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艺术模板
21525900000021

第21章 多结善缘交游广——把握好与陌生人交往的艺术与分寸(1)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被“熟人社会”主宰,注重血缘、亲缘、地缘,人们习惯在熟人之间进行交往。如在社交中遇到陌生人,首先采取的一般都是防备的态度。其实,这是个不大不小的误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应该只在自己熟悉的人群中兜圈子,这样未免有些封闭了,而要经常走出去,接触新事物,接触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很多交往都是从陌生开始的,都需要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相知的过程。对于陌生人,如果说话投缘,加强联系,就可能成为新朋友;如果话不投机,就可能成为对头或冤家。敢于同陌生人打交道,把握分寸,心气平和,广结善缘,是社会生存必需的能力。如果你还能做到长袖善舞的话,这种能力更将成为你的宝贵财富。

一、与陌生人交往的原则

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两种特性——共融性与排他性。与陌生人交往跟与熟人交往有明显的不同,人们与陌生人交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排他性上。而这种排他性实际上是由人的防范心理和戒备心理造成的。所以,要想使自己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应付自如,就必须懂得如何巧妙攻破他人的这种心理防范和戒备。

敢于同陌生人打交道,需要我们对人际关系有一个起码的信任,这是迈出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在社会分工日渐完善的今天,有不少人的工作需求迫使他们每天不得不与很多陌生人打交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相信大多数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要自己表示出足够的诚意,是可以换取他人的真心的。过分怀疑别人与你接近的动机和意图,一味地防范、拒绝别人,工作做不好不说,还把自己融入社会的大门紧紧关闭,会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成本,这委实不是一种可取的社交方式。

编织好自己的人脉

回头看看你的人生经历,你可能会发现,在一些人生的转折点上,给你带来机缘和帮助的常常并不是你的老熟人,而是结识不久的新朋友。这并不奇怪。因为熟人、老朋友和你的生活、工作交集早已确定,很难超越你固有的生活轨道。而陌生人和你来自两个不同的圈子,交集越少,差别越大,有时他们反而更能帮助你完成一些你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其实,除了父母双亲、兄弟姐妹之外,你今天的铁杆兄弟、闺中密友,哪一个不是由当初的陌生人演变而来?

陌生人之间蕴藏着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你永远都需要葆有开放的胸怀,利用各种机会拓展和编织自己的人脉。

要创造认识的机会

茫茫人海,两个陌生的人能够相识、相知是种缘分。这种“缘分”,有的是无意中的“萍水相逢”,有的是有意识的中介引荐。萍水相逢而认识的陌生人大多是在出差、旅游或参加某些社会活动中接触上的,这当然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人们也是很珍惜的,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通过中介推荐而与某些陌生人的交往是一种仅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交活动,它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策划和设计的社会交际形式。也就是说,所谓“机会”,有的是意外偶逢的,有的是势在必然的。这与我们在社会上做其他事情一样,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一般说来,与陌生人交往的机会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创造。

(1)提前了解陌生人的有关材料

这方面的材料要尽力搜集,多多益善,力求全面详细。比如他的出生地、过去的生活经历、现在的地位状况、家庭成员、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处世风格、最主要的成就、将来的发展潜力、他的影响力所及的范围。总之,凡是与他有关的材料,只要能搜集到的,就尽力搜集。当然,也许你搜集到的有些材料是关于他的隐私的,那么就要特别慎重,不能轻易传播出去,更不能作为日后“要挟”他的把柄,只能作为你全面地了解他的参考资料而已。

(2)托人引荐

这是比较常用的办法,一般托那些与陌生人交往密切的人作为中间人引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陌生人对与他交往密切的人引荐来的朋友,自会刮目相看,郑重地对待。

找中间人需要注意的是:你要让中间人尽可能地了解你,并获得中间人的充分信任和欣赏,这样他才会积极地去引荐。对一个不太了解的人,或不太赏识的人,中间人是不会轻意引荐的,贸然引荐,会令对方不高兴,也等于减少了他自己在陌生人心目中的“印象分”。

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酒宴与陌生人相识。如果你想认识某位陌生人,你不妨找一个中间人请客。如果你与这位中间人交情甚笃,则最好由中间人做东,你和陌生人都做中间人的客人,这样,你同陌生人在宾主问题上就能平等相处了。当然,如果你与中间人关系一般,请客的费用则应由你出,但在表面上,你最好也让中间人以东道主的身份出现。通过在酒桌上喝酒谈天,你也就与这位“陌生人”接上头了。

(3)在某些活动中相识

通过参加社会性活动与陌生人相识。如果你预先得知对方有什么喜好和情趣,比如跳舞、喝茶、打麻将、保龄球等,亦知道他经常出入的活动场所,你可以有意跟踪,寻机与他在一起参与活动,几次之后,你也许就能与他由相识到相熟了。

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对一些大商场来说,服务员的仪表态度,就是这些商店给人的第一印象。对个人来说,第一印象就是你的第一张“名片”,你在陌生人面前的首次表现就是介绍你自己的活生生的“名片”。如果你在第一次交往中给别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那么别人就会乐于跟你进行更深入的交往;相反,如果你在第一次交往中表现不佳或很差,那么后果往往很难挽回,除非你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所以,务必注意你第一次跟人打交道时的“第一印象”。

一个人的印象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来表现的。

要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要注意服装及仪表。一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一定会让你讨厌;服装也并不一定要时髦赶潮流,最要紧的是大方得体、干净整洁、大众化。如果你想在服装方面“标新立异”,那只能使你脱离群众,是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和接近的。

专家提醒人们交际时的服饰仪表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胡子剃了没有?头发乱不乱?衣服扣子扣好了没有?衣服的褶皱是否抚平了?裤管直不直?鞋擦了没有?每一个小细节都应注意到。

初次见面时,真诚、自然地表现自己是很重要的。千万别忘了诚恳的微笑,你的微笑比你身上穿着的任何名牌服装都值钱。

其实,微笑是最简单的——动一动脸部肌肉就行了,但这一简单的面部表情却往往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国外某些大百货商店宁可雇用一个小学未毕业但有一个可爱的微笑的女职员,而不雇用一个面孔冷漠的哲学博士,就是这个道理。

初次见面给对方加深第一印象还有一个要点是适当地赞扬对方的优点,比如对他出色的言行表示赞赏和钦佩,对他大方得体的装束表示欣赏等。

尽量表现得自然些

当我们步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免不了会产生一些紧张或不安的心理。心理学上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力量估计不足,而把对方的力量又估计得很高的缘故。与陌生人见面会紧张是人之常情,但要清楚这对于你的社交能力的提高是有害无益的。人人都有“第一次”,一回生,两回就熟了。假如每个人都能本着这种心态投入到社交中去,其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应该会有所减弱。再进一步想,学习、工作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也要闯过去,何况见个人,聊聊天呢?如此,紧张和不安的程度会更加被减弱。总之,想办法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碍,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参加与别人的第一次会面,你就会变得自如一些了。如果你将与一位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是被认为不好相处的人见面,你还可以用提前见面时间的办法。既然迟早要碰面,倒不如将时间提前,缩短自己事前紧张不安的时间,或许有利于创造一份自如的心情。

另外,在与人约会时,我们应该做到略比对方早到一些,这样可以增加对方对你的印象分。自古以来,“不守时的人绝不可靠”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里,因此,假如你赴约会迟到,是必定要诚心诚意向对方道歉的,尤其面对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一句“很抱歉,让您久等了”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十分能干的业务员曾说,每当他与客户约定会面时,他必定比对方早20分钟到达地点,并利用这一段时间重新斟酌与对方的谈话。

正因为有了这样充足的准备,所以无论怎样难缠的客户,他都能应付自如,毫不困难地说服对方。

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很正确地掌握了人们的心理。事前有了妥善的准备,自然会增加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在心理上先占有优越地位而不致胆怯,这样,便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主动权。

在主动争取“自如状态”的时候,还应当注意自己的步履,也就是说要用轻快的步伐走进会见的地点。实验证明,轻快的步伐能在无形中增强自己的勇气,这是因为人在受到刺激而意识到身体的变化时,会引发恐惧、悲伤、愤怒的感情。事实也证明,当我们不愉快时,如能采取一些由于快乐而引起身体变化的行动,心情自然能开朗起来。懂得了心理的这些微妙变化,也就懂得了在与人初次见面时,若步伐沉重,会更感到不安;而步伐比往常轻快,心情自然也能轻松,并可缓和自己不安和紧张的心理。

自己主动结识对方

积极主动地去结识自己的目标,也是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一种常用的办法。具体的做法如:“冒昧”地给自己的目标写信、打电话,主动提出结识要求,这种方式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当你“冒昧”地给陌生人写信而且又希望陌生人能回赐佳音,那么千万别忘记随信附上写好地址、姓名并贴足邮票的信封。

学会与陌生人交谈

初次与陌生人交往,由于双方素不相识,没有相互了解的基础,于是温和友善与彬彬有礼便成了与陌生人交谈的前提。只要以礼貌友善态度进行交谈,双方就会很快地进行交流。

如果去拜访一位陌生人,你最好向你们双方都认识的朋友,探听一下对方的情况,有所了解。陌生人之间的交谈,一般应做到:

(1)说话要适当考虑措辞。显然,说话不是写文章,不可能字斟句酌来进行推敲,但也决不是想怎样说就怎样说。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交往中,实际上人们在将一句话说出口之前,主观上还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2)神态应自然大方。与陌生人说话,语气要亲切,言辞要得体,态度要落落大方。为了吸引听者的注意力,使言谈显得有声有色和增强感染力,在说话中也可加进一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或用手指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态度自然不做作,才更有利于双方平等地交流思想感情,并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

(3)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在说话时,首先你就要认清自己是以什么身份,在向谁说话。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定位”。举例说,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是父亲,对老人来说你又成了儿子。

(4)随机应变,看准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并且不失时机地介绍自己的情况,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如果陌生人能从你的话中了解你豁达的性格,双方就会更亲近。

(5)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话题,以此找出共同语言,引起共鸣,以缩短双方距离。如果你对陌生人的爱好显出浓厚兴趣,通过他的爱好表明自己的爱好,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6)与陌生人谈话要注意话题的选择。要尽量避免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当你选择某个话题时,要注意对方的反应,一旦发现对方反应冷漠或皱眉,应马上调整话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交谈顺利进行。

(7)向陌生人提出请求时要语气恳切,要平等待人。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基本认识问题,就是向陌生人提出请求时,虽无须低声下气,但也决不能居高临下,而应当是语气恳切、平等相待。因为这是你在提出请求,对方并没有义务非得按你所说的去做。即使是请人一起吃饭,你也应当这样说才对:“您有时间和我共进午餐吗?”切不可因为是自己买单就摆出一副施恩于人的样子。

(8)如果陌生人的口才比你差,你可以跟他先谈些无关紧要的事,让他心情放松,再从某一话题引起他的兴趣。

做最好的自己就行

怎样跟陌生人打交道?其实并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么难。若是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目的,那么在交往过程中你并不需要伪装什么,做最真实的自己就行了。

在人际交往中,有两个效应决定着别人对你的看法。一个是首因效应,即你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是近因效应,即你最近的表现会成为别人评价你的依据。做最好的自己,意味着你永远给别人最好的一面,不但在第一次打交道时就展现自己的最佳状态,在以后的交往中也要不断坚持这种表现,始终如一。谁知道你会不会在下一个转角处遇到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一定会把每一次交往都当成精心准备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