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家来信: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
21518200000028

第28章 文化传承(3)

其次,我看到了俞敏洪的反思: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上市也好,发展也好,盈利也好,扬名天下也好,到底什么我们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日下的国人,应该学习俞敏洪这样的思索。我们很多人创业之初都有一份理想,不应该只是去挣钱,去服务于股东,去为老板争名争利,真正的成功和成就是什么?像睡莲,我们看到的是水面上的花开,其实美丽的绽放只是水下泥土中根系的健康茁壮的表现形式和必然结果。而恰恰在根系生长上,俞敏洪发现了问题和危机。

其实俞敏洪提出的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到底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企业?需要一个怎样的新东方?

如今的中国人走得太快,即便走得不快,或者还没有开始迈步的人,也都以那些走得很快的人为榜样。所有的人都在寻求财富,追逐成功。这种追求是如此的奋不顾身、争先恐后,甚至常常看到的是几近疯狂的状态。我们对失败有深深的恐惧,对成功怀着极大的冲动和激情。但是,很少有人真正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对本质的提问:我们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因为我是一个职业编剧,也在影视领域拼搏挣扎,读这封信,我忽然想用这“俞敏洪体”对我自己进行一次有关爱心、责任和价值的思考。

一部影视剧存在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写好一部影视剧的意义是什么?

是的,我们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可以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娱乐产品,还可以名利双收。我们看到的似乎就是这样一种繁荣,大众娱乐至死,创作者陶醉在高收视率和一片世俗的爆笑中。但是,仅此而已吗?

我们的艺术作品应该让观众在娱乐之余,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和收获,让他们感受到:更加充满理想和追求,从而产生崇高的生命目标;从落后走向先进,从低头自卑变得昂首自信;让工作和奋斗不再是痛苦,而成为一种乐趣;体验进取的人生是如此美好;更加习惯于思考和思辨;更加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更加具有明辨是非的慧眼;更加增添对邪恶的战斗勇气与智慧……

我们也可以用艺术精品与观众分享人生感悟的同时,完成对自己灵魂的救赎,净化自己的心灵,使我们收获高尚、高贵和健全的人格。

一部艺术精品的诞生,一个影视行业的繁荣与辉煌,不能只看纷繁喧闹的表象,更应该看到睡莲水下根系的健康——核心价值的良性回归。

也许你并不在教育或文化艺术领域谋生和发展,但不妨也来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作一次这样的拷问吧。

点评人:陈秋平资深影视编剧、导演,文学翻译,影评人,英语老师,北京电影家协会编剧分会秘书长。电影《飞歌的夏天》编剧兼导演,电视剧《川军》编剧。

李彦宏:伟大源自平等成就每一个人

各位亲爱的百度同学,大家好!

非常开心又和大家相聚在一年一度的百度年会。每年站在这里,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觉到温暖,都会觉得有很多话想和大家交流。因为这个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意味着我们又共同走过了整整一年,又要在下一轮寒暑交替中迎来新的工作、生活和期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记得2009年年会时我曾经感慨,总算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在百度大厦办公,我们又能像一家人一样在一起快乐地工作。从2009年到现在,也不过两年时间,我们的员工就从7000多人增加到将近1.5万人,总部办公地点就又变成了大厦、首创和奎科遥遥相望的格局。但是无论我们是不是在一栋楼里办公,我们的事业都在一起,我们的努力和成绩都在一起,我们的心都在一起!

过去的一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是我们朝着新十年目标大步迈进的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十周年时我们所制定的业绩增长40倍的目标,以今天的业绩为基数,已经只剩下11倍了。除了发展我们的核心搜索业务外,我们还推出了易平台,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国际化方面,我们进一步打通了总部技术平台资源,除了日本,我们也已经开始为东南亚、非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所有这些,都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

在这里,我要由衷地感谢每一位百度同学。是你们的辛勤工作,聚合成百度2011年最闪耀的风采。谢谢你们!

回首共同走过的2011年,有很多感慨。今天也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我们沿着使命前行的成就感。

成就感往往来源于一些小事。今年6月,市场部基于一个真实的案例,做了一条片子,讲一个清洁工为了女儿,通过百度视频学完了迈克·杰克逊的舞蹈动作,然后参加比赛获了奖,片子最后定格为“平等地成就每一个人”。这个片子不仅感动了我,很多客户和合作伙伴看了之后也很感动,觉得这些年跟百度在一起,在做一件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是的,我们的产品除了给大家带来影音的欢愉、资讯的丰富,我们也在平等成就每一个老师,不管他们在哪里,都能分享网上最好的教案和课件;我们也在帮助每一个心急如焚的妈妈,在她们的孩子发烧时,能够迅速获取知识、采取正确的退热措施……无论教授还是牧民,无论老人或是孩子,他们渴求的信息会因为百度这个平台而触手可及。当那么多的用户在用百度的产品,成就自己每一个小小的愿望时,我感受到我们工作的伟大意义。

2011年百度推出了新首页。从“即搜即得”到“即搜即用”,再到“不搜即得”、“不搜即用”,我们实现了让用户获取信息从“一步到零步”的跨越。这是百度首页自诞生以来变化最大的系统工程。大家都看到了百度世界大会上新首页的闪耀登场,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新首页的背后我们的技术工程师和项目团队夜以继日的奋斗故事。负责新首页导航数据挖掘的团队,他们只有7个人。完成这项任务,公司只给了他们58天。在这短短58天时间里,他们汇总、整理和分析了2000多万用户的历史数据,为将近600万登录新首页的用户提供了高度准确的自动导航服务。到了项目后期,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他们抓紧每一分钟对产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迭代。我和PM在这期间对产品提出了很多问题和意见,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之后,甚至是午夜或者凌晨,总是能看到他们很快地作出反应和调整。后来大家谈起这件事情,想知道激励他们这样日夜为之奋斗的动力是什么,他们的解释却很简单。他们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向,通过首页导航能够帮助更多人更好地使用互联网,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做这件事,不仅没觉得这是什么奉献或牺牲,反倒有一种无可替代、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百度一直是一个有理想、有使命感的企业,这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哪怕离开了这里,这样的理想和信念仍然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

最近我就听到这样一个老百度人的故事。在北京一家叫作“宏立学校”的民办小学中,有一名叫潘华的老师,他曾经在百度度过了6年的时光,先后在贴吧、游戏、下吧等团队工作过。2008年,27岁的潘华作出了一个让家人朋友非常意外的决定,他登上讲台、手握教鞭,成为一位民办小学的教师。所在学校的条件很简陋,收入还不到他以前工资的五分之一,甚至因为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他至今也没有解决教师身份的问题。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已经送出了好几届打工子弟毕业生,其中还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北京市的重点中学。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潘华告诉他们,虽然很喜欢百度的工作,但他更向往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尽管现在是一名教师,但百度“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使命还是一直深深影响着自己,当初在百度,这是自己每天写代码、编程序的动力,而现在,这种使命感依然激励着他朝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行。

今天,潘华也来到了我们的年会现场。潘华,你在哪里?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潘华回家!

我们的使命今天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我最亲爱的百度同学们,在沿着使命前行的道路上,我们永远不会孤单,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除了成就感,在这样一个公司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和管理层还特别感受到帮助员工成长的紧迫感。

在今年夏天的时候,公司颁出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百度最高奖”。我太太后来看到现场我和获奖同学一起拍的照片,她说这是我一年当中笑得最开心的一次。是啊,那种小团队做出大事业的激情和成就,那种优秀员工收获到的回报与荣誉,永远都让我感到自豪与骄傲。

今天百度的员工总数已经接近1.5万人,回想一下,公司员工数量达到第一个5000我们用了八年的时间,而第二个5000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而2011年,我们用了一年时间又即将突破第三个5000。对于这样一个规模庞大、快速成长的年轻团队,员工发展是一个充满紧迫感的问题。

百度的人才观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招最优秀的人;第二,给最自由的空间;第三,看最后的结果;第四,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这四句话承上启下,缺一不可。其实对于百度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我能非常肯定地说,在座的是互联网行业中最优秀的一批人,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百度,伯乐是什么?伯乐就是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机制。因为只有一个好的机制,才能保证优秀的、符合百度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去年曾经有人说,他们也要做搜索,要让李彦宏睡不着觉。我真没想到他们这么关心我。我有时候确实会睡不好,但我睡不好时很少会想到那些人,我想得更多的是我们的用户、客户,想得更多的是百度员工的发展。我会想你们如何能够在这里发挥出你们的聪明才智;我会想你们如何能够在这里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培养;我会想你们如何能够在这里看到所向往的成长和成就。这一年来我们一直在不停探索怎么能够更好地帮助员工成长,让最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不论是最高奖,还是人才培养序列、五级领导力、潜力股,我们都要在机制上保证让优秀的人获得应有的认可。接下来我们要把这样的工作做得更深、更透,让大家真正从这样的机制当中获益。

回首2011年,在“简单可依赖”文化氛围中工作,我还有一种深切的幸福感。

今年的年会又是百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在这么快速变化的行业、这么快速发展的公司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看到很多纪录的刷新,我们的员工数量、业绩收入、我们的客户数、户均投入,从很多角度看我们每天都在创历史新高,这或许让我们很兴奋。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越需要坚守文化,用“简单可依赖”的文化来为公司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过去的一年,这种文化正在不断扎根生长,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什么是简单?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去年7月,因为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运维部并入基础架构体系。运维部从梦秋的团队划出,转向加入百度不久的执行总监范丽汇报。刚得到这个消息,范丽是有点担心的。她来找我,说这样的调整对梦秋团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削弱,梦秋会不会有想法。我当时就告诉她:“你想多了,这样调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业务更好地发展,梦秋肯定会支持的。”后来范丽告诉我,她去找梦秋道谢,梦秋还觉得很奇怪,因为她早就觉得运维和基础体系应该一体化运转。百度发展很快,历史上整个部门的调动也是常事,但往往各调动后的部门能很快融合到一起,高效地开展工作,这就是因为我们拥有“简单可依赖”的文化。“简单”,意味着没有公司政治、说话不绕弯子,意味着愿意被挑战,意味着公司利益大于部门利益,也意味着我们心无旁骛,不被外界噪音所干扰。

“可依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信,意味着开放式沟通,意味着我们只把最好的结果交给下一个环节。可依赖和可信赖是有区别的,它有亲情在里头。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愿意真心地来帮助你;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会真心地去帮助他。在你受伤的时候,这里是你疗伤的地方,这里有你的感情寄托。去年8月,某电视台对我们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公司遭遇了暂时的挫折和质疑,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员工家属、合作伙伴们也都给予我们最坚定的支持,这是一种融入血脉的亲情。在那时,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感受到了家人般的相互依赖和温暖,这也是我这一年感受到的最大的幸福。当我们全体百度同学团结一心,来自外界的困难和挑战只会积蓄起我们的势能,推动我们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在“简单可依赖”的文化氛围中,我们每一个百度人始终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外界的挑战,我们每一个百度人始终会在其他兄弟团队遇到压力时与他们守望相助。这正是我们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的源头。百度同学和家属们,你们始终都是公司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最强大的后盾!

过去一年我在百度收获良多、感触良多。然而,站在更高处俯瞰百度的事业,把百度放在中国社会和经济整体发展的格局下来看,我们还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特殊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