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21528500000012

第12章 规避职场行为误区,杜绝给人留下负面印象(2)

一天,郑宇又兴冲冲地来到杜菁的办公室,笑眯眯地说:“小杜,别老埋头工作。这个周末,我驾车带你到郊外旅游。”杜菁欣然答应,但她同时提出一个条件:“郑总,让嫂子和我们一起去,好不好吗?嫂子人漂亮,心眼好,我最喜欢和嫂子一起玩耍聊天了。”郑宇摆摆手,说:“她没空,这次就我们先去。”杜菁装作不解:“不嘛,要不等嫂子有空了我们再去,也免得别人在我们背后说三道四。”听杜菁这么一说,郑宇摇了摇头,“唉,你这小姑娘啊……”

后来,郑宇再也没有骚扰过杜菁,还对这个小姑娘敬重有加,同事们也都说杜菁为人正派。

在和上司相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自己不可侵犯的形象,如果上司想在语言上占你的便宜,一定不要半推半就,果断拒绝,这样才能被别人尊重。

在职场中拒绝对人百依百顺,这并不是说交际中定要飞扬跋扈,盛气凌人,这样更有悖于交际之道。记住,唯唯诺诺无法讨好别人,也无法建立好人缘。应该学会讨好自己,以行动维护和增强你的价值、你的观点,这样做你会感到喜欢你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你做了正确的事情,有了自己的特色。

“随和”有度,避免留下虚假印象

随和作为一种高境界的处事美德,一直被人们推崇备至。随和,是和人交往最有利的工具,是人际圈中的宠儿和娇子,会使你工作顺手、心情愉快;随和,是一个人拥有高度修养与内涵的表现和升华,是高瞻远瞩,是宽宏大度,更是豁达潇洒……随和是一种美德,是我们人生中一门必修的功课。

所以,很多人处处体现着这一美德:她们处处替别人着想,善于察言观色,所以看起来更有人情味,更有亲和力;他们考虑事情的角度经常是别人会怎么看、别人会不会不高兴、别人会怎么评价自己等等,易形成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

的确,很多人因为这份“随和”赢得了更好的人际关系,但另一方面,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如果你过分表现出随和的一面,那就会让人觉得你柔弱、好欺负,那么,在事业发展中,你一定会遇到不小的障碍。

小薇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公关部助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她经常要和公司上上下下的人打交道。她深知在大公司做事人际关系的重要和人言可畏的后果,所以,她为人一向比较随和,不喜欢争执,一开始就和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平时的工作中,她处处留心、谨小慎微,对于同事提出的所有创意和做法都表示赞同,更从来没说过任何反对的话;对每个人,她也都是有求必应,笑脸相迎,从来没有对周围的人说过一个“不”字,生怕得罪了同事或上司,生出什么枝节。

对于自己这样为人处世的方式,小薇本以为算得上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了,不但不会为自己带来麻烦,还会为自己赢得绝佳的人缘,可算是高枕无忧了。

可是,不知为什么,随着时日的推移,她却渐渐地成了办公室里最遭冷淡的一个人,部门里每次讨论什么事情的时候,好像总是忘记了她的存在;同事们有什么聚会,也很少邀请她参加。

对此,小薇感到疑惑和委屈,因为她自感没有做错任何事,反而由于自己对别人有求必应,使自己在无形当中做了许多额外的工作,占用了自己的大量时间。她实在不明白,自己对他们这么好,难道他们一点都不记得,或者就没感觉到?

有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部门的刘莉老是处处和她过不去,有时候还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合作时也有意让她承担较多的工作任务。

虽然小薇对于刘莉的态度有着满腹的不平,不过,她仍然秉持着自己一贯的随和态度,尽量避免和刘莉发生冲突,她觉得既然大家都是同事,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直到有一天,小薇由于疏忽忘了把刘莉的工作报告交给经理,这使刘莉对她更加不满,忿忿不平地对其他同事说:“你看小薇那样,真让人觉得虚伪,果然,她为了报复我,连这种小动作都使!”

有个同事赞同地点点头:“是呀,小薇虽然看上去很好说话,跟谁关系都挺好,可却总让人感觉心里不踏实,她似乎跟谁都隔着一层,让人无法信任。”

另一个同事则公正地评价道:“小薇可能也没那么多坏心眼。不过,她确实让人感觉不到她有什么自我,她对什么事似乎都不会有不同的意见,也不会有不同的见解。让人琢磨不透啊!”

……

刘莉和同事背地里说的这番话,恰巧被小薇路过时听到,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正是由于自己过度的“随和”,才使人感觉不到她与人交往时的真诚,从而给人以虚伪的感觉,让人不可相信;更是由于她过度的“随和”,让她虽然没有得罪任何人,但却失去了自我。

显然,小薇这种过度“随和”,反而使自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其实,有着像小薇这种心理的人为数不少,不仅是一普通人会犯这种错误,更有很多“强人”“以身犯险”,在“实践”着这种错误。有的时候,随和不仅仅意味着好说话,它更意味着迁就别人、没主见。比如,你对同事和上司过度“随和”,那只会给别人一种随便怎样都好的感觉,甚至让人感觉你虚伪,应付他们。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同事愿意接近你。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对人就一定要凶神恶煞。随和并不是一种过错,也并不是一点都不可以保留,适度的随和恰恰是打造人际关系的灵丹妙药。当随和已经成为虚假的代言辞,会使我们受到极大的伤害,使我们遭受巨大的损失。此时,“刚性”变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顶撞”行为,是刺向上司的刀

在工作中,和老板存在不同意见在所难免,甚至和领导发生一些激烈的辩论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切不可“顶撞”你的老板,即使老板的决策是错的,即使你的意见百分百的正确,也不能顶撞你的上司。在职场中,老板就是老板,老板的威严不可侵犯。顶撞老板,就是不给老板面子,侵犯老板的威严,这样做,就像拿一把刀刺向上司。

艾利克斯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虽然他进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积极学习,很快就掌握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因为经常提出具有独创意识的广告理念,多次受到老板的表扬。

一天早上,艾利克斯刚刚到公司,老板急匆匆地走过来问:“昨天让你写的策划方案写好了吗?我呆会儿就要用。”艾利克斯十分惊讶:“什么策划方案?你昨天什么时候要我做的?”

老板想了想,可能是自己记错了,于是就说:“汤姆公司的那个策划方案,你知道的。现在你做一下,行吗?”

“天呀,我今天忙死了,哪有时间呀?”艾利克斯叫道。

当着全公司同事的面,艾利克斯这样拒绝老板,一时让老板非常难堪,老板于是生气道:“那就放下手头的工作,现在、立即、马上把这个方案做好。如果在下班之前看不到完整的方案,你明天就不要来上班了。”说完就转身回办公室了。

面对老板的大声训斥,艾利克斯也很恼火,对着老板的背影大声说道:

“怎么可能一个上午就把方案写好,况且设计一个方案的创新理念是需要时间来思考的。简直是不可理喻。”艾利克斯在后面大嚷。

这时,老板转身又走了回来,说道:“好吧,这个方案你不用做了,你现在就下班了。”老板说完啪地一声关上了办公室的门,留下艾利克斯站在那儿。

老板看到艾利克斯脾气不好,不久就找个理由辞退了他。

艾利克斯的错误就是顶撞老板。“顶撞”是一把刺向上司的刀,在员工面前伤了威信,老板自然不会留这样的员工。一个员工在面对老板时大发雷霆、出言不逊,这绝对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一旦你与老板顶撞,老板认为你在心里不认同他,不把他当作上司,以后很难服从他,老板自然会把这样的员工“请”出公司。

詹鲁士的个人工作能力十分出众,可是他进惠普公司工作时间不长,就被主管解聘了。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他在觉得很没面子的情况下,一脚踢开主管的门,拍着老板桌向上司约翰咆哮:“凭什么解聘我?是我的能力差么?可是我认为我比同事出色多了!”

不等约翰解释,他又口沫横飞地喝问:“是我没有创新意识吗?我们部门几项重要的创新措施,都是我最先提议的。难道你就瞎了眼吗?”怒气冲冲的詹鲁士两眼喷火,手指着约翰的鼻子恶声恶气地道:“听着,你这样对我太不公平!”

“请你不要激动,听我稍作解释。”约翰冷静地回答,“请原谅我的坦白,我从未怀疑过你的能力,甚至你的能力是突出的。但遗憾的是你的脾气太暴躁了。你要明白,我们公司一直以形象良好、口碑极佳著称。而你总喜欢顶撞反对你的人。这样,周围的同事都很难和你相处。我们的企业是很重视员工的工作能力,可是我们也同样重视员工间的关系和谐。”

“可……这是我个人的私事,我想我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詹鲁士争辩道。

“我并没有否认这一点,但问题是你已经是公司的一名员工了。”约翰耸耸肩,“实在抱歉,只能请你另谋高就。”

詹鲁士被辞退了,实际上这与他的工作能力毫无关系,关键问题出在他喜欢顶撞上司。在职场中,当我们和自己的上司存在不同声音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而谦虚地听取意见,然后再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如果你不选择服从你的上司,只是一味和他顶撞,坚持己见,就算你再正确,也会得不到老板的认可。有时候,上司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服从上司绝对是对的。只有服从了老板,老板才会同意你去施行,这样你才有机会去实现你的梦想,如果你连施行的机会都没有了,那么一切伟大的梦想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所以,一个成功的职场人一定要牢记:不管老板对与错,一定不要跟老板顶撞,这样不仅事情没有办成,而且还会火上浇油。我们一定要在职场中牢牢地守住这条底线。

最好不要直接拒绝上司的请求

“不”是一个简单的字眼,但并不能脱口而出。婉言而不严拒总能避免直面的尴尬,彬彬有礼的婉拒才不至于伤彼此的和气,每个职场人都要掌握婉拒的分寸和艺术。

一家食品公司需要打开日本的消费市场,于是公司要求设计部每个人为食品设计一个宣传图标,开会论证后,择优采用。

这天,设计部的每个员工都带来了自己设计的图案,包括设计部主任,都来参加图标论证会。

在会上,设计部主任说:“这个图标的主图形就是一轮太阳,象征希望和光明。另外,这个太阳很像日本的国旗,日本人看到了这个商标,肯定会喜欢我们的食品。”大家都说设计部主任这个图标设计的好,构思高明。

资深设计员王保南发现这个图案有个最致命的错误,他要否定这个看起来很完美的图标。但是,怎么说才能让主任接受自己的意见呢?王保南想了想,站起来说:“主任,你的这个图标设计的确能够吸引人,比我们设计的都好。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一个图标对日本客户来说要是太好了反而不好。”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王保南身上。

主任笑了起来,说:“这句话我倒是听不懂了,为什么太好了反而不行呢?”

王保南回答说:“这个设计鲜明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并且跟日本的国旗相似,因此一定会在日本受欢迎。”

“是啊,我设计的目的就是如此啊。”主任说。

王保南说道:“可是,我们在远东还有一个重要市场,那就是香港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看到这个图标,也会想到日本的国旗。尽管日本人喜欢这个图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就不一定喜欢,甚至可能产生反感。这样一来,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失去了一个旧的市场,岂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了吗?”

“天啊,你说的对,我怎么忘记了这一点。”主任拍手称赞。

“这有一个设计,对日本的影响效果肯定不如你那个,但能顾及其他地区。你看看行不行。”王保南推荐了一副他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图标。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采用王保南推荐的商标。

如果王保南对主任唯命是从,同意他设计的不合理的图标,将来产品销到远东之后,生意清淡,那么这次设计就是失败的。但如果直接拒绝,势必会伤害到主任的自尊心。所以,王保南先用恭维满足了主任的自尊心,然后再陈述不同意该设计的原因,这样自然就让主任意识到自己错了,主任也就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觉得难堪了。

所以,在职场中,当老板或上司犯一些决策性错误的时候,作为一名下属,应当委婉地拒绝老板错误决策的执行。但是你不能理直气壮地拒绝,采取委婉的方式最容易让老板接受。这样,他们不仅能接受你委婉的拒绝,而且还能对你良好的表现大加赞赏。如果你采取的是毫无顾忌地拒绝,他们会因为难堪而拒绝你。

从心理学上看,委婉地说,这表明了你的低姿态,其实它也是另一种服从心理。所以,用最委婉的方式,让你的老板或上司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自觉地改正,而绝不要看到他们的错处就理直气壮地指出。做到这一点,你才能获得在职场长久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