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改你的坏脾气
21525500000009

第9章 坏脾气是导致做事章法失度的乱码(4)

实际上,人们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精力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只是强制自己理智地对所做之事投入大量精力,而无法对其投入“情感”的话,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那样只会让人感到非常辛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煎熬。但如果能设法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达到情感与理智的有机统一、使精力为情感服务,那便不会觉得辛苦,甚至会是一种享受了。古今中外都不乏这样的例子:瓦特在实验室搞研究,家人给他两个鸡蛋,叫他饿时煮来吃。他却一心盯着实验,误把怀表当成鸡蛋扔进了开水里。爱迪生纳税忘了自己的名字,专心研究忘了时间,蜜月旅行忘了新婚的太太,乍看起来,他们好像智商低下的傻瓜,但实际上他们是真正将心无二用做到了极致,把全部精力、心智和感情集中到他们所酷爱的工作上。

俗话说:“脚踏两只船,迟早要翻船。”“左顾右盼难成大事”。这些都是“三心二意”的直接危害。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营销人员往往为了一时小利而做出对公司不忠、吃里爬外的勾当。比如在其他企业做兼职,领取双份工资、联合入股某个经销项目,然后里应外合弄虚作假,套取公司划拨的费用,中饱私囊等等。这里姑且不论从法律上应该如何追究其责任,即便是对营销工作本身来讲,如此三心二意,也会影响到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甚至因此而彻底荒废了自己的专业。一个人的心思如果每天尽往这些歪处使,那么其对于营销真谛的理解便会越来越偏激,越来越离谱。

要知道,事有巨细,但心不可有二用。无论你是在校学生,还是在职人员,或是企业领导,沉心静气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

为人处事,不可贪急求快,不能期望过高,更不能一心多用。只有做事专注,心无杂念,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每一件事做好。好的习惯在于持之以恒,只有克服了三心二意的性格缺陷,才能真正将自身才智发挥到极致,从而离最终的成功越来越近。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是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量力而为,切不可逞强好胜,强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事,如若不然,轻则会因自不量力而惹人讥笑,自取其辱,严重的还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

以困难为例。在困难面前,人们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人生来怯懦,一见困难就打退堂鼓;有人性格刚强,他们坚信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越是艰险越向前,结果常常因为能力不足而被困难碰得头破血流;还有的人则善于开动自己的脑筋,遭遇困难首先对整件事情进行充分、切实的分析,而后客观准确地估计自身实力,如自己有能力解决此问题,那自然是当仁不让,若是所遇困难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不得不谦虚地“让”予高人,而不去做无谓的付出。

不难看出,上述中最后一种人的做法才是合乎情理的,也是最为明智的。

在现实生活中,克服任何一种困难都要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有时巨大的困难就像一只阻碍我们前进的拦路虎。若是“既知山有虎,却无伏虎杖”,那么此“山”是万万去不得的,否则,岂不是把自己给白白断送了?所以,大多数人在自认无法攻克的困难面前选择了放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生活中倒也不乏其人身怀制伏“老虎”的本领,诸如武松之类的人物,在景阳冈喝得酩酊大醉后硬是赤手空拳把一只白额吊睛猛虎活活打死。但面对这样一位打虎英雄,寻常百姓也只有赞叹崇拜之心,而绝无嫉妒或是效仿之意,因为他们明白,老虎不是谁都打得了的,武松只有一个,自己若是自不量力,显然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困难面前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才是明智之举。

在现实生活中,但凡敢于迎难而上者,其精神固然可嘉,但并非所有这样的做法都是值得提倡的。古语云:事有可为者,有不可为者,不可为而强为之,必败无疑。同样,困难也有可以克服、不可克服和暂不可克服之分,不可克服而强克之,则为盲目而动,亦必败无疑。古训曰:

“识时务者为俊杰。”人要解决困难,首先应该基于理性的判断,失去理性,盲目执拗地逞强好胜,实在是不可取的。道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这其中的道理,不但适用于过去的封建君主,对于指导现代人的为人处事也具有同样的启示意义。

不可否认,在工作、事业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就必须具备“偏向虎山行”的胆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除了胆识之外,手眼通天的处事智慧是更加不可或缺的。倘若一味依仗胆魄而疏于智慧,那么通向“虎山”的道路很可能就是你事业的“黄泉路”。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生在世当有自知之明,凡是自不量力、一意孤行的人,纵然不被生活所抛弃,也会被自己逼近一条愈行愈窄的死胡同,甚至被逼到一种进退无路,左右为难的困境中。”到那时,纵然你自认本领再大、手段在高也都无济于事。

在与人交往时、学习工作中、人生事业上要学会凡事量力而行,面对暂时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与困难,妥协一招、退让一步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自问一下,其实,明知山有虎,何向虎山行?

须知条条大道皆通罗马,在“知山有虎”的情况下,采取绕道而行的方法,未必就不能在迂回中求得另一条生路。只要意志不屈服,那么妥协并非投降,退让并非气短。试想,如果人人都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能力,那么,武松也委实算不上什么英雄了。

手握金刚钻,才揽瓷器活。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盲目自大、恃勇而为,须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俗话说:“有多长的头发,挽多大的蒀。”把事情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你才可以轻松应对、挥洒自如,才能干好自己的事业,乃至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同样的事情交由性格迥异的人去处理,收到的效果也往往大相径庭。有的人做事沉稳,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从不轻易出手,可一旦决定了去做某事,不把它做成就坚决不放弃;有的人心浮气躁、性急草率,什么事都想去尝试一下,然而最终却都因为缺少恒心、优柔寡断、情绪易波动而一无所成。概言之,凡是具有虎头蛇尾的坏习性的人,多半属于后一种类型。

所谓虎头蛇尾,是形容一个人做事以轰轰烈烈、焚膏继晷开始,而以半途而废、悄无声息收场。它往往发于三分钟热度,毕于无疾而终。

虎头蛇尾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情绪从踌躇满志跌落到萎靡不振的过程,是一个人缺乏恒心与毅力的典型表现。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板,在自己的企业刚刚创立时踌躇满志、冲劲十足,大有要使自己的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气势。但是因为空有实现“宏大伟业”的理想,却不懂得讲究方式方法,结果整得员工们身心疲惫、怨声载道。面对这种情况,自己也生了知难而退的心思,一个未来的“500强企业”就此胎死腹中。

由此可见,虎头蛇尾者身上最大的缺点就是欲望过盛,但缺乏切合实际的可行性和长足的执行力。因此,他们经常会把一件事情的头开得很好,可时间稍长,新鲜劲儿一过就会因为缺乏延续力和自制力而表现得差强人意,再后来便彻底失去了精神动力,事情也就只好无疾而终了。而虎头蛇尾者恰恰又是经不起失败打击的,他们常常是一击即退,愈退意志就愈加消沉,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自然是什么事都干不成。

其实,生活中、事业上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唯有坚持不懈、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懂得善始善终的人才会不辱使命,越挫越勇,在事业上不断前进并取得最终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多数是因为他们不能正视困难与挫折,做事缺乏毅力和恒心,虎头蛇尾的坏习性。要知道,暂时的失利和一时的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性的半途而废。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阐明的道理便是贵在坚持。因此,要在工作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练就自己凡事坚持到底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做事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是意志力不坚定、缺乏恒心与毅力的表现。事实证明,只有具备顽强斗志和持之以恒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要杜绝做事虎头蛇尾,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就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坚持守时不迟到;按时锻炼身体;定期与家人或朋友沟通,告诉亲友自己的计划与打算,以便对自己起到监督作用。总之,习惯是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积累起来的,好的习惯积少成多,必将改变你的一生!

有人天生一副坏脾气:他们羡慕每一个成功者,看人家买车了,他眼热,看人家买房了,他眼馋。可是当人家告诉他,这些钱都是怎样怎样赚的,你也可以去赚的时候,他们又习惯做出这样的回答:“你们干的时候行,现在晚了。”

殊不知,“晚了”其实只是他们自我开脱的借口。对于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立即开始行动,就永不为晚。有了开始,才会有成功的希望,满口托词、只说不干,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在一个英语学习班新一期报名开始的时候,有一位老者来到了报名处。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不,自己。”老人回答,小姐愕然。

老人解释说:“儿子在外国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着急。我想能够同他们交流。”“您今年高寿?”小姐问。“六十八。”“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以后您都七十了呀!”老人笑呵呵地说道,“是啊,如果两年以后再学不七十二了吗?”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以为如果事情开始得太晚,阻碍就会变多、成功的难度就会变大,因此,常常在事情还没开始时就已经放弃了。其实,与其一味地捶胸顿足,抱怨为时已晚,何不把这些精力用在你打算去做的事情上呢?

时间是不等人的,不论我们走着还是躺着,明年我们都会增加一岁。然而不同的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有人收获颇丰,有人依然空白,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开始”、从何时“开始”。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七十岁,可差别是:“现在开始”的那个能开心地和晚辈交谈,以“晚了”为托词的那个依然会像木偶一样呆立在一旁。

著名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40岁才开始学画,直到60岁前画虾还主要是靠摹写。62岁时,齐白石认为自己对虾的领会还不够深入,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写生练习,于是就在画案上放一个水碗,长年养着几只虾,他反复观察虾的形状、动态。然而,这个时期他作画的功夫,依然还是侧重在追求外形上,所以,他画出的虾虽然外形惟妙惟肖,但却缺乏神韵,还不能表现出虾的透明质感。65岁以后,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虾的头、胸、身躯都有了质感。这以后他开始专攻虾的某些部位,画虾不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70岁时,齐白石画的虾基本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到了80岁,齐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简直是栩栩如生。

如果做什么事情你都总是反复地念叨:“晚了!晚了!”那么你将发现回响在你耳边的是:“完了!完了……”倘若如此,你的人生也就真的完了。失去了拯救自己的希望,只能让自己的时光白白流逝。

塞万提斯34岁时依然一事无成,而且左手残废,但他并没有找任何理由替自己开脱,也没有沮丧地对自己说:“晚了!晚了……”更没有对自己说,“完了!完了……”而是开始奋发图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写出了第一部小说《伽拉苔亚》,后来又写出了《努曼西亚》,然而此时的他还是很贫穷。直到塞万提斯58岁时,他的《堂吉诃德》才得以出版,他不懈的努力也终于有了可观的回报。

可见,即使你已经错过一段美好的青春时光,即使你已步履维艰地被光阴甩到了岁月的后面,只要把握住时间,只要做出努力,你一样可以追求幸福。

人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只要肯下功夫,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用心规划你的职业前景、确定你的去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任何时候下手都有成功的机会。不论你是长期致力于一项事业,还是踏入一个新的领域,只要能够有所进步,你就有理由相信自己还可以取得更大的前进空间,是很有前途的。所以,永远不要拿“晚了”当托词,只要你肯努力,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