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弱点
21531800000017

第17章 如何更好地改变他人(1)

用真诚的赞赏开始谈话

我一直都相信,没有赞赏的谈话是呆板的,没有赞赏的批评就像一把利剑,它能够斩断两人之间的联系,也能打破一个人在别人心中的美好形象。所以,我在教育学员的时候,在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赞赏的话语是谈话最好的开端。当然,在我与他人沟通的时候,在我想要改变他人,甚至让别人认识到自身错误的时候,我也会先赞赏他们。我认为,当你给予别人一定的赞赏后,再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那样会更容易接受。

凯文·柯立芝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不喜欢夸赞别人,不喜欢与任何人套近乎。但是,他却能够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能够掌控美国的大权。在我的印象中,凯文也是一个沉默的人,我从来没有想过他能和任何人成为朋友。但是,直到我的朋友在白宫度过了一个周末,并听朋友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经历之后才改变我对他的印象。

那天,我因有事不得不留在白宫度过那个周末。在那里,我实在感觉无聊,于是,我便到处乱走,一来能够消遣心情,二来能够消磨时间。我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总统的办公室。

出于好奇心,我想知道里面有没有人,于是,就走近了几步。

这时候,我听到凯文总统正在和他的秘书说话,他说:“你今天穿的这条裙子真的非常漂亮,在我看来,你真的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我想你一定也感觉到了。”

要知道,在这之前,人们都认为凯文是一个不爱言谈的人,这次的赞美实在有些出人意料。不仅让我有些不敢相信,他的秘书更是被说得满脸通红。可能是凯文意识到自己的赞美有些唐突,便慌忙解释道:“可能我说话有些不恰当,你千万不要在意。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想让你在我的面前放松些,心情能够好一点,不要紧张。我这次找你来,是想告诉你,你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多多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凯文·柯立芝的赞美看似非常唐突,非常出乎意料,而且他的目的性非常强。这样的做法很可能无法让被赞美方接受。就像他的秘书一样,面对这样的赞美,她也就搞不清楚状况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凯文·柯立芝的做法却是非常明智的。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就是,在说坏消息之前,先说好消息,坏消息来临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容易接受了。

所以我常常告诉我的妻子,也经常告诉我的朋友们,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要懂得赞赏的力量。尤其是在说坏消息或者对他人进行批评的时候,要想让别人更容易接受,就要用赞赏的语言开始谈话,待一切成熟后再提及不开心的事情。当然,在这里,你一定要记住,赞美要发自内心,要有诚意,否则也只能适得其反。

麦金利是美国第25任总统,在他竞选的时候,一位非常优秀的共和党成员给他写了一份演讲稿。写稿者本人对这篇演讲稿非常满意,他认为这是自己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一篇,定然是无人能及的。于是,他非常自信地来到了麦金利的身边,并朗读了这篇演讲稿。在场的很多人都听得出来,这确实是一篇非常吸引人的演讲稿。但是,这篇演讲稿中的很多内容都不太符合当时的国家形势,很可能会引起强烈的批评。

身为竞选者,麦金利不能输,但是,他又不想伤害眼前的这个小伙子,于是,他便采取了一个明智的方法。他对眼前的年轻人说:“朋友,非常感谢你写的这篇演讲稿,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它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没有人比你写得更好的。我可以看出来,你写这篇演讲稿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因为它是那样的中肯。但是,朋友,你想想,在这个时候提出一些观点合适吗?或许你的立场不可动摇,但我却必须考虑整个共和党的立场。这是你写的稿子,你回去看看吧,我在上面做了一些批注,你根据我的批注再写一篇。我相信,以你的才华,它一定会变得更加完美的。”

这就是麦金利的做法,他用真诚的赞美让小伙子接受了自己的观点。小伙子不仅没有丧失原本的信心,在麦金利的鼓励下,他回去之后就开始修改,第二天的时候就将第二份演讲稿交到了麦金利的手中。终于,麦金利在选举中成为了最棒的演讲者之一。这也为他之后赢得这场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麦金利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他巧妙地运用赞赏的方式,让写稿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用鼓励的方法让写稿者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一份完美的稿件。试想一下,如果麦金利在小伙子兴奋地读完演讲稿的时候,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给予一定的批评。那么,这位优秀的写稿者就很难接受麦金利的观点,还可能失去写稿的信心。

生活中,很多人都渴望被赞美,被重视,于是,在关注自我的时候忘记了认可别人,忘记了给予他人一定的赞赏。殊不知,付出才有回报,人与人交往都是相互的,唯有真诚地赞美对方,才能维系完美的情感。相信在读完了麦金利的故事后,大家已经懂得了如何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如何指出对方的缺点了。

而我在这里却不得不再给大家强调一下赞美的重要性。当你要将坏消息告诉别人的时候,当你想要指出别人不足的时候,当你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时,一定要懂得用真诚的赞美开始谈话。这样不仅能够缓解紧张的气愤,还能卸下对方的防御,更能让对方轻易地接受你的意见和看法。

原则一真诚地赞美后再开始谈话。

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错误

前些天,我的培训机构中的一位学员和我谈起教育孩子的问题。他对我说:“我的儿子非常不喜欢接受批评,每次我批评他,他都要难过半天。但是我若不批评他,他就不能改正错误,也就不能获得进步。卡耐基先生,你说我该怎么做呢?”

听了他的话,我很肯定地认为,他在批评的时候犯了一些错误。于是,我问他:“你在指出孩子的错误时,一定要间接、委婉,这样,孩子才能够接受你的批评。”

这位学员说:“我感觉我已经非常委婉了,比如我想改变儿子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我会说:‘杰克,你最近一段时间学习进步了。但是,你应该在代数方面下下工夫,如果你的代数加强了,那就更好了。’这样说,难道还不够委婉吗?”

的确,这位学员先指出儿子的进步再对儿子提出批评,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已经非常委婉了。但是他仍然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不应该使用“但是”两个字。这样做,会让原本欢欣鼓舞的杰克心中一冷,甚至会怀疑到原来的赞美之词。对他来说,赞美是批评的前奏,这样不仅让原来的赞美之词大打折扣,对于矫正他的学习态度也不会有帮助。

其实,要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批评并不难,这位学员只要改动几个字,情形就会有所改观。他可以对自己的儿子说:“杰克,最近一段时间你的学习进步了,我和你父亲(母亲)都非常高兴。如果你在数学方面下下工夫,下次你取得的进步将会更大。”这样,相信杰克就会接受父母的赞美了,因为这里面没有附加转折。同时,我们也提到了应该注意的事项,他也知道了如何改进以获取更大的进步。

其实不仅是孩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喜欢被批评。所以,当我们发现他人的错误,并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间接、委婉。这样才不至于引起对方的反感,并且能让对方欣然接受我们的意见。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贾克布太太的事例,看看她是如何聪明地批评别人的。

贾克布太太要装修房间,为此她请来了十几个建筑工人,每天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刚开始几天,她每次下班回家,都发现院子里乱七八糟的,满地都是碎木屑。当时贾克布太太非常生气,因为要把院子打扫干净,需要好长时间。贾克布太太想批评他们几句,但是想了一下,感觉这样不太好,因为这些建筑工人非常出色,批评他们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以后就可能不好好工作了。因此,贾克布太太忍住了心中的不满,决定采用另外一个方法。

贾克布太太等工人们离开之后,和几个孩子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且把那些碎木屑全部扫到了一个角落里。等到第二天,他把这些工人的带头人叫到了一旁,对他说:“我非常感谢你们,昨天你们把我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因此没有惹得邻居们说什么。”从那以后,每天收工的时候,这些工人都会把贾克布太太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再也没有出现过以前的情况。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贾克布太太采用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她间接指出了这些建筑工人的错误,既没有引起他们的不满,同时又达成了自己的所愿。这就告诉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要间接地指出别人的错误,而不是直言不讳地进行指责。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效果,从而让自己的话说到对方心里去。查理·夏布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天,查理·夏布到自己管理的一家钢铁厂视察,发现很多男性雇员都在抽烟,而在他们头顶的上方,就挂着一个警示牌,上面写着“请勿吸烟”。当时夏布先生没有疾声厉色地批评自己的雇员,而是走到他们面前,从口袋里拿出一盒烟,递给他们每人一支,对他们说:“兄弟们,如果你们能够到外边去抽烟,我会非常感谢你们的。”那些雇员知道自己违反了公司的规定,但是夏布先生不仅没有责骂他们,反而给他们每个人一件“小礼物”,让他们非常感动。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违反过公司的规定。

从夏布先生的事例可以看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采用一个温和的方式。这样才能让对方保住面子,从而让对方不仅对你充满感激,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你疾声厉色地责备对方一顿,对方只会和你怄气,并对自身的错误视而不见。

我们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要想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要想去改变别人的想法,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批评和赞赏一样,都是一种能够让人进步的手段,都是可以采用的。但是和赞赏不同的是,批评别人更要讲究更多的艺术,这样,才能让它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起到消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间接而委婉。

原则二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错误。

永远先谈自己的错误

我有个侄女叫乔瑟芬·卡耐基。现在,她已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秘书,是苏伊士西部业务最为精通的秘书之一。每当看到她现在取得的成就,我就会感到欣慰,更被她的努力和奋斗所折服。然而,我仍旧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初她在伦敦为我当秘书的情形。那时候,乔瑟芬·卡耐基只有19岁,19岁的她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因此,在日常处理事情的时候总会感到非常吃力。更为遗憾的是,即便她非常努力,但也很难取得进步。

看到乔瑟芬·卡耐基的情形,我的心中也非常着急,她的言行举止中流露出些许笨拙。

于是,我决定好好地批评她,不能让她继续这样下去。然而,当我站在乔瑟芬面前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戴尔·卡耐基,你为何不能再等一分钟呢?或许一分钟,乔瑟芬就能取得进步。不否认,你比乔瑟芬大了很多,工作经验定然比乔瑟芬多出上千倍,但是,你怎么能要求19岁的女孩儿像现在的你一样呢?要比也要和19岁的你相比。那时候,你是什么样子呢?你是否也和她现在一样呢?”

思忖了片刻,我终于冷静下来:是啊,乔瑟芬只有19岁,相对而言,她比我优秀很多,她的成功率也肯定比我高,还记得我19岁的时候经常闯祸,有一次……还有一次……想明白了一切,我终于放下了一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给予乔瑟芬很多的鼓励,我会非常耐心地告诉她如何去处理一些突发性的事情。在她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也不会直接批评她:“乔瑟芬,你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但是,和我以前犯下的错误相比,真的不算什么。但是,如果你能改正这个错误,我想你一定比我要优秀很多。”

朋友们,在这里,我之所以给大家讲述我和侄女之间的这件事情,就是想告诉大家,当别人犯下错误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先谈及自己的错误。这样的话,对方就能很容易地接受你的建议,甚至批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当你在谈及自己错误的时候,对方也能认识到,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这时候,你想听他自己陈述自己的错误,也就成为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来自加拿大的蒂尔斯通就是一个懂得与人交往,永远先谈自己错误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在别人眼中扮演了和善者的角色,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赞扬。

蒂尔斯通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但是,在英语的表达和拼写上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蒂尔斯通为自己寻找了一个法宝:每当自己在拼写单词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他就会在本子上将每一个容易出错的单词记下来,每天都拿出来翻看。终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蒂尔斯通的英语表达和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蒂尔斯通发现自己的新秘书也有这样的毛病,虽然每一个信件秘书都会阅读三遍,对其进行修整,但是,每当秘书将信件拿来让蒂尔斯通签名的时候,蒂尔斯通都会发现其中有几处错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