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改你的坏脾气
21525500000032

第32章 坏脾气是导致人生运程多舛的魔障(2)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犯下求全责备的错误。这不但可能让我们对事物的评价产生扭曲,思想变得偏激,甚至还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不公和错误的情况。小到一个单位评选先进,大到政府推行某项举措,总会有人寡廉鲜耻地“挺身而出”,骂骂咧咧,求全责备。这类人委实招人厌恶,他们往往思想偏执,小事上逞精明,大事上犯糊涂。他们从不情愿承认别人的才德与成绩,有时即便表面上认可,实则也是暗藏心机,只要别人有一点不足或失误,他们便揪住不放,这种人岂能有好人缘,他们在工作事业上岂能不败?

若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也这般如此,那么情况就更加严重了。如果员工们的工作成绩再优秀也不会得到认可,那么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势必会在老板的求全责备下消失殆尽。既然做得再多再好也不可能得到表彰,反而遭人诟病,那么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出力不讨好的“傻瓜”呢?于是,员工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很可能仅仅局限于“奉命”行事,大家都成了明哲保身的“木头人”。如此一来,你的企业也就危在旦夕了。

为人若有求全责备的坏脾气,就很可能会被亲朋好友渐渐疏远,最终成为孤家寡人。事实上,我们不应该事事都用自己的“完美”标准来要求别人,倘若每个人做事的方法和效果都相同,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不再存在什么差别了。高明的人在指责别人时,既要让别人为过失自惭形秽,同时也会让别人感到你言之有理。总之,学会宽谅、容纳他人的缺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求全责备的极端心理,才能换取他人的真诚、信任和尊重。

得意忘形通常是形容一个人因为过于高兴而失去了常态,忘乎所以的行为。当然,一个人在生活中、学习上或是工作中遇到了开心的事情,心中得意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但如果高兴大了劲,得意过了头,就要当心好事变坏事,得意变成失意了。

初秋时期的卫灵公非常好色,他不仅后宫佳丽三千,还养着一些男性嬖臣。弥子瑕是嬖臣中最受宠爱的一个,弥子瑕仗着卫灵公宠爱自己,就由着性子胡闹,把朝廷的规矩不当一回事儿,甚至在卫灵公面前也很放肆。但他聪明伶俐,惯会撒娇卖乖,卫灵公也就不以为忤。

一天晚上,有人捎话给弥子瑕,说他母亲病了。弥子瑕一听,直奔御车房,并谎称卫灵公有令,命车夫马上送他回家。车夫知道他是卫灵公面前的红人,信以为真,连夜把他送到家里。

按照卫国法律,偷乘君主车辆要处刖刑。所以,当有人把这事报告给卫灵公时,卫灵公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赞许地说:“母亲病了,就把刖刑也忘了,弥子瑕可真是个孝子啊!”过了几天,卫灵公让弥子瑕陪他去果园游玩。果园中的桃子已经成熟,弥子瑕顺手摘下一个桃来,一边吃着一边和卫灵公戏耍。卫灵公开玩笑地说:“前几天你偷乘我的车子回家,我没有责罚你,你怎么感谢我呢?”

弥子瑕一本正经地说:“你闭上眼睛,我就送你一样好东西,表示谢意!”

卫灵公就真的闭上了眼睛。弥子瑕赶紧把自己吃剩的半个桃子塞进卫灵公嘴里,就打着哈哈跑开了:“这桃子很甜!就算是我的一点谢意吧。”

卫灵公这才知道上当了,他得意地对随从们说:“他把自己吃了一半的桃子拿给我吃,这是爱我啊!”随从们见了,都忍不住笑了。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弥子瑕老了,卫灵公不再宠爱他了,他又有了更年轻漂亮的嬖臣。弥子瑕只能远远地看着卫灵公和年轻嬖臣调笑,心里涌上一阵阵的醋意,但他不敢把这种醋意表现出来,更不敢像以前那样任性了。

弥子瑕常常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往往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自己要干什么。

一天中午,他又陷入了这样的回忆中,不知不觉地,他走进了卫灵公的寝宫。当他醒悟过来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茶几上的一个花瓶碰倒了,一声脆响,把正在午睡的卫灵公惊醒了。卫灵公看到弥子瑕未经允许擅闯寝宫,登时大发雷霆:“谁让你进来的?难道你想谋刺寡人?”

弥子瑕吓得赶紧跪下,苦苦诉说自己是无意中走进来的。

“那你的眼睛是干什么用的?”卫灵公不肯饶他,“我就看出你不是好东西!你曾经偷乘我的车子,把自己吃剩的桃子塞进我的嘴里!今天我们老账新账一起算!”说完,命令卫士砍去他的双脚和右手,挖掉他的双眼。

卫灵公固然专横残暴,但就弥子瑕而言,如果自己得意受宠时不那么任意妄为,违反规定,或许在他失意的时候也不至于落得这么悲惨的结局。

人生在世,必然是有得有失、有起有伏。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得意时不可忘形,要知道,你的敌人正琢磨着如何抓住你的把柄;失意时也不要放弃,要知道,你的对手正等着看你的笑话呢。为人沉着稳住,不张扬跋扈,做事滴水不漏,戒骄戒躁,才是成熟睿智的表现。

事实说明,一个人如果在一帆风顺、小有成就的时候自命不凡、得意忘形,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在失意的时候遭到报应。因此,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要尽量把个人的得与失看得淡一些,顺境中不要得意忘形,逆境时也不必怨天尤人,得意时要善待他人,失意时更要善待自己。有了这种从容不迫,宠辱不惊的心态,你才能在事业上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取得最终的成功。

因心存嫉妒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造别人的谣、败坏别人的名声,即是诋毁别人的行为。对他人施以诽谤诋毁,是一个人品行不端、内心龌龊的表现。这类喜欢在人前背后摇唇鼓舌、搬弄是非、无中生有、造谣生事的人,通常是以害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而告终。古人云:

“毁人者必自毁。”对此,我们应该深以为戒。

从古至今,官场职场上都不乏乐于进谗的奸佞小人。他们往往会为了一己之力而不择手段,对阻碍自己的人进行诽谤诬陷,致使许多正义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身陷囹圄,乃至家破人亡。然而,悠悠历史昭示着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则。君不见,毁人者必自毁,损人者必自损,污人者必自污,玩火者必****。

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都惯于栽赃陷害、毁谤忠良。他们生前遭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死后又作为奸臣的代表而被后世的人们口诛笔伐,可谓遗臭万年!

南宋末年的权臣贾似道,也是一个不择手段、陷害正直朝臣的丑类。《宋季三朝政要》中记载,他为了中伤诬陷宰相吴潜,竟然唆使人编造《福华编》歌颂贾似道的所谓鄂州战功,排挤左相吴潜出朝,到处散布吴潜兄弟有野心。宋理宗闻知大惊,忙罢吴潜相位,让贾似道取而代之。

贾似道当权长达15年,被他诬害的人难以计数,“一时正义端上,为似道破坏殆尽”。但多行不义必自毙,由于朝野万众的痛恨,朝廷只得把贾似道贬往循州。一路上,轿夫们撤去轿盖,让他暴晒在烈日之下,轿夫们行路时还唱着民歌数落他的罪端。恶贯满盈的贾似道,未至循州,途中便被监送人杀死。

在现实生活中,毁人自毁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为人心术不正,喜欢诋毁他人,必然树敌广,结怨多,积恨深。其结果,或是周围的人对他侧目而视,长存戒心,如避瘟疫;或是被毁谤者奋起回击,以真凭实据揭穿其险恶用心,使其狼狈不堪,威信扫地;或是因毁谤他人而触犯法律,锒铛入狱,饱尝铁窗滋味,此乃罪有应得。

毁人自毁,其言甚确!佛经上有一段话生动深刻,值得很好一读:

“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尘己身。贤不可害,祸必灭己。”意思是:恶人毁谤伤害好人,就像仰面向天吐唾沫,最后唾沫反而落到毁谤者的脸上;这也像迎着风向人家撒灰尘,结果灰尘反而回到他自己身上。所以,不要毁谤他人,那样做定然自取其祸。

假如你是有毁谤恶习的人,应及早回头,改恶从善,否则,日后难免被人们所唾弃、所鞭挞、所惩罚!

诽谤诋毁大多源自人们内心的嫉妒。所以,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开阔自己的心胸,有助于防止嫉妒心理的滋生。须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的客观规律。另外,如果我们每天都很忙碌,那么也就无暇去嫉妒别人了。因此,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参与各种业余活动,使自己真正充实起来,那么,嫉妒情绪就难以滋生、蔓延。还有的人善于借嫉妒心理的强烈意识去奋发努力,把嫉妒心转化为动力,化消极为积极,从而赶超别人!

人的天性中有许多弱点,如果不对它们进行正确引导,任其放纵,那么这些人性的弱点就很有可能衍变成各种坏习惯,从而危害自己的整个人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不良性情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理,以免让它们泛滥成灾。

妨碍自我管理的首要障碍是懒惰。懒惰,是人性中的一大缺陷,小说《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就是一个为人懒惰的典型例子。他是一个青年地主,靠300个农奴无偿劳动得以坐享清福。他怠惰成习,整天躺卧在沙发上胡思乱想。他害怕生活中的任何变动,无意于人事活动,结果使自己变成一个十足的懒汉。由于懒,他对社交、对公职、对看书学习都不感兴趣;由于懒,他遭人讹诈不敢反抗;由于懒,他把恋爱结婚看成是莫大负担,虽然在聪明的姑娘奥尔迦爱情力量的追求和驱使下,他勉强复活了一些时日,但毕竟痼疾难医,最终爱情破裂;也正是由于懒,他三十来岁就渐渐发胖,最后中风死去。可见,懒惰的不良性情是多么的可怕。人们要管理好自己的性情与脾气,首先要克服懒惰的缺点。

妨碍自我管理的第二个障碍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的不良性情。

有始无终的表现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就是日本人成语里说的“三日妨主”,这种人往往只喜欢做简单、痛快的事,对需要长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总是缺少恒心、容易半途而废。

妨碍自我管理的第三个障碍就是拖拖拉拉。“明日复明日”是这些人的口头禅。本来是举手之劳的事,却总是不及时处理,非得等到拖成一个紧迫的问题,在你最紧张的时候来抢你宝贵的时间,搞得你焦头烂额、狼狈不堪。其实,不论是简单的事还是复杂的事,落到喜欢拖拉的人手里,就像泉水滚落到积水深潭里一般,难以再奔涌向前。

妨碍自我管理的第四个障碍是毫无计划。打麻将通宵达旦,下象棋没完没了,聊天聊到半夜;对电影、电视、书籍“凡新必看”,以“先睹为快”,甚至盲目地坐在电视机前看个没完;花钱大手大脚,口袋里有钱时往往一掷千金,随随便便地就把仅有的资金花光。为了表现自己消息灵通,诸事都想参与,有时甚至会把急需处理的事放在一边,而先去完成他人委托的小事,并为此弄得应接不暇。

妨碍自我管理的第五个障碍是沉迷空想。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指出:“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是一种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的习惯。在一定的时间起床,是对意志的最根本的训练,它可以改正在被窝里幻想的习惯。”什么宏图大略,什么美好计划,不转化为行动等于白搭。天大的志向如果只挂在嘴上,也不过是一个天大的零。

妨碍自我管理的第六个障碍是马虎凑合。干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凑凑合合,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河流是不会高于它的源头的,标准不高自然干不出高标准的工作,也绝不会有严格的自我管理。

妨碍自我管理还有一个障碍就是习惯性的自我原谅。原谅自己,宽恕自己差不多是人类的通病。人类常常会为自己当律师,想出许许多多的理由来替自己辩护。习惯性原谅自己,替自己当辩护律师的人是很难管理好自己的。

正如高尔基所说:“习惯是一个残酷的主宰,而旧生活紧固的网,又完全是由习惯编织成的……许多人在没有明白必须把网撕开以前,一辈子都缠在这面网里。”因此,要管理好自己的不良性情,就要下决心撕裂由这些旧习惯、坏习惯组成的“坚固的网”。

“好习惯是一种最宝贵的人生防腐剂。”的确,好的习惯有助于人的自我管理,因此,让习惯变为我们幸福生活和奋发工作的助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平日里,要着重磨砺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自制力,在工作上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加主动地进行工作与学习,必须像抵制瘟疫那样防止有害习惯的侵入。这样,我们便能够有效而省力地处理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琐事,从而解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

许多人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侥幸心理:自己稍稍敷衍一下应该不会有人知道,况且只是一件小事,也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什么影响。但实际上,在学习工作中抱有这种心态的人是比较危险的。做事不够严谨、喜欢敷衍了事是人们性格中的一大忌讳,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你偷得一时的轻松,但长此以往,你的工作必然漏洞百出,真等到出了乱子,要追究责任的时候才知道后悔不嫌为时太晚了吗?所以说,做事认真、制学严谨的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小周在一家营销策划公司工作。一天,一位朋友来找小周,说他们公司想做一个小规模的市场调查,这个市场调查很简单,他自己再找两个人就完全能做,希望小周出面把业务接下来,他去运作,最后的市场调研报告由小周把关。当然了,事成之后会给小周一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