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模板
21525600000009

第9章 好话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把握好说话褒贬的艺术与分寸(3)

(1)示之以鼓励

给遇到磨难或陷于某种困境的人指出希望,让他振作精神,乐观地从困境中走出来,对方会对你的善意表示感动。

病人受病痛困扰,往往会对病情怀有深深的忧虑,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可能导致悲观情绪的滋生,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在探病时,我们不妨抓住病人身上的细微变化作作文章,强调此变化意味着病情正在慢慢好转,预示着康复已是大有希望。在说此番话时,我们可以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越是这样就越能让病人信以为真,使其对自己的病情做出乐观的估计。

挫折和不幸容易使人灰心丧气,看不到光明和幸福的前景。因而,使“苦恼人”看到前程的光明,正是解脱他们苦恼的最根本的途径。比如说,一个姑娘交了几个男朋友都因各种原因告吹了,眼看流水落花春去也。她能不苦闷烦恼?这时你如果讽刺挖苦她“眼界高”,得来的只能是反感;如果埋怨她“笨蛋”,会增加她的自卑;你如果鼓励她说,看起来“踏破铁鞋无觅处”,说不定会“得来全不费功夫”,她就会从失望中看到成功的希望。这时对她所起的安慰作用,恐怕要比只是说:“吹就吹了呗,有什么了不起”要好得多!鼓励,可以说是积极的安慰和体贴,也可以说是最高档次的最佳体贴。

(2)示之以关心

不拘位卑位尊,贫贱富贵,人人都珍视感情。在必要的时候向别人表示关爱的感情,别人也会把同样的善意之球抛掷给你。

做别人的上司,只有威严是不够的,还得富有人情味。下面是一个关于美国电话业巨擘——密西根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福拉多的生活片段:

在一个寒冷的深夜,纽约的一条不算繁华的道路很少有车辆行驶。

这时从街中心的地下管道内钻出一位衣着笔挺的人来。路旁的一个行人十分狐疑,他上前想看个究竟,一看却怔住了,他认出这个人竟是大名鼎鼎的福拉多!

原来地下管道内有两名接线工在紧急施工,福拉多特意去表示慰问。他说“你们辛苦了,我特地来慰问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事业。”

福拉多被称作“十万人的好友”,他与他的同事、下属、顾客乃至竞争对手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位富有人情味的企业巨人,事业如日中天。

(3)示之以同情

如果周围的人遇到了什么挫折和不幸,我们真诚地给以同情的表示,就可以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体贴和关心。这样就能多少减轻一些他内心的痛苦。比如邻居姑娘高考未考取,她心情的懊丧和苦恼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时,你如果抱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劝导她说:“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挫折,所以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不过,花落自有花开时,谁能说没考上大学就前途无望了呢!”或者说:“这次高考标准太严,所以未被录取的比较多,倒也不是成绩差了多少。再说头次不中还可以再考,就是不念大学也可以自学成才嘛,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必为这苦恼呢?”这样,她的心里可能好受多了!

当然,同情不是无原则的附和。如果对方的情绪产生于错误的判断,就不应当随便表示同情,以免助长其错误情绪。比如说评定奖金,张三本来劳动态度不好,因而未评上一等奖,他发起了牢骚,你如果在这时表示同情,那就等于助长他的错误思想,也不一定会起到安慰的作用,这时需要的倒是劝导他正确对待,好好工作,下次争取了。

说感谢的话要真挚些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向别人道谢。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只要受人之惠,得人之助,至少要说声“谢谢”,以礼仪性语言来表示自己感激或感谢的心意。道谢是最起码的文明礼貌行为和最基本的交际形式。

道谢既然是经常用到,按理说,应当人人都会道谢,其实不然。有的人是“秀于心而讷于言”,有感谢之情而拙于言表;有的人是“感于心而疏于言”,有感激之举而不思言表。但也还有第三种人,譬如,上海电视台曾播放过一则采访消息:某人拾得万元邮政储蓄存单,立即设法归还失主,失主一方面表示“感谢”,一方面却说,存单失而复得,不过是“省得跑一趟邮局去挂失”,还说这种存单“别人拿了也领不到钱”等等,令人啼笑皆非。上述几种人,第一种,要建议他提高口才,学会道谢;第二种,要告诉他:用语言道谢是必要的;第三种,则应当向其大声疾呼:你赶快用心学一学真诚道谢吧!

(1)感谢要发自内心

如果我们确实对对方所做的一切颇为感恩,有从内心深处感谢对方的冲动,那么我们就不要吝啬言辞,该表达时就表达,让对方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片感恩之情。

为了在言辞上表示我们的真诚,我们可以在“谢谢”两字之前附加修饰词,表达为:“真得感谢你了”、“太感谢你了”、“十二分地感谢你的无私援助”、“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你”,等等,或者是使用重复的句式,如“谢谢,谢谢,谢谢你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再加上致谢者的表情、动作,就仿佛给“谢谢”赋予了感情和生命,颇能够感染对方。

(2)感谢应主动及时

别人帮助我们的事有了结局之后,应该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马上去表示感谢,只有这样才会让被谢者感到我方是真心地感谢他,而不是在时间的“压力”下不得不然的敷衍。如果我们确实临时有事不能及时致谢,那么等到致谢时就应当说明延迟的具体原因,同时向对方表示歉意。

你求单位的李处长把妻子和儿子从乡下调到城里来,李处长上下跑动把这件事办成了,此时你就应该登门道谢:“李处长,我今天是专程前来向您表示感谢的!你可帮了我——不,你可帮了我们全家的大忙啦!是你让我们全家天天都能团圆了,我爱人昨天就催我来向你致谢,我儿子也说:‘替我谢谢李伯伯!’所以说,我今天是代表我们一家三口来的,真诚地谢谢您……”试想,这一番话要拖延到几个月或半年以后再说,或者是在路上偶然碰见人家才想起来说,还会有如此浓厚的诚意与感恩的味道吗?

(3)感谢应轻重适宜

说感谢的话当然应有个分寸,要根据对方对你帮助的事情的大小和你所受益受惠的多少,来适度地表达你的谢意。别人给予的帮助大,道谢时就要“重”一些,给予的帮助小,道谢时就该“轻”一些,轻重有度,恰如其分,这样双方才能各自心安理得。

别人帮你的孩子进了重点中学,这类事情是很难办的,对方要为此操很多心,费很多力,这时你的道谢就要庄重、细致,认真而诚恳:“老主任,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您!为了宁宁的事,您真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听教育局的小王说,你光教委就跑了六七次,真难为您这么大年纪,把我们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现在像您这样的好领导真是太少了啊!老主任,你的大恩大德我老刘记在心里,我们全家人记在心里。要是宁宁将来有了出息,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您老主任……”感谢的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算说到家了,尽管如此,和老主任给老刘一家提供的帮助相比,这样“盛大”的致谢也还算是恰如其分的。

(5)感谢要有知恩图报之心

“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我们在对别人的帮忙表达谢意时,能够明确表示下次对方有事自己一定倾力相助的愿望,那么对方就会感到自己付出的努力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满足,而且会有切切实实的回报,双方的关系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密切。

同事为你在老板面前说情,使你因一次疏忽而造成的麻烦没受到太严厉的追究,你就可以这样感谢对方:“阿强,这次要不是你帮我说情,怕我这一个月的薪水就要泡汤了,真得好好谢谢你!下次你要是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麻烦,尽管找我好了,只要我能帮上忙,绝对不说一个‘不’字!要是你有时间,晚上我请你到外面吃海鲜……”对方听了你的话,肯定会被你乐于回报的诚意所打动,从而自觉地密切与你的关系。

(6)答谢也要讲分寸

施助者在接受对方道谢时要答谢。答谢在措词上也有许多分寸,可注意以下几点:

①表明助人是理所当然的。“老兄,为你出点力是应该的,有什么可谢呢?”“我们同事之间,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这是很正常的事嘛!”“我跟你还要谢?你可不要见外。”

②表明并未给自己添麻烦。“一点小事,又不要我花多少时间。”

“我自己也需要,不过捎带一下而已。”“我这是顺路,您别放在心上。”

“是花了点时间,但我觉得并不麻烦。”“干这事,我乐意,心里很愉快,对自己也有不少帮助。”这样使被帮助的人易于心安。

③必要时表示不安的心情。如:“您快别这么说,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瞧,我被你说得快脸红了。”“这么重的礼,我受之有愧啊!”

“我已经坐立不安了,咱们换个话题说说吧!”

④对道谢者的礼物表示谢意。受礼之后请对方下不为例:“谢谢您为我买了这么好的礼物,我非常高兴。”“愧领了,劳您破费,不好意思。”“恭敬不如从命,这份礼我就收下了,咱们下不为例吧!”“您送什么我都喜欢,不过,下回可千万不要再破费。”

说道歉的话要诚恳些

道歉也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交流活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你错了,就及时承认,与其等别人批评、指责,还不如主动认错、道歉,更易于获得谅解和宽恕。

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从不认错、道歉的人,根本交不到朋友,或易交难处,没有知心朋友。

真心实意的认错、道歉,就不必推客观原因,作过多的辩解。就是确有非解释不可的客观原因,也须在诚恳的道歉之后再略为解释,而不宜一开口就辩解不休。否则,这种道歉,不但不利于弥合裂痕,反而会扩大裂痕,加深隔阂。

当对方正处在火头上,好话歹话都听不进时,最好先通过第三者转致歉意,待对方火气平息之后,再当面道歉。如双方僵持不下,势必两败俱伤。如一方先主动表示歉意,就有可能打破僵局,化紧张为和谐,乃至化“敌”为友。

我们自己说自己错,岂不比别人口里说出我们的错要好得多。在你知道别人要说出你所不对处之前,你赶快找机会自己先说出,使他无话可说,你有十成把握,可以得到他的仁慈宽恕态度,以减轻你的错误。

一般人对于那些主动承认错误的人也是不会进一步责备的。

(1)自诉难题

为人处世,犯错误总是难免的,但犯错后的态度人们却是很重视的。所以,当错误已经酿成时,我们首先要坦率承认、真诚道歉,使对方的怒气渐渐平息下来。然后,我们可以从主、客观方面出发,向对方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诉说自己的难处。只要不是故意而为,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体谅我们的苦衷,对我们的过失予以谅解。

一年五一长假前昔,某大型超市因业务员疏于市场调察,高价购进了一批大屏幕彩电,可在电视到货前,各式采电都在降价。据营销部预测,这批电视即使在五一之前全部售出,但扣除各项费用后,不会有任何盈利,甚至还有可能赔钱。为此,超市总经理大为恼火,这天总经理到电器厅了解销售情况,听说电视卖得不如预测的好,恐怕要积压了,回到经理室正生闷气呢?财务部主任推门进来想作汇报,被总经理一声断喝:“谁让你进来的,出去,出去!”这突然的断喝,把这位女财务部主任手里拿的一份会计报表都吓得掉到了地上,就在这时,总经理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忙做解释,解释当中谈到了自己发脾气的原因,是因彩电的采购和销售问题,与财务部门无关,也不是针对主任本人,总经理的自诉难题,不但化解了财务部主任的不满,还得到了财务部的帮助,把损失降到了最小。

(2)巧用方式

道歉的方式对于道歉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负荆请罪”之所以传颂至今,是因为廉颇以赤膊负荆的形式登门谢罪,使蔺相如欣然释怀。所以,以巧妙活泼的形式道歉,不仅可以避免道歉时的生硬尴尬,更重要的是能使对方更乐于接受。如果道歉的方式过于呆板、僵化,反而会显得没有诚心,词不达意。所以,在道歉之前应该费点小心思,学一学廉颇,讲究一点道歉的技巧。这样,在对方惊讶感动之余,会不计前嫌,“一笑泯恩仇”。

(3)寻找借口

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上,由不小心所造成的纰漏常常会带来遗憾,影响场合气氛。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该如何为自己打圆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风趣幽默的借口,巧妙地把自己的过错推诿到其他的人或事物之上,使在场的人们既能看到自己的有意“嫁祸”,又体会到这种善意的“嫁祸”中蕴含的歉意和情致,从而会心而笑,使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

费新我老先生一次对客挥毫,写孟浩然《过故人庄》,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留神漏掉一个“话”字,旁观者窃窃私语,皆有惋惜之情。费老这天喝了一点酒,而酒后容易失话(言),于是费老拍拍脑袋连声说:“酒后失话,酒后失话!”并在诗尾用小字补写了这四个字,以示阙如。费老的一句话情趣盎然,使气氛为之一变,在场的人都抚掌称妙,赞不绝口。费老的妙处就在于他以“酒后失话”为由为自己辩解,一语双关,情趣顿生,不仅表达了歉意,弥补了缺陷,还为这幅墨宝带来了一段趣语。

(4)编点吉利话

人人都喜欢吉利话,吉利话常常能产生让人转怒为喜的魔力。所以,我们在赔礼道歉之时,可以针对人们爱听吉祥话的心理趋向,利用谐音或转义的方法,用喜庆、祝贺的言语委婉表述自己的过错,这样对方的心情就会立刻“阴转晴”,自然会原谅我们的过失。正月里,小林去衡阳探亲,人多车少,好不容易才等来一班车,他急忙挤上去。立脚未稳,车便启动了,小林整个身子无所依靠地后仰,脚紧跟着往后移,一下子便踩到售票员的脚趾上;接着车猛一加速,小林又不可控制地向后趔趄,再次踩中了售票员的脚。这回售票员可有意见了:“哎哎,你这个师傅怎么不站稳?一连两次踩到我脚上。我卖了两年车票,还从没有被人踩过。”小林听后,忙笑着赔礼连声说“对不起!”,但售票员还嘀嘀咕咕,极不乐意。小林灵机一动,又说道:“是啊,您今年定发大财,接连中彩(中踩的谐音)了嘛!请客还来不及呢!”售票员一听,反嗔为喜,小林也从尴尬中解脱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