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理问题能力培训教程
21524800000020

第20章 处理问题的应变技巧(2)

“唉呀!马经理,人不吝啬的话,是无法创业的,所以,人不能太大方。我们应该小气、更小气,无论如何不能浪费钱财呀。”

“你说得太对啦。”马经理禁不住一拍双腿,猛然站了起来。

马经理对刘老板的话产生了共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样马经理破例慷慨地把钱借给了刘老板。

做老板的多数是有骨气的人,但在求人的问题上硬讲骨气,恐怕事情就没有个办成的道理。这时候换一种思路和方法就是另一幅洞天。

百人百脾气,跟什么人办事要掌握其个性,而见机行事。有的怕软不怕硬,有的怕硬不怕软,因此,只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办事才有效果。

兰天贸易公司拖欠曙光机床厂一笔货款,众多讨债人员轮番进攻也没有讨回债来。没办法,厂长亲自点将,派本厂讨债大王潘杨出马。

这潘杨原本是车间的一名车工,身材高挑、容貌动人,长得美若天仙,人称曙光机床厂的“厂花”。

近年来,债务纠纷增多,厂里组建讨债队伍,张榜公开招讨债人员。潘杨勇敢就聘,在讨债活动中大显身手,名声大振。

接受任务后,潘杨来到了兰天贸易公司,直奔总经理的办公室。

忙碌的王经理见一个美女飘然走进他的办公室,两眼一亮,不由得挺了挺身。

潘杨来到王经理的面前,王经理感到一股香气扑面而来。

“您就是王总经理吧,我是曙光机床厂的潘杨,你们兰天公司欠我们厂一笔货款,我今天来就是看看什么时候能还款。”说完潘杨坐下,拿出一支摩尔烟点着。

王经理说:“不是和你们厂的领导讲过了吗,我们现在有困难,等我们有了钱,一定会尽快还你们厂的货款。”

潘杨优雅地吐了一口烟圈,问王经理:“他们都说我是用色讨债,你看我是那样吗?”

“不,不是!”王经理赶快否认。

“你不用否认,我是靠这张脸来讨债的。我干了8年车工,眼看着有门路的一个个调走,我心里能不急吗,正巧厂里组建讨债队,为了从车间里调出来,为了不干那又脏又累的活,我只有这一条路。”

“这个工作也不错么。”王经理说。

“这根本不是女人干的工作,你要不来钱,他们说你没能耐,你要来钱,他们又说你是靠出卖色相讨债,碰上要占你便宜的人你只能忍,真难呐。”潘杨说着落下泪来。

王经理见潘杨真的伤心了,动了惜香怜玉的念头,他头脑一热,张口说道:“你别难过,我们公司现在也很困难,全部还清你们厂的货款不可能,不过我们可以先还30万元,我这就叫人来给你办手续。”

送走潘杨,王经理感到他做了一件好事,但自己的公司又要过一段紧日子了。

潘杨运用的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讨债方式,这其中的度一定要有分寸,不能过火。潘杨充分运用女性的优势,并且开门见山,点出人们潜意识中的思想活动,使你无法再有非分的想法。巧妙地保护了自己,同时又将自己摆在了弱者的位置上,以真情打动了对方。

其实这也是根据自身优势而相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也是一种随机应变。

二、在语言上随机应变

在处理问题时,语言的运用是惟妙惟肖的,很多财力、物力上不能解决的事情,通过语言交流便可轻易化解。

1.灵活变通

巧妙运用语言,灵活变通说话的方式、方法和角度,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使问题更能得到妥善处理,这也是******总理的一贯外交、处事风格。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在欢迎宴会上祝酒时说: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两国隔断了二十多年。”

这句话就十分婉转,既暗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美国,但又没有正面指出,因而没有伤害美方的感情。

2.糊涂表达

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尴尬的场面或突发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如果能佯装糊涂,故作痴呆,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有一个著名的笑话是讲经理考问员工机智的。他的题目是:

“假如你无意间把房间推开,看见女客一丝不挂地在沐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办?”第一位答:“说声‘对不起’,就关门退出。”第二位答:“说声‘对不起,小姐’,就关门退出。”第三位答:“说声‘对不起,先生’,就关门退出。”前两位的回答都不幽默,惟独第三位的回答很幽默。它妙就妙在假装没看清,故作痴呆,既保全了客人的面子,又使自己摆脱了尴尬。

3.巧于补错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出现差错时,如能巧妙运用语言加以补救,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处理问题方法。

有一天深夜,两个小偷爬进一户人家想偷东西,不料碰响了家具,把房里熟睡的一对夫妇惊醒了。丈夫一跃而起,妻子却吓得不知所措。丈夫想:来者不善,又在暗处,硬拼兴许会吃亏,只能用计智斗。于是,他大声对妻子说:

“不用怕,快把猎枪拿来!”

妻子茫然地问:“什么猎枪?”

“在墙上挂着!”

“哪里有?胡扯!”

“胡扯?”丈夫一怔,但旋即打断妻子的话:“对,对,就是那把‘胡扯’,‘胡扯’比猎枪更厉害!”

藏在门外的两贼一听,心想,我的妈呀,鸟枪就够厉害的了,“胡扯”比猎枪更厉害,赶紧逃命吧!于是转身就逃,一边跑一边互相关照:“快跑,小心别让‘胡扯’打着!”

一句险些露馅的话,竟把小偷吓跑了,此中令人已忍俊不禁的魅力就在于丈夫巧于“补错”。

4.出奇制胜

能否巧妙地处理问题,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能用语言表达一种奇特的思维,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1995年“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准决赛时,为了测试参赛小姐谈吐应对的技巧,司仪问参赛的几位小姐:“假如要你在下面三个人中选择一个作为你的终生伴侣,你会选谁呢?这三个人是贝多芬、希特勒、爱因斯坦。”甲小姐选择了贝多芬,说愿意“嫁给艺术”;乙小姐选择了爱因斯坦,说自己很希望“献身科学”;丙小姐则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嫁给恶魔希特勒!”一语既出,满座哗然。只见丙小姐从容解释道:“因为我愿意做个天使,用高尚的情怀感化魔鬼。如果我嫁给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就会保住。”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评委给丙小姐亮出了最高分。丙小姐之所以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她能打破常规,违反一般人认为“不能嫁给坏人”的思维定势,从“歪处”发话,到“正处”收口,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5.超常表达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除恶,可以激善,可以邀福,也可以避祸。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处理问题的人,大多也是善于驾驭语言的人。

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克一生中曾经贫困潦倒,有时竟身无分文。一天,巴尔扎克写作到深夜,饿着肚子上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时一个小偷光顾,翻箱倒柜。巴尔扎克对小偷说:

“请别再翻了,我白天都翻不到钱,你夜里难道能翻到钱?”小偷听后,知趣地走了。

巴尔扎克的这则趣闻妙就妙在:他用一种超乎常人所能想到的表达,既赶走了小偷,又巧妙地说出了自己的窘境。足见他的思维方法不同于寻常之人。

6.答非所问

处理问题也讲究态度,有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可以热诚一些,也有的问题可以冷漠一些。态度有时也是处理问题的一种尺度。

1797年,年轻的拿破仑在意大利战场取得全胜,凯旋而归。

从此,他在巴黎社交界身价百倍,也成为众多贵妇人追逐青睐的对象。然而,拿破仑不喜欢这一套,并且有些讨厌。可是,有些人硬是紧追不放,纠缠不休。当时的才女、文学家斯达尔夫人,几个月中一直在给拿破仑写信,想结识拿破仑。一天晚上的舞会上,斯达尔夫人头上缠着宽大的包头布,手上拿着桂枝,穿过人群,迎着拿破仑走来。拿破仑实在无法避开。当斯达尔夫人把一束桂枝送给拿破仑时,他说:“应该把桂枝留给缪斯(即文艺之神)。”斯达尔夫人认为这是一句俏皮话,并不感到尴尬。她继续没话找话地与拿破仑纠缠,拿破仑出于礼貌也不好生硬地中断谈话。

“将军,您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呢?”

“是我的妻子。”

“这太简单了,您最器重的女人是谁呢?”

“是最会料理家务的女人。”

“这我想到了,那么,您认为谁是女中豪杰呢?”

“是孩子生的最多的女人,夫人。”

他们这样一问一答,愈谈愈没趣。斯达尔夫人感到局促不安,也不想再自讨没趣,只得作罢。

摆在面前的请求,如果是强人所难,一般人的办法是拒绝了事。然而,针对不同对象,拒绝方式不能只有一种,有时需要直截了当,有时需要婉转隐讳。拿破仑心中不愿,又不便公开拒绝,而采取不冷不热、答非所问的办法,使斯达尔夫人自感无趣而告退。这虽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可见拿破仑处理问题的机智。

7.似答非答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一些问题,处理起来是很棘手的,然而很多外交官却能把这些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后,美国新闻界都在猜测苏联有没有原子弹以及有多少颗。当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率领一个代表团访问美国时,在下榻的旅馆前被一群美国记者包围。有位记者问莫洛托夫外长:“苏联有多少原子弹?”莫洛托夫绷着脸仅用了一个英语单词来回答:“足够!”

这两个字的回答既暗示了不能公开的态度,避免了记者的继续纠缠,又表达了苏联政府和人民的自信与力量。可谓言简意赅,恰到好处。然而其最大的妙处还在于:它是一种似答而非答的巧妙闪避。说“似答”,是因为它就问而答,答对其问;说“非答”,是因为答的内容空洞浮泛,且有意识地让对方得不到满足,从而使“答”事实上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这是一种以虚答对实问的策略,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语言敷衍”。它在让对手无法探底的同时,又巧妙地将自己或者事物真相隐藏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语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