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艺术模板
21525900000007

第7章 大树底下好乘凉——把握好与领导交往的艺术与分寸(6)

(5)说无所谓的话

对上级的问题回答:“无所谓,都行。”这样的话说明对领导提出的问题根本没怎么在意,同时既显得对领导不够尊重,也有怠慢自己责任的嫌疑。

(6)过度客气反而会招致误解

和领导说话应该小心谨慎,顾全大体。但顾虑过多则容易适得其反,反而遭受误解。

因此应该善于察言观色,以平常心去应对,习惯成自然,对这类情况就可以应付自如了。实际上,有时越是谨慎小心,反而越容易出错。

做事过于畏首畏尾,还会被上司误认为没有魄力,不值得重用。

熄灭火往上靠:慎重提出意见

帕特丽夏·科克女士是马萨诸塞州智囊团的成员,她工作精干而颇有建树,但始终没有被提升。终于在某一天,她为这事与上司争了起来。

“在争论中,我们互不相让,气氛十分紧张。”这位女士后来回忆说,“然而这场唇枪舌战之后不久,我就不得不离开那家公司。”

非常遗憾,科克没有遵守同上司打交道的基本规则:没有把握取胜,别轻易向头儿开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应当尽量避免与上级冲突。

对一位不甘寂寞的下属来说,至关重要的恰恰不是唯唯诺诺,而是把自己的不同见解恰到好处地向上司表明。忍气吞声地避免矛盾,只能暂时奏效,如长此以往,下属吃不香睡不甜,才能、人格均受贬低,上司则耳不聪目不明,指挥失当。

如何才能做到既提出了异议,而又不冒犯上司呢?以下几条规则也许对一些欲言又止的下属们提供了极有益的启示。

(1)选择时机

在找上司阐明自己的不同见解时,先向秘书了解一下这位上司的心情如何是很重要的。

即使这位上司没有秘书也不要紧,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时间就行了。

当上司进入工作最后阶段时,千万别去打扰他;当他正心烦意乱而又被一大堆事务所纠缠时,离他远些;中饭之前以及度假前后,都不是找他的合适时间。

(2)先消了气再去

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找上司提意见,很可能把他给惹火了,所以你应当使自己心平气和。即便你已经长期积聚了许多不满情绪,也不能一古脑儿地抖落出来,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因为在上司的眼里,一个对企业持有怀疑态度、充满成见的下属,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使他重鼓干劲的,这个下属也就只能另寻出路了。

(3)鲜明地阐明争论点

当上司和他的下属都不清楚对方的观点时,争论往往会陷入僵局,因此下属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必须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能让上级一目了然。

在纽约城财政部门任职的一名科长克莱尔·塔拉内卡很少与上级有磨擦,这并不是说她对上司百依百顺,她会把自己的不同意见清楚明了地写在纸上请上司看。“这样能使问题的焦点集中,有利于上司去思考,也能让上司有点回旋的余地。”她说。

(4)站在上司的立场上想一想

要想与上级相处得好,重要的是你必须考虑到他的目标和压力,如果你能把自己摆在上级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做他的忠实合伙者,上级自然也会为你的利益着想,有助于你实现自己的目标。

扳着指往上靠:区别对待上司

手有五指,各有长短,人有千般,各有特点。扳着手指看,一只一个模样,揣着人心想,一人一个属性。在脾气上分,有温和的,也有暴躁的;在修养上分,有高傲的,也有谦逊的;在能力上分,有能力强的,也有能力差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领导性格类型不同,处世的方式也不同。在与领导相处时,一定要做到“看人下菜”,投其所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与领导交往的分寸。

(1)热忱的上司:若即若离

热忱的上司,你并不清楚他的热情能持续多久。所以你没有必要感觉相见恨晚和受宠若惊。对此类上司,最好若即若离。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你进退自如,万一他情绪低落,你可静待机会,“文火慢炖”;热情高涨时,你也可以让他缓缓降温,达到合适的热度。总之,就像钟摆一样,让他在一定的幅度内来回摆动,以致无限。

(2)懦弱的上司:当心“师爷”

懦弱的人,是不适合当领袖的,即使一朝当了领袖,大权也必定不在手中,自有能者代为其劳。你必须看准代为其劳的人是什么性情,再图应对方法。一个机关的重心,不是名位,而是权力,权力所在,才是重心所系。但懦弱之人当领导,必十分倚重身边的“师爷”式人物,对其一般言听计从。而“师爷”式的实权人物,在他周围肯定是他的羽翼,早已形成势力网,甚至领导也只是一个傀儡,不敢不看“师爷”眼色行事。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你千万不要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师爷式”人物发生冲突,否则必遭失败。要想与他相抗衡,只有在他的野心暴露时,你方可伺机有所作为。

(3)冷静的上司:勿自作主张

说话不多,举止安祥,高兴时不手舞足蹈;悲痛时不哭诉不止;认为对的,不拍手称许、不表示热烈赞成;始终保持常态才是头脑冷静的人。

如果遇到举止沉稳、头脑冷静的上司,那么你在提出工作计划和实施建议时,最好不要自作主张,先行向他汇报请示,等到计划被敲定后,你只要负责执行就可以了。至于执行的经过,必须有详细记载,即使是极细微的地方,也不能稍有疏忽,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详细记载的报告,正是他所喜欢的。执行中所遇到的困难,你最好也能自行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必向他请求。因为一般说来,随机应变非这种领导的所长,多去请求反易贻误时机,最好事后用口头报告当时如何应付,他就会很高兴。但要注意的是,即使事后报告,也要力求避免夸张的口气,虽然当时的确十分难办,也要以平静的口气,加以轻描淡写为好。如此更能表现你应变的本领。

(4)豪爽的上司:发挥才干

如果你遇到豪爽的上司,若善用你的能力,表现出过人的工作成绩,只要时机成熟,绝对不用担心没有发展的机会。他自己长于才气,所以最爱有才气的人。英雄惜英雄,你是英雄,不怕他不赏识你;惟英雄用英雄,你是英雄,也不怕他不提拔你。

当机会未到时,你尽管愉快地工作,并做得又快又好。这表示了你游刃有余的能力。同时还要随处留心机会,一旦发现可以异军突起时,就要好好把握。切记所计划的一切要十分周详,然后相机提出,只要一经采用便可脱颖而出。意见被采用,表示你有眼力,若再委托你执行,就说明你的能力已被肯定。你的发展,既然路子已经摸准,有了好的开端,那么只要一步一步走下去,迟早会出人头地。

(5)傲慢的上司:谨小慎微

傲慢的人,多半有其傲慢的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傲慢的,也会反其从前之所为;拥有这个条件,伪谦的,也会改变其常态。可见傲慢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而是环境所造成的。这种足以改变一个人个性的环境,一是挟富,一是挟贵。

你的上司如是个傲慢人物,与其邀宠献媚,自辱人格,不如谨小慎微,严守岗位。这样,他人虽然傲慢,但为自己的事业负责,他不能专蓄那些食利小人,完全排斥了敬业君子。一有机会,你就该表现出你独特的本领,只要你是个人才,不愁他不对你另眼相看。

(6)阴险的上司:谨言慎行

阴险的人,城府极深,对不如意事,好施以报复,对不如意的人,会设法剪除。由疑生忌,由恨生狠,不疑则已,疑则莫解,轻拳还重拳,且以先下手为强,宁可打错“好”人,也不肯放走“坏”人,抱着与其人负我、不如我负人的观念。其人喜怒不形于色,怒之极,反有喜悦的假相,使你毫无防范。

总之,阴险的领导,轻易不会采用直接报复的手段,而总是使用计谋。如果你的上司,不幸就是这种人的话,你只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一切惟上司马首是瞻,卖尽你的力,隐藏你的智。卖力易得其欢心,隐智易使其轻你,轻你自不会防你,轻你自不会忌你。如此一来,或许相安无事。

擦亮眼往上靠:努力适应上司

在职场中,上司对下属命运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有的人在仕途上青云直上,春风得意,主要得力于英明上司的不断提拔;有的人怀才不遇,事业渺茫,可能也与他所遇到的平庸或带有偏见的领导有关。所以,人人都希望有幸遇到一个好领导,可是命运不可能眷顾所有的人,你的领导也许对你来说就很不如意,那么你应该怎样把握与他相处的分寸呢?

(1)适应平庸型的上司

努力发现他的特点和长处,比如遇事好商量,不为难别人,并鼓励他发挥优势,让他产生你并没有因他平庸而瞧不起他的感觉,对你极有好感。这样,你按自己的想法有时大胆地“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他也不会妨碍你,甚至鼓励你超过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妨在知识与才能方面“自我修炼”,“蛰伏”一段时间,为以后在更加如意的上司面前施展才华作准备。

(2)适应优柔寡断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凡事怕出乱子,胆小,缺乏当机立断的勇气,以致失去许多好机会。但这种人的优点是做事沉稳、不莽撞。如果你向他提建议,必须仔细推敲你的方案,具有实践的可能性,让他感觉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才敢于接受。另外,你向他提的建议最好与集体的整体要求相一致。如果大家都赞成,便会促使他下定决心。

(3)适应专横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确有一些真才实学,知识面比较广,但有的却不学无术,注重权势,经常用命令的口吻同部下讲话、提要求,希望所有的人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不允许你有异议,不允许你有反抗行为,以不容置否的言谈显示自己的地位。这种上司有个特点:越是他反感的人,你越没商量的余地;只有他信任、喜欢的人,才有一些商量的余地,容许你提一些反对意见。因此,如果你想反抗他的话,最好的办法是依靠集体的力量来纠正、抗拒他的不合理的行为,千万不要扮演“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那样是很难有好结果的。

(4)适应挑剔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也分两类:一类是水平较高,总是用自己的优异能力和高水平要求水平能力不如自己的下属,所以对他们的工作总是不满意。

再一类是水平不高而嫉妒心较强者,总担心能力强的下属会超过自己,以为不挑出点毛病,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高。那么,你的对策是:

多汇报,不仅要汇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向其介绍究竟如何困难;多请教,多听取他的意见,如果你的工作中有他的指导成分,他就不会轻易否定;按上司的要求开展工作,以免费力不讨好,走弯路、白辛苦;让他了解你的工作进程,即使有某些欠缺,他也不至于否定你的整体水平。

(5)适应自私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爱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甚至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与下属争名夺利。对待这种上司的总原则是:在一些小名小利、无关原则的问题上,不妨让他称心如愿,甚至投其所好;千万不能成为他谋取私利的帮凶,不然,一旦出事时,你必然成为替罪羊;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么沉默,要么掌握足够的证据,奋起一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成为这种上司的亲信或心腹,不要对这种上司有所他求。

(6)适应虚伪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深谙人情世故,精于社交术,常常虚于奉承。当面赞扬你,很热情,轻易许诺于你,鼓励下属按他的要求去做,但内心冷漠无情,根本就不重视下属。

如果你要求他真诚相待,可采取的对策是:表示自己是一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委婉地点出你早已识破了他的虚伪诡计,比如他对你并未兑现的承诺,但仍以诚相待,让他再也难以以虚伪的面孔在你面前出现。

(7)适应猜疑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的心理自我防卫倾向较浓。对下属的言谈举止格外敏感,好猜测,极其重视自己的威信。那么,不断地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在心理上轻视他,避免在言谈举止中可能不自觉地流露出鄙视、瞧不起、指责、埋怨等态度倾向。注意他的心理活动,观察其言行,把握说话做事的分寸,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意识到你在才干、学识、经验、阅历等方面始终敬重他。

变着法往上靠:甘心牵马扶凳

人是复杂的,环境也是复杂的。下属与上司交往的分寸也是复杂多变的。对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场合,都必须灵活变通分寸的尺码。变通是度量生活的视角和方法,变通是分寸之“尺”的投影,“尺”的长短是有一定之规的,但其投影却可以随着不同的光角而灵活变通自己的长短,这就是“分寸”的奥妙。当然,与上司交往,这种奥妙还有许多,下面所介绍的这些分寸,只要认真体悟,就会大有教益。

(1)不卑不亢

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上司的批评。不要唯唯诺诺、卑躬屈膝,如果你自己承认自己窝囊无能,上司不会觉得你精明能干,如果你自己承认自己“很愚蠢”,他更会觉得你真的愚不可及。工作中不宜面带怒气,要记住,上司都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威信,即使是在他出现错误的时候也是如此。更不要表现出对他毫不在意,那样上司会认为你对他不尊重而刺伤他的自尊心。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正确对待上司批评的态度是以诚恳坚定的语气,坦诚地承认错误,并表示愿意改正,如果上司有言语过激之处,你也不宜与他发生正面冲突,可以私下里表明你的看法,而不让上司当众难堪,让上司认为你还是一心想把事情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