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最受欢迎的人生哲学课
21527800000017

第17章 伊莱恩·凯玛克教授关于“幸福”的讲座——哈佛追寻的快乐法门(4)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悲观情绪,当一些事物不尽人心、让人们大失所望时,悲观情绪就会悄然无息地光临我们了。如果不做调整,就很容易一蹶不振,生活在悲观的黑暗之中,永无光明可言。庸者在悲观面前徘徊不前,智者却善于化悲观为乐观,将痛苦“格式化”,从而开创了一片人生的新天地。

麦克4岁的时候在自家农庄后面的树林中玩耍,忽然,他看见不远处有一头豪猪,好奇的麦克睁大了眼睛想看个清楚。可还没来得及细看,麦克便觉得脸上一阵剧痛,原来是一个小伙伴不小心将手里挥动着的极热的烧焊器打在了他脸上。霎时,麦克什么也看不见了。

被送往医院检查,男孩的左眼球被击破。由于严重的交感性炎,半年后,麦克的右眼也失去了视力。从此小麦克生活在黑暗中,对于一个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这无疑太残忍了。

麦克看不见任何东西,他不停地哭闹。为了鼓励弟弟,哥哥伊安告诉他:“你的耳朵就是你的眼睛!”于是麦克按哥哥说的去练习,一段时间后,他可以循着青蛙的叫声捉到它们。

可是光靠耳朵也不行,他哭喊着要去看树上熟透的野果,要去看忙碌着搬家的蚂蚁……这时母亲告诉他:“你的手和脚就是你的眼睛!”于是,麦克学着用手去抚摸东西,用脚去丈量距离。很快,他便在家中行动自如,还能从树上采摘下那些大而柔软的果实。几年后麦克进了一所盲人学校,学习了很多知识。

麦克渐渐长大,他发现自己失去的是最重要的东西,并因此变得自卑。一天,一向严厉的父亲看出了麦克的心思,于是对他说:“孩子,你的心就是自己的眼睛啊!”

麦克认真琢磨着父亲的话,忽然之间,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麦克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他不再抱怨,因为一味想到自己的缺陷,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他下决心要用自己心中的眼来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他试着学习各种乐器:吹竖笛、弹钢琴、吹喇叭。后来他开始学习摔跤,连赢20场比赛。他又开始学习游泳、短跑、标枪、铁饼,一次次在比赛中获得冠军。中学期间,他先后夺得11项加拿大全国冠军和6个国际锦标赛冠军。后来,在全美首届盲人滑水锦标赛中,他又一次夺冠并创下世界新纪录。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他成了从纽约向会场传递圣火的优秀运动员之一,此时他已赢得了103枚奖牌。

麦克真正脱离了痛苦,他坚定地向前走,迎来了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

可见,面对人生的巨大缺陷,麦克没有陷入深深的自卑,反而从悲观情绪中走出来,勇敢地忘记了痛苦,迎来了人生新的天地。

是的,世事难料,生活中的很多事我们无法主宰,一味地悲观失望,只能让痛苦加剧。所以朋友们,当你被诸如此类的烦恼困扰的情绪紧张时,当你承受巨大的打击时,请大声地告诉自己,凭借我的斗志和坚强的意志力,完全可以克服困难,可以改变自己痛苦的心境,让痛苦全部“格式化”。

哈佛人生箴言

庸者在悲观面前徘徊不前,智者却善于化悲观为乐观,将痛苦“格式化”,从而开创了一片人生的新天地。

第8讲从今天起学习快乐

有研究发现:单纯的脑力劳动不会使人感到疲倦。我不禁要问:那些导致我们感到疲倦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

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特·菲尔德在他的《权力心理学》一书中写道:

“我们所感到的疲劳绝大部分源于精神因素的影响,纯粹因生理消耗引起的疲劳是几乎没有的。”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布利尔宣称:“健康状况良好而常坐着工作的人,他们的疲劳全都是由于心理因素,或是我们所说的情绪因素的影响。”

那些影响到经常伏案工作的人,使他们感到疲劳的心理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快乐?满足?当然不是!而是厌烦、不满,一种不受欢迎的无用的感觉、焦虑、忧愁等。这些负面的情绪因素会消耗掉这些长期坐着的工作人员的精力,使他们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精力衰退,每天昏昏沉沉地回家。不错,这些负面的情绪在体内制造的紧张是使我们觉得疲惫不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很多人寿保险公司都有这样的宣传小册子,上面写着:忧虑、紧张、心烦意乱是导致疲劳的主要原因,而并非是身体或精神的操劳引起的,记住,紧绷的肌肉本身就是在工作。所以,放松自己吧!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当中。

现在,请你暂且停下手头的事情,自己检查一下。当你念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正对着书本愁眉不展?是不是眉头紧锁?是不是很放松地坐在椅子上?还是耸起双肩?是不是脸部肌肉紧绷?除非你像一只慵懒的猫放松地睡在太阳底下,否则你就是在不断制造疲劳!

很多由紧张所产生的疲劳,都是自己无形中制造的。人们常说“累即心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解除疲劳方法是什么呢?放松!放松!再放松!要让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放松!

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放松自己呢?你应该从肌肉开始放松。轻轻地坐下,身体向后靠,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地说:“放松,不要紧绷眉头,放松,让眉头舒展开,放松,”就这样慢慢地重复约一分钟。

现在,你是不是发现肌肉开始放松了呢?是不是有眼前一亮,精神大振的感觉?没错,虽然这看起来令人不可思议,但就在刚才经过的一分钟里,你已领悟到了自我放松的奥妙。这种方法可类推用于头部、颈部、脸上的肌肉、双肩直至整个身体。

的确,放松对经常伏案工作的人员尤为需要。芝加哥大学的艾德蒙·亚格布森博士说:“如果一个人能完全放松眼部肌肉,他就能忘掉一切烦恼了!其主要原因就是,眼睛消耗的能量为全身神经消耗能量的四分之一。”许多本身视力很好的人经常感到眼睛疲劳,甚至视力减退,都是因为他们眼部的紧张反应所致。

著名女作家鲍姆说,她小时候碰到一位老人,就是这位老人给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当时,她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不小心摔伤了膝盖,有个老人把她扶起。这位老人一面帮她拍掉身上的尘土,一面说:

“你会受伤,是因为你太紧张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放松自己,你要让自己松弛下来。好吧,现在我教你怎么做。”

那个老人曾经是马戏团的小丑,他教鲍姆和其他小孩子怎样跑,怎样跳、怎样翻跟斗。他不停地强调:“把自己想象成一双松垮垮的旧袜子,你就一定会放松下来!”

其实,放松自己并不费力,你完全可以随时随地放松自己,只要不断重复地对自己说,放松……放松……再放松,你会觉得自己已没了压力和紧张感,变得像孩子般自由自在,像小鸟般轻松自如。还有一个消除或者说是避免疲劳的好方法,那就是喜欢上你现在所做的事。下面让我们看看艾丽丝的例子。

艾丽丝是位公司职员,一天,她下班回到家里,显得疲惫不堪有气无力,不想吃饭,只想上床睡觉。突然,电话铃响了,是男朋友邀她去唱歌!艾丽丝的眼睛一亮,整个人变得兴奋起来。她非常喜欢唱歌跳舞之类的活动,当天一直玩到半夜才回家。她看起来没有一丝倦意,竟然因兴奋过度而难以入梦。

艾丽丝前后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足以说明:心理的劳累比体力的操劳更易使人产生疲倦。

据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疲劳往往是由忧虑、挫折、不满等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工作。假如你从事的是脑力工作,工作本身不会让你疲劳,往往正是因为没有完成的工作的压力带给我们焦虑、挫折感,最终导致我们疲惫不堪。

人如果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会非常快乐,不知疲倦。有兴趣就有活力,要知道,和爱唠叨的人同行一小段路要比和知心好友同行十里还要累人呢!

维多莉是一家公司的速记员。一天,人事部门的助理非得要维多莉把一封长信重新打一遍,她不愿意。维多莉对他说,不用重打,只要把错别字改正过来就行了。助理却说,如果你不做,我就找别人去做!维多莉真气急了,不得不重新打一遍,因为她担心别人会趁机取代这个职位,而她又非常需要这个职位。为了让自己好过些,维多莉只好假装自己喜欢工作——这样一想,让她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她真的开始有点喜欢这份工作了。维多莉发现,一旦喜欢上自己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所以现在她很少需要加班。这种新的积极的工作态度,使同事认为她是个优秀职员。后来,销售部门主管需要一名私人秘书,就选上了她。销售部门主管说,维多莉总是充满热情地去做额外的工作!这种心态的改变所产生的奇妙的力量,实在是维多莉一生中最重要的大发现,也确确实实奇妙无比!

那些想成功的人们请记住:运动对我们的身体确实很重要,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心智上的运动,以便促使我们将成功的计划付诸行动。所以,每天早晨起来不妨对自己说些鼓舞信心的话。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好笑、肤浅,或是幼稚?一点也不!其实,这在心理学上是绝对正确的。

每天都跟自己这样交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了勇气和幸福,知道了什么是平安和力量;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跟自己谈些充满感激的事,这样,你心灵的天空就会阳光灿烂,溢满欢乐。

哈佛人生箴言

不要想的太多,只需慢慢地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去做,慢慢地体会,不要急于求成,当你发现这些使你受益无穷时,也就是你远离疲劳,快乐健康的时候,也是你散发着迷人魅力的时候。

佛朗西斯科·凯斯利,目前是哈佛商学院Ernest L.Arbuckle工商管理教席教授,研究领域为战略、创新以及变革的领导艺术。他经常为《哈佛商业评论》撰稿,共发表了13篇,并在1989~1992年间担任该刊主编。他的重要管理著作往往也是畅销书,比如《变革大师》(The Change Masters)、《当巨人学习跳舞》(When Giants Learn to Dance)和《世界级:区域性企业也能竞逐全球》(World Class:Thriving Locallyin the Global Economy)。

凯斯利是全球最负盛名的管理作家之一,她撰写或与他人合作撰写了17本书,其中多本畅销,并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凯斯利合作创立了Goodmeasure咨询公司,目前她的主要研究与咨询对象是全球性公司、医疗系统,以及其他寻求创新模式的组织。她担任多家公司CEO的顾问,她在公司战略与创新方面的思想理论也获得了广泛认同。作为一位杰出的管理学家,凯斯利经常出席各类国际会议,并与一些国家领导人在同一论坛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