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轻松做人学会无所谓
21524200000026

第26章 学会无所谓一点,你会活得更谦厚(3)

他的确开的是辆老宝马车,朋友左右看看说:“二手?看来很好哇!马力也足!”

“是呀!”他大笑了起来,“旧车有什么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个广州人,又嫁个上海人,还在演艺圈20年,大大小小的场面见多了。现在老了,收了心,没有以前的娇气、浮华气了,却做得一手好菜,又懂得做家务。说老实话,现在真是她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我真是幸运呀!”

“你说得挺有道理的!”朋友陷入沉思。

他拍着方向盘,继续说:“其实想想我自己,我完美吗?我还不是千疮百孔,有过许多往事、许多荒唐,正因为我们都走过了这些,所以两人都变得成熟,都懂得忍让,都彼此珍惜。这种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正因为这位男士能够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他才不苛求爱人的完美,结果两个有瑕疵的人才能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某种意义上看,人就是生活在对与错、善与恶,完美与缺陷的现实中,我们既然能从自己非常优秀与完美的现实中受益,为什么就不能从自己的缺陷中受益呢?

我们应该明白有缺陷并不是一件坏事,那些自认为自身条件已经足够好以至于无可挑剔、不必改变现状的人往往缺乏进取心,缺少超越自我追求成功的意志;相反,承认自己的缺陷,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却可以使我们处在一种清醒的状态,遇事也容易做出最理智的判断。

在人世间,人是注定要与“缺陷”相伴,而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既是对生活现实的承认,也是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它会使你更能理智的生活。

听听不同意见又如何

如果自己是位领导者,为使自己所制定的管理决策更符合现实,需要听听属下的声音,而不应把听属下的意见看作是自己的无能。

假如下属对你的方案没有异议,并不能证明此项提案就是完美无缺的,也许别人只是不好意思当面批评你而已。这时做领导的切不可沾沾自喜,而应该尽量鼓励别人发表不同的意见。

对此,领导者要学会用无所谓的态度做好下面的两项工作:

一是放弃自信的语气和神态,多用疑问句,少用肯定式。不要让人觉得你已然成竹在胸,说出来征求意见不过是形式而已。

二是自己挑选一些薄弱环节暴露给人看,把自己设想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告诉别人,引导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

只有集合多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良好的相处,往往不是相互忍耐而得到的,在很多时候,反而是争吵的结果。

要注意的是,当你在下属的不同意见中选择一种用时,切记不要伤害未被选用意见那部分人的自尊心。首先应该肯定他们的辛苦是有价值的,其次要以最委婉的方式说明不采用意见的原因。不要让持不同意见的下属有胜利者和失败者的感觉,不要让他们之间产生隔阂和敌意。

若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反对之声不仅不是领导者的祸水,相反,或许还是领导者的福音。

听不到意见,管理人员何以尽职?某些管理人员,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总是步步设防,似乎接受意见就是承认自己无知,暴露自己的不足。

某些更为武断的管理人员则干脆“拒忠告于门外”。在做出任何答复时都摆出一副傲慢的神态,似乎自己无所不知。如果你斗胆对他们提出意见,他们会摇头、皱眉并打断你。

但当组织机构有所变动,或者新领导上任时,那些抵制忠告的管理人员通常会遭到应得的惩罚。

优秀的决策者本身也善于关注细节,而且乐于接受他人意见,博采众长。如果不能提供意见,他也会向你提议能获取意见的地方。他的忠告总是为了帮助别人,或是解决问题,或是改进工作。

诸如此类,他提出意见的动机总是高尚的,而绝不是带有其他目的。

现实生活中你会看到某些优秀的决策者拉着某人的胳膊,温和地劝告他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中信口开河;或者当某人进办公室要他签字时,他会说:“坐下吧,我们谈谈,我想给你提些建议……”

另一方面,优秀的决策者总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部下的、同事的或经理的。如果对需要做出的决定不是很明确,他会寻求别人的建议:“张先生,也许你能给我提些意见。如果处在我的地位,你将怎么周全地处理这个问题呢?”

接受意见,就你的某个重大决策听取周围人的意见。洗耳恭听,不要打断人家,说不定你可以从他们的意见里发现自己从未注意过的细节。而事实中从谏如流对决策者并无害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注意事物的出发点不一定相同。别人发现了该注意的细节问题并告诉了你,你不接受,那你不是傻瓜就是笨蛋,聪明的人总会利用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和下属经常会发生意见冲突,如果领导能够正确面对下属的反对意见,从谏如流,坦率针对意见与下属进行沟通,那么,不管最后的结果是谁对谁错,领导获得的利益无疑是最大的。

领导与下属间的异议往往是针对一个问题,下属发表了意见,而领导不同意;或者是领导发表的意见,下属不同意。至于谁的意见最终是正确的,自有实践来检验。但是,在沟通过程中,领导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如果你不能接受下属的反对意见,就会得到一个不从谏如流的评价,如果你无条件地接受意见,你也会在下属眼里得到一个没有主见的印象,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威信,而且再也无法得到下属的尊重。因此,如何面对下属的反对意见,你还要三思后行。

正确地面对下属的意见,领导的心态调整最重要,下属绝对不是针对你个人提出意见的,他肯定是抱着对工作、企业负责的精神,尽管也许由于客观原因,他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但是他的勇气非常值得赞许。你只要想到这些,你就绝对不会有反对的意见了。

对于下属首先发表意见的,领导比较好处理,因为下属首先表达了他的观点,主动权已经回到了领导手中,你可以选择提问的方式,选择他意见的弱点或漏洞追问下去,也许没过多久,下属就主动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时,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下属就非常容易接受了。

对于领导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下属不同意的情况,领导就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这时,你千万不可引导下属围绕你的观点进行辩论,如果你思考不严密,或者准备不是非常充分,你的回答中一旦出现漏洞,你将会威信扫地,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观点。

所以,你遇见这种情况,一定要将产生问题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方的观点上,要对方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对方的弱点盘问下去,争辩的结果一定可以水落石出。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下属的意见非常严谨,你又一时不能驳倒对方,那么你就不必急于对问题做出一个结论,你可以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回答说:“你的观点很好,我们需要继续讨论”,“你拿出一个文字的意见,咱们可以更方便地加以讨论”。之后再另寻时间进行讨论,也为你保全了面子。

但是,领导应该对于下属的意见进行积极考虑,多从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虽然最终的决定权在于你,但你一定不能因为面子的问题缺乏认错的勇气,最终丧失了企业的利益。当自己的意见经过实践检验是错误的,你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下属面前,更不能指责下属没有坚持自己的主见。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会挽回你的面子,而且更加暴露了你的面子心态。因为错误的本身已经是最好的证明了,已经使你的威望下降了,这时,如果你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对上次提出意见的下属给予表扬或奖励,或许你的威信还可以重新建立起来。

输了就大方的退场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枭雄。聪明者善于根据时势,需要屈时就屈,需要伸时就伸,是伸是屈都无所谓。屈于当屈之时,是智慧;伸于可伸之机,也是智慧。屈是保存力量,伸是光大力量;屈是隐匿自我,伸是高扬自我;屈是生之低谷,伸是生之峰巅。有低谷,有峰巅,一起一伏,犬牙交错,波浪行进,这才构成完满丰富的人生。

明智者,在“退让”中求发展,绝不会拘泥于一着。要知道人生不仅需要积极进取,也需要韬光养晦,需要偶尔屈服一下。俗语说:“人到弯腰处,不得不弯腰。”若是强伸头,必然会头破血流。如果一个人已从高处走向了低谷,仍然不知弯腰,还想贪求那个显赫高贵的时期,结果就必定以失败而告终。人生如棋,有时,不妨先理智地后退一步,结果却能化险为夷,出奇制胜。人生如航船,聪明机智的舵手,遇弯就弯,遇直快行。遇弯不转舵就会触礁。做人应当有弹性,选择了弹性,就意味着选择了快乐。芦苇能屈能伸,所以能在狂风暴雨中生存下来;榆树想始终挺直腰杆,结果被狂风吹折。当然,遇弯停滞不前,也达不到航行的目的地。

越战期间,尼克松总统要求指挥官斯威士摩兰汇报一下局势。

“将军,我们在越战的目标是什么?”总统问。“征服与平定敌人。”

将军振振有词。“那该怎么办?”“我要40万大军。”

“去年这个时候,你说只要20万就够了。我给了你20万军队,你平定了多少敌人?”“事实上我们到达后,抵抗力量增加了一倍。”

总统立即说道:“既然20万军队产生了双倍的抵抗力,那么40万军队就会有四倍的抵抗力,所以我认为,继续向越南派遣军队是不明智的。”尼克松的决定把美国拖出了越战的泥潭。

日常生活中,麻将桌上经常可见这样的情形:本来说好打八圈结束,但八圈过去,意犹未尽,尤其是哪位输了,总想再加赛一两圈,想着兴许就打回来了。一开加赛的头,可能就难以收场,最后搞得疲惫不堪或不欢而散。其实,打麻将有输有赢,输了,证明自己今天运气不好,或发挥欠佳,再拖下去赢回来的可能性仍然很小,而输的可能性却较大。

做了错事,人们往往想通过另一件错事,弥补回来损失,这样下去只会错上加错,一次次地把错堆得像草垛一样。做事贵在拿得起,放得下,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时该住手的时候也要住手,不要硬逞能。尤其是不能抱着死要面子或想扳回老本的心态,继续硬挺下去。这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已经证明错了,就要勇于认错,就不要继续投入,再错下去,要懂得及早抽身的道理。炒过股票的人对这个故事体会最深:当手中的股票开始赚钱时,想着还会再涨,等等吧。当已往下跌时,想着前几天那个高点都没卖,现在卖只能赚这么点钱,等涨回点再说,结果成了套牢一族。煮熟的鸭子还会飞,就是这个道理。

有个朋友,前几年飞抵海南炒房地产。往年海南这方面的生意正行情看涨,寸土尺金,所以他动用了几百万的资金在海口近郊购置了大块地皮,准备待价而沽。不料,行情突生巨变,房地产热大幅度降温,周围的开发区迟迟不见动工,这一片地皮只能闲置下来。一段时间过去,不但没能脱手,反而每月都得应付各种各样的管理税,白白花掉了好几十万。

面对这样的局面,这位朋友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果断地采取措施,将人员及时从海南抽回,只留下一个人在那儿看家,公司又风风火火地搞起了新的项目,很快打开了新的局面。

这种认输,或者认赔出场的做法,不仅工作中需要,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对于生活中的混乱,我们只能用自动投降、认输出场的方式来对付。那是种接受,也是种认可,更是中止无谓挣扎的明智。

因此,这种认输并不是放弃一切,也不是无动于衷、懒惰或冷漠。相反的,那是一种让我们放松的技巧,是使事情露出真相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对既成事实和既成错误的解脱,正如契诃夫提议的:“要是火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就该高兴:幸亏不是满口的牙痛起来。”实际上一个人越心平气和,生活就会越顺利。

如果一个人总是将焦点集中在自己的过错上,会使自己很容易陷入为了小事而疯狂的状态。你会觉得自己真是一无是处,世界也毫不可爱,而你却无能地生存在这样的社会中。负面的思考会带来负面的能量,进而产生负面的行为。你会停留在问题、愤怒与不安全的状态中,会更紧张,也会更吹毛求疵。当你想到自己干的一件漂亮的事情时,你会将焦点集中在自己好的那一面,会觉得自己有能力而且潜力无穷。你会给自己一点空间,容许自己做错事时有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