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家来信: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
21518200000022

第22章 人生感悟(1)

潘石屹:写给妈妈周年的信

妈妈,一年来常在梦里梦见你,听你对尘世和天堂经历的诉说。梦醒后回忆你在梦中对我说的话,一些能理解,一些我还理解不了。但我知道,我想念着你,你也思念着我们。

妈妈,一年前的今天你彻底摆脱了病痛对你身体的折磨,你纯洁的灵魂飞到了天堂,飞到了离我们很远也很近的另一个世界。在每次的祈祷和静思中,你的面容在我的泪水中逐渐变得清晰,让我深信你没有走开,你就在我们身旁。

妈妈,这一年来,全家的大人和小孩们都在健康成长和进步,我知道这离不开你的护佑。只有最纯洁的灵魂才被赋予了为别人祈福的权利。我们爱着你,你也深深地爱着我们大家。

妈妈,有一次在梦中,我去看望你,为你带去了一束白色的玫瑰花,我问你喜欢不喜欢。你用清晰的声音告诉我:“这么漂亮的花,怎么会不喜欢呢?”我们在你的墓前种上了一些白色的玫瑰花,让这些纯洁的玫瑰花陪伴着你的纯洁的灵魂。你一定能看到这纯洁的玫瑰花,也一定能感受到我们每个人对你的爱。

妈妈,这一年,我们大家庭聚会的时间更多了。我很后悔在你活着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忙,而少了一些与你见面的机会。我们在一起回忆着你的故事,一起磋商着家庭的事务。我们猜想着,你如果在,你对我们讨论的事情会是什么意见。遇到不解的问题时,就托付给你,交给你去解决。我们深信你灵魂的力量比以前更有力量、更强大。

妈妈,村前的那条路,我俩曾经一起背着粮食、背着柴火走过。我是唯一与你一起劳动过的孩子。你瘫痪后弟弟妹妹就没有这样的快乐和机会了。就是在这条路上,我曾对你说,我七岁要背70斤,八岁背80斤,九岁背90斤,十岁背100斤。你一直担心,这些粮食压坏了我的身体。我十岁那年,终于没有把100斤的粮食背回家。今天我们已把我们共同走过的这条路修好,再也不是晴天土、雨天泥的样子了。

妈妈,我上学时,你为我操心。老师常批评你没有给我买本子和铅笔。一次上课时,我手中的铅笔短得捏不住了,老师不让我上课了,说:“让你妈买铅笔去。”你看到教室门口的我,很为难。最后你从“先生爷”(我们村上的医生,大家都这样称呼他)借了一毛钱,到供销社给我买了花花绿绿的五支不带橡皮的铅笔。你鼓励我说,有了这么多的铅笔一定要好好学习。今天我们建成这所学校的最后一座教学楼完工了,在你一周年的祭日,所有的同学们都搬进了新的教室。这也一定是你最大的心愿。

妈妈,无论你在不在我们的身边。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都会想一想你教给我们做人的原则。这是你对我们最大的保护,这胜过你给我们的一切。

妈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你的精神存在,我们都会克服。记得爸爸平反后的一天,老乡们全村出动送我们上路。一辆顺路的解放牌卡车,把我们一家拉到了清水县城。你躺在我和爸爸用一块布、两根木棍做的担架上。我抬着前面,手中拖着4岁的弟弟;爸爸抬着后面,手中拖着晕车的妹妹。我们从街道上走过时,大家都在看,不知这是从哪里逃荒来的一家人。还有比这更大的困难吗?

今天和以后,你给我们的温暖、力量和爱永远陪伴着我们。

你的孩子们、亲人们永远爱着你。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潘石屹的妈妈毛昭琴女士2008年7月去世,享年66岁。早在潘石屹12岁的时候,潘妈妈就因病瘫痪,那一年,潘妈妈才32岁。当潘石屹终于把妈妈接到身边尽孝时,潘妈妈却在一年多之后就溘然长逝……

身家几十亿,却无力医治好妈妈的病,无力挽留妈妈在这个世上哪怕多待一天,潘石屹内心的悲伤可想而知。妈妈离开的日子里,潘石屹仍然魂牵梦绕,在潘妈妈离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潘石屹用这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怀念和祭奠。

【少年贫贱】:少年贫贱生活带给潘石屹的激励与改变

如果从北京出发去潘石屹的家乡,需要穿过广袤的华北平原,然后渡过黄河,再越过八百里秦川,走进黄土高坡,还需要翻过秦岭,才到达潘石屹的老家——有“穷甲天下”之称的甘肃天水,他的少年时代是在一个叫潘集寨的村子里度过的。

潘集寨当年很穷,现在除了“大老板”潘石屹,当地人也不富裕。他们主要靠种玉米为生,因为地里不长其他庄稼。一亩地一年能收1000来斤玉米,二斤玉米换一斤面粉。潘集寨村民吴大嫂说,一年收入才一两千元,只够温饱。因此,如果不做生意的话,青壮年男人都得去外面打工补贴家用。

当年的潘石屹家是潘集寨最穷困的一户人家。潘石屹于1963年出生在麦积区的潘集寨,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因为贫穷,一度把二妹送给别人,后来又被潘石屹要了回来。小妹妹则因为母亲太饿没有奶水,被送给了一家有奶羊的人家。

1979年,潘石屹离家去省城兰州读中专。家里只给他买了一张火车票,然后就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没有钱就无法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没有钱就无法给瘫痪的母亲看病——那时候看一次病要5分钱,也许正是在那个时候,潘石屹摆脱穷困的渴求,压倒一切。所以,在今天,潘石屹形容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何为纯粹?恐怕就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一切“向钱看”。

也许,正是那个时候,潘石屹就在内心里种下了一颗这样的种子:摆脱生活加诸的一切困厄、煎熬和屈辱。也许就是这颗种子不断发芽生长,让潘石屹成为现在这个身家200亿元的富豪。贫穷是一种磨炼,一种历练,一粒种子。

【母爱无边】:亲情的温暖给了自己创业的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在信中,潘石屹忆起自己小时候上学,母亲借钱为自己买铅笔,并鼓励自己好好学习的事情。在《打工》杂志上,潘石屹回忆得更加详细,说母亲“边哭边跑,借遍全村,终于借到了钱”,这一幕他一定会永远铭记。

南下创业之前,潘石屹回了一次老家。当他离家时,潘妈妈让潘爸爸和潘石屹的弟弟抬着她送出门口,并让他带上两条手工缝制的棉裤。当时潘石屹的眼泪夺眶而出,他含泪告诉弟弟,自己一定要尽早赚钱,给妈妈治病。

在李志刚的著作《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里,还记录了另一件事:在整理潘妈妈的遗物时,潘石屹发现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地记录了家乡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潘妈妈把儿子给她的生活费全部寄给了他们,自己却连菜都舍不得吃。

正是潘妈妈这种对儿子的爱,这种对家乡人的善良和爱心,成了一盏温暖并照亮潘石屹心灵的艾尔克明灯。20多年前,潘石屹创业初期,吃过很多苦:夜晚无钱住宿,就睡在沙滩上,怕衣裤被流浪汉偷走,就把衣裤埋在坑里,躺到上面去睡。正是潘妈妈的母爱,给了潘石屹坚持的力量,把苦难都变成了财富。

潘妈妈还告诫儿子:“你别只给富人盖房子,咱们家是穷人出身,千万别忘了穷人。”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力在潘石屹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个家庭,哪怕穷得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优秀的母亲,这样的家庭仍是儿女们力量的源泉。

【保持理性】:保持理性,拒绝贪婪

在这封信中,潘石屹提到了母亲传递给自己的力量和爱,谈到了少年贫贱让自己不怕吃苦。其实,结合潘石屹的创业经历,我们还可以读到隐藏在信外的信息,那就是创业一定要保持理性。

一个从小贫穷的人最怕什么?我想,所有穷怕了的人的答案其实都是一致的,他们怕的一定是贫穷!穷人最怕没钱了,创业就是为了赚钱,赚到钱之后,他们更怕再次失去。这种心理,也是很多曾经贫穷的人在“发迹”之后,不敢“忘本”的主要原因。

潘石屹进入的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做生意就会有赚有赔,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财富会一直增长。要更好地规避风险,只能靠企业家个人的素质:理性。潘石屹曾说,商人的嗅觉和普通人一样。但最关键的是,理性一定不要被贪婪打败。

为什么“旁观者”经常会看到“当局者”明明知道有风险,还是一头栽进去,这其实就是能否战胜自己的贪婪的问题。对于潘石屹来说,自己牢记没钱的痛苦,所以有了钱之后,自己就会变得谨慎,不会孤注一掷去赌。他习惯于“计算”,如果觉得风险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他就会抵制住诱惑。

控制自己的贪婪,保持理性,这种素质使得潘石屹成为少数从1993年海南房市破灭的泡沫里逃出来的幸存者之一。一个有钱的企业家,一定要记得自己没钱时候的痛苦,不要“豪赌”,要理性。商场如此,人生亦如此。

潘石屹的这封信虽然不长,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感情却催人泪下。人们往往认为房地产商是赤裸裸追求金钱的,心是石头做的,其实不然。不论是富豪还是普通的劳动者,其实内心里对父母家庭的依恋,对人性的自然流露都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此前,人们看到的或许只是潘石屹这位“能把土豆卖出黄金价”的纯粹的商人的智慧、敏锐和商业灵感。通过这封信,人们看到的是潘石屹这位西北汉子柔情的一面。在一切都能用钱来衡量的商业社会,企业家其实只要一封这样真情流露的信,也许就可以改变自己“唯利是图”的形象。

崔军点评:孝心无价

人生总有许多憾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无疑是最令人唏嘘的了。所有经历过的人,都能体会到潘石屹内心的遗憾和不舍。潘石屹在妈妈离世一周年盖好了新的学校,这是他给妈妈最好的礼物,然而他内心的哀痛,恐怕不会轻易散去。

孝是人伦之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孝”字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血缘亲情关系:老人弯腰驼背、体弱力衰,而下面的“子”则支撑着老人——“孝”是人类传承的形象写照。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总统卡特当选之日,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说她培养了一个杰出的儿子。可卡特的母亲却自豪地说:“我还有个同样杰出的儿子呢!他是卡特的弟弟,正在我家后面的园子里种地……”是的,在父母眼里,儿女都是值得欣赏的,不论他是总统还是农夫。他们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为了儿女,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在我国古代,“孝”是作为法定的义务存在的。《吕氏春秋》引《商书》曰:“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孝经》里也有这样的说法:“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重罪。

然而现代社会,“孝”在个别人心里已经没有分量了。2012年8月31日下午,在南京燕子矶江边路,一个30多岁男子毒打80多岁老母亲,并将母亲拖行了500多米。在路人纷纷指责的时候,该男子竟然对周围的人叫嚣:“我打的是我妈,关你什么事?”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懂得感恩,这名男子真的是枉为人类。

当然,这只是极个别的例子。更多的人则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而不能经常陪在父母身边。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儿行千里母担忧”,在现代社会,“不远游”不太现实,但是经常给父母一个电话,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孝行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父母需要的“孝”不是住豪宅、坐名车、吃鱼翅燕窝,往往儿女一声简简单单的问候,一段其乐融融的晚餐时间,就使他们开心不已。也许我们常常想着等到“功成名就”再更好地孝敬父母,然而“功成名就”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一定要及时,古人云:“祭之丰,不如养之薄。”这句话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莫等亲已不待之时空留遗憾。那时候,哪怕拥有金山银山,顿顿山珍海味他们也享受不到了。等到那时,我们就再也听不见他们的唠叨,看不到他们的微笑了。

百善孝为先,就社会伦理建设而言,孝是根本。一个不孝的人,我们无法相信他的德行。对此,孔子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如果将孝行由家庭伦理推广到社会,则契合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爱观念。可以想象,如果每一位子女都能尽孝道,那么这个社会一定充满了阳光和爱。

在社会老龄化日益成为现实的节点,“孝”不仅仅是家庭伦理道德的问题,也是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难题的一把钥匙。孝心无价,孝敬父母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让我们把孝道一代代传承下去。

点评人:崔军中国经济网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