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改你的坏脾气
21525500000005

第5章 坏脾气是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黑手(4)

乱使性子是一种坏脾气,也是年轻人在为人处事中常犯的毛病。

这种脾气的人做起事来往往率性而为,很少考虑别人的脸面和感受,也很少顾及事情的后果。这种乱使性子的坏脾气常常使自己身边的人陷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也会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

历史上有个叫王述的人,曾在宰相王导手下供职。那时候的官府中人,常常谈论一些哲学、逻辑方面的问题,以为时尚。王导原本就是爱好学问的人,再加上权高位重,每每他话音刚落,就会博得一片叫好。

一次,大家刚为王导喝了彩,可王述却使上性子了,他奋力将手中的杯子摔向地板,呐喊道:“又不是什么尧舜禹,怎么他说什么你们都说好!”一场哲学探讨就这样被王述给搅黄了。

还有一次,王述在家里吃鸡蛋,他想用筷子去夹鸡蛋,可夹了好几次都没夹到。王述立即勃然大怒,抓起鸡蛋就把它扔到了地上。到此,他还不解气跑过去跳了起来,抬脚向鸡蛋踩去。谁知天不遂人愿,王述这一脚竟然没踩到。这下可把王述给气死了,他弯身捡起了鸡蛋,囫囵个儿塞进嘴里,使劲嚼着,随后把嚼碎的鸡蛋又使劲向前方吐了出去。

看到这里我们都不禁为王述的火爆脾气产生疑问,他图的什么呢?

还好他出气的对象是个鸡蛋,如果是个人,那后果可真的不堪设想了。

我国东晋时有位高僧支遁,住在会稽,他每年都要来京城建康会会老朋友,讨论佛学心得。有一次,支遁要回会稽,一些高官们为他送行。

一个叫蔡子叔的先到了,他坐在距离支遁较近的座位上。过了一会儿,谢万来了,他的位子距离支遁稍微远点。中间,蔡子叔或许是要上厕所,离开座位出去了,谢万就坐到了蔡子叔的位子上。蔡子叔回来以后,看到谢万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了,什么话也没说,走上前去把谢万从座位上抱起来,狠狠地把他摔到了地上,然后坦然自若地坐了下来。

谢万从地上爬了起来,帽子掉了,衣服也擦破了,样子非常狼狈,但是他并没因此而生气,只是拍打了一下衣服上的尘土,捡起帽子,端正戴好,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对蔡子叔小声说:“你这人真是奇怪,差一点儿把我的脸给弄伤了。”谢万声音刚落,蔡子叔声如炸雷般对谢万道:“我本来就没考虑你的脸面!”

王述和蔡子叔都是惯于使性子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喜欢使性子的往往是那些性格内向、心胸不够宽广的人。他们性格倔强、自以为是,总喜欢以想当然的心态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结果却常常是搞得自己心里一团乱麻。

小贾在单位遇上一次升迁的机会,无论从工作成绩、个人才能,还是从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上看,他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出乎意料的是组织上任命的却是看似不如自己优秀的小何。小贾冥思苦想了很久,认为决定其命运的四个领导中,其中一个与自己有过节,还有一个领导不太通融,他猜想一定是他俩从中作梗。他甚至把对方决定这件事时反对他的神情、举动等都想象得栩栩如生。他越想越苦恼,越想越烦躁,整天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最后,他在一次公司领导开会的时候,闯入会议室厉声质问那两位领导在晋升职务中为什么打击报复,为什么不讲原则,结果把领导会议搅得一团糟。最终,小贾不但为此受到了领导严厉批评,还受到了罚款处理,从此他的声誉一落千丈。这就是他遇事不冷静、乱使性子的结果。

心理学家指出,好使性子的不良性情源自于人类的自私欲望。自私欲望膨胀的人,往往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在矛盾出现时,他们也只会盯着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自身过于执拗的事实。这种性格的人为人处世缺乏风度与涵养,毫无人格魅力可言,因而人际关系也极为糟糕。人言“性格决定命运”,好使性子的人如不及时纠正其糟糕的脾气,那么其悲哀的命运也注定无可挽回。

乱使性子的坏脾气常让他人尴尬难堪,自己虽然一时痛快,但最终也会因得罪人太多而自食其果。了解了这种坏脾气的危害性,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努力将其改正。学会换位思考是克制自身好使性子的坏脾气、并使自己变得温顺平和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矛盾出现时,首先克制自身怒气,提醒自己不要发作,尽量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对或不妥的地方。在平时注意磨砺自己的心性,注重自身气量与风度的培养。如此,便能使我们变得豁达开朗,周边的人际环境也会逐渐好转。

“闲谈莫论人非”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金科玉律。在背后谈论别人,如果说人家的好话还可以,倘若说的是人家的坏话,那么这种做法就很不明智了。一是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够道德,二是这样做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顶多不过是过过嘴瘾,但却要以败坏他人声誉、伤害身边的人为代价,你这样无缘无故地得罪人又是何苦呢?

有的人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自以为当事人不会知道,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丑行败露,朋友之间脸面上过不去不说,还可能因此招致他人记恨,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平添障碍。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私生活,不要对上司和同事的善恶是非妄加评论,也不要动不动就向别人倾诉自己的隐情秘事,更不要随意打听、肆意传播别人的隐私和过失。

每个人都有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它可以说是神圣不容侵犯的。通常来说,个人隐私包括一个人的年龄、工作、住址、联系方式、家庭背景以及其他的私密信息,这些信息都是需要我们尊重的。现代社会网络发展日趋成熟,各类网站层出不穷,但当我们点击网址进入页面时就会发现,大多数网站都有郑重声明:我们承诺尊重和保护您的个人隐私。除非根据法律或政府的强制性规定,在未征得您的明确许可之前,我们不会把您的任何个人资料提供给无关的第三方。由此可见,个人隐私应受保护的观念已深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可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喜欢打听小道消息:昨天谁跟谁在一起吃饭了,昨晚谁跟谁在一起跳舞了,今天谁跟谁去逛商场了……也许他们不曾想过,如此肆意传播小道消息,会给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造成非常多么严重的心理伤害?而且,在人后议论、传播他人隐私,只会让大家觉得你是个爱搬弄是非的小人,从此对你敬而远之。如此这般,你的人际形象何在,你还能处理好自己与朋友的关系,处理好自己的工作与事业吗?

古人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没事总是打听人家的隐私,遇着一个大度的人,人家可能从此不理你,与你断绝往来;要是遇上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人家便可能会由此记恨于你,跟你过不去,最后还有可能酿成大祸。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实例:某局准备提拔一个副局长,大家谁都认为老李这回没问题。不论工作能力、实践经验,还是思想理论水平,在候选人当中他都是首屈一指的。可是当提拔名单下来后,却是另一位各方面都不如他的人当选。对此大家都愤愤不平,老李自己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后来局长的司机无意说出了缘由,原来早在五年前这个老李无意中说局长的老婆长得不好看而且为人刻薄,听到的人悄悄告诉了局长,从此局长记恨在心,一直到五年后才找到机会报复了他。且不说这位局长的思想觉悟如何,就说老李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坏脾气,最后也给自己酿成了难以下咽的苦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闲谈莫论人非”,不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不传播别人隐私,是道德高尚的表现。对于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的不是,也不要去过分计较,要体现出大度宽容的胸怀。要知道“论人是非者,必为是非人”,背后议论他人,只能显得自己道德低下。古人有句话叫“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其实,只要不牵扯原则问题,那么对于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我们尽可不去理会,省下精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