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理问题能力培训教程
21524800000033

第33章 处理经济问题的艺术(4)

在2003年2月21日召开的七国集团(美、英、法、德、意、加、日)财政部长会议上,日本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抛出了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的所谓反通缩的提案,要求七国联手向中国政府施压促人民币升值。在这次会议上,盐川正十郎向其他六国财长宣称:“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源于此。”要求其他国家逼迫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究竟是应该贬值还是应该升值呢?

200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他并不认为人民币有重估升值的问题,我国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中国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策呢?这是因为:

汇率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外贸易问题,他是一国政府极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

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提升,中国老百性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还有中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足以抵消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压力。

第一,人民币升值将削弱国内的需求,使通缩状况更加严重。国内物价已年年走低,人民币购买力若升高,通货紧缩压力会更大,打击企业获利空间。人民币一旦升值,出口产业和外国直接投资必受重创,最后冲击就业市场。目前国内失业率超过10%,这必然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第二,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外商投资,导致外资流入的减少。

因为大家知道人民币会升值,就不会现在投资,而要等到人民币升值以后投进来。这不仅将导致外资流入的减少,还会导致国内资金的大量外流。其中原因很简单,成本的提高使国内投资机会日益减少。对于严重依赖外资的中国经济来说,这一点尤其值得警惕。投资是为了利润,利润率下降,投资就会减少。

第三,人民币升值将影响中国的出口,造成出口成本增加。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三资企业产业工人月工资为1000元左右,以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来计算,外商每月要付给工人125美元;若人民币升值到4元人币兑换1美元,那外商每月就得付给中国工人250美元。对外商来讲,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了一倍。而对在国内生活消费的中国工人则没有多大变化,他还是每月挣1000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就会逐步打掉劳动力价格低廉这一优势,势必导致出口成本上升,使国际上对中国商品和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就等于减少了我国的国外市场。由于中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不得不通过降低名义工资来维持中国的竞争力。

我国目前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增加就业压力。

第四,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中国农业,威胁农业人口的生存。人民币升值受害最大的将是中国的农业,它将导致进口农产品价格下滑,使本来就没有价格优势的中国农产品进一步涨价,从而丧失国际竞争能力,更多的国外农产品将占领中国市场。这对中国农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使中国8亿农民的生存问题面临威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前不久在北京说,中国政府如不能顶住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说不定会重蹈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覆辙。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7月18日在香港《南华早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指出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是严重错误。

因此,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对中国最为有利,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既要积极参与,更需头脑清醒。也许以后人民币会选择升值(实际上,人民币一直是缓慢升值的),那是以后的事,至少目前不是最佳时机,货币政策是权衡的结果,关键要看是不是对我们有利,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国家利益至上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人民币升值,中国必须说:“不!”

因为这关系中国的长远利益问题。

三、利用新思路解决经济问题

碧桂园是一处具有田园风光的别墅区的“雅号”,位于广东顺德市陈村水道的碧江之畔桂山之侧,坐落于顺德与番禹的交界地,前不着村,后不靠镇。尽管投资逾亿元的开发商反复宣传,说此地乃为“金三角的交汇点”,又请名望极高的广东省前省长叶选平亲笔题写园名,但前来看楼买房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为了“放市”,农民出身的碧桂园老板曾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希望他们能教给他出奇制胜的高招,但最终还是大失所望。

有一天,碧桂园老板在参现一所“贵族学校”时,忽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在自己的楼盘建一所学校?别墅区本来就要教育配套。于是老板决定山路不通走水路,决定先办学。

然而,一帮农民出身的建筑商如何能办起一个高档次的贵族学校呢?在长江三角洲的田园地带办学,能吸引大都市的有钱人吗?如何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碧桂园老板,令其寝食不安。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老板认识了王志刚。王志刚的一番话语令他豁然开朗,于是毅然决定聘请王出任碧桂圆的总策划。

王志刚出任总策划后,他对设计人员说:中国房地产广告大多是直截了当地、简单地理性诉述,诸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价格低廉”一类;也有一些感性诉求广告,但往往哗众取宠,目标不明。我们面对房地产市道低迷,必须出奇制胜。广告设计也必须改换思路,从总的战略着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接着,他提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设计意念。

于是,1994年的新年伊始,广东发行量最大的《羊城晚报》上,刊出了一则引起轰动的广告,标题赫然人目:“可怕的顺德人。”

之后,“可怕的顺德人”一再在报纸上出现,几百万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广告的谜底。

1月25日,“可怕的顺德人”全面揭开谜底,在《羊城晚报》的一整版套红广告中,出现令人心动的话语:

“中国古谚云:富不过三代。今天的成功人士进言:要使事业有续,最明智的投资莫过于投资子女。儿女需要什么?孩子在呼吁什么?做父母的最明白。”

接着,王志刚和他的策划助手们又精心设计了一个“为什么”系列广告,在商云密布的社会大背景上,打上了一个个令人警醒的问号:

电视屏幕上,一个成功人士得意地回到家中,不料开门之后,家中乱七八糟,太太正追打自己的爱子。何故?原来是一张张不及格的考卷令“大款”太太非常生气,“大款”也涨大了脑袋。正当一家人愁眉苦脸之时,突然(画外音)插入一小孩清脆的声音:“为什么不去碧桂园学校?”

“为什么不去碧桂园学校?”这孩子的提醒,在电台的广播中也一再出现,一再被强调。

王志刚策划的一个个“出奇”行动,果真取得了“制胜”的成功。几个月后,草创而成的碧桂园学校人头涌动,车水马龙,一些大款甚至退掉已定好的其他贵族学校的学位,宁肯不要预付款,也把子女送来碧桂园。‘碧桂园’一跃成为广东高价学校的“大哥大”。

学校这步棋下活了,第二步就是推销楼盘的策划。

王志刚对老板讲:“碧桂园的策划,一定要跳出房地产概念,加大文化内涵,上升到‘全新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才能令人耳目一新。”他定下的广告语是:“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碧桂园成功人士的家园。”

一年之后,当碧桂园楼盘取得旺销战果时,一位房地产大亨颇为内行地说:“关键在于启动的定位。‘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和‘成功人士的家园’这两句广告语是无价之宝,起码值2000万元!”

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迅速打响,王志刚策划的“碧桂园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而碧桂园别墅区从此也就成了“永不落幕的广交会”,客似云来。销售别墅最旺的一天,收入竟达上千万元。一场战役打下来,楼盘推广总额超亿元。而更确切地说,这一切不都源于一个好思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