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永远不要羡慕别人,你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21532400000024

第24章 人生不是比赛,不必执着于比较(2)

不要被自己的虚荣心奴役

我们已经知道了,爱面子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那就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防止虚荣心“侵蚀”我们的心灵。

首先,端正自己的人生观。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不如说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所以不惜用欺骗、诡诈的手段,使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但事实上,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之上,正确地理解权力、地位、荣誉的内涵以及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要追求真善美,不要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炫耀自己。

其次,要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如果只是一味地跟别人比较,心理上的不平衡只会让虚荣心更加强烈。但比较又是人们常有的社会心理,那么,就要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从方向上讲,要多立足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的比较,如比一比个人在学校和单位的地位、作用与贡献,而不是只看到工资收入、待遇的高低;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比较,比成绩、比干劲、比投入,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

再次,做自己,不要受制于别人的评价。别人的议论、他人的优越条件,都不应当是影响自己进步的外因,决定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不会被虚荣心所驱使,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别人说你个子矮,你没必要穿增高鞋来掩饰自己,别人说你穿着寒酸,你也没必要用名牌把自己包装起来。要相信自己总有优点,不必为别人的议论乱了自己分寸,掉进虚荣陷阱里。

最后,还要珍惜自己的人格,只有崇尚高尚的人格才不会让虚荣心有抬头的机会。总之,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让自己的面子成为自己的绊脚石,不要怕出丑,放下不值钱的面子,走出面子围城,这不是软弱,而是人生的智慧。

世界本非根据公平的原则创造

在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公平合理是生活中应有的现象。但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要寻找绝对公平,就如同寻找神话传说中的宝物一样,是永远也找不到的。

当你埋怨着生活对自己不公,慨叹着自己生不逢时,这一生就在怨天尤人中蹉跎而过。既然世上没有公平,那我们不如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去适应生活的不公。唯有适应当下的环境,才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处境。

凸点系统的诞生

普瑞尔生于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父亲开了一家皮革店,普瑞尔常常到店里玩耍。

就在普瑞尔3岁时的一天,命运给了他第一个不公平的待遇。父亲因为有事离开了店铺,普瑞尔便一个人在店里玩,不幸用小刀划伤了左眼,导致左眼失明了。从此以后,陆陆续续的不公平接连降落在普瑞尔身上。

普瑞尔的左眼失明后不久,右眼就受到发炎影响也看不见了。才3岁的普瑞尔便失去了用眼睛看世界的能力。然而,普瑞尔并没有因此变得沉默、郁闷,他仍然像未失明时那样活跃快乐。他五六岁时也和其他小孩一起去学校上课。

10岁时,在巴黎启明青年学院,普瑞尔开始读大凸字的书。不过,由于字母非常大且凸出纸面,一本小书往往有几寸厚;书虽然十分厚重,内容却不多。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普瑞尔有了一个梦想:“一定有方法可以让盲人像正常人一样学习,一定有方法让盲人能更方便地阅读。我一定要找出这个方法来,一定要!”

15岁时,他受到陆军上尉巴比业发明的军令暗码的启发,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组合,终于将字母以不同的点和位置组合表示出来,盲人只需用手指触摸这些不同点、位的组合,就可以读出字母甚至文章(以下我们将之称为凸点系统)。

然而,当普瑞尔在学院公布这个新方法时,却受到了别人的冷嘲热讽。不过,普瑞尔却没有气馁,他对这个方法充满信心,并且不断改良打凸点的方法,终于在20岁时,他的普瑞尔凸点系统正式完成了。

不过,普瑞尔凸点系统也和他本人一样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毫不重视的有,极度埋怨的也有。不过,直到普瑞尔去世之前,他都未曾放弃过。不管到哪里,他都努力宣传他的凸点系统,并教导学生使用。

因积劳成疾的普瑞尔在他43岁生日后两天去世,临终时,他说:

“人心是非常难了解的,但我相信我在地球上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说完不久,便含笑而终。时至今日,这个系统已经为全世界的盲人所使用。

对于普瑞尔来说,命运何其不公!可以说他的人生之旅没有一步是顺利的,但他并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反而创造了一个造福所有盲人的奇迹!

其实,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是自己无法逃避的,也是无从选择的。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创造的,譬如,鸟吃虫子,对虫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苍蝇,对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如果你为此仇视不公平,背地里唉声叹气,指责抱怨,或许能解一时之气,但不能改变实质,不要奢望自己成为上天的宠儿,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了你诸多不公平的待遇,那么请你接受比尔·盖茨的忠告:“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适应生活中充满着不公平这一事实,便能激励你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伤感,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自己对生活的挑战。而且,承认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必尽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变这个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们应该这样做。

跳出苛求公平的陷阱

按照统计学的原理,现实生活出现不公平和出现公平的几率是一样的。承认不公平这个事实,接受这个事实,才能放平心态,尽己所能谋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理想。

首先,少做比较。不要总是拿望远镜或显微镜瞄着别人,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去同别人比来比去。也不要总以别人的境遇作为掂量自己幸福、成功与否的标准,这样做,你就会觉得周围的不平等现象是多么无所谓,更不会因“不公平”而烦恼不堪。

其次,换种思维方式。当我们每次说“世界很不公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时候,可以换一下表达方式,比如“我有一些不幸,但这一切终究会过去”,这样可以让你改变对世界的一些看法。

再次,开阔心胸。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会计较在每件事上是否都公平,只愿意让自己的内心快活与充实。比如在对待朋友上,感情不是买卖,好多时候不是对等的。不能用一种对等的心态去看待感情,而应该真诚地对待朋友。

最后,努力争取。不公平客观存在,你不能因为没有绝对公平的起跑线和绝对公平的机会,就宣布退出人生的角逐和比赛。有时间的时候,你可以把生活中那些自己认为不公平的事情都写下来。认真想一想,是否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不公平变成公平。

妒忌只能让你的不幸更不幸

世间万物,总是参差不齐地共存于天地间。有相对的高,就必定存在相对的低;有优就必然存在相对的劣。于是,一种无形的比较,一种潜藏的较量在所难免。嫉妒,也就应运而生。

嫉妒,其实就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

也就是,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嫉妒。而嫉妒之剑一旦出鞘,必定要伤人。一边伤的是茫然的嫉妒者,一边伤的则是无辜的被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