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轻松做人学会无所谓
21524200000025

第25章 学会无所谓一点,你会活得更谦厚(2)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均有不得不增加的倾向。其实,只要减省某些部分,大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倘若这里也想插一手,那里也要兼顾,就不得不动脑筋,过度地使用智慧,容易产生奸邪欺诈。所以,只要凡事稍微减省些,便能回复本来的人性,即藏锋而静,返璞归真。

所以,人千万不要为欲望所驱使。心灵一旦为欲望侵蚀,就无法超脱红尘,而为欲望所吞灭。只有降低欲望,在现实中追求人生的目的,才会活得快乐。

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所以,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可是总有一天,不幸的时刻会悄然来临,因此,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地活着。身处顺境要藏锋,身处逆境也要藏锋,这才是聪明人所应采取的生活态度。

放低姿态并不表明自己低下

人生在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人人都会碰到。比如:有些需要放下身段才办成的事情如果只是固执地、一味地以强硬的态度去面对,只会让事情落空。有时候,需要我们暂时的退却以面对现实。

虽然敢于碰硬是一种壮举,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时,盲目碰硬就是愚蠢。如果硬要拿鸡蛋去碰石头,只能是无谓的牺牲。这时,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适时低头。

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峡谷上,南坡长满了松、柏、女贞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北坡的雪总是比南坡的雪下得大,当雪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树枝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其他的树因无此本领,便无法在北坡存活。

非洲的大沙漠中有一种叫艾米的小花,天生一花四色,美丽异常,但是,每一次花开却要等待4年的漫长花期。在恶劣的环境中,它只能低头,默默地收起自己的枝叶,将根深深地扎于泥土中,积蓄力量,为的就是那鲜花绽放的一刻。对于艾米花,低头——不是屈服,而是另一种无形的抗争。

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永不低头”、“永不言败”,否则你就是懦夫。可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适当的低头,是一种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生活中,我们只有保持该低头时就低头,才会在人际网中自如地穿梭。其实,“学会低头”是一种人生智慧。

低头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理智忍让;低头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该低头时就低头,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就能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漫漫人生路,总有一扇扇需要我们低头侧身才能踏过的小门,总有一道道需要我们忍痛坚持才能越过的坎坷,总有一段段需要我们默默奋斗才能渡过的时期。

韩信虽有过胯下之辱,但相对于以后的楚王位置相比,“胯下之辱”岂不是无所谓的吗?

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暂时退却,养精蓄锐,等待时机重新筹划,这时再进便会更快、更好、更有力。有时候,不刻意追求反而更容易得到,追求得太迫切、太执著反而只能白白增添烦恼。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这种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方式更有成效。

一个人虽然不能没有自己做人的准则,但一味“方正”,不会“圆通”,该“低头”的时候不能“委屈”求全,就不能进退自如而陷入被动。只有硬度而没有弹性和韧性的钢材称不上好钢;负重前进的车轮,必须是圆形,还得加上润滑剂。我们在为人处世上倘若过于“有棱有角”,直来直去,凡事没有变通的余地,一味的刚强,一味的强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时遇到人生路上的坎坷,我们其实不必昂首挺胸,自己去撞得头破血流,稍稍低一低头,弯一弯腰,侧身就过去了。这一低头,一弯腰,一侧身,不是一味的屈服于强权,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不是一味的懦弱无能,而是另一种大智慧,大胸怀,大抗争。

然而,桀骜不驯的也大有人在:屈原投身汨罗江,布鲁诺烈火焚身,哥白尼遭受迫害……他们是勇士,更是可以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试想,如果在坎坷面前,他们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渡过了难关,那么,他们不是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实现自身更多的价值吗?

面对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力去承受,当承受不了的时候,暂时弯曲一下。能屈能伸,刚柔相济,在低头中积蓄自己的力量,在弯腰时鼓足自己的劲头,在侧身时想好前行的道路,一旦过了这道坎儿,我们便可大步流星的向前行,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生活中历练过的人,都能了解,谦虚往往被看成软弱。这种生活态度与其说是软弱,不如说是尝遍人世辛酸之后一种必然的成熟。那些昂然高论不以为然的人,对这个问题,乃至人生的认识显然有限,因而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无知的强劲,一种似强实弱的强。真正的智慧,属于谦逊的人。

鲁迅说过,谦受益,满招损!学会去适应,去包容,成功不是示威,而是示弱!如果我们想活得更潇洒、更惬意,就让我们都做一株撒哈拉大沙漠中的艾米花,做那峡谷上的雪松吧!

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没必要记恨他

博爱是人类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博爱的最大障碍就是人们不能对伤害过自己的人宽恕。一个人如果不能宽恕别人,人的内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占据,恶和恨是世界无法和谐、无法共生的根源。恶和恨让我们无法快乐。因而,宽恕曾伤害过我们的人会让我们得到更多人的敬佩尊重,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快乐。

南非著名的领袖曼德拉早年因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被捕入狱,被囚禁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长达27年,身心受到了极大摧残。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的一个“锌皮房”里,白天打石头,有时还要下到冰冷的海水中捞海带。由于是政治要犯,平时有三个看守看管他,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1990年,曼德拉被“无罪”释放,1991年,他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然而在就职典礼上,曼德拉的一个举动则震惊了全世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先是起身致辞,欢迎来宾,并依次介绍了亲临现场的各国政要。然后,他平静地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我深感荣幸!使我最高兴的是,当初在罗本岛监狱看守我的三名狱警也能到场。”随即他邀请他们起身,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年迈的曼德拉还恭敬地向曾关押他的三位看守致敬。曼德拉的这一举动令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也使全世界的人们为他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所感动。

当时在场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也深受感动。由于受白水案牵连并不时遭受媒体攻击,希拉里内心一直处于困惑和痛苦之中。她问曼德拉,如何在激流险壑、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一颗博大、宽容的心,曼德拉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以自己获释出狱当天的感受回答她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曼德拉还告诉希拉里,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和磨难,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他年轻时性子很急,在狱中学会控制情绪才活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他时间与激励,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学会处理好遭遇的苦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有人甚至是你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伺机报复?有句话叫做“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这样做了,怨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像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博大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就会折射出高尚的光彩。

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宽容能使你赢得友谊。

汉朝名臣韩安国曾因获罪被囚于山东蒙城监狱,狱吏田甲经常虐待羞辱他,他愤愤不平地说:“死灰难道不会再燃烧吗?”意思是我还会再复职的,你要对我客气点儿。谁知田甲毫不示弱,竟恶狠狠地说:“如果燃烧了我会用尿把他浇灭的。”不久,韩安国复官为内史,便将田甲叫到跟前说:“死灰复燃了,你怎么不溺灭呢?”田甲叩头求饶,安国不咎既往,一笑了之。不计较伤害过自己的人,也为韩安国赢得了“心比天空还辽阔”的美誉,成为千古绝唱。

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优良的人格体现,对曾经有意无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有宽容的精神。这样做虽然困难,但更能反映出你的宽大胸怀和雍容大度。用你的体谅、关怀、宽容对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使他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温暖。这也正是坚强的表现,是思想的升华。

坦承不足又有何妨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缺陷:或外貌上的,或性格上的,当一个人懂得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时,他也就真正地成熟起来了。

周女士已经37岁了,两年前丈夫不幸病故,家里人都执意让她再找一个意中人,热心的朋友也劝她早日结束独身生活。周女士虽然也看过几个对象,但都没有成功。原因是周女士和别人见面后,总是先把自己的缺陷和盘托出,暴露无遗,令一些人“望而却步”。她的朋友数落她时,她却振振有辞:“年轻时搞对象都没有装模作样过,老了更不用掩饰,我就是这么样一个有瑕疵的女人,先让对方看清楚点不好吗?”后来周女士还真找到了一位心心相印的意中人,据说对方在假货遍地人也爱装假的今天,就是看中了周女士毫不掩饰、勇于承认缺陷的优点,认为这人难得的实在。

由于周女士事前把自己的缺陷毫无保留地告知对方,对方“扬长避短,”两人配合默契,生活得很美满。朋友们都说,实在人有实在命,这是周女士用袒露缺陷换来的幸福。

人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刻意掩饰,自欺欺人。周女士不是这样,在对方面前大胆袒露自己的缺陷,出自于内心的真诚和对别人的信任。她那透明的真诚理所当然也换来了对方的信赖与爱慕。把自己的缺陷袒露人前,也就同时把自己的真诚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对方。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越是刻意掩饰自己的缺陷,自己活得越累,有时甚至还显得很尴尬。这是因为缺陷是客观存在的,掩饰往往会弄巧成拙。周女士真诚袒露缺陷的结果,使对方理解她的缺陷,容纳她的缺陷,还有意识地弥补她的缺陷,这正是他们后来生活幸福和谐的基础。

缺陷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人人都有。然而,面对缺陷,大多数人是去掩饰。掩饰缺陷也许是人的天性,毕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袒露自己缺陷的人,实属不多。因此袒露缺陷确实需要勇气,要战胜自己的懦弱,战胜自己的虚荣,还要战胜世俗的偏见。所有这些,没有超人的勇气是万万做不到的。

台湾著名画家刘墉在教国画的时候,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极力掩饰自己作品上的缺点,有时画得差,干脆就不拿出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刘墉会对他们说:“初学画总免不了有缺点,否则你们也就不必学了!这就好比去找医生看病,是因为身体有不适的地方,看医生时每个病人总是尽量把自己的症状说出来,以便医生诊断。学画交给老师作业,则是希望老师发现错误,加以指正,你们又何必掩饰自己的缺点呢?”

有一位刘先生事业有成,但可惜对女友的要求太高,人近四十还是一个人生活,但不久前,他结了婚。新娘以前是个歌星,曾经结过两次婚,都离了,现在也不红了。在朋友看来,觉得刘先生挺亏的,这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新娘是再婚的,而且是离过两次婚的。

有一天,他跟朋友出去,一边开车、一边笑道:“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盼望着能开宝马车,可是没钱,买不起;现在呀!还是买不起,买辆二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