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弱点
21531800000016

第16章 如何让他人信服你(4)

那天,我刚刚吃完饭,去我家附近的杂货店买点东西。当我选完东西准备结账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他们至今还在用那种老式的收银机。于是,我的职业敏感告诉我,我一定要把公司的收银机卖给这个杂货店的老板。但是,我应该怎么去说呢?

思忖了片刻后,我对老板说:“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我想每当顾客排队结账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将钱都丢掉了。”显然,杂货店的老板很不理解,他直愣愣地看着我,似乎在说我“神经病”。

对此,我笑了笑,将一枚硬币扔在了地上。此时,杂货店的老板才注意到我要说话,他从收银台走了出来,认真地听我讲话。这时候,我才开始了以往的销售,最后我成功了,我说服他换掉了原来的旧款收银机,购买了我们公司的收银机。

朋友们,你们懂了吗?懂得怎样“戏剧化”了。伊曼斯用行动告诉我们,要想达到目的,就要懂得戏剧化。如果他当初死板地说杂货店的收银机不好,必须换掉,想必最后也不能成功地卖出收银机。

这种方法是非常奏效的。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在其他的领域,它都能帮助你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即便是在家庭生活中,它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比如一个男士向心爱的女人求婚时,往往会单膝跪地,收纳戒指。但是,现如今的人们已经忘却了那种求婚方式,他们不再单膝跪地了。但是,在求婚之前,他们会戏剧化地增加浓情蜜意般的氛围。

再比如,一个父亲在面对调皮的儿子时,在面对被扔得满地都是玩具时,也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杰克斯就是这样一个父亲,他有一个5岁的女儿和一个6岁的儿子,两个孩子从小活泼可爱,常常会把家里弄得凌乱不堪。于是,杰克斯发明了小型“火车”。他告诉两个孩子:

“哥哥是司机,妹妹是小马车的主人,玩具则是煤渣。”当传达了自己的想法后,两个孩子很感兴趣,便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他们会将所有的玩具装进小马车,然后哥哥开着“火车”就在屋里面玩。

以上我所讲述的这些,都是“戏剧化”在生活中的表现。我之所以在这里讲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戏剧化的表达方式是良好沟通的保障。你要想别人认可你,要想别人听从你的建议,接纳你的想法,你就要懂得戏剧化。戏剧化能够增加更多的“人情味”,能够让对方心甘情愿地听你说,并对你表示认可。

原则七要懂得戏剧化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起挑战的激励法

我的学员中有很多人在刚刚进入培训班的时候是很自卑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在想:“究竟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呢?”当时,我没有得到最好的答案,我唯一能够给予他们的,就是更多的鼓励和安慰。终于,在一个月过去后,我得到了最佳的答案。

这个答案来自查尔斯·施瓦布的一句话,他曾经说过:“任何事情要想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别人的竞争意识。我所指的不是低俗的拜金主义,而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渴望。”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几个鲜明的词语:“挑战”、“超越”……我终于明白了,唯有挑战才能自信,为了不断超越,才能成功。

施瓦布手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也是一个工厂的厂长,但是,在第二次招聘员工之后,他的工作重重受阻,无法取得良好的结果。

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施瓦布来到了这家工厂,找到了这位厂长说:“你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怎么会不懂得经营呢?为什么工厂近来的生产情况如此不乐观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纳闷,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我采取了很多措施,惩罚的也惩罚了,批评的也批评了,安抚的也安抚了。但是,员工却一如既往,没有任何的改善,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厂长显得有些无奈,脸上的肌肉一时间僵硬了。

这番谈话发生在员工交办的时候,很多员工从他们的身边走过。突然间,施瓦布像想到了什么一样,向厂长要了一根粉笔,拉住了一名经过的员工问:“你们白天一天的生产量是多少?”

那名员工显然有些惊慌,慌张地说:“6件,我们现在每天平均下来是6件。”说完就走了。施瓦布点点头,顺手在地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6”,然后就和厂长进了办公室。

不一会儿,夜班工人开始上班去了,他们看到了地上的“6”,感到非常纳闷。于是,就问这是什么意思。上白班的人便说:“咱们工厂的大老板来了,好像训斥了厂长。他还询问了我们白天的生产量,那个‘6’代表的就是我们的生产量。”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上夜班的人一听,便想:我们绝对不能输给上白班的人啊,我们一定要让生产量超过“6”。于是,在一天过后,上夜班的人将“6”改成了“7”。上白班的人在得知了夜班人的挑战后,自然不甘示弱,又将“7”改成了“10”。事实证明,员工们每天完成10件的工作量很轻松。在“挑战”的激励中,他们不断地努力,工厂的生产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现在,你知道这家工厂的生产量是如何提高的了吗?很简单,这一切成绩要归功于施瓦布,他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发起挑战”。让员工意识到竞争,让他们打心眼里不想输给别人,由此,才有了最后的美好景象。所以说,挑战是成功最大的保障,西奥多·罗斯福因为挑战,最后才成为了美国的总统。

当时,罗斯福自己也想过放弃,因为他的内心深处除了胆怯,还是胆怯。但是,当托马斯·科利尔出现在罗斯福面前并大声问他:“难道你这位圣胡安山战役的英雄就是一个大大的懦夫吗?”的时候,罗斯福答道:“不,我不是。”他发誓:“我一定要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一定要获得最后的胜利。”于是,罗斯福继续参加选举,向对方发起了最后的挑战。

事实证明,罗斯福的做法是对的,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给当时的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古希腊的一位国王曾经说过:“任何人都有恐惧的时候,但是,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忘却恐惧,才能勇敢向前。或许他们会战死沙场,但人们看到最多的是,他们胜利归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朋友们,无论你们是否认识我,无论你们是否听说过我,我都要告诉大家:“竞争意识是前进的动力。”要想让别人努力做事,要想说服别人继续前行,你同样也要懂得激发对方的“挑战心理”。

哈维·费尔斯通是轮胎和橡胶公司的创始人,在面对员工的惰性时,他就经常采取这样的方式,也都取得了不一样的效果。他曾经这样说过:“我从来都不认为仅仅用金钱就能换的优秀的人才,甚至用金钱就能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你工作。我认为,他们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竞争本身。”

哈维·费尔斯通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认同,很多商业界人士纷纷效仿这一做法。他们再也不怕员工不认真工作,再也不怕员工有惰性。同样,我对这一观点也非常认同,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因为无法提升学员的积极性而苦恼了。因为,我已经懂得如何激发学员的竞争意识。

要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渴望超越,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更希望别人能够重视自己。你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如果懂得使用这种挑战性的激励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为你努力工作,为你创造更多的效益。

原则八发起挑战的激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