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必然会产生的。中国有句俗话说“至诚通天”,意思是说只要诚实又认真地面对,总有一天会有极大成果的。也就是拼命挣扎的那种想法会上达于天,而且是早晚都会实现的。
有一个著名的贾金斯法则经常被我们应用在生活之中。贾金斯认为,只要你总是抱着希望——“我希望自己能成功”,或是“我希望自己成为首屈一指的业务员”,你就一定能找到好方法,这就是“贾金斯法则”。贾金斯博士说:“睡眠之前留在脑海中的知识或意识,会成为潜意识,深刻地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并可转化成行动力。”
如果认为自己的意志薄弱,那就对自己说:“我一定可以加强自己的意志。”例如,你看到一位很有希望的顾客,你就假想自己很成功地和这位顾客签约的情景。这样,每晚就寝前想一次。只要你有信心,这种自信心就能让你成为很有魅力的人。
但是,运用这个方法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做好睡眠的准备之后再上床;
(2)读书或自我期许之后就睡觉;
(3)上了床之后就不要再下床做别的事;
(4)不要有任何杂音。不要一边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一边行动。
现在就剩下实行了。不,应该说是持续地进行。首先要让自己具有清楚的意志,然后不断地实行,这样你的人生就能逐渐步向成功之路。
请试试看吧,朋友,相信你能彻底改变自己!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第一推动力
凡是事业有成的人,都善于为自己设立一个奋斗的目标,没有目标,人就会变得很懒惰,没有激情,也没有足够的动力。一个人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在潜意识中就会积极主动朝这个方向奋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概率。
凡成功者,必有坚定而明确的目标。他们以身为箭,以心为弦,将自己射向成功的目标。目标使人把握前进的方向,增强进取心,合理安排时间;目标激励人勇敢面对困难,在竞争中永不气馁;目标推动人行动起来,把思想变成行动,创造伟大奇迹。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人生如果没有目标,就无法得到充实,就不能前进或发展。”松下幸之助这样的经营之神之所以能打败竞争对手,拓展事业,让自己的品牌响遍千家万户,是因为他能够很好地规划人生使命,通过实现目标来推动自己的发展。所以,目标就像前方鲜明的旗帜,指引着成功人士向前奋进,成为成功的第一推动力。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罗伯特斯,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西部的格兰汉姆市一家杂货店主的家中,格兰汉姆也是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家乡。
玛格丽特是父母的二女儿。她父亲阿尔弗雷德格外宠爱玛格丽特,决心将她塑造成自己理想得以实现的人物。
阿尔弗雷德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深谙世事,深明道理,因此玛格丽特对他言听计从。他嗜书如命,不断追求知识,这一品格遗传到了女儿身上。
罗伯特斯从不接受“我不能”“这太难”之类的说法。玛格丽特崇拜他,多年以后还记得他的警告:“你必须自己拿主意,你不要因为朋友们的做法而去效仿,你不要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随波逐流……你要率众之先,而决不从众。”
玛格丽特5岁时学钢琴,9岁时在当地文艺汇演中赢得诗歌朗诵奖,赛后女校长表扬她:“玛格丽特,你真幸运。”玛格丽特充满稚气但又相当认真地说:“我不是幸运,我应该赢得。”因为她深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就是依靠这种追求卓越的天性,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一步一步走上历史的辉煌、女性的辉煌。
只要你选准了目标,选对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顾一切地走下去,终能走向成功。确立了目标并坚定地“咬住”目标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前提。事业有成,是目标的赠予。确立了有价值的目标,才能较好地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较准确地寻觅突破口,找到聚光的“焦点”,专心致志地向既定方向猛打猛冲。那些目标如一的人,能抛除一切杂念,会聚积起自己的所有力量,成为工作狂,全力以赴向目标的高地挺进。
实践告诉我们:每一个有目标追求的人,他们身上都散发出一股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将自身与事业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著名女音乐指挥家艾伦,谈起音乐作为她的目标时是那样一往情深:“音乐与我的心结合在一起,它是从我的心里流出来的,是我的肺腑之言……当我把音乐作好,我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我生活的目标,也是我从事指挥的意义所在……我热爱音乐,太热爱了!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可以超过它,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能够让我这样投入。哪怕我走得再艰辛,我也不会放弃。”
由此可知,目标能唤醒人,调动人,塑造人,目标的伟力是难以估量的。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活必然充实有劲,决不会因无所事事而无聊。目标能使人不沉湎于现状,激励人不断进取,能引导人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去摘取成功桂冠。
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都没有设定自己明确的目标。
那么怎样设定目标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明确目标的优点。
明确目标会发展出自力更生、个人进取心、想象力、热忱、自律和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态度,这些全都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2)将明确目标运用于工作。
从贫穷到富有,第一步是最困难的。其中的关键在于你必须了解,所有财富和物质的获得,都必须先建立清晰且明确的目标,当目标的追求变成一种执著时,你就会发现,你所有的行动都会带领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3)订立计划。
把明确的目标写下来,可使你更清楚地了解你所希望的是什么,它可提醒你明确目标的力量,同时暴露出目标的缺点。
(4)成功是值得追求的目标。
有些人对于“追求成功”,抱着恶意批评的态度,他们认为富有的人,都是以牺牲他人作为致富的跳板,但是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大多数人不想付出的努力。
(5)创造机会。
凡是高喊“没有机会”的人,其实是在为自己的不愿承担责任和不愿动用想象力找借口。
无论经济如何不景气,每年都还是有许多人致富,惟一的限制,其实只存在这些人的心中。
有效运用第六感
通常,一个人所具有的真正实力很大一部分是做为潜力存在,没有得到发挥的,若能把它发掘出来,他可能会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不可能的事也会陆陆续续地变成可能。
什么是亘古以来的主要奥秘?星际旅行?原子能的奥秘?不,都不是。
那么到底,什么是这主要的奥秘呢?这在哪里可以找到它?又如何能吸取它并将它转化为行动?答案很简单。这奥秘就在你自己的第六感——潜意识(极大多数的人想不到的地方)中。在你的潜意识中,可以找到那奇妙、可以创造奇迹的力量。
意识是通过五种感官——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来接收外在的刺激,然后整理分析,最后确实认识。而潜意识会接受到更多由意识层面所遗漏的东西,它们不是透过语言或逻辑推理而得。这些信息经年累月的储存在脑里,是我们不曾察觉的。当它们浮现到意识层面、成为一种可辨认的感觉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觉”、“第六感”。也就是说,第六感是潜意识的漂浮物,并且是可以通过意识辨认的漂浮物。
你可以运用五种感官与实质的世界接触,第六感却必须通过大脑中潜意识的运作,结合宇宙中无形的力量。
从累积的经验而得到的知识,未必一定正确。而理论易受累积的经验所左右,所以它经常有错误之处。相形之下,创造性想象力所激发的创意之信赖性,要比经验的累积高。这是因为创意是从理论所不能涵盖的知识泉源中孕育而出之故。
天才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天才能发挥创造性想象力的力量,而普通人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惟有卓越的发明家才会善用创造性想象力,以及综合性想象力。譬如,卓越的发明家先利用综合性想象力(理论),重新组织经验中所得来的知识及定义。然后,如果所累积的知识不足发明所需,则使用创造性想象力来弥补所缺。用法因人而异,但必定会经过以下这两个过程:
(1)激荡自己的心,释放无限潜能。
一个人的内心,蕴藏着无穷的能量,只要懂得挖掘其中的潜能,就容易激发出无限的力量,使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改观,甚至创造出他人眼中的奇迹。
(2)集中精神于“已知”的整理,开发所欠缺的“未知”,将二者的合成描绘于心。
竭尽全力去思索,直到“完成图”于潜在意识之中成形为止。成形后,只要放松心情,静待灵感的到来即可。所谓“万事皆备,只待东风”。灵感有时迅速到来,有时却迟迟不至。若是有此现象,那么你就必须再加强磨炼你的第六感与直觉了。
成功的人都有一套改造大脑的方法,尽管有些人并不自觉。经常运用你的创造力,可以使你的第六感像其他五种感官一样敏锐。你是否想像他们一样,运用创造力实现梦想呢?
有一个方法可以有效地运用第六感,就是把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或想要达成的目标清楚而具体地写下来,然后每天像念祈祷词一样,重复念数次。
如此可以使你产生强烈的信念,你甚至会看到自己已经如愿以偿。
如果一时之间并未产生预期的结果,继续尝试。每一次都要表示感恩,正如你已经达成目标一样。记住,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成功的关键在于你相信自己会成功。
你只要学会如何吸取,并发挥出你潜意识中所隐藏的力量,你就可以为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力量、健康、幸福和喜悦。你不需向外寻求这种力量,事实上你已经拥有它了。但是,你必须要学习如何去运用它。你要了解它,以便能将它应用于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
根据理性来判断人的气质、性格往往并不确切,因为理性的判断或常识处理事物时都有一定的限度,较难借以察觉出真正自我。惟当突发状况之际,潜意识才会从内心深处对显意识送出精神信息,方可察觉真正自我的面目。换一句话说,潜意识和显意识终会合成一体,进而影响我们的想法和行动,因此除了自己可感觉到的意识之外,也要用心聆听心灵深处意识的表达。
我们所说的“敏感者”,应指善于利用潜意识的人。你生活的90%以上是属于潜意识的,因此无法利用这种奇妙力量的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极为狭隘的范围里。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抱着微小希望的话,只能产生微小的结果,这就是人生。”人是有着无限的力量的,当一个人发挥出他的个性时,最能使人生有所发展。
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人们头脑中的猜测、想象,并非真实世界的呈现。许多时候,这种奇怪的想法会把我们引向错误的方向,最后做出许多傻事来。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别被错误的自我暗示误导,每个人都应有这种警醒。
无论是任何一种情绪都不是强大到不可战胜,只要你懂得看清它们,不要放大或是缩小,我们都可以战胜。坏情绪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客观条件下产生的,而是来自于人的主观。一件原本并不是很严重的事,在人的坏情绪酝酿之下就变得无比可怕。
其实,很多人在度过了事情的危机以后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让情绪左右了我们认知的方向,永远只看到坏的那一面。
有个人很喜欢旅游探险,一次他一个人到山里去旅游,坐在山路边休息时,脚被一只黄蜂蛰了一下。但是,他并没有发现那只黄蜂。他摸着脚腕上那个肿胀的包,心中感到非常恐惧。因为,他曾经听人家说过,这座山里生长着一种毒虫。而且,他还知道被毒虫咬了以后,只要走出十步,便会丧命。
想到这儿,那人的脚腕愈加肿疼了,开始传遍全身的每一根神经。他敢肯定自己是被咬了。幸亏,当时他在听人说这件事的时候,曾跟人家请教过解救的办法:只要原地不动,在心里默念“毒虫,毒虫”的咒语,到日落西山的时候,毒虫自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