,每切一片下来都要花10秒钟,大概每切一片心里都在盘算切下来的是否已经够多了。切了5片之后,她开始慢慢吞吞地把5片肉切成更小的肉丁,可切了一半,又觉得肉少了,于是又切了两片下来,继续切丁。

之后是切豆角、白菜,都花了超乎想象的时间。等这些东西都准备完了,已经过去好几分钟了。如果是在中国或者泰国,炒饭这时早该上桌了。

但可爱的老板娘还在挣扎着,她开始找油,花了点工夫才找到油,点上火,把油倒在锅里,突然发现米饭还没有拿,然后又得花半分钟去找电饭煲里的米饭,找碗,把米饭装到碗里。装完之后,她突然又觉得没有装够,最后决定把电饭煲拿到炒锅那儿去。这时候炒锅里的油已经开始冒烟了。

可她刚准备炒饭,发现鸡蛋忘拿了,又花了好久去拿鸡蛋。她找什么都需要花时间,因为要找的东西她一定不知道放哪儿了。

等把菜、肉和米饭都倒进锅里,找酱油又花了不少时间。

这时候来了个客人,她去照顾了一下,把铲子交给她的孩子,她的孩子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装模作样地翻腾一下。

两分钟后等她回来,突然记起来应该给我倒水,于是叫她孩子给我倒水,她孩子慢慢吞吞跟她一样,倒水花了三分钟。

这时候,她突然又觉得肉不够,又跑去切了两片肉,再切丁,撒到锅里。我感激地望着她又放一次肉。但这意味着又要多炒一会儿,等待着新的肉变熟。

又等了一会儿,好不容易等到了关火时间,我以为马上就可以吃饭了,谁知她又花工夫去找盘子。等把盘子拿到锅边,她突然又花了半分钟去找一个大小合适的碗,把炒饭先放到碗里,再扣到盘子里。

我以为这次终于好了。可她又花了好久找了根黄瓜出来,给黄瓜削皮花了两分钟,然后切片。又摸出个柠檬,切一半放盘子里。又磨磨蹭蹭给我倒了一碗水,花了很久切了几片香菜叶子,放了点盐,算是汤。这才一块端上来。

为了一碗炒饭,整个过程大概花了半个小时。按照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她大概可以做16份炒饭。

但这份饭的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吃,直到现在我还在想,到底她的哪道工序让炒饭增加了滋味?

今天,这五个国家的人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它们的政治制度各异、生活方式不同,唯一能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宗教,除了越南之外四个国家都信仰南传佛教。

从整体历史上看,这个地区已经进入了最好的时代之一,战争已经远离了大部分地区,与战争频仍的半个世纪前相比,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和平的日子。

一直保持独立的泰国已经进入了较为富裕国家的行列,经过了惨烈战争的越南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战争和动荡曾经让柬埔寨损失了数百万人口,但毕竟战争已经结束,和平时代的柬埔寨人虽然还带着战争的记忆,但他们已经开始在努力建设一个民主的政权。老挝政府已经逐渐承认了人们的宗教信仰,对于人民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少。缅甸则正经历着最深刻的政治改革,虽然前景仍不会一帆风顺,但它正在努力走出经济停滞,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读者诸君,当你们读书至此,请记住,历史的价值不是让人愤恨,而是为了更加理解此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当下,热爱生活,为了兴趣而努力,才能走出历史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