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艺术模板
21525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处世艺术模板,是指人们在为人处世、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心态度量、思想方法、情理界限、修身模式、实战套路、技巧分寸,以及其他相关注意事项。“模板”一词最早来源于机械制造行业,是指由新浇混凝土制作成型的模型。而随着人们对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科学也获得了空前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各个领域内不同用途的“模板”便应运而生了。如今我们打开计算机,接通网络,几乎可以找到任何自己需要的模板,比如针对各类文体写作有例文模板,制作幻灯片有PPT模板,建立网站也有网站模板,同样,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一定的模板可依。但所谓模板只是一种规范要求,一种原则框架,一种理性套路。年轻人在社会上如何学会立世安身,如何学会为自己营造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何学会自处与处人,应该先从模板起步,先从模仿中学起,这与具体实践中必须拥有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操作方法并不矛盾,因为任何灵活、变通或创造性方法都不能超越基本的原则框架和起码的规范要求。处世艺术模板就是为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基本方法和基本策略。

所谓人生百态,各有千秋。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怎样自处?怎样处人?怎样处世?怎样交往?

这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碰到、而且想躲都躲不开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得好与坏,便称为处世的道行。

道行,原指僧道修行的功夫,这里喻为人们处世的技能和本领。

人们虽然同处人类大家庭,同是一个太阳照,但活的滋味不同,社会地位迥异。有的人媚上有道,因而被赏识,被重用;有的人恃才傲物,自以为清高,然而英雄却无用武之地,才华被埋没于荒冢之中;有的人举止潇洒,谈笑风生,樽俎之间,交接从容自若;有的人心急神痴,鼎力而行,求神拜佛,终难得其所欲。所以然者何?处世道行不同而已。

世道多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神鬼莫测。

一个人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护自己,不上当,不吃亏,就得修炼处世的道行。

那么怎样去修炼为人处世之道行呢?

古人说:“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鉴物。人性亦然,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澈。静者,世俗烦恼时能忍得下,世事纷扰时能闲得下,胸怀牵挂处能抛得开,处身浓艳处能淡得下,失意愤怒时能稳得住。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身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斩然:果断之意),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为人处世,学问多多,一个人在人世间能否立得住,站得直,要从多方面去修炼。“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处世之道,在于把握分寸。害宜避,而有不能避之害;利可趋,而有不能趋之利。凡事不可不求,而又不可强求。“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交人要会识人,“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善处身者,必善处世;善处世者,必严修身。“人近贤良,因香而香;人近邪友,因臭而臭。”凡事关系人一生名誉,纵然确见实闻,不可著口;凡有伤自己敦厚的话,即使喝酒闲谈,也要谨慎勿言。

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处世不能全凭自己的意愿。“径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为人处世,“先去私心,而后可以诏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以上所言,虽然只是为人处世的道行之万一,但却是本书主旨之首要,为着这一目的,本书广征博引了中外文化的精髓,以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为人处世的要言妙道,以期为读者朋友签注为人处世之玄机。

作者

2011年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