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粽叶飘香:端午节
21556900000009

第9章 龙舟的特点及制作

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民间用来竞渡的龙舟与皇家龙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狭长一些,以利于赛事。而古人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的讲究,以示崇敬。

(一)特点

有关龙舟的结构、取材、大小、长短、形制,龙舟的人数、桨手的培训、挑选等,文献上少见全面的记载,直至明朝的《武陵渡考略·渡考》中才有详尽的记载。

在《渡考》中,虽然有龙舟的大小尺寸,却没有形象的图画。但可以与现存最早的宋代龙舟图联系起来理解。

宋代龙舟种类的多样化,出乎现代人的想象。其大型的龙舟有多层的楼台亭阁,豪华非常,当是天子所乘的龙舟。其余龙舟也有大小不同,或8桨,或10桨,都是可以竞渡比赛的。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的龙船,长33米,船上有100人,桡手80人。南宁龙舟长20米,每船约50人。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米至22米,桡手24人至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桡手32人。

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和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凤、八仙等图案的罗伞。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

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元人王振鹏所绘的《龙池竞渡图卷》,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美了。

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艳丽。据记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十五六米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旗帜。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

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16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节目。

(二)制作

古人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端午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4部分,外加桨和舵。龙舟制作要求很高,要请专门的木工师傅,择日开工。据传,过去在动工前还须斋戒沐浴、焚香、拜神,一点儿也不能马虎。

木料要选用上等的,且多采用大木料来制作,如龙头,一般必须用整块的桧木来雕刻,以求灵气十足。至于船体,则多采用樟木来做,因为樟木能防虫防腐,经久耐用。制作讲究的还用整木将龙尾雕刻出许多鳞甲。制成的龙舟再配以各色浓妆,使之更加栩栩如生。

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独木龙舟,只是那样的大树就更难找了,也较浪费木材。现今也有用玻璃纤维材料来做的,既环保又方便。

龙舟的长度也有讲究,广东人造龙舟多取好意头的尺寸,譬如船长33.88米,寓意“生生猛猛”。龙舟的船身平时多是沉放在河塘的淤泥中,以防干裂,也符合“龙生大泽”的传闻。每年只有到了端午时节才“请龙出水”。船上装饰最繁杂的当数顺德的鸡公头龙舟。其中部有一个神楼,一个大鼓和一个铜锣。龙舟上有龙头旗、龙尾旗、帅旗和罗伞等装饰。

船身的木材要选上等的杉木,因为杉木轻巧,船不笨重,船速就快一点。船头、船尾用樟木,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木质比较坚硬;二是依照民间习俗,樟木被视作神木,通常用来制作祭祀用品。

汨罗龙舟属“飞凫式”类型,船身长约24米,中等长约18米,短的12米,船宽一般为1.1米,中有一根纵贯首尾的龙骨木,宽0.57米左右,高约0.6米。

桡子(即龙舟桨)叶长约0.4米,宽0.28米,桡柄长0.7米,有横把手,桡全长约1.1米,桡子不称“把”,而称为“皮”,一般的龙舟为34皮桡子,48皮桡子的称大龙舟。桡子要用樟、杉木制作,每皮桡叶上书写某龙得胜。

龙舟舵称之为“招”,用樟木制作,呈“橹”状,长4米至5米。撬棍一副两根,每根长约1.9米。锣鼓架于船中舱,鼓为圆柱形,高0.6米,直径0.4米,锣一面,直径约0.4米。

制龙舟首先偷树,将偷来的树选一根最大的架在木马上,龙舟首司请一个木匠掌脉师,选一个吉日良辰,举行发木仪式。

发木时间一般选在子时,制龙舟不像雕龙头神秘,但在发木之时,要封禁,除首司和帮手在场以外,其余闲杂人员不准在场,特别是女人不准偷看。

发木仪式大体上与龙头仪式相同,木匠掌脉师同样要念神咒,同样要反身将斧头劈在树上。首司同样要顶礼朝拜。发木之后,掌脉师按龙舟划手人数计算下材,由人工锯木计算材料要非常准确,要求是所有划手等人坐在船上,所需之物放在船上,船边的水平线以中点为标准,水平线过低船就慢、水平线过高船就会沉。

制龙舟的速度非常快,一般不超过3天,有时一天一晚即可。参加制龙舟的人员,除掌脉师收包封和一斗米之外,其余人等一律不要工资,都要吃自己的饭,主动做事。铁匠钉具都要捐送,体现了一种无私无畏、团结友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