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艺术模板
21525900000006

第6章 大树底下好乘凉——把握好与领导交往的艺术与分寸(5)

对领导说明看法,下属应根据领导的性格、情绪、环境等相机而动,选择一个最能使他接受别人意见的机会。在公开场合就不如私下里提建议好,事已确定就不如事情尚处于酝酿中提建议好,领导正发脾气就不如等他心平气和时提建议好,领导心绪低落时就不如领导较得意时提建议好。

三国时,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才华初露,杀得曹军大败。曹将夏侯对曹操说:“刘备如此猖狂,真是心腹之患,不可不先下手为强,除掉它。”而曹操也认为,刘备、孙权乃自己统一天下之大障碍,所以决定扫平江南,发兵讨伐。

曹操有一大夫孔融,以刘备是汉室宗亲、孙权虎踞龙盘为名,称曹操是“兴无义之师,恐怕失天下之望。”惹得曹操大怒。孔融退了,仰天长叹:“以最不仁义去讨伐最仁义者,怎么能不败呢!”结果被人听去,报告了曹操,曹操大怒之下诛杀了他全家。

据说,早就有人对孔融说过:“你这个人过于刚直,这将是你自取祸患的根源。”孔融不可谓才不高,可是因为出言不逊惹来杀身之祸,其教训是惨痛的。因此,下属在与上级说话时,切勿太过激动、意气用事,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即使自己是对的,也要注意态度、方式方法和时机问题,绝不能当面冲撞领导,引起上级怒火中烧,使他对你怨恨在心。

猫着腰往上靠:保持谦逊品德

在上司面前表现谦逊的品德,会给上司留下“孺子可教”的好印象。一个浑身盈荡着傲气的下属,他在领导那里所获得的友谊财富和信任资本必然少得可怜。所以,保持谦逊的品德是获得领导好感的又一重要因素。

有一个以谦逊闻名于世的人,便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联盟的战将杰克逊。有人说“天赋的谦逊”是杰克逊显著的特性和优秀的品质。

在墨西哥战争中,总司令斯哥托对他的指挥能力予以了极高的评价,而杰克逊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这事。

不过,杰克逊也并不是视功名如粪土的淡泊之人,从墨西哥战争开始时他给他姐姐的一封信中便可以看出。他充满了树立声誉、博得大众注目的计划,因为那个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空有其名的副官。在他后来的事业进程中,这位勇敢、谦逊而聪明过人的人,巧妙地运用了他向上进取的每一个计划,使斯哥托将军大为赞赏,杰克逊因而得到了不断的提拔。

对此,我们不难看出,杰克逊的谦逊的双重性格与克里斯何等相似!这些人所不愿声张的,只是那些一定会为人所知道的事情。而当他的至关重要的功绩被人们忽略时,他们也会立即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标识自己的——只是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标识罢了。

所以,只有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才会时时标榜自己做了什么,有时为了标识自己,甚至在领导和大众面前掩饰自己的过失。像杰克逊、克里斯等伟大的人物可不是这样,他们都能超脱这种浅薄的虚荣。

他们深知,人们所乐意接受和尊敬的是谦逊的人。

一个有功绩而又十分谦逊的人,他的身价定会倍增。

对于谦逊,我们还要指明一点的是: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优秀的道德与才能,如果没有人知道,就不是很好的回报。这不仅是在欺骗自己,也是在欺骗别人,更是对自己功绩的诋毁。所以,过度的谦虚并不是一种可取的美德。谦逊与恰当的自我标识相结合,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夹着尾往上靠:虚心接受批评

在职场中作为下属,当受到上司批评时,也许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尾巴”先夹起来,努力表现诚恳的态度,敢于受过,甚至“代人受过”,并从领导的批评中确实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改进工作方法。因为,在工作中最令上司恼火的,就是你的眼里没有领导,瞧不起他,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如果你对领导的批评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不比当面顶撞领导好多少。

接受批评能体现对上司的尊重,哪怕是错误的批评,其出发点也是好的。你若处理得好,反而会将其变成有利因素;你若是不服气,发牢骚,那么领导会认为你“批评不起”、“批评不得”,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你这种做法产生的负面效应,足以使你和领导之间的感情距离拉大,甚至关系恶化。

诚然,在公开场合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不客观的指责,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思想上也会产生波动。但妥善的处理方法是,你可以一方面在私下里耐心地跟领导做些解释;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当面顶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开场合,你觉得下不了台,反过来也会使领导更加下不了台。如果你能大度地接受批评,他也许还会琢磨,这次批评到底是对还是错?日后发现是自己错了,必然会产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并会想办法予以补偿。

靠公开场合耍威风显示自己的权威,换取别人的顺从,这样不聪明的领导是不多的。其实,你真遇到这种领导,更需要大度能容,只要有两次这种情况发生,跌面子的就是他本人,而不再是你了。

当领导批评你时,并不是要和你探讨什么,所以此刻决不宜发生争执。反复纠缠、争辩,非得弄个一清二楚才罢休,这是很没有必要的。

确有冤情,确有误解,即使领导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完全没必要纠缠不休。可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一下,点到为止。

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首先要明白上司为什么要批评你。可以这样认为:领导批评或训斥部下,有时是发现了问题,必须纠正;有时是出于一种调整关系的需要,告诉被批评者不要太自以为是,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有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与部下有意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时是“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不该受批评的人受批评,其实还有一层“代人受过”的意思……明白了上司是为什么批评,你便会把握情况,应对自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虽然挨了批评在情感上、自尊心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你还是不要情绪低落,有时用反向思维去想一想就会豁然开朗。过于追求弄清是非曲直,只会使人们感到你心胸狭窄,经不起任何考验。

含着笑往上靠:设法取悦上司

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上寻求立足和发展,必须学会理顺与上司的关系。在一个单位或部门中,你在上司的心目中处于何种地位,不只取决于你的工作业绩和日常表现,也取决于你与上司相处的关系如何。关系处得好,上司看着你心怡气顺,你的工作才更容易得到上司的支持、帮助和肯定,否则,如果你经常招上司心烦,动辄惹领导生气,你的工作表现再突出,也会在他们心目中大打折扣。所以,精明的下属是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设法取悦于上司,设法与上司处好关系。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理顺与上司的关系呢?

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一般来说,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了解领导

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应该弄清楚你的上司的工作习惯、事业抱负、个人喜好及其在公司中的历史背景。

主观武断地下结论往往有偏颇之嫌。例如上司没有上过大学,你可能怀疑他会嫉妒你的学位。但事实上,他很可能因为下属中有了工商管理硕士正在四下炫耀呢!

(2)态度积极

成功的主管大都乐观进取,而且希望下属亦采取同一看法。积极的作风并非只是一种策略,而且是一种态度。一位干练的下属很少使用“难题”、“危机”或“挫折”等字眼,而以“考验”、“挑战”来形容困难的情况,这种乐观进取的精神有时会成为公司所向披靡的直接动力。

跟上司谈到同事时,只说他们的长处而不要说短处。这样做有利于你和别人的合作,也能增进你在上司心目中善于与别人相处的声誉。

(3)仔细聆听

倾听是表达的前提,善于倾听的人不仅能听见上司说些什么,而且能听懂他的意思。如此才能够把握重点,回答得中肯。因此,要缓解神经紧张,凝神聆听上司说话。上司说完之后,要用心体会他的意思,然后提出一两个问题,弄清楚几个要点,或者将上司的话扼要复述一遍。

所谓一点就通、一说就透,自然会得到上司赏识。

(4)说话简明

时间是上级最宝贵的东西,所以言简意赅就显得至关重要。所谓简明,绝非眉毛胡子一把抓,急急忙忙将许多事情一口气讲完,而是能选择重点,说得直截了当而又明白清楚。

写公事便笺也要力求简明扼要,最好限定在一页。如果必须提出详尽报告,也要在前面附上摘要。下笔前先考虑整个问题,文笔好不但展示写作能力,更能反映思考能力。

(5)保持距离

你与上司在工作中的地位并非平等,而亲密的友谊则会使双方关系趋于平等化,这往往有碍于工作的正常进行。也许你向他吐露秘密后会感到懊悔,也许他会向你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也许你的思想与行动自由会因此受到限制。所以,与上司的关系不宜过于密切,要知道“距离产生美”。

(6)信守诺言

如果你表示能完成某项任务而结果没有做到,你的上司便会怀疑你的可靠性。因此,当发现自己能力有限,任务无法完成时,应尽快报告上司。这样他虽然会觉得不快,但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比拖到最后再说轻微得多。及早汇报,事情也许还有挽回或补救的余地,因为怕失去信任而迟迟不说,只能使事情越来越麻烦。

(7)自己解决困难

现在社会上时兴的是自己的梦自己圆,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如果下属解决不了自己的困难,那么就会浪费上司的时间和损害他在公司的影响力。因此,如果你能够处理自己的困难问题,就不要惊动上司,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才干和建立必要的人际关系,还可树立你在上司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8)圆通委婉

想提出主张就应尽量搜罗可用作支持的事实,然后用适当方式将这些事实加以说明,借以使你的主张成为理所当然,并尽可能设法让你的意见变成上司“自己的主张”。

提供几个办法让上司抉择也不失为一个良策。上司提到的一项建议切勿未经思考就立即拒绝,因为他也许已经看到这项建议有某些优点,否则不会征询你的意见。如果到头来你还是不赞成,你的反对依据最好用他所不知道的有关资料或者用问话方式来表示反对,例如:“我们可以这样改变而不妨碍其他工作的进行吗?”

一些人只报喜不报忧,一味奉承上司使他犯错而浑然不觉。不要害怕向上司报告坏消息,不过要注意方法与技巧。善于委婉地指出上司错误,使其及早改正的人往往更能得到领导的信任与倚重。

(9)早到而不晚退

早到表示“急于着手工作”,晚退则表示“工作还没有做完”。勤奋和努力工作足以显示你的热诚与忠心。想多工作一些时候应在上班之前,而不应在下班之后。因为早上精力充沛,你不会感到疲乏。

切勿因为想跟上司维持良好的关系而过分操心,如果因此妨害你的创造能力与生产能力更是得不偿失。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公事公办才是对待上司的最佳选择。不过,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增进双方的工作效率,并能使大家受惠。你工作有成绩,他也有一份功劳,你与上司处得越好,干得就越起劲;你帮他把事情办得越好,自己的前途也越光明。

(10)称道他人

在上司面前,要常常称道他人的才干,以促进同事间关系。一个明白的领导,不乐意别人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他会认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11)以诚相待

如果在业务上有两位以上的上司,你必须认清谁是你的主管,应将有关业务问题向他请示,获得他的信任与支持。另一上司交办的事情,在不相冲突的情形下,也应尽力去办理;如果与直接上司的指示相冲突,你应委婉陈述困难,求得谅解,不可在两位上司之间投机取巧。否则,你会左右不讨好。

(12)遵规守纪

即使上司十分信任你,也应遵纪守法,切不可越级呈请。不要当众谈及上司私事,不擅自专权行事,不侵犯上司职责或占夺同事功劳。

把住嘴往上靠:注意说话忌讳

作为下属,嘴上说话一定要有个把门的,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上司毕竟不像一般同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所以与领导相处,就更应该注意,平时说话交谈,汇报情况时,都要多加小心。特别是一些让领导不快的话,就更要注意分寸。

(1)嫌领导动作太慢

不经意地说:“太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嫌领导动作太慢,以至于快要误事了。在领导听来,肯定有“干嘛不早点”的责备意味,这样的话在平时说来无所谓,在下属与上司共事时说来就有失分寸。

(2)让领导下不来台

对领导说:“这事不好办!”领导分配工作任务下来,而下级却说“不好办”,这样直接地让领导没面子,一方面说明自己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领导没远见,让领导下不了台。

(3)说了领导该说的话

对领导说:“您真让我感动!”其实,“感动”一词多为领导对下级的用法,例如:“你们工作认真负责不怕吃苦,我很感动!”而晚辈对长辈或下级对上级用“感动”一词,就不太恰当了。尊重领导,应该说“感激”、“佩服”。如:“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才算比较恰当。

(4)说了自己不该说的话

对领导说:“我不清楚。”“不行拉倒,没关系。”这类话是对领导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来讲,也是说话不讲究方式方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