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21564900000020

第20章 班主任必知的育人技巧(3)

果然前两个疗程他都取得了成功,三天没有骂人。可以肯定的是这三天来,他心灵的战场上一直是在激烈的,解放区现在经过顽强努力,已经扩充到了30%,有了巩固的根据地,有了与敌人进行决战的实力。

于是,我又帮助他确定第三疗程——一周不骂人的方法,成功以后确定第四疗程——怎样一个月做到不骂人。最后的第五疗程,达到了一个学期不骂人,这时候骂人的脑细胞,退居到荒野成为残匪,如果没有外界极为特殊的支援,已经难以卷土重来了。

他品尝到了写心理病历的欢乐,品尝到了战胜自我的欢乐,品尝到了自我解放的欢乐。

有的时候,在个别学生犯错误以后,我发现他是心理上有慢性病,于是也引导他写心理病历。

也有时,针对同学们在本年龄段的心理弱点,要求大家都写心理病历。

例如,拖拉病。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的病症,明确的指出来,想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就能将拖拉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又如,过早成熟症。有相当同学自以为成熟,自以为现代潇洒深沉,实际还很片面和幼稚,便听不进上辈人的劝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个病,写过病历之后,发病就能轻些。

再如,苛求朋友症。中学生都渴望交朋友,但对朋友二字的理解比较狭隘,相互之间,只能求同,不能存异,朋友也不能跟自己不和的人表示和谐。这样苛求的结果是容易失去朋友,使自己产生重重苦恼。一些这样的同学在我的帮助下写了病历,经过治疗后,懂得了朋友的广泛性、多样性、阶段性以及独立性,交的朋友更多了。

学生犯了错误,写心理病历,能够使他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待自己的错误,冷静地选择出改正的方法。

犯了错误,唱歌

有的学生课间活动时兴高采烈,全神贯注,没听到课前3分钟铃声,见操场上没人了才猛然醒悟住往回跑。这当然怎么也得迟到。对这么小的错误,让他写检讨,似乎显得过分了点。

但这又不能说不是错误,怎么办?于是班级便规定,像犯这类很小又没有什么思想动机的错误就给大家唱一支歌。

什么时候唱?当然不是在上课的时候。谁上课迟到了,由具体负责此事的同学先记下来,待到下午活动课,或自习课前,或是需要活跃一下气氛时,再请那位同学到前面给大家演唱。

这位同学会不会因为不受别的处罚,感觉很轻松,在下次还故意迟到呢?应该不会的。他站在大家面前唱歌,虽然没有压力,没有羞辱感,但也不会产生荣耀感、自豪感,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才站到那个位置上去唱歌的。而且,即使真有学生因为这个原因故意再迟到的话,那时可以再采取别的惩罚措施。

用这种方式纠正错误,可以密切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淡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调节班里的气氛。

盛夏时节,有时看学生们学得累了,又一时抓不到犯小错误的人,于是也就同一两个该写检讨书或该做好事的同学商量,如果你愿意给大家唱支歌,检讨书就可少写300字,他要是唱一首,就可以不去打水了,怎么样?他们同意了,同学们听了也都热烈鼓掌,学习的疲劳也就为之一扫。

他们到前面唱,同学们沉浸在歌声中。

施行这种纠正措施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大家的欢迎,在我的记忆中,只是在1979年有过一次施行这种措施遭遇到阻碍。

自习课,一位女同学迟到了,我一时忘记了这是一位腼腆的女同学,就说:“按规矩怎么办?”

同学们都喊:“唱歌!”

不料这位同学脸上马上多云转阴,不一会儿竟流下泪来。也许她是做好事迟到,有些感到委屈吧!也许她今天的情绪有些不佳吧!也许是她课间做游戏失败了吧!

我问:“这点事怎么哭啦?你说说原因吧!要是有理就不用唱歌了。”

她不说,也不唱。这时我本可以暂时退一步,搞清楚原因,再向同学们讲明,大家会对她宽容理解的。但当时我想,施加适当的压力,增强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好处,便说:

“从小这么点事就没法想开,带着这样小马蹄坑的胸怀走向社会,得流多少眼泪,多比别人生多少气,多受多少心理折磨。拿现在的事为例,这既简单又快乐的事,你偏给自己设计下一个痛苦的小圈套,然后主动钻进去,越系越紧,越钻越难受。现在,我们非把你从这个小圈套里拽出来!”

全班这时很静,静静地想着我说的话,静静地看着这位同学。3分钟过去了,她张了张嘴没有唱出来。5分钟过去了,她又再次鼓了勇气,可还是没能唱出声来。时间一分一分地流逝,大家静静地热切期待着,到了第15分钟时,她终于鼓足勇气唱起来了。开头的是边哭边唱,后来情绪逐渐地好转,唱完了之后她终于破涕为笑,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犯了错,做好事

学生犯了错误,就去做一件好事,也有利于纠正错误。这种特有的方式,受到不少同学的欢迎。

班规班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当天检查作业,如果昨天的作业没做完,就要擦一个窗户的两层玻璃;忘了带桌罩,除了回家去取,还要为班级打一桶水。早自习迟到要扫操场30分钟……学生都很欢迎这种纠正错误的方式。有位同学跟我说过这样的事。“老师,能不能跟您商量件事?”“那要看是什么事了。”“我的那位邻居叔叔出差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问他。“跟您是没关系,可跟我有关系呀。他家里只剩下一个老奶奶,这样我就有了做好事的机会了。”

“那你就帮老奶奶多做点好事吧!”

“我有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他有些支支吾吾地。“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了。”“我做的这些好事,记在班级的好人好事登记本上行不行?”

“老师觉得可以记上,不记也行,既然你希望记,那就记上吧。”

他听了还不走,似乎还有话想说,脸憋得红红的,不好意思说出来。

我见了就这样鼓励他:“你一定还有心里话想说,别不好意思,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

“我想这些天,为老奶奶多做些好事,挑大一些的记在登记本上,等到以后,如果我再犯了错误,就不让我写检讨书,用这些好事来代替,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你这是把好人好事登记本当银行的存折了,有多余钱的时候存起来,急需的时候,再取出来用。”

他笑了,还是问:“是不是行呢?”我没直接告诉他行或者不行,而是给他讲了为什么要用做好事的形式来纠正错误。

人犯错误的时候,心里都曾进行过斗争,做还是不做呢?话是说还是不说呢?作业完成还是不完成呢?……斗争之后,如果脑子里不负责任的那一方、自私的那一方、狭隘的那一方、懒惰拖拉的那一方获胜了,于是就指挥着自己犯了错误,这就如同在心灵的原野上,涌出了肮脏的一股浊流,污染了心灵的一部分田野。这个时候,一般人都会产生一种懊悔感,一种负疚感,一种痛苦感,有的甚至还有恐惧感,但是又没有办法来控制。

而人在做好事时,都是积极、昂扬、上进、助人、善良、真诚、勤奋、果断的那一方脑细胞在指挥行动。这就如同心灵的原野上涌出一股清泉,可以冲刷受污染的那片心田,使人重新恢复自尊、自信、自豪,重新感觉踏实、安全、幸福、快乐。

过去你做了好事,便是以前的清泉在心田上流过,后来又犯了错误,被浊水污染了心田,不及时开挖清泉去冲刷污染,却要让昨天流过的泉水回来,能够把污染冲刷掉吗?能把错误及时纠正吗?

他听后,点了点头:“老师说得对,我不拿现在做的好事去抵消以后的犯错了。”

“那么,好事还做不做?”“怎么能不做呢!”

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需要综合运用两种甚至多种纠正方式。

晚自习第二节课了,可操场的角上还有两位高个子同学,在相互扔着篮球。仔细一看,不对劲,那不是扔球,而是砸,互相砸来砸去,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分明在进行着一场以伤害对方为目的的争斗。

我走过去后,渐渐看清了,他们一位是将近一米八的袁中,另一位是一米七的胖子杨斌。杨斌的手还捂着脸,好像很疼的样子。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

两个人只好告诉我:“我们俩先是玩球,后来闹得有些急眼了,就打起来了。”

这两位同学本来很要好,也都为班里做了不少好事,但明白人也有糊涂的时候,不知大脑哪根狭隘的神经被触动,就可能使人与人之间敌对的弦拉紧了。

我说:“你们个子这么高,胸怀也该宽阔才对,过去挺开朗的,怎么今天掉到这个小马蹄坑里了?你们看该怎么办吧?”

袁中说:“写检讨书。”杨斌说:“做好事。”我说:“同学之间互不相饶,是最可卑的错误,我看应先写检讨书再加上做好事,行不行?”“行。”

“检讨书主要要写自己的过错,有哪几点对不起对方。”

放学后,两人把检讨书都分别交了上来,我看写的都是自责和对不起对方的话,感到满意,就把检讨书还给他们说:“都各自交给对方看一看。”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对立的一方自觉了,说对不起自己了,原来不依不饶的情感也就烟消云散了。

两人看着对方的检讨书,那自我批评的诚挚话语都传送到心头,心中涌出温暖,脸上露出惭愧,他们又互相理解相互原谅了。

我趁机说:“那么二位先握握手吧!”他们都不好意思。

“男同学闹矛盾,要速战速决,别留尾巴。拿出点男子汉的气度和胸怀,伸出手来,潇洒大度一点嘛!”别看他们长得那么高,但毕竟还都是孩子,两人红着脸,伸出手来,握在一起。

我说:“老师看着表,你们握一分钟好不好?”他们都笑了。冷战结束,冰融雪化,烟消云散。中日可以友好,中美可以握手,两名同学怎么就不可以再握手。

杨斌这时问:“我们还用不用做好事了?”“你们说呢?”“还是做吧!做什么好呢?”

我抬头看了看班级南面四个大窗户上挂的窗帘,对他们说:“每人就洗两个窗帘行吧?”“行。”

第二天,有同学来告诉我,昨天晚自习放学,袁中和杨斌走在路上的对话很有趣。杨斌说:“我脸现在还疼呢!”袁中说:“我胳膊还疼呢!”过了一会儿,袁中说:“咱们都拿这么一大堆窗帘回家,爸妈问起时,该怎么回答呢?”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杨斌想出了个“统一口径”的说法:“就说年快到了,每个人都要为班里做好事,咱俩负责的是洗窗帘。”

他们不愿把闹矛盾的事告诉家里,既然已经和好了,不告诉就不告诉吧,何必还让爸爸妈妈操心呢!

做好事,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起到了分散他们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起到了使他们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

推选“闲话能手”

星期六快放学时,负责选举本周“闲话能手”的滕育新同学向大家问:“同学们请注意,大家表决一下,有没有必要选本周说话大王(这届学生愿意这样称呼)?”

如果本周自习纪律很好,大家就会异口同声地说:“不选了!”要是自习说话的同学较多,大家也会异口同声地说:“选!”当有意见分歧时,便举手表决,很快就会产生结果。

“那么现在就按多数同学的意见办,选举。请大家准备好自己的微型选票,把人名在10秒钟之内写好。”微型选票有多大?一般是两平方厘米。为什么要用微型的?第一是节省,第二是不用折叠,好计票,再者写起来也快。

为什么在10秒钟之内写?因为这不是件太大的事,用不着犹豫,有时还越犹豫越不准确,常常头一个涌出脑际的那个人,就是本周闲话最多的人。一分钟还不到,收票完毕。那么统计票数要不要用较多时间?一个70人的班级,从统计开始,到公布每人得票多少,仅用80秒就够了。

怎么来统计?由承包这项工作的滕育新念票,面对他的两位同学监票,计票则由北向南,每人记一个人的票数。滕育新使用播音员的速度,读每张票上的人名(每人只准选一人),如,第一张票写的是王海鹏,北行坐的第一位同学立刻站起来说:“我记王海鹏。”连续几票以后又读出一位新的“李健”,那么北数第二行第一位同学就站起来说:“我记李健。”就这样类推,每星期入选的人一般不过八九位,主持人念的名字,每人得票数字同时就统计出来了,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报票。”北数第一人便大声报告:“王海鹏24票。”第二人报告:“李健9票。”第三人报告:“××3票”……滕育新说:“请10票以上的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把自己的名字和票数写出来,然后按老规矩写检讨书。选举完毕!”

10票以上的同学为什么要挨批评,写检讨书(每票写100字,24票就是2400字)呢?超过10票,说明已有10位同学认为他闲话多,那当然就该采取减少闲话的具体措施了。

9票以下(含9票)的不批评,不惩罚,以后能改吗?能。票数超过了5,同学们就已经很着急了。几年以前,我经常外出,有时一出去就是半月二十天的。一次回来以后,看到邓明同学办的一期日报,那上面刊登了有关自己的一条消息:“这个星期老师不在家,班级选举闲话能手,我得了9票,感觉很惭愧,我一定要在老师回来之前,抓紧时间做实事,控制‘三闲’,把票数减至5以下。”他也果然实现了诺言,第二次选举他只得了两票。他的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国家重点大学。